主演:焦姣宗华白鹰王侠
类型:动作导演:叶荣祖 状态:正片 年份:1971 地区:香港 语言:国语 豆瓣ID:2348450热度:1 ℃ 时间:2024-06-11 16:19:1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鬼太监》是华语歌手王杰(时名王大卫)的银幕处女作,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个小孩。同时,《鬼太监》也王杰与其父亲王侠共同出演的唯一一部电影
1962年,王杰出生于台湾,3岁便随父母来到香港地区,由于父亲王侠是当时香港邵氏电影公司的著名演员。所以童年时期的王杰,几乎是在片场长大的。7岁那年还叫王大伟的他,首次和父亲一起出演了电影《鬼太监》,此后的《洪熙官》、《绝杀》等电影中,王杰也都留下了珍贵的镜头。
殊死一搏
KA
战狼2
谍网追凶
血狼犬
恶战
纵使迷失在黑暗里,也不放弃寻找光明 太平洋...
播放指数:1560℃
《鬼太监》是华语歌手王杰(时名王大卫)的银幕处女作,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个小孩。同时,《鬼太监》也王杰与其父亲王侠共同出演的唯一一部电影
1962年,王杰出生于台湾,3岁便随父母来到香港地区,由于父亲王侠是当时香港邵氏电影公司的著名演员。所以童年时期的王杰,几乎是在片场长大的。7岁那年还叫王大伟的他,首次和父亲一起出演了电影《鬼太监》,此后的《洪熙官》、《绝杀》等电影中,王杰也都留下了珍贵的镜头。
程刚的打戏,把打斗前的酝酿常做个十足,三五个交战人物,每一个都要妥帖地赋予一个处境和动机。打斗的动机在武侠片里很关键,难就难在妥帖。做得差的,像罗维老师,常常大剌剌是“我代表月亮消灭你”的儿戏,一动手又全部交给徐二牛,人物与动作是分裂的,于是乎就显得又乱又拖沓。
程刚就做得很妥帖,他会考虑动手的都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使什么兵器,周遭是什么环境,有什么道具能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才出戏。叶荣祖和程刚一样,就是想多了这一步,结果就是,哪怕他用罗维的剧本,用罗维的武指,拍出来的戏也甩开罗维五条街。
比方说吧,开场“荆轲刺秦王”式的戏,从故事的角度,就是鬼太监亮个相,罗维写剧本一句话就搞定了:刺客杀鬼太监,未遂。但叶荣祖导演把两片儿板斧使开来,戏力惊人。左手的板斧就是个暗示,渐强的音乐直接把情绪调到“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发生”的频道,而“眉来眼去”的镜头细节上又暗示了布局,或者说阴谋。右手的板斧是画面,景深一流,刺客虽在画面的重心,但叶荣祖用护卫们把他压制在一个封闭、局促的氛围下。刺客甫一出手,动作利落极了,三两招后,刺客就被人数众多的护卫挡住,简直要被挤出画面了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202960264/。
除了左右两板斧,叶荣祖也会使用外力。武指徐二牛和罗维合作,动作戏常是拖拖沓沓,设计上也只是哼呼哈嘿的简易套招。但和叶荣祖合作,徐二牛擅长设计武器的优点就发挥出来了,匕首在长剑包围下的画面就很漂亮。(非只本片,在叶的《黑店》中,徐二牛的武器也在塑造人物、烘托气氛的方面助力不少。程小东跟了徐克一个样,不跟徐克又是一个样,我估计就是这么个道理。)
一场简单的刺杀戏,叶荣祖拍得惊心动魄,刺客舍身成仁的勇气,鬼太监的权势和身手,全都出来了。
《鬼太监》故事流畅,打斗也拍得不赖,只是终结大战,宗华使出了炮弹式飞身出击,看得我乐死了:徐二牛,你是多爱这一招。
ps.黄宗迅和白鹰是我最喜欢的硬汉之二,黄坏起来有点邪气,白鹰来反派就狠得辣手、坏得磊落。自从刘永凭借乾隆皇在我印象中反转后,宗华就是我唯一讨厌的SB影星了。
护忠良的故事、服饰和白鹰都是从胡金铨那里借来的。
整个气氛非常温馨流畅,就这个导演叶荣祖也足以当一句人不可貌相了。上次还是在霹雳大喇叭里看到他演岳父,真给姜大卫扮演的鬼附体的洪金宝搞惨了:)
我本来以为他在里面不过就是演个胖家丁之类的,导演的非常不错,镜头用的很有心思,譬如开头厨师行刺鬼太监过桥的一段,用俯视的视角就产生很不错的压迫感。
这个里面演鬼太监的就是胡金铨很喜欢用的白鹰吧,也很悍鹫啊,感觉比《新龙门客栈》里的曹少钦层次丰富很多。
情节疏离得非常流畅,邵氏真是藏龙卧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