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姜大卫狄龙汪萍冯克安谷峰
类型:剧情动作爱情导演:张彻 状态:HD 年份:1970 地区:香港 语言:国语 豆瓣ID:1306890热度:1 ℃ 时间:2023-05-05 13:48:26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殊死一搏
KA
战狼2
谍网追凶
血狼犬
恶战
纵使迷失在黑暗里,也不放弃寻找光明 太平洋...
播放指数:1556℃
关小楼甫一出场便是为抱杀兄之仇而来,一身立领黑西装LOOK,面目清俊,眼神犀利,如黑夜里的一把刀。他从容矫健,心思细腻,袖里时刻藏着一把刀,该下手时毫不留情。如此这般,酷到了极点,便是后来好莱坞的黑衣人或是骇客帝国也不过如此嘛。而在上世纪70年代,那当然是相当的讨女孩子的欢喜了。然后还有暗夜中的对月独思,敞开领的白衬衫,与女人完事后的一支烟,烟晕在黑暗中漾开,配上的背景乐是旖旎孤清的jazz solo,性感呀。还有在青春序曲下与爱人的花间拥吻,又纯情到极点。总之这部电影就是姜大卫的扮酷个人秀吧。除却那个时代的技术所限,报仇在表现关小楼这个人物的个人特质上实在已经登峰造极了。也正是由于这部报仇,才有了李碧华后来的霸王别姬,这关玉楼和关小楼如何在李碧华的心中演变成了后来的段小楼和陈蝶衣倒也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
还比较有趣的依然是张彻最后的白衣与打滚情结。凡最后赴死者必穿白衣,果然关小楼的一身黑西装也换成了白西装,帅气依旧,只不过剧情说他是要扮成仆人的,于是编剧不得不给掰了个场景表现一下固执的小楼无论如何不肯换衣服,于是小楼就这样酷帅的赴死了,于是最后他也毫无意外的浴血而死了。噗,这本来应该很悲情的结局,女主角还在城外等着他会合呢,却因为最后,他用慢动作沿着楼梯从上滚到下再从厅里滚到院子里,这还不算,又在院子里打了好几个滚,最后终于挣扎着死去,这一系列慢动作让我看的不由的就欢乐无比了。啊哈哈哈~~~~那些有着特殊嗜好与执着的导演,真是让人又囧又佩服呢~~~
片子一开始,便是狄龙在戏台上唱界牌关。刚刚百度了下,知道了界牌关的典故,感叹导演的这个细节安排。狄龙果然是俊俏非凡,连武生扮相都那么俏。开场大概20分钟,狄龙大哥便遭奸人陷害,早早领了便当,看样子阿尊的戏份是非常非常多了。
镜头一转,幽静昏暗的夜,皮鞋的踢踏声低调地传来。随之出现的,是一个背影,清冷而孤傲的背影,这个便是小楼了吧。那个时候的阿尊是最瘦的,纤细的身躯包裹在黑色的中山装中——缩水版基努李维斯(囧)。等小楼走到了旅馆前,一转身,镜头给了个正面,一张冷峻的脸,一双警觉的眼。细细观察小楼的穿着,黑色修身中山装加白色立领衬衫,长长的头发整齐的梳成三七开,怎一个酷字了得?绝对是黑客帝国中基努李维斯扮相的开山鼻祖啊~之后的几场打斗便是阿尊的个人装酷秀。当小楼遇见花正芳时,便是侠骨柔情的时刻了——没几句话就滚床上去了(囧)。完事后,小楼穿着敞胸白衬衫,在一缕月光下吐着慵懒的烟圈,孤独而清冷。这样的场景是最罗曼蒂克的,怪不得能偷走那么多少女的心~
一个场景:小楼用纤细苍白的手指轻抚花正芳的面颊,脸上浮现出温暖的神情,眼神温柔,语调柔软,轻轻地轻轻地吻上花正芳的唇。这个镜头也征服了我,我似乎能感觉出小楼柔软的唇,这个特写是那么生动。我不禁感叹,原来除了番茄汁和滚来滚去之外,张彻还有拍浪漫爱情片的潜力。
之后便是一路追查一路打打杀杀。
最后一场打斗,本片高潮,重头戏。小楼早早便穿好了张彻为其准备的赴死白衣,依旧带着张扑克脸去报仇。他挂在悬梁上的那镜头还挺不错的,充分显示了身材短小精悍的好处,如果是基努李维斯,只怕要藏也藏不住吧(囧)。最后的打斗依旧充满张彻一贯的个人爱好,喽喽们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推便倒,车轮战对主角是没用的,主角像台永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左一拳右一腿。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主角开始见红,然后是慢镜头+主角身体夸张的扭动+主角开始滚滚滚。几乎所有此类镜头我看着都觉得很欢乐,真的是太好笑了(我承认,我应该更严肃一点)。最后,当小楼终于完成滚戏后,他开始进行生前回忆:慢镜头配合从前他和狄龙一起在戏班练功的情景,确实很温馨很兄弟爱。怪不得李碧华会把《霸王别姬》写成一部BL文,原来是受此启发(笑)。
看完全片儿,觉得真是太有爱了,阿尊在此片儿中酷得一塌糊涂,那酷劲儿绝对是基努李维斯的师傅级别的。虽然狄龙的戏份不多,但是也很出彩,那两个女人基本可以忽略,只是作为推动剧情和渲染英雄柔情之用。
古往今来,果然摆酷是俘获少女心的不二法宝。
张彻真的好偏心,为阿尊量身定做这部电影,把他捧上了影帝宝座,也造福了我们这些HC女。
喜欢《新独》、《大海盗》、《保镖》、《大决斗》、《双侠》、《无名英雄》、《刺马》。
喜欢雷力、胡义、骆逸、江南浪子、边幅、孟刚、张汶祥。
独不喜欢关小楼。
其实黑衣肃杀、脸色苍白的小楼绝美,仿佛哥特小说里走出来的贵族后裔。张导过分精雕细琢给片子添上几分阴柔,其实小楼是很man,很成熟的那种。
只是,我却喜欢那轻狂少年。
少年是简单的。他会把第一次见面的人当作性命相托的朋友。他期待一次惊天动地的壮举,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他不必为明天积攒微笑和眼泪——Every day is a special day!
关小楼却不是这样。
他的出场到谢幕极为切题:报仇。四个仇人是分开逐杀还是一次解决,是唯一需要关心的问题。他的行动极有计划,步骤分明。和正芳的重逢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正好,她顺势成了他的棋子。
说到正芳,小楼和她的关系异常诡异。戏子无义,小楼深知这个道理,更何况有姐姐正芬这个先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敌不过几年世俗浸润。小楼杀了正芬,正芳哼也没哼一声,就让事情过去了。或许她本也在利用小楼。两人在旅馆合作杀人极有默契,只有一方心怀杀意是不可能的。若是小楼成功,她便是他的妻,顺利成章得毫无激情可言。张导的电影千百次证明了,对于男人来说,激情是多余的,也是致命的。
少年不同,没有激情的少年,不再是少年。
少年当痛快如雷力。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封俊杰是他新仇旧恨的一口血,呕在雪白的衣上。与其说是报仇,不如说是痛快一刀,了结了心头的痛。
少年当胡闹如胡义。初登场扬言要混入海盗窝,一路上却打架闹事个不休,最后还把海盗头子给放了。看看这位少年将军自行其是的样子就觉得好玩,他自己大概也是冷眼看着的,亲手准备两个结局,若是张保仔不合了胃口,山上那批兵是随时可以把他抓起来的。
少年当混乱如骆逸。饿得连滋味都尝不出的鸡腿,多情的姑娘,爱猜疑的剑客,奉上自己山庄的怪老头。他莫名奇妙的来,又莫名奇妙的走,唯一不能忘的是自己的爱马:宁愿不吃饭,也不能饿着它。
少年当死鸭子嘴硬如江南浪子。人人都当他是大混混,他却咬定自己是搞革命的。
少年当快活如孟刚。有人送军火还一路上吃喝嫖赌么?
少年当直白如边幅。他对不成器的师兄说:我武功比你高,我要清理门户。
少年当懒散如张汶祥。只要跟着二哥,到哪里都是混日子。
只是算来算去,少年身边都没有姑娘。初恋情人当柔如芭蕉,烈如小辣椒,慧如铁心兰,妖如林仙儿。花正芬权且充作半个潘金莲,花正芳只好当玉兰养娘。
看见适当的时候相遇了适当的人是一件快意的事情,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加重要。幸而我不喜欢小楼。
记得看的时候就对关玉楼之于《界牌关》,关小楼之于《花蝴蝶》的关系感兴趣。
《界牌关》和《花蝴蝶》都是京戏,我想这个2个曲名不是随便选的。
《界牌关》的故事大意是讲:在唐朝一个叫界牌关的地方,北番和唐军交战秦怀玉挂帅,麾下有罗家父子罗通、罗章。番营王伯超,用车轮战之计,与罗通更番轮战,以疲其力。后罗通手法一疏,被王伯超一枪戳破腹肚,将脂肠挑出。罗通大怒拼命将肠盘绕腰腹间,重与死战。番将见之,皆大惊骇,错愕中,王伯超被罗通刺中要害而死。罗通力尽,回营而亡。
《界牌关》显然是暗示关玉楼人物命运,在影片中,关玉楼的死状大家也看到了。
至于《花蝴蝶》,这出戏和关小楼的人物没有太大关系,之所以用花蝴蝶,那就引申出另一个人:王月楼,这是我国京戏历史上一个名角。个人猜测编导喜好或偶得。连名字‘关玉楼’和‘关小楼’也脱胎于‘王月楼’。在1935年,王月楼在奎德社一炮打响的就是《界牌关》和《花蝴蝶》,后来在1944年复出的时候,演的也是《花蝴蝶》。
另外狄龙在《十三太保》中的死法和《报仇》差不多,两部戏都是1970年出的。
张彻喜欢让男性角色裸露上半身,可是姜大卫却除了在《水浒》中小露了一把,其余都穿的很严实。值得注意的是,《水浒》中姜大卫扮演的浪子燕青,纹身既是‘花’,而狄龙扮演的武松却要‘壮士断臂’,这里可以看得出张彻对于演员的类型化安排。
影片中另一个小细节是折断香烟的镜头,这种镜头出现了很多次,我疑心姜大卫可能不会抽烟,所以安排了这个动作。
最后《花蝴蝶》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喜欢奸淫妇女绰号‘花蝴蝶’的大盗怎么被抓的故事,角色叫姜永志,和姜大卫同姓,可能这是另一个原因。
重看《报仇》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电影中嘹亮凄厉的小号,类似早坂文雄在《七武士》里,类似Ennio Morricone在《赏金三部曲》里。悲伤虽可侵袭入骨毕竟伤之于凄婉,雄壮虽然发愤于胸到底失之于矫饰,小号在夜风中嘹亮而唱,恰好中和了这两张情绪,是为“悲壮”。
男儿当流血,但流血往往虚掷。一次次地流血,究竟哪一次才真正的是拿到了仇人头,解了心头之恨?
电影开场有一行短字:
国民革命家北伐前夕
中国内地某城市
张彻弃政从影,满腔抱负总不免郁郁寡欢,他不可能忘记年轻时候在上海得到张道藩的赏识,他也不舍得忘记蒋经国在台湾对他的期许厚望(他在拍《八道楼子》的时候还特意唏嘘一番),所以如果说他的电影存在母题的话:不是热血,不是江湖道义,不是男儿情怀,而就是简简单单五个字“国民革命军”。
电影的后半段小楼在对心爱的人诉说的时候有这样的陈词:
531
01:18:37,760 --> 01:18:39,557
到南方去
534
01:18:52,160 --> 01:18:54,469
我們可以過完全新的生活
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内地某城市”几乎全部沦陷在军阀割据的黑暗里,南方也许是一个希望,至少是一个开始。
电影虽然是一个为兄报仇的故事,可是虽然众奸伏首,我们都知道不过就是“胡”大帅换了“说”大帅,再多的小楼也只能倒在血泊里,花正芳的前面是什么呢?最好的出路都也许是有人会来霸占了。一身好本领待又如何,一把刀,一腔血,奈何不了慢慢长夜。
电影是从小楼的哥哥被杀的。他的思维就更为简单:“我们唱戏的人不是好欺负的”。但是人家欺负到头上来又如何呢,不过就是单枪匹马杀他个痛快,结果是又痛又快地被人家杀了个眼破肚烂浑身酱油。他到死大概也在想:如果我背上不是先中了那把飞刀……
小楼的不同在于“这些年一直在南方唱戏”,这带来的不同不仅仅是哥哥抽烟嘴提笼驾鸟弟弟抽卷烟皮鞋皮箱,而在于他已经开始知道分析报仇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快腿小黄”、“小虎头”乃至封开山这样的打手恶霸,而是他们背后的胡大帅。但他依旧没有意识到那个“我是好人”的金老板有多可怕,他依旧没有意识到哪怕胡大帅不过也就是放大了n倍的小虎头。他采用的方式直来直去: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些人杀得不冤枉,我和他们拼了。
拼命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命并不值钱,对方住的是一品香旅馆二层,住的是公馆,抽的是大烟吃的是酒席,自己的人脉也就到“王五茶馆”为止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结果赚了一大堆之后,南方终于变成了远方。
张彻用喧闹沸腾的锣鼓点衬托江湖仇杀的刀光剑影,其实使人联想到看似慷慨激昂的男儿本色其实就是画鼻填脸的唱念做打,热闹也好,门道也罢。别人看了热闹觉得值了票钱,自己可就躺在冷冰冰的地上。为了拿一个金像奖吗?
张彻的电影一直是被看做暴力血腥的代表,事实上他的用意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在说 暴力的无用。如果说吴宇森还强调了 优雅的暴力,那么张彻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暴力就是暴力,暴力的用处就是同归于尽,甚至还不能做到同归于尽。暴力还能优雅?那是广告。
姜大卫作为主演在当时是很不被看好的,譬如王羽,譬如狄龙,譬如郑雷,譬如谷峰,至少都是双臂的肌肉满脸的横肉,姜大卫除了锁骨就是肋骨,绝对身高都不够秤,可就是这样一个类似小男孩的男人手起刀落,单手将烟头插入对方的喉咙,扭断了别人的脖子,将别人吊在了剧院的横梁上。就因为个子小,所以他一翻身从楼梯上纵下就显得轻巧,就因为个子小,所以他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就像一个婴儿。他有眼神,他有背影,他有刘海,这些都是他的刀,都是他夺人魂魄的刀。
张彻自诩就是因为姜大卫的白色中山装显得帅气,所以李小龙在《精武门》里才特意让陈真换上了这身行头。白衣映照鲜血,的确使得少年的牺牲显得触目惊心,可是我更中意他最后满身是血地倒在花坛边上,圆形的花坛似乎在诉说尘土过后,无善无恶。(同样满身是血的陈星爬起来,他明明跌倒在我身边,怎么最后的特写我被拖走了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