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说,这位碰巧长在了我的审美盲点上。不论是《瓶中信》、《No Way Out》还是这部,他帅是帅的,但我始终喜欢不起来。倒是一些没有主打卖脸的片子更优秀,比如《未来水世界》、《与狼共舞》、《刺杀肯尼迪》、《Mr.Brooks》、以及《黄石》,着实让人惊叹于演技,尤其是《Mr.Brooks》,阴柔狠辣又良知未泯的老男人,真是绝了。打算抽空继续复习他的旧作。
100mins版本播放到40分钟,就是俩人去小木屋之前,真心觉得墨西哥大佬挺仗义,对老婆够照顾、对朋友够意思,劝后者、留前者,给足那对狗男女机会,期望他们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可惜他们no zuo no die,红口白牙撒谎,怕是都没想要瞒着,眼睛里的疯狂都快抑不住了。话说拉尔夫费因斯的《英国病人》也是类似剧情,也没有好结果。大概在编导的眼里,此类小生都适合去勾引大佬(别人)的老婆,是有妇之夫需要重点提防的。
因为《黄石》的缘故,最近在复习K爷的旧作。在我看来,他是脑子、演技比外型更出彩的演员。
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说,这位碰巧长在了我的审美盲点上。不论是《瓶中信》、《No Way Out》还是这部,他帅是帅的,但我始终喜欢不起来。倒是一些没有主打卖脸的片子更优秀,比如《未来水世界》、《与狼共舞》、《刺杀肯尼迪》、《Mr.Brooks》、以及《黄石》,着实让人惊叹于演技,尤其是《Mr.Brooks》,阴柔狠辣又良知未泯的老男人,真是绝了。打算抽空继续复习他的旧作。
再说句重话——可能是我这么观影这么多年来说过最重的话:美国佬有意思,大概当年真觉得老子天下无敌,就该搞遍全世界的女人;什么朋友妻不可欺,rules在老子这里没用,黑帮老大也拿老子莫得办法——这种剧本,得多狂妄多自大才能写得出来?
另一个译名颇为嘲讽,蝶恋花?去他(娘)的蝶恋花,可别恶心人了,五天就要死要活了?这不是一见钟情,是见色起意吧?这么快就嵌在一起了,还真是如某位网友所说:狂蜂浪蝶恋上出墙红杏。
目前在网上找到两个版本,124mins和100mins的,我觉得……各有千秋吧,前者尺度小些,保留了更多细节和转折,尤其是男女主的几段交心谈话,比如读诗、牛排、讨论战争以及彼此关系什么的,显得爱多欲少,但配角戏份稍显凌乱、废话略多;后者尺度大,且多了场激情戏,肉色满屏(撇嘴.gif),故事则更简练些。
100mins版本播放到40分钟,就是俩人去小木屋之前,真心觉得墨西哥大佬挺仗义,对老婆够照顾、对朋友够意思,劝后者、留前者,给足那对狗男女机会,期望他们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可惜他们no zuo no die,红口白牙撒谎,怕是都没想要瞒着,眼睛里的疯狂都快抑不住了。话说拉尔夫费因斯的《英国病人》也是类似剧情,也没有好结果。大概在编导的眼里,此类小生都适合去勾引大佬(别人)的老婆,是有妇之夫需要重点提防的。
后面复仇的桥段相对老套,但看着更顺眼些。K爷当年30出头,侧脸线条锋利得能杀人。动刀动枪时那副果断又冷静的样子相较现在变化不大,难怪这把年纪了还能演黄石。这股子粗粝的脆弱,带血腥气的锐利,现在的青年男演员身上不太看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站在主流之巅的时代,都是规矩家庭出来的规矩孩子,没什么强盗劲儿。
细想之下,各个角色人设都挺完整的,黑老大也好,男小三也好,又复杂又简单,尤其是前者,那种又爱又恨,心狠手辣、眼含热泪的样子非常饱满,最后亦是不卑不吭,要求男主向自己道歉。
后半段的几个配角也颇有特点:死在路上的老牛仔,一身风尘味儿的巡演歌手,自愿帮忙的有关人等……仗义每多屠狗辈,他们可真讨人喜欢。女主角很美,不过可能同为女人的缘故,我还是没理解她怎么就值得男人要死要活了。┓(´∀`)┏
莫名地,男女主角之间的恋爱关系让我想起安坏,还是近安坏——凑一块儿就欲火中烧、尺度大得像拍A片,但骨子里又无比纯情:为了你,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我甘愿放下一切、破坏一切(被破坏一切),我只要你这个人。当然,结局也颇得安坏之精髓,出了人命。啧啧,What a horrible love~
不过人与人来不来电,身体反应是诚实的,K爷在激情戏份里有个忍不住的抽鼻子表情,呵呵。没有他们的颜值撑在那儿,一些桥段瞅着真的干巴巴的。女主到现在依旧保养得当、徐娘半老,K爷真是残得对不起观众了,讨那么多老婆、生那么多孩子做什么?组橄榄球队么。
记得吴彦祖拍过一部港片,也是差不多的内容,马仔睡了老大的女人,不过结局就妙多了:蛋妞儿被大嫂抛弃,老大把他活埋了。
嗯,说到规矩,说到正能量,还得我们亚洲人来撑场面不是?(* ̄︶ ̄)
凯文.科斯特纳所饰演的飞行员杰夫,在结束了自己最后一次飞行训练的庆祝会上,收到了老朋友提比的礼物——一把精致的猎枪。收到礼物的杰夫驱车前往墨西哥去拜访提比。杰夫受到了提比的盛情款待,并认识了提比年轻美貌的妻子米蕾亚。
杰夫的到来打动了米蕾亚孤寂以久的芳心,很快两人彼此钟情,坠如情网。孰知这一切都被老谋深算的提比所得知,面对朋友以及妻子的双重背叛,提比爆发了无可遏止的愤怒,开始了无情的报复。在野外的小木屋里,提比和手下抓到了私奔的杰夫和米蕾亚,杰夫遭到毒打不醒人事,被丢弃到野外,米蕾亚更是在惨糟毁容之后,被卖进妓院受着非人的折磨。
死里逃生的杰夫回到已经化为灰烬的木屋,内心的痛苦与愤怒难以抑制,杰夫发誓要找到提比报仇,救出自己的心上人。历经了千辛万苦,杰夫终于在修道院找到了奄奄一息的米蕾亚,然而,久别的爱人在说出“我爱你”之后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这部以悲剧性结尾的影片中,一开场,凯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位英俊、浪漫,气质温雅的飞行员,无论是在狩猎场、海滩,还是在光影婆娑的宴会上,凯文那颇有绅士风度的浅笑,让每一位观众都为之倾倒。然而,当仇恨在一夜间迸发的时候,绅士转眼间变成冷酷的杀手,深邃的目光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面对这样的表演跨度,凯文.科斯特纳把握得张弛有度,为观众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爱恨兼备的银幕硬汉及完美情人。
当时看来,确实像以上的评论所说:杰夫是有血有肉、爱恨兼备的银幕硬汉及完美情人!但是现在来看:从道德层面上讲,我觉的杰夫大错特错,好朋友提比真心相待,他却爱上其妻子,太不应该!
即使米蕾亚孤独寂寞,即使杰夫无法抵挡对其爱慕,可那毕竟是朋友的妻子。怎么可以???
我不知道其他观众朋友如何看待这个故事中的男女主角。
当然,故事还是好故事,凯文.科斯特纳的演技无懈可击!
《复仇》。8分。
托尼·斯科特导演,凯文·科斯特纳、玛德琳·斯托主演作品。
这个片子虽然关注度不算高,但无论在电影圈内,还是在粉丝界,认可的人还是不少。我之所以愿意给高分,倒不是因为片中的婚外情打动了我,而是玛德琳·斯托的美打动了我,太美了。
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空军军官杰退役后,受老朋友帝贝的邀请到他墨西哥的庄园休假,两人交情深厚,杰送了帝贝一件空军外套,帝贝则盛情款待了他。
而玛德琳·斯托饰演的帝贝美貌多情的妻子米莉亚的出现则打乱了这个愉悦的氛围,帝贝和米莉亚的婚姻显然不对等,帝贝的地位不可挑战,米莉亚更多只是个工具而已。
风度翩翩潇洒无比的杰很快和米莉亚腻在了一起,事实上,杰在来墨西哥的路上就偶遇了米莉亚。神奇的缘分,成就了这份神奇的婚外情。
帝贝则以雷凌之速处理了这对野鸳鸯,杰几乎被抛尸荒野,而米莉亚被毁容卖进了妓院。
被路人救回的杰在养好伤后,决定找帝贝复仇——这一设定,成了许多人诟病本片的焦点。毕竟杰大错在先。
价值观上确实很难令人接受,只是片中32岁的玛德琳·斯托真的太美,美到镜头都跟不上她的美。
要说当年墨西哥是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争得独立的,后来美国就开始策动墨西哥领土内的得克萨斯这块约7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搞“独立”。最后干脆直接吞并得克萨斯这个“独立国家”,使其成为美国的第28个州。“得克萨斯州”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中日全面战争前的“伪满洲”还有中苏间的“蒙古国”。也就是说只要换个角度想想,一个日本男青年如果在中国的马路上,开着敞篷车用沾满唾液的手公然调戏衣衫不整的中国女青年,只怕网上早炸开锅了。
再说说老Tibey,想当年兰博,一个还只是美国步兵,只要得罪他了那就是要搞的天翻地覆的。这下好了,摊上了美国会开飞机的大兵,梁子结下了还不懂得斩草除根。Tibey就像重庆谈判时的蒋公,真爷儿就一枪崩了他!Tibey干黑道,居然还能活到这个岁数他也算祖上积德了。而Tibey最后一幕荒漠双骑,那整个就更是一副鳌拜鳌少保进宫面见皇上的倒霉相。
不是点子低,实在是大哥当的没谱儿啊!
要说帅哥凯文也很不够意思!本来两条路:要么爷铁了心就是偷你女人,偷就偷彻底,偷完直接带着女人远走高飞跑出人家的势力范围,然后长期非法同居!要么独自离开。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哥们儿!结果。。他找个很二的理由,然后把铁哥们儿老婆拐到农家乐实施**。你这不是欠扁嘛!两个偷欢的主儿就没想到,即便电话没被监听,飞机都有的年代啥通讯工具没有啊?!难道老哥们儿不知道发传真、打电报到你撒谎的地方找你啊?!更何况帅哥还生怕别人找不到自己在哪里寻欢作乐,事先就主动告诉别人:“哎,那谁谁谁,现在我满脑子都是我那间小屋了。”
找揍啊!
片子结尾美国大兵凯文科斯塔纳又西楚霸王似的饶了Tibey一条老命,丢了枪就去找相好的去了。真是放虎归山,《复仇》想拍个续集遐想的空间就大了去了。
最后,这么彪悍的戏彪悍的名字,好好的《复仇》为什么翻译过来叫这么个名字。《蝶恋花》暗指采花淫蝶爱上红杏出墙吗?
昆汀.塔伦蒂诺称《复仇》是托尼.斯科特的杰作。这部30年前的老电影,没有大场面和特效,最大的看点在于场景,台词,甚至人物的表情和举动都充满了暗示,加上有凯文.科斯特纳和玛德琳.斯托的颜值担当,安东尼奎因的精湛演技,以及悠扬,哀伤的背景钢琴曲,30年前公映时,只需要在现有的两个版本基础上,剪辑的稍微用心一些,这本就是一部佳作。
本片现有两个版本,公映版125分钟,导演剪辑DC版101分钟,这两个版本各自都有独占的场景,但同时也分别剪掉了一些关键片段,因此,两个版本的剧情发展都严重缺乏说服力,不禁会产生美化婚外情的感觉,但当我混合看了两个版本,感觉这是一部充满了无奈,背叛,愧疚,悔恨和伤感,以悲剧收场的苦情西部片,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会被一部30年前的老片所感动。
接下来,让我们将两个版本的影片混合后,用最佳的描述线路来回顾一下这部被剪辑毁掉的佳片 ,,,
驾驶汽车迷路的杰,骑马遇到马掌脱落的米莉娅,配上迷人的薄雾场景,以及带有浓重墨西哥风情的背景音乐,这是老电影中常见的手法~暗喻,暗示杰和米莉娅的相遇是命中注定的。
DC版匪夷所思的删除了接下来这个关键的场景,所以单独看DC版时,片中没有交待男主曾经对帝贝的救命之恩,使得帝贝在两人私奔前一直选择的忍耐,以及片尾帝贝主动扯平恩怨,成全二人的行为,显得毫无说服力,毫无逻辑可言,感觉就是美化婚外情,
书房读诗的场景是公映版独有,DC版删除后,后面女主送书给男主的剧情就显的莫名其妙,影片剪辑的实在是太随意。
按照常理,米莉娅没必要告诉杰这是包办婚姻,但是她还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两人有共同的爱好,导致的投缘,另一方面也暗示着米莉娅的潜意识中有求变的想法。
接下来的海边的这一段场景,两个版本时间线完全相反,DC版没有了送书的台词,书却直接到了男主的手上,剪辑太随意。我把两个版本汇总后,按公映版时间线描述,
出人意料的是,帝贝知道了两人之间的事,却没有捅破,而选择不露声色,这完全不符合帝贝果断,毒辣的做事风格。
所以,DC版删除了交待男主曾经对帝贝救命之恩的场景,直接导致DC版后续剧情发展毫无逻辑性可言,自己的妻子和好友出轨,正常情况谁能忍?
当然,公映版后半部分也有类似的问题,随意删除关键的场景,导致结尾毫无说服力,后面具体再来谈。
DC版第二个大败笔,是删除接下来的这个场景,该场景是影片第一个转折点,DC版删除后,米莉娅决心和杰私奔变得十分突兀,更加重了美化婚外情的感觉。
电影后半部分的复仇经过就不细说了,只谈关键部分。
(DC版独有)这也是影片的第二个转折点,而公映版删除了这个场景,导致了单独看公映版,在影片结尾处,帝贝成全二人的做法,变得毫无说服力。
我的内心被这个悲惨的结局深深的刺痛了,被这种一见钟情的爱,如此执着的爱,如此不顾一切的爱而彻底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