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大卫·杜楚尼朱丽安·摩尔奥兰多·琼斯西恩·威廉·斯科特泰德·拉文伊桑·苏普利迈克尔·博维尔派特·基尔贝恩泰·布利尔丹·艾克罗伊德凯瑟琳·汤格里高利·伊齐恩AshleyClarkMichelleWolff萨拉·西尔弗曼理查德·莫尔迈克尔·麦克格雷迪斯蒂芬·吉尔伯恩韦恩·杜瓦尔迈克尔·查普曼凯尔·加斯温迪·布劳恩JenniferSavidge杰瑞·特雷纳StephanieHodgeKristenMeadows米丽亚姆·福林玛丽·帕特·格里森安德
类型:喜剧科幻导演:伊万·雷特曼 状态:HD 年份:2001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297611热度:0 ℃ 时间:2023-02-12 10:38:39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这是一部科幻搞笑片。效果做的还不错,该恐怖的恐怖,该恶心的恶心。情节方面简单明了,2001年那会儿还是个很吸引我的主题,现在则是很轻松地看……嗯,就是外星生命入侵。
影片的科幻含量一般,恶搞程度一般(就是不太恶。。),但是看起来轻松搞笑又有一点点新奇,无聊或者放松的时候还是不错的选择。
故事从陨石撞击地球开始,短短的3个礼拜在地下溶洞中,一个压缩版地球生物诞生发展过程。不过由于人类的干预使这些异类生物以至于最终诞生的最高级生物却是最简单的生物。
故事原本看起来仍然可以拍摄成火爆战争或惊栗悬疑的,但搞笑桥段实在多,私认为其中最搞的是一段是:黑人研究员在探险中被不知名“蚊子”划破保护衣,进而划破皮肤,那个“蚊子”就在研究员皮肤下游动了……汗……最后竟然是从肛门把它用夹子夹出来……狂汗……还有最后杀死“入侵者”的东西……真是有板有眼的恶搞……
由“X File”主演来教教大家“专业”的化学、生物知识还真是有趣呀……
影片故事相当有创意:一颗外星陨石降落地球,陨石上的生物以飞快的速度完成进化,它们用几小时就从单细胞生物变成了多细胞生物,最后生成恐龙、人猿、以及究极怪物。两个不靠谱的科学家、一个始终当不上消防员的年轻人、两个低智商的胖子、一个闷骚的军方女科学家,他们组成了一个团队肩负起拯救世界的责任。经过艰苦卓绝的研究(男主角险些扒下女科学家的T恤),最后他们发现,这些外星生物的克星是——海飞丝洗发液。
影片中每个人物几乎都处于一个挫折期,这个挫折督促他们去拯救世界,每个人的动机都是有私心的:消防男想要借此成为一个合格的消防员;地质学副教授兼女子排球队教练(可见他多么不靠谱)想借此扬名立万;生物学教授刚分手,通过这次事件他与那个军方女科学家成为了情侣;而那两个低智商胖子靠着这事终于让原本不及格的成绩获得了A(他们启发了生物学教授,怪兽的弱点是海飞丝)。
作为喜剧的主要讽刺对象,影片中的军方成为了可笑、迂腐而官僚的象征。当外星生物进化成人猿进攻生物学家时,他们所有军队手持各种先进武器在场,却没有一个人敢冒然开枪,反而是消防队员几枪撂倒了人猿。当军方提议使用燃烧弹消灭外星人时,生物学家开玩笑地说:你们直接用核武器好了。军方参谋听到,若有所思地说:核武器怎么样?气得州长大骂:别扯淡了!最后大怪兽被海飞丝爆菊,溅出来的米田共洒了军方将军一身,可看作是导演对之的惩罚。
我总觉得,这样投资不大、技术要求也并不高、纯粹需要创意的电影,其实中国并非没人能写出来,只是,这样的故事,谁能拍呢?
【NASA发现奇特地球细菌 拓展地外生命搜寻范围】
作为一个俗人之中的俗人我还做不到不为别人的评论所动,生活如此,看电影也是如此。
当年发现了豆瓣这个高尚的地方,我屁颠屁颠的跑来,满怀欣喜的和大家分享自己对心中神剧的崇拜之情,却发现在这里被批的体无完肤,于是小小的我心里不仅嘀咕,是我看的太非主流了呢还是大家看的太非主流了呢。这一打击是巨大的,以至于影响到了我以后的看片选择,因为不管怎样,要和豆瓣主流取得一致性,我就得去认真研习高分电影,对低分电影避而远之。于是我不得不对阿凡达之流趋之若鹜,虽然打心眼里不觉得盗梦空间这类算科幻片。
作为神剧之一的《海飞丝之进化》无疑也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尽管成功的跳出了传统科幻片的剧情俗套,将喜剧、动作、科幻元素如此成功的捏合在一起,让当时看的是笑也笑了吓也吓了震撼也震撼了,但是作为‘商业就烂俗定理’‘非名导就烂片定律’的牺牲品,我一直以喜欢过进化等片子这一事实压的抬不起头来。
于是我悄悄的收藏了这部片子,不敢打星。
直到今天看到这条新闻,通读以后,兴奋之余居然惊奇的发现,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部《进化》!
我以为自己再也想不起这电影了,因为现在的我已经快想不起自己的很多事情,如我曾经的理想,曾经我也被科幻“哄小孩”的东西带进过水沟,曾经立志发愤图强的日子。
直到看到这篇报道,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涌上来,我又找回了那些熟悉的感觉,如获新生(其实这报道没有实质性的说什么。。。)
我终于理解到,我把自己曾经的喜好丢掉,确确实实是因为他人的眼神,因为在我们有限的情感里面,喜欢和怨恨之间似乎没有容身之所。为了大众的口味,我把我的喜好丢掉了,先是动摇,再到自我鄙视。
所以我今天要对自己说一说,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去管别人的眼色,因为他们中除了一部分是理解角度不同外,剩下的都是吃不到葡萄就说酸的装逼分子。
我非常想知道,若干年以后,会有一个人因为一次新发现想起盗梦空间和阿凡达这种伪科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