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三船敏郎丹波哲郎
类型:剧情战争导演:舛田利雄 状态:正片 年份:1983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豆瓣ID:1796790热度:2 ℃ 时间:2024-06-11 16:18:49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关于这部电影水平明显下滑的原因,我想了一会,或许是这部电影的定位所至。因为导演之前已经拍过「二百三高地」,这部是作为其补充来补足日俄战争的海战部分的。「二百三高地」中已经说明过的那些很精彩的战争意义分析,战略形势因此都被略过不提,只单单来讲这场海战,所以无聊。
但是除了这点以外其他很多地方也看得出水平的下滑。
从剧情上说,整体显得相当凌乱。前一百分钟讲水兵生活。女人戏冗长且无聊,像极了什么三流偶像剧。水兵戏一会又是老兵欺负新兵,一会又是两个人争着要罩你。一会又是上吊,一会又是老鼠阴阳师。等到终于海战开打了,感觉好戏终于开场了,结果只见军舰间一通互射,对于海战的战略、具体的战况居然完全没有一句讲解。陆战不讲解还行,海战不讲解真的只能看看大炮互射了。而且莫名其妙击沉一艘敌舰后就宣告海战结束了,原来导演设置的重头戏是男主吹小号鼓舞伤兵们。你特么动画展示不画新的就罢了,还没「二百三高地」完整呢。「二百三高地」那几分钟的海战解说都比这无厘头的海战好看。
然后是人物。「二百三高地」走的是主角+群像路线,做的很不错,主角和配角都有血有肉且让观众印象深刻,也能达到反思战争的目的。反观「海行兮」,虽然也是主角+群像,主角就首先不行,太没存在感,性格也不突出。女人除了痴情就没别的了,但是戏份又多。着陆神算是男二,但是也就那样,刻画得不够深,过于疯疯癫癫的,搞不清楚行为逻辑在哪。其他人也是同样的问题,性格太平面化了。有些小情节虽然不错,但是总的来说无聊小情节优秀也弥补不来。而且人物还非常缺乏那种内敛却深刻的感觉,似乎老是在吵架打架和吼叫,说真的我敢说自己已经完全习惯昭和式吼叫了,但是本片的人物仍然多次让我觉得相当聒噪。
接着说反思。本片显然也有反思战争的愿望,但是反思得不好。男主好像突然得到神的启示一样就开始反思战争,完全莫名其妙。如果让我来编剧,我会这样设置情节:老兵们在做老鼠占卜,男主在旁边觉得很荒谬但是又有点好奇,着陆神占卜到不好的命运把老鼠扔下去,男主很惊讶,接着再让男主看到着陆神在偷偷哭泣。在残酷海战之后,男主和女主见面(或者不和女主见面,改为和乐队之前的那个八字胡前辈,前辈受重伤失去腿和手躺在床上),男主说前面那句“我终于明白不是为天皇和国家而是为了音乐演奏”,如果是见前辈,前辈正好可以说出那句“我想记录下战争”。这样整个反思合情合理也令观众动容。
好吧,所谓木桶总有一块木板最短。不幸此片恰巧是那块短木板。还是去看69版的「日本海大海战」好了。
【作者简介】陈悦,江苏靖江人,现居山东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山东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委员,长年专注于海军史、近代军事的研究和普及,主要著作有《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甲午海战》《中法海战》《船政史》《北洋海军舰船志》《近代国造舰船志》《中国军舰图志(1855—1911)》等。
战狼特攻队
逃离索比堡
勇者行动
巴尔干边界
6888女子营
爱人同志
...
播放指数:901℃
这部片子和《啊,海军》、《山本五十六》一起,是战后60年代末日本右翼拍摄的,在我国一直没有公映,文革时期曾作为内参片在地方县处级以上和部队团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放映。
《啊,海军》和《山本五十六》两部片子,从政治的角度看,虽然也是在歌颂日本军国主义,但从一个军人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励志的成分。它们告诉军人们,从养成期开始,就应练就强健的体魄、坚忍的内心、刚毅的性格和过硬的技术,因为,军人就应立志为国效力,到战场上建功立业。这种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即使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坚忍的内心、刚毅的性格和过硬的技术,这是我们立足社会、成就事业之本。
相对于以上两部片子,《日本海大海战》则是为日本军国主义摇旗呐喊的思想更浓一些。它鼓励军人——甚至平民,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恣意对外使用武力,在倡导人们为国效力的同时,有意或者无意地在唤起人们心底的一种野性——这种野性的恶意膨胀将会激发出难以控制的兽性。但不知为什么,这部片子的末尾在描写东乡平八郎将军内心的矛盾时,反映出一个思想:“经历过战争的人更懂得战争的残酷,更渴望和平,更珍惜和平。”不知道是因为导演内心的矛盾?还是部分经历过二战的日本人真的有所领悟?
关于这部电影水平明显下滑的原因,我想了一会,或许是这部电影的定位所至。因为导演之前已经拍过「二百三高地」,这部是作为其补充来补足日俄战争的海战部分的。「二百三高地」中已经说明过的那些很精彩的战争意义分析,战略形势因此都被略过不提,只单单来讲这场海战,所以无聊。
但是除了这点以外其他很多地方也看得出水平的下滑。
从剧情上说,整体显得相当凌乱。前一百分钟讲水兵生活。女人戏冗长且无聊,像极了什么三流偶像剧。水兵戏一会又是老兵欺负新兵,一会又是两个人争着要罩你。一会又是上吊,一会又是老鼠阴阳师。等到终于海战开打了,感觉好戏终于开场了,结果只见军舰间一通互射,对于海战的战略、具体的战况居然完全没有一句讲解。陆战不讲解还行,海战不讲解真的只能看看大炮互射了。而且莫名其妙击沉一艘敌舰后就宣告海战结束了,原来导演设置的重头戏是男主吹小号鼓舞伤兵们。你特么动画展示不画新的就罢了,还没「二百三高地」完整呢。「二百三高地」那几分钟的海战解说都比这无厘头的海战好看。
然后是人物。「二百三高地」走的是主角+群像路线,做的很不错,主角和配角都有血有肉且让观众印象深刻,也能达到反思战争的目的。反观「海行兮」,虽然也是主角+群像,主角就首先不行,太没存在感,性格也不突出。女人除了痴情就没别的了,但是戏份又多。着陆神算是男二,但是也就那样,刻画得不够深,过于疯疯癫癫的,搞不清楚行为逻辑在哪。其他人也是同样的问题,性格太平面化了。有些小情节虽然不错,但是总的来说无聊小情节优秀也弥补不来。而且人物还非常缺乏那种内敛却深刻的感觉,似乎老是在吵架打架和吼叫,说真的我敢说自己已经完全习惯昭和式吼叫了,但是本片的人物仍然多次让我觉得相当聒噪。
接着说反思。本片显然也有反思战争的愿望,但是反思得不好。男主好像突然得到神的启示一样就开始反思战争,完全莫名其妙。如果让我来编剧,我会这样设置情节:老兵们在做老鼠占卜,男主在旁边觉得很荒谬但是又有点好奇,着陆神占卜到不好的命运把老鼠扔下去,男主很惊讶,接着再让男主看到着陆神在偷偷哭泣。在残酷海战之后,男主和女主见面(或者不和女主见面,改为和乐队之前的那个八字胡前辈,前辈受重伤失去腿和手躺在床上),男主说前面那句“我终于明白不是为天皇和国家而是为了音乐演奏”,如果是见前辈,前辈正好可以说出那句“我想记录下战争”。这样整个反思合情合理也令观众动容。
好吧,所谓木桶总有一块木板最短。不幸此片恰巧是那块短木板。还是去看69版的「日本海大海战」好了。
【作者简介】陈悦,江苏靖江人,现居山东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山东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委员,长年专注于海军史、近代军事的研究和普及,主要著作有《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甲午海战》《中法海战》《船政史》《北洋海军舰船志》《近代国造舰船志》《中国军舰图志(1855—19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