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凯蒂·卡西迪加瑞特·迪拉胡特米歇尔·崔切伯格迈克尔·因佩里奥利吉娜·格申萨莎·格蕾昆瑙·内亚艾什琳恩·叶尼比利·坎贝尔艾丽莎·杜什库卢克·巴内特梅天悦
类型:惊悚剧情导演:约翰·修茨 状态:正片 年份:2014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0766220热度:2 ℃ 时间:2024-07-11 15:43:30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演员
无声咆哮
妈妈回来
别惹乔尼
家有房客
幻界巴士
中缅边境云南小镇,叛逆女学生(高叶 饰)无意...
播放指数:1070℃
我认为导演拍这部电影最大的主题就是警醒人类不要狂妄自大。对医生来说--总认为精神病人是不容于世的 最后被黑化Alice无情嘲弄。对侦探来说--他 以至于人类总是喜欢用逻辑和科学解释一切 而忘了某些敬畏。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也许在精神病人眼中 我们这些脑用率不过5%的人类都是些不可理喻的精神病。我们创造出了各种社会制度 礼仪准则 科学公式来限制了我们的发展 电影中多次暗示。
以前看过的一个电影和超体也都表达了一个观点 即那些所谓的定理公式是很容易被推翻的 他的存在限制了人的创造与发展 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禁锢了自己。至于最后的女超人情节是否合理 可以参照超体。 如果你能接受超体的设定 那这部片子也可以理解。主角小时候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没有人给她灌输过什么世俗的概念 脑子中也没有社会的概念 没有所谓的公式定理禁锢思想 所以出现了scribbler(潦草者)。潦草者是真正自由的人。她倒着写英文 就是不想被框架框住她的思维。她吸收人类的知识 却不囿于世俗的框架 所以她有超高的智商。她不想被世俗所扰 所以分裂了很多人格 其中一个就是最适应社会的主角人格。这个人格最终决定通过融合做最真实的自己 最终她留下了录音机里的那段话和给医生的那句'your world is back to the front,not mine.(你的世界才是颠倒的,而我的不是)'嘲弄了人们 却又何尝不是点醒人们?我们的世界才是颠倒的 真正自由的都是那很少部分人。最后主角甘心成为自己那个阴面 把阳面留给潦草者 做最真实的自己 尽情释放。
哪怕是世界上所以人都说你错了 你也有可能是对的。每个人心中都应该住一个scribbler 一个自由的scribbler 一个纯善的scribbler 一个不可战胜的scribbler。
有个超人化身为普通人存在在社会上,表现为有多面性
然后被认为是精神病人
然后被治疗了,最后在她普通人成分快被消除时
她明白了 变身了
打败了另一个超人(另一个精神病),具体来说是让另一个超人认识到她很邪恶并自杀。
但是感觉还不是很清晰,要是完全从她身体里的scribbler的角度来描述可能更棒。
2。今年没有看到什么恐怖佳作。《鬼书》拍的煞有介事,虽然拍摄很成功,但看过之后除了对导演赞赏之外又实在觉得片子没什么意思。《鬼遮眼》是部好看的片子,但是部看的不过瘾的片子,总会让你觉得这缺点啥那缺点啥的,换言之就是不连贯,或者小聪明耍的太少,或者节奏太慢。《死亡之雪2》B格提升,但你是不是觉得和《鬼玩人2》比较起来,其实就是个学生的临摹品吗?
3。2014的恐怖片,推荐一下《足不出户》。若非恐怖片爱好者,建议不要抱过高期望观摩此片,特别是当你看过我力荐之后再去观看,你会大失所望,回过头来打个二星或三星,并且在我这篇文字之后马上几句。那样于你于我都没意义。我建议你去看,但是可能会低于你的期望值。而对于一个常年的恐怖片迷来说,这片将会是你多年不见的老伙计给你灌上最甜美的三杯乐佳酿。
.我不想剧透,更不想长篇大论,来这里书写只是想尽可能地力荐这部片子。一句话,这是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即便在大陆也能上映,可惜大陆编剧脑袋被黑洞吸了。。。.似乎说那么多毫无意义,但是这部影片应该是我心中的2014最佳恐怖片。这片子一直在悬疑,悬疑之后让你一直等高潮,高潮之后让你一直等颠覆,颠覆以后让你一直等温馨,恨庆幸,你期待的都能得到,换句话说,这部片子能超出你的想象让你猜不到结局,而一切又都在你心里想得到的情感触觉之中。
4。恐怖片玩的是想象力,超出你想象的才能达到你的心理需求。若是现代恐怖片,或近期恐怖片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建议搜罗一下早期老恐怖片,虽然意大利早期较有名气,但个人不喜欢,觉得恶心而无意义。个人推荐里程碑式的《盖棺了结》《外太空杀人小丑》《魔童村》,推荐原因是想象力非常丰富,并且现代恐怖片很多类型片,只不过是它们的重复。
【推人者】爱丽丝临死前对着苏琪的另一个化身【潦草者】如是言。
人皆有两面,这个脸上布满黑线,浑身透着股邪异的女子是苏琪的另一面,人们都称她为【潦草者】,她有超绝的智商,低的令人发指的情商,连苏琪本人都认为她的这个化身是个邪恶的人,是她杀的所有的人。
导演在第1:18:29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告诉我们:这个不通世事,即便是字母都是倒着写的姑娘,绝非是大奸大恶之徒;相反,她只是不懂得与人交流而已,她是个善良的美丽的人格化身。
凌乱的披肩的长发,布满了黑色的玄奥的线条的身体,墙壁上复杂难懂的文字,这是她的世界,一个纯善的世界。
而苏琪,只是她与外面那个伪善平庸的世界的接口而已。
所以呢,这是部科幻色彩的惊悚剧,一直在杀人的是那个亚裔的爱丽丝。
阴的另一面是阳,但苏琪的另一面,美丽如她,里与外,都是这般美好。
那时候我觉得,我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太老了,老到不再适应这种墨绿色的哥特风画面、一群好似刚从化装舞会(包括一名无装)跑出来的精神病患者、长达1分钟的无意义全裸crazy sex(后来证明这是background)和主人公满嘴跑火车高调秀IQ的非主流电影。比起我们普通人在准备做坏事前脑子里有天使和恶魔在作斗争就已经严重选择性困难,女主简直是碉堡了,脑子里同时好几个人在说话,也难怪被逼成了精神病患者,而在这些分裂成一个又一个的主角中的主角却是一个从来不说话,怒吼都发不出声音的潦草者——scribbler,“她”只能用文字来交流,但是却把所有字反着写,还能不能好好和人交流了?
必须提前声明我一开始只是单纯抱着学习的态度才不安分的蹲在椅子上逼自己看下去的,没错,只是一开始,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具体哪个情景,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把我带了进去,让我逐渐看到了它幼稚的一面下表达出对这个世界规则的反叛(终究还是部邪典),却又最终无奈不能逃脱世俗的束缚,正如苏琪所说,“(潦草者)她需要我,因为我能应对世俗”。
邪恶的爱丽丝、作为潦草者的苏琪还有纯洁的像孩子一样的霍根,暹罗烧伤机挖掘出来的无论是恶魔还是天使,却都是这个俗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因为现实社会不能容忍邪恶的犯罪也不适合100%纯洁的人生存,我想苏琪的潦草者代表的是一种混乱和茫然,面对复杂的人生,一个从小被抛弃,经历重重困难,却没有人能够给予指引的她对外在的一切都感到困扰和无法理解,虽然她有着超高的智商,可以引用生僻的名人名言并用晦涩的哲理解释现象,却无法理清自己到底是谁又需要什么,当混乱到了极致,也导致了内心的极度孤独,身体上复杂的潦草应对着的是极度空缺的情感,霍根是她唯一的朋友,而在她眼中这个住在Juniper里唯一正常的人,却也同样无法融入世俗社会。她的某一重人格可以让她和狗交流(这一重人格当然也被暹罗烧伤机烧掉了),恐怕也是因为,比起复杂的人性,单纯的动物才更让苏琪感到舒适。
必须一提的是,苏琪是渴望被治愈的,但不是简单的只留下一个人格,而一定要是留下一个正常人的人格,她希望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和被当做正常人去对待,这就是尽管烧伤机很痛苦,还会让她陷入无法控制的状态,她任然选择一次次烧掉其他人格,而在最后她意识到,很有可能潦草者才是最真实的她,她挣扎着拒绝了最后一次使用烧伤机——她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是怪物这个现实,正如所有俗人不能接受那些与众不同的人。
苏琪所表露的这一重人格,只是一个善良的俗人,俗人不像超能力者能够飞檐走壁跳楼不死,也不能倒着写字进行高级运算,但俗人爱的能力会让人类这个孱弱的生物变得坚强和勇敢。
在面对邪恶的爱丽丝和唯一的朋友还有自己的生命收到威胁的时候,苏琪作为人的本能——爱和活下去,让她愿意放弃自己的正常人格,这一次虽然没有机器的帮助,来潦草者的人格也成功苏醒,因为苏琪真正接受了作为潦草者的自己,也因为潦草者从来就没有放弃苏琪。
潦草者倒着写字,就是要和整个俗人社会对着来。“你们的世界是倒着的,不是我的。”“这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想要告诉你们的。”这是潦草着的世界观,也是任何与俗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精神病患者”的世界观,“你留着你的规章制度和罚单,我们继续群交,断肢和吃人肉。”正常与不正常是对立的,却并非不能共存。因此,正常人苏琪和潦草者最终生活在了一个躯壳里。
“她并不想取代我,她只是想共生。”潦草者可以接纳苏琪,苏琪也可以接纳潦草者,那么作为正常人的俗人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那些异于“常人”的“精神病患者”呢?其实没有哪个人是不可理喻的,别人的标新立异可能正是证明了你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