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挪威版2012?模仿好莱坞的痕迹还是有的,但是挪威峡湾的风景实在是美啊美。开场的场景简直算得上旅游宣传片,看得我好想去挪威,壮观和秀美竟然可以并存的景色,有生之年该去看看。节奏很快,剧情不复杂,偏偏就是有种:到底是欧洲片啊的文艺感。好看好看,在观影吧里坐的屁股疼,也还是觉得很值得。为了一部豆瓣评分不足6分,IMDB上只有6分多点,免费上映的挪威电影,放弃好莱坞大厂出品,豆瓣IMDB都在7分以上的大侦探皮卡丘(还买了票!)。正常人应该都觉得我有病……但虽然在吧里坐到屁股疼得不行,我还是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正确。风景优美音乐好听,演员不讨人厌,剧情干脆利落,不煽情的招人烦,又能抓住必要的情绪紧张点,在我看来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So much better than the fake and meaningless Hollywood production, god I really don’t like Japanese animation crossing American heroes
在大马上映的the wave是英文配音,操挪威语的嘴型嵌合不了英国语,不免怪异。尤其那小女孩的口音,即不自然,场景又过度消音,总显得灵异。
单口音就能顺手捏来批它几句,你就晓得这电影烂到什么程度。
话说在挪威当地质检测员的胡须男在城里找到一份好工作,决定携同家眷迁入城内。挪威山体不稳,若塌陷产生滑坡坠入内湖海,将翻涌巨大海啸吞噬小镇。胡须男老婆不晓得是经理还是酒店女董事长,先让老公带着一女一男先坐渡轮再行车到彼岸的城内,自个儿等会儿就走。事情就必然出蹊跷,若无蹊跷,灾难片要怎么演呢?
胡须男候等渡轮时,发现石崖出水。坑爹,不能是水喉管爆裂吗?不能是一群小孩在崖上随地鸟吗?总而言之身为第一男主角的胡须男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表现超出旁人的智慧和先决。“不对”胡须男说:“不对。。”
车子掉头,回到地质观测所。
果然不对劲,探测器纷纷出现错误的信息。呵呵,这个时候探测组里的老大多半不会直接相信第一男主角的推测,他一定要自作聪明地构建另一套假设:诶,可能是探测器坏了呢
配角之所以是配角,就注定是为了扛起所有蠢事,好让主角显得格外聪明。结果组长和另一超长须男下到山体夹缝中检测仪器是否故障。
身为男主角的胡须男看着组长已下达指令,就黯然地回到他老婆的酒店被他老婆骂。胡须男的儿子看上柜台小姐,就选择住酒店,而胡须爸就带着诡异小女回老家住。胡须爸开始翻找山体滑坡的资料,想当然尔,一定必须给他找到的阿。他是男主角好不好,他找不到,他女儿找到,他还算第一男主角吗?
不断加持男主角光环的胡须爸,做着所有灾难片男主角都在做的事:逃难,救人,然后,死不去。但电影the wave有其他灾难片所没有的特色,那就是:镜头。
一般上,灾难片在灾难正是降临前,都有平静得可以的画面,而灾难到来后,则以摇晃和大场景交替,突出逃难者的心慌和灾难如上帝之手,不可违背不可转移的雄伟壮观。但电影the wave超越了灾难片的例常逻辑,the wave的镜头,从一开始就摇晃至结束。当胡须爸踏出房门看着黎明前的水面,镜头本应该是平稳以传达出和景色和谐的信息,以凸现主角踹揣不安的急躁。
或许,资金不足,没法安置摄影机用的轨道。对摄影师而言,电影的开拍,或许就是灾难的开始。
“轰轰轰~”
山体滑坡正式开始,被夹在缝里的组长和超长须男,在石头不断坠落的夹缝中,终于明白自己身为配角的戏份就要完结。但这类配角多半在临死前有那么一丁点利用价值,除了掀开灾难的序幕,可能就会客串演上一两场感人肺腑舍身取义的戏码。
这两人真的做到了。
为什么石头不大个一点,把这两人都送去见上帝?
电影最精彩最振叹的一幕来了。
在观测室的一胖妞和一书呆在接获组长的命令,决定启动警报。胖妞书呆脸色凝重,互看了三分钟,决定由胖妞用五分钟走到四五米远的警报器,启动红色警报。脸色凝重的胖妞脸色更凝重了,不晓得是被上身的脂肪给油腻得受不了,还是走路对她来说就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胖妞打开警报器的透明盖,聚精会神地凝视着警报器的第一道开关。
胖妞用油腻的食指打开了警报器第一道开关,表情严肃像在烧鸡和烧鸭之间到底应该先吃哪个般陷入苦恼中。胖妞不晓得如何是好,转头看着书呆。书呆就像喝了太多汽水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地痛起来,表情为难地向胖妞投向信任的眼神。
胖妞得到了书呆的精神上支援,赶紧用她上下巴连着的脖子转过头来,看着警报器。心里还是没个决定:到底吃烧鸡还是先吃烧鸭呢?!
胖妞从座位离开用了大概十来分钟好不容易离打开警报只剩下最后一步了!胖妞鼓起勇气,一指按下警报器,挪威小镇开始狂风乱叫。看来,胖妞决定公正公平,左手拿烧鸡,右手拿烧鸭,互不偏袒。
胡须爸听了警报,抓了小女,跳入车就往山上驶。连绵车龙选择不动了,被卡在车龙里的胡须爸携同小女一步一步往前走。挪威人的秩序再次显示欧洲文明的伟大,来往各一条通道,上山的那条通道堵了,下山的通道大家都选择不走,哪怕近百米的海啸已迫在眉梢,“我们走路!”胡须爸就带着女儿快步上山。
胡须爸的友人金发爸也从车子里出来,还没寒暄问好,海啸已临门。金发爸的老婆不晓得是走了哪国的霉运,竟然被忘了拉上手闸,把那位大妈给卡住了。身为男一的胡须爸为了做男一连理智都可以被抛弃。胡须爸对金发爸说:你带孩子走,我去救你老婆。
金发爸竟然回答:好
你老婆你不去救,你让你朋友去救。要不你有小三想乘着这个机会甩掉你老婆扶正你小三成合法妻子,不然就是你的朋友和你老婆有染。
但不管怎样,胡须爸决定连他老友的老婆都要救。来不及撤跑的他俩,上了车系上安全带,像坐着云霄飞车的小情侣,兴奋又紧张,当然,你老公都不要你,但还有个胡须男回来救你,哪不开心啊?
折腾了一阵子。那老公不要的大妈,就这样挂了。身为男一的胡须男,当然不可能死的嘛对不对。这回到胡须男他金发太太和金发儿子了。
话说那金发帅哥听着耳机,竟不晓得警报为何物,愉快地沉浸在音乐和滑板中。全旅店的人都上了巴士,就差金发太太和他儿。金发太太当然要回去找孩子啦,可了不起的是,一老太也说要帮她找孩子。老太不上巴士,老太的皱纹老公怎么好意思上巴士咧。老太的命倒不错,至少碰上一个愿意陪她的夫君。
金发太太如愿以偿找到了孩子,赶回酒店大门海啸已啪啪啪到来。老太像第一次到动物园看老虎狮子一样,看海啸看得呆了。金发太太见失了魂,便拉着老太往防空壕里躲。
老太赶不及,死了。老太的皱纹老公赶及入了防空壕,但傻了。金发太太见老太的皱纹老公傻了,就顺便送他上黄泉路,陪着老太, 不然一人寂寞也孤单,相互扶持是夫妻共处的首要原则。
金发太太眼见防空壕里的水位越来越高,心想:完了完了完了。男一出现了。
胡须爸赶来找妻儿,不见人影,随手就拿起一铁棒揍铁管泄愤。呵呵,金发太太赶紧找来一铁棒,也向铁管敲一敲。
“诶,怎么有声音的呢?我再敲一敲!”
于是胡须爸敲一个啷咚呛,得儿呛得儿呛,得儿一个敲敲啷咚呛。
胡须爸发现妻儿,救人,yeah,我们一家都没事。
皆大欢喜。
这故事除了告诉我们,主角是不死,自己老婆可以由别人来救,老婆死了,老公可能会发疯,发疯的老公若碰上一个第一女主角多半也落的上黄泉路的下场之外,还教会我一个道理,原来骗钱的电影,可以让我写好长好长的影评呢。
十分给一分,除了特效勉强及格,其他一律负分评价
原创:https://chenghui0706.wordpress.com
Norway pins Oscar hopes on ‘The Wave’-———–呵呵
一开始真捉急,可能也是监测站的严谨吧,就是不发警报。不过终于还是在山体滑坡发生前按下了红色按钮,为很多人的逃生争取了时间。
大家逃跑时还是发生了堵车,这种事情总会发生的,很多人都堵在车里等,似乎当地之前的演练没有,只有10分钟的逃生时间也不知道。酒店大巴车里的人全部遇难,估计是刚开出酒店门口海浪就来了。
男主一家全部逃生,看来平常学点逃生知识真的很重要,万一发生了,也好自救。
算是挪威版2012?模仿好莱坞的痕迹还是有的,但是挪威峡湾的风景实在是美啊美。开场的场景简直算得上旅游宣传片,看得我好想去挪威,壮观和秀美竟然可以并存的景色,有生之年该去看看。节奏很快,剧情不复杂,偏偏就是有种:到底是欧洲片啊的文艺感。好看好看,在观影吧里坐的屁股疼,也还是觉得很值得。为了一部豆瓣评分不足6分,IMDB上只有6分多点,免费上映的挪威电影,放弃好莱坞大厂出品,豆瓣IMDB都在7分以上的大侦探皮卡丘(还买了票!)。正常人应该都觉得我有病……但虽然在吧里坐到屁股疼得不行,我还是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正确。风景优美音乐好听,演员不讨人厌,剧情干脆利落,不煽情的招人烦,又能抓住必要的情绪紧张点,在我看来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So much better than the fake and meaningless Hollywood production, god I really don’t like Japanese animation crossing American her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