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申河均吕珍九崔成恩崔代勋金信禄千虎珍南润寿白石光吉海妍姜旻儿
类型:悬疑犯罪韩国导演:申娜妍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1 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豆瓣ID:35073642热度:4 ℃ 时间:2025-03-16 22:16:01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7项百想提名的《怪物》到底为何这么厉害,默默地入围这么多重要奖项?
下面,就从这些奖项针对的方面来讲一下,7项提名可以分为拍摄(风格、手法)、演员(演技)、创作(导演编剧、主题立意)这三个方面。
拍摄风格方面,不同于其他悬疑片的无限反转,《怪物》走心理路线,人物上力图群像塑造,每个人都有秘密,谁也不能完全相信谁,摄影风格整体呈现暗调,制造出紧张、神秘的氛围。
在狭窄的空间内拍群像,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譬如第一集的这个场景。镜头从韩的背面,以俯角拍摄。
配角们拍得很清楚,偏偏给男主一个大背影,另一个男主李东植被两个人挡得严严实实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如果从另一面拍这一桌人,两个主角的脸不就都入镜了吗?
因为这是韩洙元第一次加入万阳人的饭局,他格格不入,爸爸是警察厅长候补而被人嘲讽。用这样的镜头来暗示他的处境,而李东植是这里秘密最多的一个人,所以他也被藏起来。
当然其他镜头还是要拍主角的脸,只是说,这剧切换各方位镜头,不是随便切换的,一个短短的镜头值得玩味。看花絮,基本每一场导演都会站在旁边看演员对戏,对现场的掌控非常认真。
虽然是暗调,但不是整体都黑漆漆,这部剧的构图、打光都很有巧思,如上图双男主对峙场面,从右侧照射的光直接打在李东植脸上,以仰角拍摄。
利用现场环境本就有的光源打光,例如车灯,是本剧常用手段,可以让画面看起来更真实。如果演员是站着的话,车灯就不能直接照亮人物的脸了,刚好这场是朴正济想起了一点真相,瘫坐在地。这样的细节设计,让画面更加自然可信。
拍摄上还有一点特别,用了大量近景,虽然是很常见的拍摄手法,但是用在《怪物》上是最合适的。因为这里每个人都知道一点点真相,但谁也不共享情报,就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都心生芥蒂,暗中观察。
近景多用于关注人的反应,主要是表情,又比特写要保持一点距离,恰好符合这部剧中每个人的态度,大家都很亲密,但内心都保持着距离,不是100%的信任,所以出现了观众在推理的过程中,把所有人都怀疑一轮,悬疑性大大加分。
就因为这样,大家才无法齐心协力破案,让案子拖了20年。而且剧中很强调,这个小地方的人非常排外,如果不是韩洙元这个外人闯进来,李东植这个老狐狸灵机一动,开始引诱小狐狸入坑的话,僵局永远都打破不了。
只在小池塘里转,永远钓不到大鱼。
这也就是有人说20年前的案子,怎么就非得拖到现在才来破的原因。
《怪物》的场面调度、光影、运镜真的当之无愧大赏艺术奖(拍摄)提名。如果不是拍摄的话,配乐部分也足够提名艺术奖的,主角们有专属bgm,完全带感。
双男主不仅演技好,在剧中还有特别的火花,满足想要磕cp的观众。
李东植、韩洙元,两人符合一般刑侦剧的套路,一老一少,从一开始看不对眼到后面惺惺相惜,像兄弟像父子。《火星生活》、《模范刑警》都是这个套路的成功例子。
原本的模板并不新鲜了,没想到的是,这两人在剧中的火花很妙,有网友戏称为“罗密洙与朱丽植”?
我不觉得是大家多想看男男loveline,而是两人的情感真的太微妙到有一点暧昧的程度,用惺惺相惜都无法概括。虽然只有暗示而已,但真的有趣,如果要概括的话,可能是“互相拯救的灵魂伴侣”。
甚至在花絮中吕珍久因为“害羞”看到前辈忍不住笑,自嘲这是“秘密恋爱”,演员也确实演出了一种“只有我们两个人才知道的眼神”的那种默契。
正是这样的火花让这组合超出了老少配的套路,差点变成忘年恋(不是)。其实是特别用了一点技巧,就是“对倒”,人物关系、情感、处境都进行了对倒。
对倒的点,就从东植又把打牌赌钱的大妈们抓进来,洙元像第一次那样走进警局,一切像循环一样,同样的事件拍了两遍,对倒的设计太妙了。
前半部分,韩洙元怀疑李东植是凶手,死咬着不放,这时东植拖着“少爷”走,抛出鱼饵让他用横冲直撞的方式去办案,因为这个方式是李东植没试过的,但觉得洙元可以办到。
前半部分两人是僵持不下的关系,洙元拼命怀疑东植,可实际上东植占主导地位、洙元是被动但不自知的。
随着杀人犯抓到了,受害者们的尸体也找到了,洙元才真正意识到他错怪了东植,东植那么可怜又逞强,所以洙元产生了愧疚,想要弥补的心理。
这时就变成了洙元主导,东植跟随;情感上从怀疑到信任;处境上从东植杀人嫌疑的弱势,变成洙元因爸爸的罪而处弱势。两个人整个对倒了。
全世界最怀疑东植、最想抓他的人,最后是全世界最信任、最想保护他的人。这种戏剧性的反转怎么可能不令人感动?
只是,这种反转的效果不是通过故弄玄虚的剪辑(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内容的铺陈。
正如前面说,这部剧真正精彩在于心理刻画。
洙元的愧疚、弥补心理没有表现在台词上,而是藏在多个细节中,比如他在听到爸爸竟然是元凶,立即想起了怀疑东植的场景,淋雨来东植家让他不要原谅自己(女主剧本?)他觉得太对不起东植了,他把爸爸的错也归到自己身上,说出要拉爸一起下地狱的话,还代替东植掉进杀人陷阱(真爱)。
更隐晦的一个细节,洙元的洁癖,开始少爷皮鞋脏了都要擦很久,最后他的洁癖不见了?
探究洙元的心理,非常有趣,他是精神上洁癖。正如他爸接受不了20年前的“污点”而试图“抹除痕迹”当警察厅长,洙元在潜意识中是嫌弃他爸“脏”,因犯罪是不该被抹除的。当他大义灭亲,就是潜意识中“脏”东西终于清理干净了,洁癖就消失了。
从一开始怕脏,就在铺垫他内心是极其干净、正直的,因线人的死愧疚得要命,非要接受处分,因爸爸的犯罪对东植愧疚不已。他内外是一致的,才最终破案。东植和其他人都内外不一致,秘密太多,20年破不了案。
不光主角立体,连反派人物也塑造得很丰满。洙元爸爸韩基焕,有人质疑大boss最后那么容易垮掉,他没派系吗?实际上他和儿子一样,精神洁癖,20年前的罪是唯一“污点”,他不勾结其他坏人,而是兢兢业业地发展自己的欲望,努力爬到警察厅长的职位。
李昌镇,杀了好几个人,但不是个千篇一律的坏蛋。他的特色是经常说俄语、偶尔搞笑吐糟俩男主在交往、非常爱前妻智华,以及头很大。
演员许成泰是俄文专业出身,戏路很广,不仅演坏人,也演过《精神变态日记》里的七星小可爱。男配奖提名除了朴正济之外,他也配得上。
只能说朴正济这个悲剧角色实在被诠释得太棒了,一直活在撞了“鹿”的阴影底下,被妈妈的病态庇护毁掉了半辈子。让人对朴正济恨不起来,还有三分可怜。崔代勋演员在演精神疾病发作喘不上气、痛哭时的演技太绝。
《怪物》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仔细分析,他们都各有动机、隐情与悲剧感:一辈子寻找失踪母亲、困在猪肉店的刘才伊;不断杀死女性与女儿,代替内心一遍遍杀死逃走妻子的姜镇墨;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丢掉烂绳子的势利检察官,内心也曾渴望父爱······
把这些表现得如此动人的,就是真正的创作者,编剧与导演了,从剧本上看,虽有不少套路,但好在逻辑缜密、环环相扣,像长篇小说一般谋篇布局,埋下的伏笔像钓鱼一样缓缓钓出真相。
主题方面讽刺韩国法律,尤其是从失踪案的角度,在韩国没有发现完整尸体的话什么也做不了。
因此东植即使发现了敏静被切的手指,怎么也找不到全尸时,他选择不说,而是布局引诱凶手。却不料敏静是被活埋在地下,如果东植第一时间请求支援,敏静还能活着。
这种悲剧是因为韩国法律太不完善、太不能让人信服,使作为警察的东植为了抓犯人,错失了救人性命的机会。
至于讽刺韩国警政与财阀勾结,滥用权力掩盖犯罪,最后一起倒塌,也是韩剧中较常见的。所以《怪物》更精彩的还是在于导演的创作与呈现、演员的演绎与火花。
总之,我认为《怪物》在大赏提名全面开花不是幸运,而是必然,尤其精彩在于心理刻画与群像塑造的复杂、深刻,好人与坏人,从来就不是绝对的,他们背后的心理,就是最值得探究的人性。
其他的坏人都只能说是个boss,只有李东植是怪物。
妹妹被砍掉手指后失踪,父亲在路口等待着无法回来的女儿被冻死,母亲看着死去的父亲疯了,自己被当做杀害自己妹妹和表姐?的凶手,遭受行凶逼供。自己搭档在面前死去,朋友失踪没有回音。
这是什么样的人生?悲惨世界啊。加入他黑化了我觉得合理,自杀了我觉得理解。可是此人加入了正义阵营,我就觉得此人内心之强大前所未见。
剧中有好几件事,玩花牌的大婶们被罚是因为不想被职业赌徒骗,大雨中脱鞋给智障孩子穿,在雨中坚持好几个小时。这种感觉不像是遵从内心的正义,更应该是强迫自己做正义的事,强迫自己放空思想,强迫自己爱世上的一切。
但内心的想法还是偶尔会说出来,他在怨恨,他会告诉你韩国失踪就是离家出走,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会产生新的受害者。他在怨恨当初自己遭遇的一切,包括妹妹失踪后放弃调查的警察。
他能和所长和睦相处,甚至能谈笑风生的说起以及被行凶逼供,能对把自己当做瘟神的人道歉转身离开。
他不爱这个世界,只是因为强烈的执念要活下去而已,他不爱自己,不爱正义,心中的火要烧死自己和犯罪的人。
他一只脚在黑暗里,一只脚在光明里。如此兢兢业业只是为了等一个结果,为了这个结果他可以算计任何人包括自己,甚至毁灭自己,如果没有人阻止,结局必然是很多人的毁灭。
这是个“北快手南抖音”的时代,耐着性子坐上两个小时,看一部完整电影的时代已经渐渐淡去。
更多人习惯于,通过十分钟的讲解去看一部剧或者电影。
而将一部两小时的电影浓缩为十分钟的讲解视频,所代表的意义就是爆点密集起来。
符合了当代短视频的风格,十五秒中的抖音最少有三个爆点,一个反转。
其实,从最近的大火韩剧《顶楼》就能看出来,虽然我没有看过,但根据评论来看,是一部很狗血的剧,不断地反转,以及密集的爆点,来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
符合短视频的特征。
比如《mouse窥探》,是我目前看到的剧中,将短视频的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夺人眼球之余且剧情不俗套,对此我给该剧四星,剩下的一星看深度给不给。
我期待《mouse》的编剧,在未来12集里面,能够更深层的探讨“精神变态”者的心理,以及从其眼界出发去看待世界,就像《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那么我绝对会不吝于五星好评。
而对我来说,目前的《mouse窥探》就像是一瓶放了泡腾片的可乐,极致的刺激之余,却始终会归于平静,未来的某天会渐渐忘记。
那么《怪物》与之相比,就是一杯醇厚,醇香,醇苦的咖啡,轻轻嘬一口,供人细细品味,此中难以言状的感动(感触)会余味悠长,久久无法散去。
而上次给我这种感觉的韩剧,便是李善均和IU的那部《我的大叔》
具体的剧情,我已忘记。
但平淡的人生中,却能因彼此的相逢,为对方密不透风且压抑沉重的生活中,透漏出些许阳光,那口心中的郁气又将在故事平淡的末尾缓缓呼出,得到双向救赎。
那么《我的大叔》这么枯燥且平淡的剧情放在当今短视频的时代,又会怎么样呢?
若没有当红IU粉丝,是否还会夺得豆瓣9.3的高分?
耐人寻味。
文章最后,我在夸一下《怪物》没被人提到过的点:
配乐完成度之高,令我乍舌,与其说这是部连续剧,我更想说他是一部音乐剧。
就算闭着眼睛,不看画面,仅仅依靠背景音乐,也足以感受到剧情的起伏发展。
整部剧的所有配乐,完全保持在同一风格,无任何突兀,极其贴合剧情本身,并于画面和色调达成一致,完成度太高了。
称得上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
上一次有这种音律感觉的,还是日剧《仁医》。
向着虚妄刺出愤怒的长矛的唐吉诃德式人物,韩洙元。nn骄傲,执拗,聪颖,尖锐,刻薄,温室中长大的少爷,父亲权力游戏的棋子,完美成长的优等生,带着巨大的失败和不甘,一头撞进了万阳这个人心迷雾笼罩的破落小镇。nn在这个小社区,所有人都有立场、关系、偏见、利益,有感情牵扯,有过往纠结。种种牵扯下,不同人物做出不同的选择,把真相撕成了无数碎片,然后或扭曲或掩埋,在整整二十年间不断滋养出虚妄的罪恶。nn很多时候,历史就是这样成为了一个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
nn片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隐喻:东植掩上门,同时,洙元推开门。“掩藏—揭露”的对立如此强烈,拉起了全剧主线。nn东植是想掩盖的,尽管他需要揭露妹妹的死亡真相,但他又同时想保护万阳社区的温情关系。他的内心实在过于温柔,“关系”束缚了他,以至于他一刻未敢怀疑身边的兄弟朋友,也不允许这种温情被打破。二十多年灯下黑,是他亲手掩上了通往外界的门。nn片中很多镜头,肉店的玻璃门关着,店内的人密切交流。店外的“我们”和韩洙元一起,远远地冷冷地看过去,只是一道透明的门,却关着另一个世界。nn李东植被困在悖论的中心,韩洙元在虚妄之外,向着真实发起突刺。nn韩洙元一无所有,他不要关系,没有立场,没有偏见、感情或利益诉求,只有一腔片刻不得平静的愤怒。nn他风平浪静地度过27年人生,这一场错误和愤怒,像是迟来的青春期躁动。nn“看似理性,其实比谁都要感性和盲目。”韩父如此评价他。nn正因为他一无所有,所以前几集,他查案也没有很多技巧可言,抓到一个线索便去疯狂怀疑、质问,去怒吼,去揪李警查的衣领,不断冲撞那扇门。
nn这就是韩洙元和其他破案剧那些智商高达一百八十的男主角,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万阳这里,小心算计大胆布局,顺藤摸瓜步步为营,都是没用的,因为韩洙元面对的不是罪案,而是相互包庇的、扭曲的人心,那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一旦你开始运用关系、立场、技巧,这张网就会把你吞噬。不能信任,不做选择——因为会被利用。nn所以,纯洁者无敌。一无所有的人,才能破开这道人心的障。东植明白自己做不到,所以借了洙元的手,撕开了一道口子。nn编剧描写这样的人物是需要勇气,韩洙元的形象不仅不高大全,甚至是极度片面的。强硬的片面形象,既激不起观众的崇拜,也得不到怜爱。
可是要破这个局,还真就非他不可。nn这是前六集的故事,显然,他还是被利用了。编剧非常清楚,也非常克制:愤怒是巨大的力量,但还不够,这个人物需要进一步撕裂,逼出扫清二十年阴霾的能量来。nn就好像到第八集,观众以为“该结局了,这还能写下去吗”,然后编剧把剧情一波波推向更高潮一样,韩洙元的成长节奏,暗合全剧的结构,来了一次“重生”。nn第十集,在釜山,权检察官对韩洙元其人来了一次结案陈词。nn即使是认小伏低的权检察官,也和观众一样,是看不上这个天真幼稚的富二代的:你折腾了那么久根本毫无意义,前六集你就是在白送!nn“唐吉诃德”不过是一个刺杀假想敌的小丑。nn编剧大人非常清楚这个角色“讨人厌”的地方,而且毫不避讳地主动揭露,这种坦率、自信,就像韩洙元其人一样值得激赏。nn“温室的花朵,被东植这个疯子缠上你就完蛋了,会被连骨头都不剩一口吃掉。”权检察尖锐的断言,穿插着回顾的洙元和东植关键交锋的剧情,你看,洙元的理性判断被利用,刚萌芽的若有若无的信赖,也成了要害,被东植掐住反咬一口。nn一尘不染的你,就该坐在玻璃展示柜里,做一颗漂亮而无用的宝石。泥里打滚是我们的特权,永远别想真正进入这个世界,除非你“重生”。nn于是韩洙元再次毫不犹豫的抓住唯一的答案:那我就重生给你看。nn他总是那么决绝,令人心碎。
nn结合十三四集的剧情来看,韩洙元的“重生”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性情作风的转变,第二层,对家庭的彻底反叛。当然,他当时完全未意识到第二层的际遇。nn首先是性情作风的转变,开启了这个人物的成长篇章:透彻的怀疑精神、和东植学来的侦查手段、对“法律与正义”的透彻思考,促使他一步步抓住主动权,推进后期破案进程。因为后期破案的牵涉面已经突破万阳,扩大到了文州、首尔,东植不能再做主导者了,两人的换位是必然的。nn除了能力的成长,也有感情的成长。洙元在和东植新一轮试探和对抗中,萌生微弱的信赖关心,终于使得这个人物有了那么一点温度。东植有一颗滚烫的心,以南所长之死为契机,两个男主抱在一起哭泣,好像这种热意也得以传递给了洙元。nn到这里,已经是相当喜闻乐见的成长剧本了。尽管人心叵测,至少东植是值得交付信任的,后面总该顺利携手并肩了吧。正常的编剧都该这样安排?
唯有摒弃感情,才能深入真相的中心,这在《秘密森林1》黄始木这个角色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因如此,最后他染上的那一丝人性的色彩,才令人无比动容。nn人与人之间最龌龊的可能是信任,但最宝贵也是信任啊,也让韩洙元尝点甜头如何?nn可是《怪物》的编剧说:不!nn所以洙元咬牙切齿、满腔悲愤:信任在真相面前不堪一击,你放走了朴正济,我不相信你,我不相信韩基焕,我也不相信我自己。只有透彻的怀疑,仍然能支撑起他不再那么挺拔的脊背。nn十四集,东植千叮万嘱不要认罪,转眼韩洙元又把害死李金花的罪揽回来了,同时激烈责备东植的“失信”——原来他是那样的耿耿于怀,那样失望难过,一刻也未曾忘记。nn这部剧里,所有人都有伤口或造成伤口,他们会小心地掩盖起来,等待伤口暗地里结疤或溃烂。nn只有韩洙元会一次次地撕开自己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下,等待长出新的皮肤。nn一切企图以温情的名义蒙混过关的不正确、不妥当、不理想,都是编织虚妄牢笼的开头。即使不得不用违法取证实现结果的正义,他也要接受过程错误带来的惩罚。nn韩洙元用倔强、骄傲的双眼,直视一切虚假的东西,他不逃避不妥协不退让,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nn自始自终,他都是那个“愚蠢”得只会向前突刺的骑士。nn他不可能妥协,韩洙元一旦妥协,就是编剧对于大流的妥协,对于人心这一“怪物”的妥协,是全剧主题的崩溃。nn编剧用韩洙元对李东植的最后一场反叛,完整了全剧主题建设——它是破灭的、冰冷的、伤感的,痛苦且真实的。n
n最后的几集,剧情在拼起碎片的同时,也在推动韩洙元的第二重撕裂。nn以洙元家庭背景的揭露作结尾,和开头东植家庭背景的引入,又形成了呼应关系。编剧的对称叙事运用之纯熟巧妙,确实令人叫绝。nn家庭对于韩洙元来说,到底是什么呢?他对父亲并无感情,又何至于那么崩溃?nn父亲漠视他,母亲放弃他,富贵权势他从来不屑于倚赖,他的成长没有情感介入,他拒绝关联,他两手空空。nn可是这个家庭,就像属于他而不被他取用的财产一样,它就在那儿,是韩洙元生命的一部分。父亲的完美、家世的清白,是韩洙元自我主义的根源,就算他“重生”,也一定会带着这份清白,干干净净地重生。
有一集,李东植对智华说:那些脏活(违法查案)就交给我们来做吧,你只要做个干干净净的好警察就行了。大约总要寄望着有那么一个未受侵染的地方,韩洙元想必也同样如此。nn编剧把韩洙元最后的清白也打碎了,对洁癖者韩洙元来说,就像生命出现了无法抹除的污秽。即使撕裂暴晒,这个伤口也无法愈合了。nn所以十四集的结尾,他在大雨中前行,看起来马上就要破碎了。nn他还能是什么样呢?对抗着虚妄的他,终究也成了一个符号。他不相信别人,不相信自己,他靠一股意气捏成人形,连这股意气也要被抽走。nn对家庭的反叛,是只关乎韩洙元本人的、具有象征性的悲剧英雄的完成式。nn韩洙元曾经对权检察说,那我就重生给你看。但是如果连出生点都没有,他应该重生到哪里?他说“我已经不能再回到原来的地方了”。置之死地而不能生,就只能支离破碎,成为风,成为传言,成为英雄或笑柄,就是不能再为人。nn人都有缺陷、不完整,所以需要关系,需要纽带,需要可能性。去对抗,就要抛却所有可能性,最终把自己也拖入虚无。nn东植在文州署的后门淡淡地问:“那么韩警卫,之后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呢?”nn他已经无法驾驭这个搭档了,但他仍然要去牵挂担忧对方。李东植就是这样温柔多情,所以才会被困在2000年无法前进。韩洙元在他眼里,不是一个对抗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手不管的人。nn“我父亲和你妹妹的死有关联,为什么你不担心自己,反而要担心我呢?”对东植的关心,韩洙元近乎委屈地、可怜巴巴地质问着。nn这个人物无法拥抱真正的感情,并不代表他不懂得,所以才那么矛盾,那么令人难过。nn李东植永远都是守候者,他说:让我为你做些什么。如果不能让韩洙元抛下愤怒的长矛,无法执起他的手,至少可以去他身边,告诉他:我在。或者要一个约定:我会等你,永远给你从那片虚无之地返回的机会。nn就算无法建立起纽带,至少也能同行,让你不那么孤单。nn贯穿始终的赤诚求真之心,两次重生式探索,一次面向事件真相,一次面向自我真相。韩洙元的结局未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明确:是彻底破碎,还是被拉回人间?
无论如何,这个人物已经完整了。
2000.10.14 晚
李宥妍接到朴正济短信离家外出,就此失踪。
李昌镇,都海媛(光孝财团理事长)和韩基焕(文州警察局署长)一起约着见面喝酒。
2000.10.15 清晨
李东植的母亲发现女儿十个断指。
房珠善在芦苇地死亡 脚和鞋干净的被黑色塑料袋包裹并打了蝴蝶结(这个细节未对外公开)。在尸体旁边发现李东植的拨片。
韩基焕当天在儿子的面前,把自己的妻子送进了精神病院。
2000.10.22
朴正济提供了李东植的不在场证明,李东植获释
2000年
该案被当时的韩基焕终止调查
2000.12
姜镇默以在案发现场捡到拨片而勒索都海媛要鹿农场钥匙。
2007年
李东植在广搜队任职,当时的上司就是南尚培。
2010.11.3
韩静琳(刘在怡的母亲)在深周山的深周寺附近失踪
2014.6
李锦华(韩洙元的诱饵),陈华林,魏顺熙,吕春玉,尹美惠(姜镇默老婆)被捕,涉及按摩店提供性服务。
2017.11.21
李相烨(李东植搭档)抓铺嫌犯宋志午时中枪死亡。因私自带枪,且隐瞒是受害人相关人员而执行任务,因此李东植为了保护死者的违法之事而未能说明清楚而降职到万阳派出所,连南尚培也一起。
2020.3.20
李静华失踪当日,发信息给韩洙元
2020.10.8
韩洙元到万阳派出所报道
2020.10.19
吴智勋,李东植,韩洙元在芦苇田发现白骨(后证实死者为李静华),死亡细节和房珠善一样。尸检报告显示死亡8个月
2020.10.22
姜镇默去釜山寻找尹美惠
2020.10.23
19:00 姜敏真偷溜出万阳派出所
19:17 姜敏真到家,见到姜镇默
19:17——20:33 是姜敏真被害时间
20:33 吴智勋到万阳超市拿酒,然后和姜镇默一起离开去了万阳精肉铺
20:33——21:00 李东植进入案发现场,发现断指,但没有找到敏真尸体,离开时,拿走了敏真的手机和另一部手机(后证实是韩洙元给李静华的手机)以及断指,绿色毛巾。
21:00之后 李东植到精肉铺
23:12 聚餐结束,东植和姜镇默回家
2020.10.24
凌晨 李东植放断指到超市凉席上
清晨: 李东植,韩洙元在万阳超市发现姜敏真十个断指
白天: 李东植把李宥妍,房珠善调查档案放回资料库
晚上: 为找敏真尸体,警察上深周山搜查,发现了李静华手机。
2020.11.3
李东植用敏真手机发短信给姜镇默
2020.11.4
刘在怡发现李东植藏匿的敏真手机,也发短信给姜
2020.11.10 凌晨
姜镇默“自杀”于监狱内
2021.2.5 午夜
南尚培被杀
2021.3.7 晚
郑哲文 被杀
真相: 与朴正济分手回家途中的宥妍发现姜镇默在车内犯案,被姜镇默抓住切了手指,晕死的宥妍苏醒后逃离现场,奔跑中被开车的韩基焕撞死。而这一切被追赶在后的姜镇默看在眼里,韩基焕联络JL建设代表李昌镇让他处理后事,自己逃离现场。但李代表什么也没做,之后醉酒开车的朴正济再次碾压了韩宥妍的尸体,正济害怕而叫来母亲,而母亲又叫来李昌镇善后,而李昌镇把尸体放在自己车内,开走朴正济的车子后回来取车,发现李宥妍尸体被盗。姜镇默把李宥妍尸体藏在了李东植家的地下室墙内。)
整个案情大致如此
今天全剧完结,看到东植最后展现的欣慰笑容,我的心也跟着明亮了。感谢这部剧陪我走过的时间,非常精彩,没有失忆车祸的老梗,扎扎实实的剧情推演,感受到编剧和导演的诚意。好剧!
噩梦老师
无血无泪
争锋相辩
狂医魔徒
新兵 第三季
送货员
沉迷研究大脑的天才神经外科医生郑世玉(朴恩斌 饰...
播放指数:947℃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7项百想提名的《怪物》到底为何这么厉害,默默地入围这么多重要奖项?
下面,就从这些奖项针对的方面来讲一下,7项提名可以分为拍摄(风格、手法)、演员(演技)、创作(导演编剧、主题立意)这三个方面。
拍摄风格方面,不同于其他悬疑片的无限反转,《怪物》走心理路线,人物上力图群像塑造,每个人都有秘密,谁也不能完全相信谁,摄影风格整体呈现暗调,制造出紧张、神秘的氛围。
在狭窄的空间内拍群像,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譬如第一集的这个场景。镜头从韩的背面,以俯角拍摄。
配角们拍得很清楚,偏偏给男主一个大背影,另一个男主李东植被两个人挡得严严实实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如果从另一面拍这一桌人,两个主角的脸不就都入镜了吗?
因为这是韩洙元第一次加入万阳人的饭局,他格格不入,爸爸是警察厅长候补而被人嘲讽。用这样的镜头来暗示他的处境,而李东植是这里秘密最多的一个人,所以他也被藏起来。
当然其他镜头还是要拍主角的脸,只是说,这剧切换各方位镜头,不是随便切换的,一个短短的镜头值得玩味。看花絮,基本每一场导演都会站在旁边看演员对戏,对现场的掌控非常认真。
虽然是暗调,但不是整体都黑漆漆,这部剧的构图、打光都很有巧思,如上图双男主对峙场面,从右侧照射的光直接打在李东植脸上,以仰角拍摄。
利用现场环境本就有的光源打光,例如车灯,是本剧常用手段,可以让画面看起来更真实。如果演员是站着的话,车灯就不能直接照亮人物的脸了,刚好这场是朴正济想起了一点真相,瘫坐在地。这样的细节设计,让画面更加自然可信。
拍摄上还有一点特别,用了大量近景,虽然是很常见的拍摄手法,但是用在《怪物》上是最合适的。因为这里每个人都知道一点点真相,但谁也不共享情报,就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都心生芥蒂,暗中观察。
近景多用于关注人的反应,主要是表情,又比特写要保持一点距离,恰好符合这部剧中每个人的态度,大家都很亲密,但内心都保持着距离,不是100%的信任,所以出现了观众在推理的过程中,把所有人都怀疑一轮,悬疑性大大加分。
就因为这样,大家才无法齐心协力破案,让案子拖了20年。而且剧中很强调,这个小地方的人非常排外,如果不是韩洙元这个外人闯进来,李东植这个老狐狸灵机一动,开始引诱小狐狸入坑的话,僵局永远都打破不了。
只在小池塘里转,永远钓不到大鱼。
这也就是有人说20年前的案子,怎么就非得拖到现在才来破的原因。
《怪物》的场面调度、光影、运镜真的当之无愧大赏艺术奖(拍摄)提名。如果不是拍摄的话,配乐部分也足够提名艺术奖的,主角们有专属bgm,完全带感。
双男主不仅演技好,在剧中还有特别的火花,满足想要磕cp的观众。
李东植、韩洙元,两人符合一般刑侦剧的套路,一老一少,从一开始看不对眼到后面惺惺相惜,像兄弟像父子。《火星生活》、《模范刑警》都是这个套路的成功例子。
原本的模板并不新鲜了,没想到的是,这两人在剧中的火花很妙,有网友戏称为“罗密洙与朱丽植”?
我不觉得是大家多想看男男loveline,而是两人的情感真的太微妙到有一点暧昧的程度,用惺惺相惜都无法概括。虽然只有暗示而已,但真的有趣,如果要概括的话,可能是“互相拯救的灵魂伴侣”。
甚至在花絮中吕珍久因为“害羞”看到前辈忍不住笑,自嘲这是“秘密恋爱”,演员也确实演出了一种“只有我们两个人才知道的眼神”的那种默契。
正是这样的火花让这组合超出了老少配的套路,差点变成忘年恋(不是)。其实是特别用了一点技巧,就是“对倒”,人物关系、情感、处境都进行了对倒。
对倒的点,就从东植又把打牌赌钱的大妈们抓进来,洙元像第一次那样走进警局,一切像循环一样,同样的事件拍了两遍,对倒的设计太妙了。
前半部分,韩洙元怀疑李东植是凶手,死咬着不放,这时东植拖着“少爷”走,抛出鱼饵让他用横冲直撞的方式去办案,因为这个方式是李东植没试过的,但觉得洙元可以办到。
前半部分两人是僵持不下的关系,洙元拼命怀疑东植,可实际上东植占主导地位、洙元是被动但不自知的。
随着杀人犯抓到了,受害者们的尸体也找到了,洙元才真正意识到他错怪了东植,东植那么可怜又逞强,所以洙元产生了愧疚,想要弥补的心理。
这时就变成了洙元主导,东植跟随;情感上从怀疑到信任;处境上从东植杀人嫌疑的弱势,变成洙元因爸爸的罪而处弱势。两个人整个对倒了。
全世界最怀疑东植、最想抓他的人,最后是全世界最信任、最想保护他的人。这种戏剧性的反转怎么可能不令人感动?
只是,这种反转的效果不是通过故弄玄虚的剪辑(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内容的铺陈。
正如前面说,这部剧真正精彩在于心理刻画。
洙元的愧疚、弥补心理没有表现在台词上,而是藏在多个细节中,比如他在听到爸爸竟然是元凶,立即想起了怀疑东植的场景,淋雨来东植家让他不要原谅自己(女主剧本?)他觉得太对不起东植了,他把爸爸的错也归到自己身上,说出要拉爸一起下地狱的话,还代替东植掉进杀人陷阱(真爱)。
更隐晦的一个细节,洙元的洁癖,开始少爷皮鞋脏了都要擦很久,最后他的洁癖不见了?
探究洙元的心理,非常有趣,他是精神上洁癖。正如他爸接受不了20年前的“污点”而试图“抹除痕迹”当警察厅长,洙元在潜意识中是嫌弃他爸“脏”,因犯罪是不该被抹除的。当他大义灭亲,就是潜意识中“脏”东西终于清理干净了,洁癖就消失了。
从一开始怕脏,就在铺垫他内心是极其干净、正直的,因线人的死愧疚得要命,非要接受处分,因爸爸的犯罪对东植愧疚不已。他内外是一致的,才最终破案。东植和其他人都内外不一致,秘密太多,20年破不了案。
不光主角立体,连反派人物也塑造得很丰满。洙元爸爸韩基焕,有人质疑大boss最后那么容易垮掉,他没派系吗?实际上他和儿子一样,精神洁癖,20年前的罪是唯一“污点”,他不勾结其他坏人,而是兢兢业业地发展自己的欲望,努力爬到警察厅长的职位。
李昌镇,杀了好几个人,但不是个千篇一律的坏蛋。他的特色是经常说俄语、偶尔搞笑吐糟俩男主在交往、非常爱前妻智华,以及头很大。
演员许成泰是俄文专业出身,戏路很广,不仅演坏人,也演过《精神变态日记》里的七星小可爱。男配奖提名除了朴正济之外,他也配得上。
只能说朴正济这个悲剧角色实在被诠释得太棒了,一直活在撞了“鹿”的阴影底下,被妈妈的病态庇护毁掉了半辈子。让人对朴正济恨不起来,还有三分可怜。崔代勋演员在演精神疾病发作喘不上气、痛哭时的演技太绝。
《怪物》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仔细分析,他们都各有动机、隐情与悲剧感:一辈子寻找失踪母亲、困在猪肉店的刘才伊;不断杀死女性与女儿,代替内心一遍遍杀死逃走妻子的姜镇墨;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丢掉烂绳子的势利检察官,内心也曾渴望父爱······
把这些表现得如此动人的,就是真正的创作者,编剧与导演了,从剧本上看,虽有不少套路,但好在逻辑缜密、环环相扣,像长篇小说一般谋篇布局,埋下的伏笔像钓鱼一样缓缓钓出真相。
主题方面讽刺韩国法律,尤其是从失踪案的角度,在韩国没有发现完整尸体的话什么也做不了。
因此东植即使发现了敏静被切的手指,怎么也找不到全尸时,他选择不说,而是布局引诱凶手。却不料敏静是被活埋在地下,如果东植第一时间请求支援,敏静还能活着。
这种悲剧是因为韩国法律太不完善、太不能让人信服,使作为警察的东植为了抓犯人,错失了救人性命的机会。
至于讽刺韩国警政与财阀勾结,滥用权力掩盖犯罪,最后一起倒塌,也是韩剧中较常见的。所以《怪物》更精彩的还是在于导演的创作与呈现、演员的演绎与火花。
总之,我认为《怪物》在大赏提名全面开花不是幸运,而是必然,尤其精彩在于心理刻画与群像塑造的复杂、深刻,好人与坏人,从来就不是绝对的,他们背后的心理,就是最值得探究的人性。
其他的坏人都只能说是个boss,只有李东植是怪物。
妹妹被砍掉手指后失踪,父亲在路口等待着无法回来的女儿被冻死,母亲看着死去的父亲疯了,自己被当做杀害自己妹妹和表姐?的凶手,遭受行凶逼供。自己搭档在面前死去,朋友失踪没有回音。
这是什么样的人生?悲惨世界啊。加入他黑化了我觉得合理,自杀了我觉得理解。可是此人加入了正义阵营,我就觉得此人内心之强大前所未见。
剧中有好几件事,玩花牌的大婶们被罚是因为不想被职业赌徒骗,大雨中脱鞋给智障孩子穿,在雨中坚持好几个小时。这种感觉不像是遵从内心的正义,更应该是强迫自己做正义的事,强迫自己放空思想,强迫自己爱世上的一切。
但内心的想法还是偶尔会说出来,他在怨恨,他会告诉你韩国失踪就是离家出走,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会产生新的受害者。他在怨恨当初自己遭遇的一切,包括妹妹失踪后放弃调查的警察。
他能和所长和睦相处,甚至能谈笑风生的说起以及被行凶逼供,能对把自己当做瘟神的人道歉转身离开。
他不爱这个世界,只是因为强烈的执念要活下去而已,他不爱自己,不爱正义,心中的火要烧死自己和犯罪的人。
他一只脚在黑暗里,一只脚在光明里。如此兢兢业业只是为了等一个结果,为了这个结果他可以算计任何人包括自己,甚至毁灭自己,如果没有人阻止,结局必然是很多人的毁灭。
这是个“北快手南抖音”的时代,耐着性子坐上两个小时,看一部完整电影的时代已经渐渐淡去。
更多人习惯于,通过十分钟的讲解去看一部剧或者电影。
而将一部两小时的电影浓缩为十分钟的讲解视频,所代表的意义就是爆点密集起来。
符合了当代短视频的风格,十五秒中的抖音最少有三个爆点,一个反转。
其实,从最近的大火韩剧《顶楼》就能看出来,虽然我没有看过,但根据评论来看,是一部很狗血的剧,不断地反转,以及密集的爆点,来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
符合短视频的特征。
比如《mouse窥探》,是我目前看到的剧中,将短视频的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夺人眼球之余且剧情不俗套,对此我给该剧四星,剩下的一星看深度给不给。
我期待《mouse》的编剧,在未来12集里面,能够更深层的探讨“精神变态”者的心理,以及从其眼界出发去看待世界,就像《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那么我绝对会不吝于五星好评。
而对我来说,目前的《mouse窥探》就像是一瓶放了泡腾片的可乐,极致的刺激之余,却始终会归于平静,未来的某天会渐渐忘记。
那么《怪物》与之相比,就是一杯醇厚,醇香,醇苦的咖啡,轻轻嘬一口,供人细细品味,此中难以言状的感动(感触)会余味悠长,久久无法散去。
而上次给我这种感觉的韩剧,便是李善均和IU的那部《我的大叔》
具体的剧情,我已忘记。
但平淡的人生中,却能因彼此的相逢,为对方密不透风且压抑沉重的生活中,透漏出些许阳光,那口心中的郁气又将在故事平淡的末尾缓缓呼出,得到双向救赎。
那么《我的大叔》这么枯燥且平淡的剧情放在当今短视频的时代,又会怎么样呢?
若没有当红IU粉丝,是否还会夺得豆瓣9.3的高分?
耐人寻味。
文章最后,我在夸一下《怪物》没被人提到过的点:
配乐完成度之高,令我乍舌,与其说这是部连续剧,我更想说他是一部音乐剧。
就算闭着眼睛,不看画面,仅仅依靠背景音乐,也足以感受到剧情的起伏发展。
整部剧的所有配乐,完全保持在同一风格,无任何突兀,极其贴合剧情本身,并于画面和色调达成一致,完成度太高了。
称得上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
上一次有这种音律感觉的,还是日剧《仁医》。
向着虚妄刺出愤怒的长矛的唐吉诃德式人物,韩洙元。nn骄傲,执拗,聪颖,尖锐,刻薄,温室中长大的少爷,父亲权力游戏的棋子,完美成长的优等生,带着巨大的失败和不甘,一头撞进了万阳这个人心迷雾笼罩的破落小镇。nn在这个小社区,所有人都有立场、关系、偏见、利益,有感情牵扯,有过往纠结。种种牵扯下,不同人物做出不同的选择,把真相撕成了无数碎片,然后或扭曲或掩埋,在整整二十年间不断滋养出虚妄的罪恶。nn很多时候,历史就是这样成为了一个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
nn片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隐喻:东植掩上门,同时,洙元推开门。“掩藏—揭露”的对立如此强烈,拉起了全剧主线。nn东植是想掩盖的,尽管他需要揭露妹妹的死亡真相,但他又同时想保护万阳社区的温情关系。他的内心实在过于温柔,“关系”束缚了他,以至于他一刻未敢怀疑身边的兄弟朋友,也不允许这种温情被打破。二十多年灯下黑,是他亲手掩上了通往外界的门。nn片中很多镜头,肉店的玻璃门关着,店内的人密切交流。店外的“我们”和韩洙元一起,远远地冷冷地看过去,只是一道透明的门,却关着另一个世界。nn李东植被困在悖论的中心,韩洙元在虚妄之外,向着真实发起突刺。nn韩洙元一无所有,他不要关系,没有立场,没有偏见、感情或利益诉求,只有一腔片刻不得平静的愤怒。nn他风平浪静地度过27年人生,这一场错误和愤怒,像是迟来的青春期躁动。nn“看似理性,其实比谁都要感性和盲目。”韩父如此评价他。nn正因为他一无所有,所以前几集,他查案也没有很多技巧可言,抓到一个线索便去疯狂怀疑、质问,去怒吼,去揪李警查的衣领,不断冲撞那扇门。
nn这就是韩洙元和其他破案剧那些智商高达一百八十的男主角,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万阳这里,小心算计大胆布局,顺藤摸瓜步步为营,都是没用的,因为韩洙元面对的不是罪案,而是相互包庇的、扭曲的人心,那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一旦你开始运用关系、立场、技巧,这张网就会把你吞噬。不能信任,不做选择——因为会被利用。nn所以,纯洁者无敌。一无所有的人,才能破开这道人心的障。东植明白自己做不到,所以借了洙元的手,撕开了一道口子。nn编剧描写这样的人物是需要勇气,韩洙元的形象不仅不高大全,甚至是极度片面的。强硬的片面形象,既激不起观众的崇拜,也得不到怜爱。
可是要破这个局,还真就非他不可。nn这是前六集的故事,显然,他还是被利用了。编剧非常清楚,也非常克制:愤怒是巨大的力量,但还不够,这个人物需要进一步撕裂,逼出扫清二十年阴霾的能量来。nn就好像到第八集,观众以为“该结局了,这还能写下去吗”,然后编剧把剧情一波波推向更高潮一样,韩洙元的成长节奏,暗合全剧的结构,来了一次“重生”。nn第十集,在釜山,权检察官对韩洙元其人来了一次结案陈词。nn即使是认小伏低的权检察官,也和观众一样,是看不上这个天真幼稚的富二代的:你折腾了那么久根本毫无意义,前六集你就是在白送!nn“唐吉诃德”不过是一个刺杀假想敌的小丑。nn编剧大人非常清楚这个角色“讨人厌”的地方,而且毫不避讳地主动揭露,这种坦率、自信,就像韩洙元其人一样值得激赏。nn“温室的花朵,被东植这个疯子缠上你就完蛋了,会被连骨头都不剩一口吃掉。”权检察尖锐的断言,穿插着回顾的洙元和东植关键交锋的剧情,你看,洙元的理性判断被利用,刚萌芽的若有若无的信赖,也成了要害,被东植掐住反咬一口。nn一尘不染的你,就该坐在玻璃展示柜里,做一颗漂亮而无用的宝石。泥里打滚是我们的特权,永远别想真正进入这个世界,除非你“重生”。nn于是韩洙元再次毫不犹豫的抓住唯一的答案:那我就重生给你看。nn他总是那么决绝,令人心碎。
nn结合十三四集的剧情来看,韩洙元的“重生”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性情作风的转变,第二层,对家庭的彻底反叛。当然,他当时完全未意识到第二层的际遇。nn首先是性情作风的转变,开启了这个人物的成长篇章:透彻的怀疑精神、和东植学来的侦查手段、对“法律与正义”的透彻思考,促使他一步步抓住主动权,推进后期破案进程。因为后期破案的牵涉面已经突破万阳,扩大到了文州、首尔,东植不能再做主导者了,两人的换位是必然的。nn除了能力的成长,也有感情的成长。洙元在和东植新一轮试探和对抗中,萌生微弱的信赖关心,终于使得这个人物有了那么一点温度。东植有一颗滚烫的心,以南所长之死为契机,两个男主抱在一起哭泣,好像这种热意也得以传递给了洙元。nn到这里,已经是相当喜闻乐见的成长剧本了。尽管人心叵测,至少东植是值得交付信任的,后面总该顺利携手并肩了吧。正常的编剧都该这样安排?
唯有摒弃感情,才能深入真相的中心,这在《秘密森林1》黄始木这个角色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因如此,最后他染上的那一丝人性的色彩,才令人无比动容。nn人与人之间最龌龊的可能是信任,但最宝贵也是信任啊,也让韩洙元尝点甜头如何?nn可是《怪物》的编剧说:不!nn所以洙元咬牙切齿、满腔悲愤:信任在真相面前不堪一击,你放走了朴正济,我不相信你,我不相信韩基焕,我也不相信我自己。只有透彻的怀疑,仍然能支撑起他不再那么挺拔的脊背。nn十四集,东植千叮万嘱不要认罪,转眼韩洙元又把害死李金花的罪揽回来了,同时激烈责备东植的“失信”——原来他是那样的耿耿于怀,那样失望难过,一刻也未曾忘记。nn这部剧里,所有人都有伤口或造成伤口,他们会小心地掩盖起来,等待伤口暗地里结疤或溃烂。nn只有韩洙元会一次次地撕开自己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下,等待长出新的皮肤。nn一切企图以温情的名义蒙混过关的不正确、不妥当、不理想,都是编织虚妄牢笼的开头。即使不得不用违法取证实现结果的正义,他也要接受过程错误带来的惩罚。nn韩洙元用倔强、骄傲的双眼,直视一切虚假的东西,他不逃避不妥协不退让,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nn自始自终,他都是那个“愚蠢”得只会向前突刺的骑士。nn他不可能妥协,韩洙元一旦妥协,就是编剧对于大流的妥协,对于人心这一“怪物”的妥协,是全剧主题的崩溃。nn编剧用韩洙元对李东植的最后一场反叛,完整了全剧主题建设——它是破灭的、冰冷的、伤感的,痛苦且真实的。n
n最后的几集,剧情在拼起碎片的同时,也在推动韩洙元的第二重撕裂。nn以洙元家庭背景的揭露作结尾,和开头东植家庭背景的引入,又形成了呼应关系。编剧的对称叙事运用之纯熟巧妙,确实令人叫绝。nn家庭对于韩洙元来说,到底是什么呢?他对父亲并无感情,又何至于那么崩溃?nn父亲漠视他,母亲放弃他,富贵权势他从来不屑于倚赖,他的成长没有情感介入,他拒绝关联,他两手空空。nn可是这个家庭,就像属于他而不被他取用的财产一样,它就在那儿,是韩洙元生命的一部分。父亲的完美、家世的清白,是韩洙元自我主义的根源,就算他“重生”,也一定会带着这份清白,干干净净地重生。
有一集,李东植对智华说:那些脏活(违法查案)就交给我们来做吧,你只要做个干干净净的好警察就行了。大约总要寄望着有那么一个未受侵染的地方,韩洙元想必也同样如此。nn编剧把韩洙元最后的清白也打碎了,对洁癖者韩洙元来说,就像生命出现了无法抹除的污秽。即使撕裂暴晒,这个伤口也无法愈合了。nn所以十四集的结尾,他在大雨中前行,看起来马上就要破碎了。nn他还能是什么样呢?对抗着虚妄的他,终究也成了一个符号。他不相信别人,不相信自己,他靠一股意气捏成人形,连这股意气也要被抽走。nn对家庭的反叛,是只关乎韩洙元本人的、具有象征性的悲剧英雄的完成式。nn韩洙元曾经对权检察说,那我就重生给你看。但是如果连出生点都没有,他应该重生到哪里?他说“我已经不能再回到原来的地方了”。置之死地而不能生,就只能支离破碎,成为风,成为传言,成为英雄或笑柄,就是不能再为人。nn人都有缺陷、不完整,所以需要关系,需要纽带,需要可能性。去对抗,就要抛却所有可能性,最终把自己也拖入虚无。nn东植在文州署的后门淡淡地问:“那么韩警卫,之后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呢?”nn他已经无法驾驭这个搭档了,但他仍然要去牵挂担忧对方。李东植就是这样温柔多情,所以才会被困在2000年无法前进。韩洙元在他眼里,不是一个对抗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手不管的人。nn“我父亲和你妹妹的死有关联,为什么你不担心自己,反而要担心我呢?”对东植的关心,韩洙元近乎委屈地、可怜巴巴地质问着。nn这个人物无法拥抱真正的感情,并不代表他不懂得,所以才那么矛盾,那么令人难过。nn李东植永远都是守候者,他说:让我为你做些什么。如果不能让韩洙元抛下愤怒的长矛,无法执起他的手,至少可以去他身边,告诉他:我在。或者要一个约定:我会等你,永远给你从那片虚无之地返回的机会。nn就算无法建立起纽带,至少也能同行,让你不那么孤单。nn贯穿始终的赤诚求真之心,两次重生式探索,一次面向事件真相,一次面向自我真相。韩洙元的结局未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明确:是彻底破碎,还是被拉回人间?
无论如何,这个人物已经完整了。
2000.10.14 晚
李宥妍接到朴正济短信离家外出,就此失踪。
李昌镇,都海媛(光孝财团理事长)和韩基焕(文州警察局署长)一起约着见面喝酒。
2000.10.15 清晨
李东植的母亲发现女儿十个断指。
房珠善在芦苇地死亡 脚和鞋干净的被黑色塑料袋包裹并打了蝴蝶结(这个细节未对外公开)。在尸体旁边发现李东植的拨片。
韩基焕当天在儿子的面前,把自己的妻子送进了精神病院。
2000.10.22
朴正济提供了李东植的不在场证明,李东植获释
2000年
该案被当时的韩基焕终止调查
2000.12
姜镇默以在案发现场捡到拨片而勒索都海媛要鹿农场钥匙。
2007年
李东植在广搜队任职,当时的上司就是南尚培。
2010.11.3
韩静琳(刘在怡的母亲)在深周山的深周寺附近失踪
2014.6
李锦华(韩洙元的诱饵),陈华林,魏顺熙,吕春玉,尹美惠(姜镇默老婆)被捕,涉及按摩店提供性服务。
2017.11.21
李相烨(李东植搭档)抓铺嫌犯宋志午时中枪死亡。因私自带枪,且隐瞒是受害人相关人员而执行任务,因此李东植为了保护死者的违法之事而未能说明清楚而降职到万阳派出所,连南尚培也一起。
2020.3.20
李静华失踪当日,发信息给韩洙元
2020.10.8
韩洙元到万阳派出所报道
2020.10.19
吴智勋,李东植,韩洙元在芦苇田发现白骨(后证实死者为李静华),死亡细节和房珠善一样。尸检报告显示死亡8个月
2020.10.22
姜镇默去釜山寻找尹美惠
2020.10.23
19:00 姜敏真偷溜出万阳派出所
19:17 姜敏真到家,见到姜镇默
19:17——20:33 是姜敏真被害时间
20:33 吴智勋到万阳超市拿酒,然后和姜镇默一起离开去了万阳精肉铺
20:33——21:00 李东植进入案发现场,发现断指,但没有找到敏真尸体,离开时,拿走了敏真的手机和另一部手机(后证实是韩洙元给李静华的手机)以及断指,绿色毛巾。
21:00之后 李东植到精肉铺
23:12 聚餐结束,东植和姜镇默回家
2020.10.24
凌晨 李东植放断指到超市凉席上
2020.10.24
清晨: 李东植,韩洙元在万阳超市发现姜敏真十个断指
白天: 李东植把李宥妍,房珠善调查档案放回资料库
晚上: 为找敏真尸体,警察上深周山搜查,发现了李静华手机。
2020.11.3
李东植用敏真手机发短信给姜镇默
2020.11.4
刘在怡发现李东植藏匿的敏真手机,也发短信给姜
2020.11.10 凌晨
姜镇默“自杀”于监狱内
2021.2.5 午夜
南尚培被杀
2021.3.7 晚
郑哲文 被杀
真相: 与朴正济分手回家途中的宥妍发现姜镇默在车内犯案,被姜镇默抓住切了手指,晕死的宥妍苏醒后逃离现场,奔跑中被开车的韩基焕撞死。而这一切被追赶在后的姜镇默看在眼里,韩基焕联络JL建设代表李昌镇让他处理后事,自己逃离现场。但李代表什么也没做,之后醉酒开车的朴正济再次碾压了韩宥妍的尸体,正济害怕而叫来母亲,而母亲又叫来李昌镇善后,而李昌镇把尸体放在自己车内,开走朴正济的车子后回来取车,发现李宥妍尸体被盗。姜镇默把李宥妍尸体藏在了李东植家的地下室墙内。)
整个案情大致如此
今天全剧完结,看到东植最后展现的欣慰笑容,我的心也跟着明亮了。感谢这部剧陪我走过的时间,非常精彩,没有失忆车祸的老梗,扎扎实实的剧情推演,感受到编剧和导演的诚意。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