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成龙张曼玉关之琳刘嘉玲林威董骠关海山吕良伟何家劲钟镇涛许冠英陈友卢惠光陈惠敏吕方简慧真林德禄火星李健生林国斌黄新黄曼凝朱铁和刘兆铭韩义生博兹达尔·斯密贾尼克太保王龙威
类型:喜剧动作犯罪导演:成龙 状态:HD 年份:1987 地区:香港 语言:国语 豆瓣ID:1299120热度:0 ℃ 时间:2022-10-12 13:56:0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如果有谁的电影可以被称之为百看不厌,那不说全世界,就中国来说,那必定是成龙电影
龙叔的演技自然是没得说的,毕竟是第一位连庄金马奖的影帝嘛,不过还有一点,那就是龙叔在致敬方面做的也很好,比如第一部的时候,从钟楼一跃而下那一段,就是在致敬1923年的电影《安全至下》,这部黑白影片的主演,是与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齐名的默片时代三大喜剧巨星之一的哈罗德•劳埃德
众所周知,星爷是粤语残片的粉丝,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成龙大哥其实是黑白默片的粉丝,龙叔自己曾说过,自己的偶像是与流浪笑匠卓别林、黑白巨星哈罗德齐名的冷面祖师,巴斯特•基顿
而成龙大哥在这部续集里,也致敬了这位冷面祖师的1928年的电影《船长二世》,其中被花牌砸的动作便是来源于巴斯特的此部巨制
别急,还有冷知识,成龙大哥《警察故事》中从山上下来的那段,灵感还是来源于基顿电影《七次机会》
所以,成龙被好莱坞称为“东方的基顿”,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殊死一搏
KA
战狼2
谍网追凶
血狼犬
恶战
纵使迷失在黑暗里,也不放弃寻找光明 太平洋...
播放指数:1565℃
斯卡德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8aa68010004c4.html
关之琳(以下简称“关”):你就这么走了?
马如龙(成龙饰,以下简称“龙”):放心,我不会把你们的事情告诉别人的。
关:革命是神圣光明的事情又何必怕别人知道呢?我们是担心你啊。
龙:担心我?
关:你难道还回去做警察?
龙:我不做警察做什么?
关:你如果回去的话他们回继续陷害你。
万天晴(以下简称“万”):加入我们革命行列,挽救中华民族。如果我们的同志里有像你这种身手的人,那成功的机率就大多了。
龙:(笑了,摇摇头)我不会加入你们的。
关:难道你还在生我们的气嘛?所谓成大事不拘小节。我们这里的每一位同志都是抱着随时牺牲的念头。
龙:这就是我不能参加你们的原因。我是一个很拘小节的人。不管我的目标多动听多正确,我也决不会不择手段去做为非作歹的事。其实我很佩服你们,因为你们才是做大事的人。我也明白打倒满清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但我不敢叫别人这么做,我不知道叫那么多人出生入死后的结果是什么。所以我那么爱当警察,我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很重要,我要做好一个警察的本分,要保障每一位市民安居乐业。哪怕一个四万万人的国家也是一个个人组成的。
关:但在一个腐败的殖民地政府里是不允许一个好警察存在的。
龙:正因为那些人的存在我才要留下来。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不爱,哪里有心情去爱自己的国家呢?
万:我明白了。你说的话我会永远记住的。其实大家都在为中国人做事,只是岗位不同罢了。
万:(看着马如龙)珍重
龙:再见
如果有谁的电影可以被称之为百看不厌,那不说全世界,就中国来说,那必定是成龙电影
龙叔的演技自然是没得说的,毕竟是第一位连庄金马奖的影帝嘛,不过还有一点,那就是龙叔在致敬方面做的也很好,比如第一部的时候,从钟楼一跃而下那一段,就是在致敬1923年的电影《安全至下》,这部黑白影片的主演,是与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齐名的默片时代三大喜剧巨星之一的哈罗德•劳埃德
众所周知,星爷是粤语残片的粉丝,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成龙大哥其实是黑白默片的粉丝,龙叔自己曾说过,自己的偶像是与流浪笑匠卓别林、黑白巨星哈罗德齐名的冷面祖师,巴斯特•基顿
而成龙大哥在这部续集里,也致敬了这位冷面祖师的1928年的电影《船长二世》,其中被花牌砸的动作便是来源于巴斯特的此部巨制
别急,还有冷知识,成龙大哥《警察故事》中从山上下来的那段,灵感还是来源于基顿电影《七次机会》
所以,成龙被好莱坞称为“东方的基顿”,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承受结果,哪管福与祸。
沿路障碍,我一一冲破。
流下血泪,注入我的歌。
高视昂首,清风满袖。
我独来独往,不折不屈。
身心发射青春火。
忍着痛苦,力求突破。
在这浊流俗世,发挥真我自我。
面对万人万世,传我的歌。
让千秋知我者评论我功过。
不能因为牛的力气大就把它累死。
小便淹死蚂蚁我就告你们谋杀动物。
我最恨的就是帮外国人欺负自己同胞的狗奴才。
“一个一个来,什么理由?”
“我老婆生孩子。”
“我姐姐生孩子。”
“这么巧?”
“我姐姐就是他老婆。”
你也顺便抓我吧,因为一会我要打死一个警察。
我不是怀疑你能不能抓到我,我是担心你能不能走出这门口。
“马警长,这么巧啊,在执行任务么?”
“Yes,Sir!”
“顺利吗?”
“在逮捕的过程中遭遇到轻微抵抗。”
只要你们两个能够从我面前走出去,我就不抓你们。
不要忘了水师是你的娘家,有空回来陪我钓钓鱼吧。
“你叫什么名字?”
“他叫马如龙。”
“Daddy,你说我今天美不美啊?”
“今天是你长这么大最漂亮的一天。”
“那我的衣服呢?”
“我说的就是你的衣服。”
“你有没有看到……?”
“我什么都没看见,可是我的女儿全被你看见了!”
“那现在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应该我来问你,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呢?”
“我这儿只有一个厕所啊。”
“我们有尿一起尿的。”
“我们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家里来了这么多人我都不知道?
香港什么人最威风?绿衣最威。
带枪捉贼真勇敢,得奖最多。
刮风下雨也不怕,维护纪律最公正。
……
香港什么人最威风?绿衣最威。
拿枪去抢没人管,绿衣最大。
又有薪水又有黑钱,冲锋陷阵他开溜。
……
骠叔为何有两撇胡?我也奇怪。
……
“镇Sir,你是哪里人?”
“山东人。”
“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山东人。”
“这么高大,是吧?”
“这么笨啊。”
你以前这么说的话,我们就听你的咯。
我是一个很拘小节的人。不管我的目标有多正确、多动听,我也绝不会为求目的而不择手段,去做些为非作歹的事。
我明白打倒满清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可是我不敢叫人家这么做,因为我不知道叫那么多人出生入死之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装警察抓人,没人敢阻止你。
我可以收买你们,我当然也可以被人家收买。
“做出这种事,你逃得了吗?”
“只要你逃不了,我就逃得了。”
你是好警察,我是坏警察。我们根本就是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l 人物延续了成龙早期的动作片风格,人物形象饱满突出,骠叔及其领导仍是一贯的机智滑头的形象,担当了大量的喜剧任务,全体人物有棱有角。
l 动作设计精巧,成龙一向擅长乱中取胜,浑水摸鱼,各种场景的动作设计颇有韵味
l 桥断精彩,部分场景充分展现人物性格,颇值得人玩味;而另外一些场景虽是“无巧不成书”,与人物无关,但均是教科书般的设计,精彩纷呈。整部影片有五队主力人马交相汇集,十分有趣,分别是成龙及跟班、罗三炮的复仇兄弟、镇三环、革命党人、追杀革命当人的清军。
l 整部片子的线索有多条,环环相扣,有一丝丝盖里奇的风范。
n 线索一:罗三炮的五位兄弟欲找成龙复仇——成龙帮忙奢药——反省,不再复仇——遇到镇三环和亲王逮捕成龙,前去帮忙
n 线索二:成龙接替镇三环的警长职务——镇三环心有不甘、找革命党人栽赃成龙,计谋成功——与亲王合作抓捕革命党人,并找监狱长杀害成龙——计谋失败被捕
n 线索三:革命党人为革命募捐、为军火与镇三环交易栽赃成龙——因为名册被清军追杀——成龙帮助保护名册并逃走
l 最最精彩的地方,是成龙借本片展现出的价值观让人印象非常的深刻,与好莱坞及后好莱坞时期,编剧或是成龙本人直接将大道理生硬的安插在影片之中,例如最常见的是《我是谁》中的“爸爸说”,或者是《大兵小将》中的“妈妈说”相比,要自然的多,也精彩的多。
现从人物的角度,按照整部片子的发展顺序,对于充分反映人物性格的场景进行解构,进而对人物形象进行总结,而对于那些与人物性格无关的场景,尽管精彩万分,均不深入说明。
1 场景分析
1.1 场景一:镇三环亮相,“破假案”
早年成龙的影片,人物的出场均经过了精巧设计,能够充分展现人物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性格。例如《A计划》中,洪金宝的出场,十分精彩,一个身手矫捷的“老油条”形象活灵活现。
这部片子中,反派人物镇三环的登场即充分反映了三个情况:
l 他当时的社会地位非同一般
l 他的性格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l 与欧心虎关系极为密切
场景如下:镇三环与被捕犯人交易,安排他们假装犯罪,而后假装被镇三环抓捕进而换取减刑,并同时安排记者及时跟进报道,表明破案迅速,树立正面形象。
镇三环刚进茶馆,包括老板在内的多人立刻打招呼(说明在镇三环在当地极具影响力),而后示意两位犯人可以开始假装犯案了。
镜头给了欧心虎,他为两位“托”买单,并由镇三环身边的跟班说明欧心虎已经安排好记者及时跟进报导。(说明两人关系很好,镇三环十分信任欧心虎)
不巧,犯罪过程中金铺老板心脏病发作病逝。记者未了解清楚情况,认为是罪犯所为,便向镇三环询问犯人是否死刑,镇三环无奈只好应答,犯人见形势不对,便立刻向记者及大众招供,并设法逃跑,镇三环见事情败露,立刻将两名犯人打死。(这段充分暴露镇三环的性格,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一手遮天。不过说句题外话,个人感觉这位演员驾驭的不是很好。这个时候,这两个人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之前与镇三环交易的时候留下证据,而此时认罪伏法,到了监狱中再处理,如果这时直接吐露真实情况,气急败坏的镇三环必然会杀人灭口)
1.2 场景二:各方领导讨论“镇三环”做假案
场景如下:各位领导轮流发言,说明了几个问题:
l 下级做假案是常态,只不过这次意外被媒体曝光
l 当时的现状,上级压迫下级交案子,下级不得不做假案
l 华警、英警、印警差别对待,华警在薪水、配枪等方面受到到不公正待遇
讨论结果,镇三环管理三片环头,现在直接对镇三环进行革职不合适,逐步削弱他的实力,先让出一片环头。
这篇场景由对镇三环的声讨转而至对三方面警察不公正待遇的声讨,也间接地点明了大坏境。
1.3 场景三:三位领导想方设法让镇三环交出西环
l 先颁勋章对镇三环进行奖励
l 借口减轻镇三环的负担,拨出西环让成龙管理
l 借口帮镇三环换新枪,检查旧枪,夺了镇三环的枪
这就是领导的艺术,也延续了成龙影片中领导一贯的形象:机灵、油滑、正义。
l 镇三环虽然极度不爽,但他不仅强压怒火,还对成龙说:“西环的治安由有冲劲的年轻人搞得更好”
表现出镇三环油滑,是久经官场的老手。
1.4 场景四:成龙四人从张曼玉等革命党人买花
哈哈,这四人好淫荡,因美色买花,都找借口:被成龙感动。
l 一位兄弟不识抬举,革命党人刚刚批评完警察,他还立刻表明警察身份
l 另一位兄弟在最后还拆成龙的台,问:“他们不是这么漂亮,会不会帮她们”
1.5 场景五:西环警局,西环警员在不知情时审讯成龙及跟班
这里是成龙、革命党人、欧心虎手下第一次碰面
l 在审讯案子的时候还讨论赌马
l 得知犯罪嫌疑人是欧心虎同党,便放了他们
l 准备对成龙进行拷打
l 见到成龙亮出西环委任状,最老的秦sir立刻见风使舵,配上笑脸
l 在成龙对诸位警官进行教育之后,多位警官并不买账,都口口声声说要辞职
l 秦sir在一旁打圆场,成龙见势不妙,只好先妥协,称不再追究
表明西环的现状:腐败无能,与罪犯沆瀣一气
表明欧心虎的情况:在当地无法无天,与原来的镇三环狼狈为奸
成龙在这种环境下开展工作是极为困难的。
1.6 场景六:西环警局,秦sir交见面礼+向何家劲问话
l 众下属上交见面礼,成龙假意收下,并打听谁没有交份子钱,得知是何家劲没有交
l 召集何家劲来,首先确认他的品格、品性都很正直,再向他打听当地的具体情况
这部片子中,成龙一改《警察故事》以及《A计划》里愣头青的警察形象,有勇有谋,做事有方法。
1.7 场景七:召集警队现有人员准备逮捕欧心虎
向何家劲了解清楚情况后,召集众人逮捕欧心虎,秦sir带头跳出,而后众人都找借口推辞,成龙不得已,只好取消行动。
成龙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内忧外患,内部无人服气,与罪犯勾搭成奸,外部阻力重重,目中无人,前任警长处处捣乱,先是让欧心虎教训,后让革命党人在成龙保护的宴会上捣乱,进而想要谋杀成龙,成龙在这种情况下急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
这几乎是每一位新任领导都会面临的窘境,简单分析成龙通过哪些措施一举立足,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
l 在上任之初已经事先耳闻当地的腐败情况
l 偶然间因为抓捕一担抢劫案了解西环警局现状,但并未着急表明身份,待充分了解之后再亮相。
l 借见面礼一事进一步摸清楚内部的派别
l 假意是因为何家劲没交见面礼,找他谈话,实则向他进一步了解内外部情况,这一步很成功
l 在了解情况清楚后,事先没有通知,召集警员后,在通知任务铲除欧心虎,不过对他们的抵抗情绪预估不足,但也借此彻底了解确认到各人的态度,这算是成龙的败笔
l 找老东家水师求援
其实,这里比较合适的做法,应该是事先找老东家水师求援,打好招呼,无论成龙的警员出征与否,都请水军协助,做好呼应。
另外,成龙可能怕有人通风报信,所以没有事先没有通知任务内容,但是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没有把他们当自己人,但是如果成龙通知每一个人任务内容之后,也很有可能会有人通风报信,打草惊蛇,成龙没有考虑这一点内容。
那有没有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法呢:
l 在行动之前,充分掌握内外部情况,并对这次行动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估
l 行动之前,策划完整的方案,除去几位心腹以外,现有警局的人员,有哪些适合参与这个活动,要进行详细思考,因为未通知参加,说明没把他们当自己人,而通知参加,又可能泄密,这需要斟酌考量
l 行动之前,要动用私人关系向谁水师打好招呼,无论如何,都要提前到场,无需出手还可以壮大声势,要出手就麻烦了
l 这次的行动是奠定地位的一次,所以不得不成功
对于前任警察捣乱的事情,成龙是见招拆招,每件事情各个击破,最后不得已,才联合上头领导将其打倒。
这里与事实不太相符,应当将前任完全打倒,再让现任接班,好开展工作。
1.8 场景八:夜捕欧心虎,借水警之威逮捕后,还要和他们solo
这里不得不说成龙比较冲动,明知会失败还硬闯,幸亏水警及时赶到。
逮捕之后的solo,一是为了逞强好面子,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服众,树立自己的威信,免得大家说借水警之光。
1.9 场景九:镇三环在警局搬东西
这里的镇三环与秦sir堪称见风使舵的典范,成龙回来之前,镇三环还趾高气昂,秦sir拍着马屁,结果见成龙抓捕归来,第一个上前祝贺的是镇三环“马sir好厉害,做了我想做很久又没做到的事”,但他发号施令也没人听话,而秦sir立刻转头拍成龙的马屁了。
1.10 场景十:革命党人在生日宴会偷保安司女儿钻石
题外话:对于领导的提醒,要思考、要答应、下切,而不是否定,好像把妹o(╯□╰)o
镖叔:“不要骄傲”
成龙比较好的回答:“是,长官,我一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镖叔:“如果你是镇三环,你会怎么办”成龙对于这句暗示还是掉以轻心了,最后中计。
这里革命党人采用了里应外合之招,由于是要嫁祸他人,所以由吕良伟偷得之后,仍将钻石留在原处,由刘嘉玲接手,转而借机嫁祸成龙,里应外合十分成功。
站在成龙的角度考虑一下,他犯下了思维定势,误认为小偷偷了钻石是为了带走,而忽略了镖叔的提醒,镇三环偷钻石只是为了给他捣乱。
署长也十分机智,再发现成龙偷了项链之后,立刻急中生智,说是特别节目,化解了危机。
1.11 场景十一:张曼玉家中的五路人马汇集
这个桥段实在经典,大清侍卫带着刘嘉玲、吕良伟、成龙和何家劲、镖叔、镇三环由于种种原因先后来到了张曼玉家,五路人马齐齐汇集,其中穿插了三个插曲,一是成龙和何家劲铐着手铐一道分不开,张曼玉家水龙头坏了镖叔修的全身都湿了,镖叔把自己拷在了椅子上,五路人马相互制约,这一精巧的构思虽然对展现人物性格意义不大,但是花费了相当行驶,不仅让人忍俊不禁。
这里有两点值得借鉴:
l 首先是成龙及他们运用计策捕获另一个大清侍卫,假装是一个大清侍卫,回到他身边,将他逮捕。
l 第二是,吕良伟见势不妙,赶紧悄无声息的逃走
下面的另一个场景,镇三拷这成龙去监狱长途中,与罗三炮报仇党一伙相遇,也十分精彩,但不及这一幕。
1.12 场景十二:革命党人救完成龙之后,双方的对话,非常精彩
关之琳(以下简称“关”):你就这么走了?
马如龙(成龙饰,以下简称“龙”):放心,我不会把你们的事情告诉别人的。
关:革命是神圣光明的事情又何必怕别人知道呢?我们是担心你啊。
龙:担心我?
关:你难道还回去做警察?
龙:我不做警察做什么?
关:你如果回去的话他们回继续陷害你。
万天晴(以下简称“万”):加入我们革命行列,挽救中华民族。如果我们的同志里有像你这种身手的人,那成功的机率就大多了。
龙:(笑了,摇摇头)我不会加入你们的。
关:难道你还在生我们的气嘛?所谓成大事不拘小节。我们这里的每一位同志都是抱着随时牺牲的念头。
龙:这就是我不能参加你们的原因。我是一个很拘小节的人。不管我的目标多动听多正确,我也决不会不择手段去做为非作歹的事。其实我很佩服你们,因为你们才是做大事的人。我也明白打倒满清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但我不敢叫别人这么做,我不知道叫那么多人出生入死后的结果是什么。所以我那么爱当警察,我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很重要,我要做好一个警察的本分,要保障每一位市民安居乐业。哪怕一个四万万人的国家也是一个个人组成的。
关:但在一个腐败的殖民地政府里是不允许一个好警察存在的。
龙:正因为那些人的存在我才要留下来。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不爱,哪里有心情去爱自己的国家呢?
万:我明白了。你说的话我会永远记住的。其实大家都在为中国人做事,只是岗位不同罢了。
万:(看着马如龙)珍重
龙:再见
这段是整部影片的片眼
2 总结
各路人马的性格总结如下:
成龙:有勇有谋,正直正义
镇三环:唯利是图、心狠手辣,不过个人感觉这位老面孔的演员并不胜任
革命党人:智慧,有取舍
另外,有一处明显的穿帮,在影片92分钟处,张曼玉从楼上跳下,明显用了替身,是男人换上张曼玉的衣服完成整个动作的。
不过不得不说那时的港片真是精彩!
但是成龙拒绝了,这个有骨气的爱国者认为,他无法知道革命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他无法肯定革命之后建立的政权一定是清明廉洁的,而不是满清政府那样的腐败无能,也不是历史后来演绎的国民党政府的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卖国妥协。所以他说他不愿意去闹革命,也不敢劝别人闹革命,因为他无法确定革命后之后一切一定会变好。因此,他更愿意做一个好警察,即使这个警察是英国皇家警察,他要向港英政府负责。他希望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惩治那些海盗、黑帮、腐败官僚等坏人。
仅观近代中国,就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救国思想,有些宏大话语体系甚至以官方意识形态的身份,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把。但是每一次意识形态的更换都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每一次都有无数热血沸腾的爱国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最后的结果可能连那些爱国者自己也难以接受。有时候死的早也是一种幸运。某位领袖就曾说过:“即使鲁迅活到现在,他也得闭嘴。”可见革命者的想象与现实之间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的,如果只是抱着一份美好的期望去革命,而没有革命完成之后的制度重建蓝图,无法确保革命果实不被窃取,那就不要革命。因为革命的风险实在太大了。往小处说,个人可能会献出生命;往大处说,国家可能被搞得一塌糊涂,甚至还可能后不如前。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世界历史就知道,法国大革命后有雅各宾派专政的“恐怖统治时期”、有拿破仑的上台,后来不得不把皇帝再请回来复辟。再看看英美,基本没有经历大的流血冲突,就实现了政权更迭与制度变革。原因乃在于,革命要诉诸于暴力,而暴力本身就是一种极端行为。中国人常说,有理不在声高,君子动口不动手。一旦要用暴力强制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同时又给这观念贴上民主、自由、博爱的标签,那就实在太滑稽、太讽刺了。
凡大奸者必貌似大忠。无论你打着什么旗号、什么主义,你都不应该用暴力强制别人接受你的主义。是好的东西,大家自然争相簇拥。有人说民众太愚昧,不一定会拥护好的主义。如果民众如此愚昧,那我看还是先启蒙民众吧!不然革命成功之后,面对不愿接受好主义的愚昧民众,如何建立其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与制度呢?革命这个词,望文生义地说文解字一下,不就是革掉别人的命,来“说服”大家接受自己的主义么?更何况自古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胜利之后就得收拾骄兵悍将、功高盖主的大臣了,一部二十四史尽人皆知。就算遇上个宋太祖赵匡胤那样温柔点儿的,也得小心翼翼,方才保得个身家平安,之后仍不免战战兢兢,夜夜难眠,惟恐见诛。何苦来去呢?
所以,一说到革命,我就感到恐怖,就立马联想到历史上那些惨绝人寰、毫无人性的暴力、战乱。革命太极端了,太暴力了,太血淋淋了,太惨绝人寰了……还是温和些好,不要别人一不同意你的观点,不拥护你的主义,就要革人家的命,这样不好,要让大家说话,让人家自由选择嘛!
看古今中外,靠革人家命换来的政权大都得被人革了自己的命。运气要是好点,遇上还讲点理的、慈悲为怀点的,虽权威尽失,身败名裂,倒也还能保得个身家性命,最后还得暗自庆幸:幸亏这家伙不是个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