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爱国粪青总是不服印度,嘲笑印度,嗤其为阿三,曾几何时,我们的中国,也被别的国家嗤笑,但她也发展起来,赶上来了。中国人只许自己进步,却看不得别人进步,真是岂有此理,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弱者现在尾巴翘起来,居然想打别人了。n 我们古老的邻国,她拥有比我们更为悠久,更为富丽的文明,她曾经领先我们,她没有理由将来追不上我们。n 在公元前两三千年前的时候,拥有四万人口的庞大上古城市,令人瞠目结舌的供水排水系统,已经耸立在印度大地上,而这时的中国,还是迄今为止都根本挖不出找不到任何考古遗址,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意淫中的所谓夏朝。 nn 影片最好的一个地方在于最后的一个细节,当英雄拯救了城市,人们恳请他成为新的统治者时,他淡淡地拒绝,说,不,不该是这样,摩亨佐达罗是属于人民的。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功成不居的上古的华盛顿式的英雄。这让我们更加唾弃、更加鄙夷那些中国古装影视中铺天盖地的家天下的帝王独夫们,而我们这悠久文明哺育下的人民,却直到今天仍然对这些君王如痴如醉,大唱赞歌,并期待现在和未来所谓的明君,悲夫!
对于印度文化爱好者来说,近期的一部印度大片是不容错过的,那就是《Mohenjo Daro》。大多网站上直白地采用了英文片名的音译: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意为“死丘”)是一处遗址的名字,它与稍早前在哈拉帕地区发现的遗址,证明了一个辉煌古文明的存在,经碳14测定,这个文明的上限大约在公元前2500,这将使得印度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与古埃及、巴比伦等古老文明处于同期,比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夏朝还要早几百年,因而被列为四大古文明之一。
这部影片便以古印度文明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摩亨佐·达罗的传奇故事,有正邪的对立,也有情感的交织,有印度电影标配的歌舞,也有好莱坞级别的特效,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在展现这一伟大文明时的认真态度。
印度河文明的本质是一种城市文明,摩亨佐·达罗就是其中一处重要的城市遗址。通过挖掘遗址,我们能看到笔直的街道、完整的房屋,格式高度统一,且规模宏大,房屋全部由砖块砌成,而不是石头,整个城市建有坚固的堡垒和城墙。影片通过逼真的特效远景和出色的实搭近景,对这一伟大的城市,进行了忠实重现,与遗址的照片做到了高度契合。
印度古文明地处印度河流域,因此又被称为印度河文明,影片对这一哺育了文明的母亲河进行了大量展示,不过印度河是现代的称呼,古代被称为信德河,而这一地带如今地处巴基斯坦的信德省,这里大多住的是信德人,他们是印度河流域的古老民族之一,男主角出场时说的就是古信德语,显示他就是信德族人,属于雅利安人种。
摩亨佐·达罗城中没有大规模的宫殿与寺院,却有尺寸庞大的浴室。浴室为长方形,四周有走廊和房间,中心就是一个巨大的浴池,两端有阶梯,方便上下,洗浴后的水由一条巨大的排水道流出,而这只是摩亨佐·达罗城内发达的排水系统中小小一环,鉴于直到罗马文明出现,西方人都不知道使用下水道设备,以及至今中印两国某些落后地区尚无此设备,其代表的文明成就让人肃然起敬。浴室经历了近5000年,依旧能保存下来,构造之坚固可见一斑。影片中,大浴池频频亮相,在一幕重要的剧情中,男女主角还在池边翩翩起舞,眉目传情。
考虑到烧制房屋用砖所需的大量木材以及在摩亨佐·达罗内发现的长达318米的灌溉设备,考古学家推测,当时此地的雨量非常充沛,农业相当发达,而城市遗物中发现的大麦和小麦,也证实了这一点。于是,大量农民角色被安排在故事之中,成为制造剧情矛盾的重要群体。
与此同时,遗物中还出土了大量刻有图案的印章,印章分外两种,一种具有宗教含义,典型代表就是刻有神兽图案,一种是私人用章或商业印鉴。前一种印章出现在了男主角的手中,成为推动故事进展的关键道具之一,这枚道具印章可以说是对出土印章的神还原。
后一种印章同时也在底格里斯下游和美索不达米亚发现,对此的合理解释,就是摩亨佐·达罗与遥远的商人有着商贸往来,这些印章是用作打印商品标记的。因此,摩亨佐·达罗还有着发达的商业,于是商人角色成为了影片中的另一大群体,而热闹的商业贸易集市则成了男女主角邂逅的地点,影片的第一段歌舞中,还让来自各地区的商人,以当时各自古代的语言,进行了一场华丽歌舞,而来自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苏美尔人,则成了大反派的重要帮凶。
能建立如此井然有序的城市,说明当时已有一个有效的权力集团存在,且不是一个没有阶级分化的平等社会,但具体如何,并不确切。影片在考古的资料上,进行了合理的想象,片中的摩亨佐·达罗有上城区和下城区之分,展示了其阶级的存在,而由各群体代表及院长组成的元老院成了整个城市的行政权力机构,院长马汉姆是片中的大反派。
印度河城市都建有坚固的城堡,摩亨佐·达罗城西建设的堡垒,长360米,宽180米,高9-15米,周围还有带枪眼的城墙,这都显示城市本身具有很强的防御意识。但是这些城市之间是各自为阵,还是同属一个更高的统治阶层,则不得而知。依据剧情需要,影片选择了前者,并将哈拉帕城作为其重要的竞争对手,于是故事中大反派马汉姆的复仇举动,就显得具有可行性了。
印度河文明已经拥有自己的文字,主要都刻在印章上,这些文字具有象形文字的特色,由线条组成,不过由于缺乏线索,这种文字至今尚未被解读。因而,作为印度河文明的重要成就之一,这些文字在片中只能以一种装饰品的身份出现,比如元老院的墙壁上。
城市遗物里发现的大量颈环、胸饰、手镯、指环,出现在了演员们的身上,尤其是女主角花哨的行头,简直玲琅满目,而各种彩壶则出现在了商贸集市上,陶像出现在了进行月圆仪式的女主角手中,而石器则化身为凶手手中的匕首......通过这一系列无缝置入的道具,影片展示了印度河文明发达的手工业,显示当时不但有石器,甚至已经进入铜器时代,而铜制的剑则在片中成为了大反派马汉姆实现野心的关键道具。
由于印度河城市里没有寺院,可见当时还没有后来人类文明中出现的成熟宗教信仰,但从印章上的图案、各种动物陶像、以及彩绘,可能存在早期文明中,类似对动物的图腾崇拜或生殖崇拜。在浴池的那场重要歌舞片段里,四个戴着象征动物头角帽子的舞者,跳起了祭祀的舞蹈,献礼母亲河,而大反派马汉姆作为元老院院长则带着形如羊角的帽子,象征着他对整个城市政教合一的统治,至于那个刻在印章上的独角神兽,则出现在了男主角的梦中,象征其作为“真命天子”的“君权神授”。
印度河文明中还出土了一种重要的男神雕像,他有三张脸、三只眼并手握三叉戟,而三叉戟正是片中男主角的武器,他凭着对三叉戟的娴熟运用,不但战胜了巨大的鳄鱼,还赢得了重要的角斗战。如此,进一步增加了主角身上,宗教神佑的光环。
印度河文明是如何消失的,至今是一个谜。印度历史学家罗米拉·帕塔、沃尔塞·维斯以及日本学者小西正捷提出的看法比较有说服力,他们认为印度河文明不是突然衰落而是逐步衰落,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利工程失修亦或河流改道,引起的洪水泛滥,淹没了城市,使得城市居民不得不离开,向南迁居恒河,而恒河也替代印度河成为了印度的母亲河。影片采纳了这个观点,并通过特效,还原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洪灾。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影片在展现这一辉煌文明时,下了诸多心血去追求真实还原,而最终的效果也让人甚为满意,印度文化爱好者绝对可以从此片中,找到一种对文明追忆的情怀。
——————————————————————————————————————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且不说印度美女一贯的的漂亮,普嘉·海婅其实就非常耐看了。印度电影的主角几乎永远是男性,赫里尼克·罗斯汉,1974年01月10日出生于印度孟买,印度天王级电影明星。他出演了多部印度大片,以其阳刚粗犷的男性魅力和魅惑的舞姿,强壮的体魄而著称,也因此被称为史泰龙、布拉德·皮特和迈克尔·杰克逊印度版的三合一。而目前,这位喜爱中国菜的男明星为了照顾待产的妻子而暂停演出,但我们仍然可以期待其在不久的将来王者归来。
对了,男主那个信物也是有考古依据的,有一块长得一模一样的泥板就在这一带挖出来了,上面的独角兽也是Mohenjo的神兽。
最后,城市被灭的人群不是下山去了平静后的sindu河边,而是长途跋涉到了恒河ganga。
许多爱国粪青总是不服印度,嘲笑印度,嗤其为阿三,曾几何时,我们的中国,也被别的国家嗤笑,但她也发展起来,赶上来了。中国人只许自己进步,却看不得别人进步,真是岂有此理,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弱者现在尾巴翘起来,居然想打别人了。n 我们古老的邻国,她拥有比我们更为悠久,更为富丽的文明,她曾经领先我们,她没有理由将来追不上我们。n 在公元前两三千年前的时候,拥有四万人口的庞大上古城市,令人瞠目结舌的供水排水系统,已经耸立在印度大地上,而这时的中国,还是迄今为止都根本挖不出找不到任何考古遗址,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意淫中的所谓夏朝。 nn 影片最好的一个地方在于最后的一个细节,当英雄拯救了城市,人们恳请他成为新的统治者时,他淡淡地拒绝,说,不,不该是这样,摩亨佐达罗是属于人民的。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功成不居的上古的华盛顿式的英雄。这让我们更加唾弃、更加鄙夷那些中国古装影视中铺天盖地的家天下的帝王独夫们,而我们这悠久文明哺育下的人民,却直到今天仍然对这些君王如痴如醉,大唱赞歌,并期待现在和未来所谓的明君,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