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宋康昊李秉宪全度妍金南佶任时完金素真朴解浚
类型:动作惊悚灾难导演:韩在林 状态:正片 年份:2021 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豆瓣ID:34809365热度:2 ℃ 时间:2024-06-11 19:32:0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有点割裂,前半截是犯罪惊悚片,后半截是传统韩式煽情片,完全两个风格。
首先关于病毒的一些硬科学知识。即便是科幻电影工业最为发达的好莱坞,在病毒相关的硬科学领域也不一定能做到完美的符合科学逻辑,所以更不用说韩国电影了。在完全排除人工干预的自然界,很少有兼具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等特性于一体的病毒,即便是进行人工改造,也不是很容易就能获得影片里种感染率和死亡率超高的效果。但影片关注重点也不在病毒本身的上,而是把病毒当作了考验人性的工具,所以也不用太纠结生物学逻辑。
其次整部影片走的是双主线双男主模式,地面上的警察队长宋康昊是一头,飞机上的李秉宪是另一头,释放病毒的变态小哥任时完把两条线串联了起来,这个架构不算什么创新,但叙事效果还是不错的,双线模式交替推进,剧情也比较紧凑。就是前后剧风差异有点大,前半截生化恐怖惊悚片,变态病毒小哥威胁小女孩,用身体藏毒登上飞机,警察大叔通过层层线索找到病毒尸体,然后飞机上病毒爆发人们一个接一个死去,有点像《釜山行》《潘多拉》《流感》的风格;后半截传统韩式煽情片,美日冷血禁止降落,韩国人态度分裂,乘客愿意自我牺牲保护家人,原本失意的机长完成自我救赎,勇敢的警察队长献身试药,又成了《与神同行》人间版了。
还有就是影片里为数不多的特效做的倒是挺认真的。机长感染死亡以后,倒下压住了操作杆,飞机开始失控急速翻滚下坠,乘客的头发都因为失重不断变换方向,没系安全带的空姐更是来回翻滚,这比较符合物理学常识,普通人在那种状态下,是根本无法控制自身的,要是搞成空姐随便拉住个扶手就稳住了自己,那才是完全胡编乱造。
最后还得说一下韩国人的国民心态,在他们内心,始终不认为自己能完全和美日一条心,美日韩同盟只是目前局势的战略需要而已。关键时刻,美日必然是冷血自私。其实他们这么想也没什么错,相比于日本孤悬海外易守难攻,韩国依然是东亚大陆的一部分,随时面临来自陆上大国的压力,所以更多时候还是只能靠自己。韩国很多灾难片里,积极自救自力更生才是解决之道,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总体来说6分及格,但也没有太多明显亮点。
故事发生在一架被“病毒武器”袭击的航班上,经过航班上和地面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航班最终成功降落。其中涉及到政治角力、求生欲之下的人性、奉献精神等主题。n
影片内容可以说非常丰富,小小的航班在被“病毒武器”袭击后成了烫手山芋,着陆的请求变得异常困难。影片想要通过这样一场不现实的“恐怖袭击”所引起的经过夸张的事件来映射现实的政治局面或者人性讨论,仅就这一点来说,影片是完全失败的。
暂且不说病毒袭击的可行性,尽管这是影片最不可信的设定,但这是影片进行下去的基础,如果立不住,整部影片都无法成立,所以我们暂且接受这个设定。
之后各国对航班降落的态度也并不现实,即使是带有传染源的航班,最多是设置隔离甚至禁止机上人员下飞机,但不太可能面对一架一名机长已经死亡并且燃油不充足的飞机却禁止其降落。之后的自卫队发射导弹“示警”就更是离谱的意淫了。
国民示威抵制飞机降落也是不可理解的情节,示威这种行为多发生在民怨积蓄已久的情况,并且示威者是直接受害者,但病毒袭击事件基本是发生在一天之内的,并不存在民怨的积蓄。而且即使飞机降落也并不会立刻对示威民众造成直接损失,这种情况下示威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不合理,我相信创作者一定也能够考虑到,但最后影片故事还是朝着如此夸张的方向发展,原因只可能是,这些不合理都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这个目标是观众的情绪。
前半段影片风格偏向现实,将故事背景和舞台搭建完成,之后故事很快将航班一步步逼入绝境,而在创作者的预期中,观众(特别是韩国观众)的情绪也被一步步拉扯,充满张力。
当故事到达航班宣布放弃降落时,观众的情绪应该已经到达顶点。随着机上乘客视频通话渐渐陷入黑暗,观众的情绪凝固住。
之后,自愿注射病毒的队长治疗成功,病毒的治疗成为可能,航班被允许降落,此时观众的情绪也如极速降落的飞机,直冲地面,得到了痛快的宣泄。不得不说,韩国影片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很有一套,尤其是民族情绪。
韩国的商业类型片有非常多的优点,比如现实题材,首先是可以拍,其次是拍得好,比如虚构题材,《鱿鱼游戏》你肯定知道。而将二者结合的最好的应该算是《寄生虫》。但很多韩国商业片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过度煽情。
通常,主角(们)的经历都是被坏人欺负,被好人误解,最后还要为了坏人和好人做到自我牺牲,并且其中的情节完全没有逻辑可言。这样的设定只能感动创作者自己。
通常影片拍的奇怪是为了一些影片以外的目的,也许韩国电影过度抒情是为了表达其民族孤独感,那么我们的电影奇怪又是因为什么呢。
韩国电影的类型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在灾难片领域的耕耘也是拥有不断的新诉求,但无论以各种形式呈现,韩国电影人在进行商业创造的同时都不会疏忽关键的人文表达。n 本片以生物病毒和空中危机为壳,节奏把控和叙事能力都足够到位,必须相信韩在林的整体操盘能力,把两个多小时的篇幅安排得异常紧凑,这需要有足够优秀的商业片嗅觉,可惜最后的人性宣言及过度煽情过于失真,稍显刻意!三位忠武路殿堂级的演员各自负责一条故事主线,齐头并进,非常时刻,共同宣言,只是角色都塑造的过于高大全,缺了点共鸣及代入感,扣一颗星,四星推荐!
考虑到所谓的警醒价值,我还是想给这部电影打个四星,尽管逻辑上存在一定的漏洞……n因为知识可以让我们分清虚实真假,也可以借此能力评判是非对错,但,文化越高,就越容易陷入桎梏,恰如聪明人的烦闷,反倒是头脑简单的家伙更能被直观现象所引导……n如果,我是一个没上过几年学的普通青年,不爱读书、不善思考,无意中看到此片,心中激荡的并不是合理性的分析,而是这场灾难给人带来的可怕后果,比如生化病毒、反社会人格、失控飞行、领土戒备、传染风险、抗议示威、亲自试毒、紧急迫降等问题,那么这些夸张亦或煽情的画面,至少能在某些视觉系观众身上产生利害关系……n毕竟,事故场面确实比较凶险和震撼……
霹雳雷电
战锋对决
新宿天鹅
黑狱喋血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青蜂侠
故事讲述一名海军陆战队军官在服役期间受到心理创伤...
播放指数:994℃
有点割裂,前半截是犯罪惊悚片,后半截是传统韩式煽情片,完全两个风格。
首先关于病毒的一些硬科学知识。即便是科幻电影工业最为发达的好莱坞,在病毒相关的硬科学领域也不一定能做到完美的符合科学逻辑,所以更不用说韩国电影了。在完全排除人工干预的自然界,很少有兼具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等特性于一体的病毒,即便是进行人工改造,也不是很容易就能获得影片里种感染率和死亡率超高的效果。但影片关注重点也不在病毒本身的上,而是把病毒当作了考验人性的工具,所以也不用太纠结生物学逻辑。
其次整部影片走的是双主线双男主模式,地面上的警察队长宋康昊是一头,飞机上的李秉宪是另一头,释放病毒的变态小哥任时完把两条线串联了起来,这个架构不算什么创新,但叙事效果还是不错的,双线模式交替推进,剧情也比较紧凑。就是前后剧风差异有点大,前半截生化恐怖惊悚片,变态病毒小哥威胁小女孩,用身体藏毒登上飞机,警察大叔通过层层线索找到病毒尸体,然后飞机上病毒爆发人们一个接一个死去,有点像《釜山行》《潘多拉》《流感》的风格;后半截传统韩式煽情片,美日冷血禁止降落,韩国人态度分裂,乘客愿意自我牺牲保护家人,原本失意的机长完成自我救赎,勇敢的警察队长献身试药,又成了《与神同行》人间版了。
还有就是影片里为数不多的特效做的倒是挺认真的。机长感染死亡以后,倒下压住了操作杆,飞机开始失控急速翻滚下坠,乘客的头发都因为失重不断变换方向,没系安全带的空姐更是来回翻滚,这比较符合物理学常识,普通人在那种状态下,是根本无法控制自身的,要是搞成空姐随便拉住个扶手就稳住了自己,那才是完全胡编乱造。
最后还得说一下韩国人的国民心态,在他们内心,始终不认为自己能完全和美日一条心,美日韩同盟只是目前局势的战略需要而已。关键时刻,美日必然是冷血自私。其实他们这么想也没什么错,相比于日本孤悬海外易守难攻,韩国依然是东亚大陆的一部分,随时面临来自陆上大国的压力,所以更多时候还是只能靠自己。韩国很多灾难片里,积极自救自力更生才是解决之道,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总体来说6分及格,但也没有太多明显亮点。
故事发生在一架被“病毒武器”袭击的航班上,经过航班上和地面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航班最终成功降落。其中涉及到政治角力、求生欲之下的人性、奉献精神等主题。n
影片内容可以说非常丰富,小小的航班在被“病毒武器”袭击后成了烫手山芋,着陆的请求变得异常困难。影片想要通过这样一场不现实的“恐怖袭击”所引起的经过夸张的事件来映射现实的政治局面或者人性讨论,仅就这一点来说,影片是完全失败的。
暂且不说病毒袭击的可行性,尽管这是影片最不可信的设定,但这是影片进行下去的基础,如果立不住,整部影片都无法成立,所以我们暂且接受这个设定。
之后各国对航班降落的态度也并不现实,即使是带有传染源的航班,最多是设置隔离甚至禁止机上人员下飞机,但不太可能面对一架一名机长已经死亡并且燃油不充足的飞机却禁止其降落。之后的自卫队发射导弹“示警”就更是离谱的意淫了。
国民示威抵制飞机降落也是不可理解的情节,示威这种行为多发生在民怨积蓄已久的情况,并且示威者是直接受害者,但病毒袭击事件基本是发生在一天之内的,并不存在民怨的积蓄。而且即使飞机降落也并不会立刻对示威民众造成直接损失,这种情况下示威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不合理,我相信创作者一定也能够考虑到,但最后影片故事还是朝着如此夸张的方向发展,原因只可能是,这些不合理都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这个目标是观众的情绪。
前半段影片风格偏向现实,将故事背景和舞台搭建完成,之后故事很快将航班一步步逼入绝境,而在创作者的预期中,观众(特别是韩国观众)的情绪也被一步步拉扯,充满张力。
当故事到达航班宣布放弃降落时,观众的情绪应该已经到达顶点。随着机上乘客视频通话渐渐陷入黑暗,观众的情绪凝固住。
之后,自愿注射病毒的队长治疗成功,病毒的治疗成为可能,航班被允许降落,此时观众的情绪也如极速降落的飞机,直冲地面,得到了痛快的宣泄。不得不说,韩国影片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很有一套,尤其是民族情绪。
韩国的商业类型片有非常多的优点,比如现实题材,首先是可以拍,其次是拍得好,比如虚构题材,《鱿鱼游戏》你肯定知道。而将二者结合的最好的应该算是《寄生虫》。但很多韩国商业片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过度煽情。
通常,主角(们)的经历都是被坏人欺负,被好人误解,最后还要为了坏人和好人做到自我牺牲,并且其中的情节完全没有逻辑可言。这样的设定只能感动创作者自己。
通常影片拍的奇怪是为了一些影片以外的目的,也许韩国电影过度抒情是为了表达其民族孤独感,那么我们的电影奇怪又是因为什么呢。
韩国电影的类型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在灾难片领域的耕耘也是拥有不断的新诉求,但无论以各种形式呈现,韩国电影人在进行商业创造的同时都不会疏忽关键的人文表达。n 本片以生物病毒和空中危机为壳,节奏把控和叙事能力都足够到位,必须相信韩在林的整体操盘能力,把两个多小时的篇幅安排得异常紧凑,这需要有足够优秀的商业片嗅觉,可惜最后的人性宣言及过度煽情过于失真,稍显刻意!三位忠武路殿堂级的演员各自负责一条故事主线,齐头并进,非常时刻,共同宣言,只是角色都塑造的过于高大全,缺了点共鸣及代入感,扣一颗星,四星推荐!
考虑到所谓的警醒价值,我还是想给这部电影打个四星,尽管逻辑上存在一定的漏洞……n因为知识可以让我们分清虚实真假,也可以借此能力评判是非对错,但,文化越高,就越容易陷入桎梏,恰如聪明人的烦闷,反倒是头脑简单的家伙更能被直观现象所引导……n如果,我是一个没上过几年学的普通青年,不爱读书、不善思考,无意中看到此片,心中激荡的并不是合理性的分析,而是这场灾难给人带来的可怕后果,比如生化病毒、反社会人格、失控飞行、领土戒备、传染风险、抗议示威、亲自试毒、紧急迫降等问题,那么这些夸张亦或煽情的画面,至少能在某些视觉系观众身上产生利害关系……n毕竟,事故场面确实比较凶险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