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无名战士

无名战士  The Unknown Soldier / Okänd soldat

216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伊诺·阿霍约翰内斯·霍洛佩宁尤西·瓦塔宁阿库·哈里米HannesSuominenArttuKapulainen萨穆利·瓦拉莫乔纳斯·萨特莫JuhoMilonoff安德烈·阿伦PaulaVesala戴安娜·波扎尔斯卡娅马尔凯塔·蒂卡宁马蒂·里斯蒂宁麦克斯·奥瓦斯卡KimiVilkkulaSeveriSaarinen亚尔科·拉赫蒂埃诺·海斯卡宁AkseliKoukiEemeliLouhimiesEliasGouldAnnikaStenvallO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导演:阿库·卢希米斯 状态:HD 年份:2017 地区:其它 语言:其它 豆瓣ID:26595806热度:0 ℃ 时间:2024-06-11 19:16:33

简介:详情  影片改编自1954年同名畅销小说《无名战士》,讲述了一队芬兰士兵在苏芬战争中的故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影片改编自1954年同名畅销小说《无名战士》,讲述了一队芬兰士兵在苏芬战争中的故事
  • 头像
    想吃冰淇淋的猫

    于2017年11月25日,赫尔辛基Tennispalatsi影院五号厅,同友人Tomi T观看了英文字幕版。

    这部电影时长三个多小时,可以说节奏很“慢”很“闷”,但正是这样近似于写实的冷静手法,很好地描述了战争的残酷性。

    电影主要描述了1941-1944继续战争时期几名芬军战士的故事。在历史上继续战争,所谓Continuation War, 或者是Jatkosota的必要性与战争带来的影响,早已功过论评说。芬兰作为军事弱国(是的芬兰军事现在仍然很弱,然而欧洲谁不弱┐(゚~゚)┌)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非常令人钦佩。

    电影中圣诞节(1小时44分)的时候,战壕里的战士、Rönkka的家人在家里唱的那一段是《Maa on niin kaunis》,大意是人世间多么美丽。当年,2017年12月24日,我在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候车时,车站大屏幕上播放的就是《无名战士》的片段,背景音乐即为《Maa on niin kaunis》。和平,是人类追寻的永恒主题。

    然而,我依然想引用另外一首诗作为评价: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 头像
    凌风

    瑟瑟发抖的年轻指挥官刚开始匍匐在地上怕得要死,打了几场胜仗后就不顾士兵死活,变成了勇敢的疯子,最后被乱枪打死。

    刚才还和苏联少女互相生情,由于抢救战友被炸瞎双眼后被伏击而死。

    一直笑面虎的小兵看到伤员痛苦地挣扎悄悄把枪踢给他,使得伤员拿到枪开枪自尽。

    新兵蛋子愣头愣脑地把头探出战壕被一枪爆头。

    抓到苏联俘虏没耐心押送回去直接背后开枪击毙,却向长官谎报这个俘虏要逃走。

    特别是那个有儿有女的老兵,他的作战风格老练、机敏、聪明、勇敢,尤其擅长战壕战,与队友配合手榴弹开道,闪击那些被手榴弹炸晕炸跑的士兵,屡获战功,但他对待长官的态度不卑不亢,我不是来这向你立正敬礼的!我来这也不是被杀而是杀敌的!他对受伤的战友不离不弃,在河边被流弹击伤。他有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儿女,他们有一大片农田需要播种和收割,他参战的目的就是保卫家园,赶走侵略者,正是这些无名战士们的努力与牺牲保证了芬兰在二战时期唯一没有被占领的欧洲大陆国家。

  • 头像
    杨文理

    要看明白《无名战士》,首先要稍稍了解一些前苏联和芬兰之间历史纠葛。nn历史上,芬兰本是瑞典这个北欧一霸的领土。后瑞典在北方战争中被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打败,被迫割让芬兰地区给俄罗斯。俄罗斯在芬兰地区成立芬兰大公国,由沙皇自领大公爵位,实行沙皇统治下的半地方自治。nn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沙皇俄国土崩瓦解,芬兰趁机独立。此后二十年间,苏芬两国关于国境划分一直有很大的争议。nn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卡累利阿地峡的归属。nn卡累利阿地峡是位于俄罗斯拉多加湖和芬兰湾之间的一条狭长路上通道,南部即为前苏联的列宁格勒、旧沙皇俄国和现在俄罗斯联邦的圣彼得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nn1917年芬兰独立时,将此地峡的大部分收入囊中,其边境与列宁格勒近在咫尺,对这座前苏联第二大城市乃至苏联西北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nn为了扩大战略纵深,前苏联自20年代起便与芬兰进行谈判,想让芬兰割让四十公里宽度的土地及数座岛屿,但都被芬兰拒绝了。nn进入30年代后期,随着纳粹德国的崛起,以及芬兰与德国的关系愈加亲密,前苏联得到卡累利阿地峡的欲望愈发强烈,最终在1939年发动冬季战争,企图夺取地峡甚至占领整个芬兰。nn但在这场战争中芬兰军队表现出了极其强悍地战斗力,不仅没有让苏军灭亡芬兰,还给苏军造成了大量伤亡。据说,希特勒正是看到苏军在冬季战争中的惨状,才最终制订了企图消灭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nn但现代战争和古代战争的不同之处在于,现代战争拼的是整体国力,奇谋智断只能胜一时不能胜一世。芬兰虽然给苏联造成了大量伤亡,但也被逼得坐上了谈判桌,于1940年3月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将卡累利阿地峡及其周边领土割让给苏联。nn遭此大辱,芬兰自然要雪恨。于是芬兰与纳粹德国一拍即合,于1941年配合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发动对苏战争,史称“继续战争”。芬兰政府的目的,是夺回卡累利阿地峡,并扩张领土,建立大芬兰国。nn战争一开始挺顺利,趁着前苏联军队忙于应付纳粹的进攻时,芬兰军队迅速收服失地,并占领了不少苏联领土。nn但芬军的攻势很快就被挡住了,双方进入相峙阶段。苏芬之间仿佛回到了一战时代,打起了堑壕战。nn到了1944年夏季,苏军已经彻底确立了对德战争中的优势,可以腾出手来收拾芬兰。nn短短一个多月,苏军就完成了反击,将芬军赶回1940年两国确立的国境后。此后不久,芬兰对苏媾和,不仅再次承认1940年的《莫斯科和平协定》有效,而且割让了更多领土给苏联。nn从战争结果来看,芬兰在整个继续战争期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没能报仇雪恨,还搭进去不少的人命,损失了大片领土。nn大约是这场战争过于惨烈的缘故,战后的芬兰成为了中立国,当起了冷战时期东西方交流的桥梁。nn了解了上面这段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无名战士》这部电影的主题与爱国激情没有丝毫关系,它的真正主题只有一个——反战。nn无论政客们如何口灿莲花,真正在战场上流血牺牲都不会他们,而是那些在泥水里打滚、迎着子弹冲锋的士兵。因而,要不要战争,真正具有发言权的应是身处战争第一线的士兵。nn电影将镜头锁定在芬军一个基层连队身上,通过他们展现士兵们对战争的真实看法。nn战争初起之时,士兵们或许还怀着些许夺回故地的激情。他们越过1940年确定的新边境,朝着1939年冬季战争爆发前的“旧边境”进军。nn在他们看来,只要夺回在之前战争中丢失的土地,战争就该结束了。所以他们一路上都在说:“等到了XXX,我就回家。”nn但他们从未想过,芬兰可以拥有挑起战争的主动权,却未必有权结束战争。nn这一场战争出乎意料地漫长,士兵在日复一日地流血牺牲中,爱国激情越发麻木,归家的愿望却越发强烈。nn伊诺·阿霍所扮演的老兵经历过冬季战争,对于战争的真相看得尤为透彻。战争就是杀戮,其他一切所谓的崇高名义全都是虚无。他无视军队的纪律、长官的命令,只想在战场上好好地活下去,带着朋友活着回家。nn其他年轻士兵一开始并不明白这一点,但战争让他们慢慢理解了这一道理。nn所以,到了战争末期,他们为了回家,可以违背长官命令,放弃不可能坚守的阵地,丢掉累赘的机枪,拼命往“旧边境”撤退。nn此时的“旧边境”,不再是1939年冬季战争前的“旧边境”,而是1940年《莫斯科和平协定》确定的“新边境”。新与旧的转换,表明了士兵们对战争的理解与态度的变化。他们厌战,他们想回家,他们不像打仗,只想和平地过自己的日子。nn对于士兵来说,在战争中他们什么都没得到,只是平白付出性命。nn哪怕是老兵那样技战术极其高超的战士,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随意的一颗子弹,就能让他丢掉性命,默默地死在不知名的野地。nn而最讽刺的是,战争失利,当初鼓动战争,命令他们上战场的政客又摇身一变,成了和平的倡导者。当初的仇敌,变成了“伟大的东方邻居”。nn在战争中,他们只是一群无名小卒。他们的死,毫无价值。nn

  • 头像
    巴塞电影

    1941年6月25日,苏联空军突然空袭了芬兰18个城市的机场,压抑三年的芬兰正式向苏联宣战,继续战争爆发!

    1941年8月31日,芬兰部队抵达维堡,宣布收复1939年失去的全部领土。

    1941年10月21日,攻占苏联城市彼得罗扎沃茨克市。

    1944年6月9日,苏联开始在卡累利阿反攻,第二天就攻破芬兰防线。

    1944年7月,芬兰军队退回到冬季战争结束时的战线,苏联停止进攻芬兰。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苏芬之间的战争却鲜有人知。

    可偏偏有这样一个故事,它完整讲述了苏芬“继续战争”的全过程,并且被三次翻拍成了电影,它的名字叫《无名战士》

    在1940年苏芬冬季战争后,芬兰失去了卡累利阿地区,其中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

    对此,芬兰始终耿耿于怀,在森林中训练新兵等待时机收回领土。直到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芬兰看到了收复国土的机会,毫不犹豫向苏联发起了进攻。

    从历史角度来看,冬季战争里赢得国际声望的芬兰完全可以将本片拍成一部“犯我国土、虽远必诛”的热血战争片。可偏偏长达3小时的《无名战士》被拍得极为克制和冷静,这种“冷静”让人感觉太过平淡、甚至是无聊。

    为了将这种“冷静”氛围营造出来,全片的色调几乎以灰暗的冷色调为主。这倒将也挺符合芬兰这个北欧国家的性格,另一方面灰暗的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战争的阴暗面。

    不仅如此,客观而真实的镜头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悲壮而残酷的战争岁月里。

    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犹如在眼前,

    被炸瞎双眼后飙溅的鲜血、痛彻心扉的叫声,

    从尸体上搜刮而来的面包拿来就直接咬一口,

    即便是被运回的伤员也难逃敌方的埋伏而惨遭杀害。

    作为一部描绘战争众生相的电影,《无名战士》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可每一个人物恰恰都是主角。

    初入战场胆小怯弱的指挥官,在打了几场胜仗后意气风发;跟着战争一起成长的新兵从毫不留情地枪杀俘虏,到学会怜悯、主动把枪放到伤员的身旁,让其解脱痛苦。还有初入伍的新兵蛋子,因为没经验会抬头过高而被爆头身亡。

    这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了。

    这个参加过冬季战争的老兵再次入伍,经常对于上级的命令不屑一顾,不爽时更是直接破口大骂、毫不留情。

    但他对战友又十分照顾,不仅细心教导刚转来的新兵如何巡逻,还冒着枪林弹雨将受伤的战友背过河。

    别看人家整天一副老油条的样子,打起仗来可丝毫都不含糊。不仅握枪姿势极为实用,连清战壕的战术都十分精准高效。

    明明有着一身好本事,可以在战争里建立丰功伟绩的他,却一脸不在乎:

    你想成为英雄,我才不在乎那种事,只有需要时才前进,否则就趴着,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被杀,而是杀戮。

    他真正在乎的是,在家中的三个儿女和即将生产的妻子。

    当他终于有假期回家照顾妻儿时,还不忘一起收割家中田地里的黑麦,而这一幕是全片少有的暖色调的温馨画面。

    没有真正意义主角的《无名战士》,反倒每一个人物身上独有的特点给刻画了出来。即使看完电影的我们仍旧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各自鲜明的性格却能够被人深深地记在脑海里。

    这种看似是“弱化”单一角色的讲述方式,其实是用一种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我们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普通人在战争面前的无奈、悲伤,还有失去亲人、失去生活的迷茫。

    这种影响其实是我们在超级英雄电影里看不到的,因为那些战斗力爆棚、能够死而复生的超级英雄更多时候考虑的不是面包,而是如何打败敌人。

    或许我们在看这些超级英雄电影时会感觉热血沸腾、兴奋不已,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行侠仗义、锄强扶弱,但是他们却不会告诉我们做一名光鲜的英雄背后所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即便芬兰在这场战争里占据着声誉优势,但是在《无名战士》里我们几乎看不到苏联方面大规模的军队,只有偶尔零星的几个苏联小兵还提醒着我们这是一场国家之间的战争。

    这种刻意不渲染敌方形象的做法,与去年诺兰的《敦刻尔克》颇为相似,这样做的本意是想要让观众去反思战争所来的影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而非去建立敌对情绪。

    在这场战争之后芬兰选择了维持中立外交政策,即便在东西冷战时期也维持中立。这样的深远影响足以见得战争带给芬兰人民的伤痕有多么的深。

    那个老兵曾一语道出了这个伤疤: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可怕的,是谁发动的已经不重要了,所有经历的人都会受难。

    当老兵在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中,妻子飞扑入怀、女儿眼神里的开心,我们才会明白,家是最值得去守护的东西。

    文/冷子墨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