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的第一部《A Tribute to Isabelle Huppert》是《Coup de torchon》, 影片被譯為《大清洗》。在談論電影內容前,電影放映前後出乎意料的情況在這裏不得不一提。網站以及宣傳手冊顯眼地寫著影片下午七點四十分開始,法語對白帶有英語字幕。結果由於影院管理失當,觀眾不得不在應該屬於影片的開場時間後入場,當然影片沒有按時播出。影片開始播放期間,沒有出現所謂的“帶有英語字幕”使我感到詫異,不過我也沒有任何異議,此種情況有可能出現在某些電影開頭的呢喃細語而不會設任何字幕。就在此時,旁邊已經少得可憐的觀眾小聲談論著,接著就是觀眾的不斷離場,留下類似我這種不懂裝懂的觀眾。即使我有法語的基礎,可是影片內人物的法語水準已經超過我所能夠完全聽懂的水準。難得我已經鍛煉了一開場就不打算中途離場的習慣,即使是上個洗手間,我也寧願憋著看完電影為止,這是一種做專業影迷的良好操守(笑)。電影放映期間間斷地出現笑聲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不過,沒有任何字幕的法語電影,我也不能夠擔保能操一口流利法語的非法裔觀眾也能體會電影的笑意或者更深層的黑色幽默。
女教师和上尉,两次,都回答:傍晚六点。
老盲人的回应,两次,都一样:傍晚六点……我们在驶入原始丛林。
法属西非的傍晚六点,太阳的光芒依然旺盛。
在这个寓意式的段落中,盲者承担着古典意义上预言者的角色,同时他又是神秘主义和黑色幽默的。或许傍晚六点象征着一个模糊的边界,昼与夜、晨与昏,光明与黑暗——甚至——善与恶,它们彼此共存。不过众人活着,无需思考,我们都不在乎预言,也不需要费劲去猜它的意思。不是吗?
整个电影的情节,是某个培养在实验皿中的黑色寓言,四次谋杀标志着四个阶段。
故事的主角——卢西恩警官,驻守着一个西非小镇,他看上去唯唯诺诺、胆小怕事。镇长把公厕修在他的阳台底下,妻子和小舅子不正常的关系,每天被两个皮条客戏弄,情人被丈夫殴打,面对这些,卢西恩虽然嘴上不服,可除了偷偷摸摸的小算盘,从来就没有试图过去真正解决。其实卢西恩就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如果这算一个优点的话,的确,他连作为一个殖民者的起码的“种族意识”都非常淡薄。
当然,卢西恩也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自尊,他最无法忍受的显然是皮条客在大庭广众下对他的侮辱。可是咨询的结果很糟糕,上司和同事用狠狠踹他屁股的方式教育了卢西恩,以牙还牙。是啊,既然大家都不在乎,他又何必在乎呢。于是他枪杀了那两条坏虫。
至于马依凯——卢西恩情人的丈夫——也是一个恶棍,他打老婆,也无故殴打黑人。镇长和神甫都说要惩罚他对吧,其实卢西恩也这样想,可原本缺少的是行动的决心,既然权力和神意的代表都这么认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所以枪杀马依凯的过程干净利落得多,将死者连唱歌的力气都可以省下了。
如果说前两次杀人还是受到了外部意志的影响,此后卢西恩已经从周围的世界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他卢西恩不过是众人的代表,是众人的手,是众人的意志,所以嘛,他并没有责任。因此卢西恩在枪杀发现马依凯尸体的黑人时,还能镇定自若地讲出一番道理:嘿,小子,你挡了大家的道。
正如我们不能指望实验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自行中断,期望卢西恩就此打住亦是大谬不然。卢西恩已经不仅仅是大众意志的代表了,他要做大众意志的开发者、引路人,他现在是人性恶面的引信。所以通过一场不算高明的布局,他假情人之手杀死了妻子和小舅子,也顺势逼得情人远走高飞。
外界仍是一贯的麻木不仁,众人担心的是自身的安危——法国要和德国开战了——达拉第这个大白痴!
结尾,是改编自小说的电影的神来之笔。在一场弥漫着绥靖主义气氛的舞会上,卢西恩和女教师——被暗恋、被仰慕者——跳起了舞,仿佛新生活正在朝他招手。
这时两只大猩猩闯进了舞会,在四周堆积的白骨中开始自己的舞蹈。这是导演的设想,却没有落实。他留下的是光明的尾巴。在赋格式的对应开场的画面里,卢西恩用枪指点着玩耍的孩童,最终犹豫,又似乎开始忏悔,仿佛痛苦的回忆起,在同样的地点,在日蚀的时候,他曾为这群孩子燃起火堆,驱走黑暗。现在,晴空朗日。
是什么在改变卢西恩,是女教师代表的爱、信念、理性和知识吗?
您别开玩笑了!
影片攝於1981年,電影中的法國人都帶有八十年代所特有浪漫主義的神韻。30年代的北非法屬殖民地,講述的是一段發生在當地員警頭目身上的黑色喜劇。此部電影的放映完全是為了向Isabelle Huppert致敬的,所以我從影片開始我就一直注意著Isabelle Huppert的出現。當影片放映完畢之際,發現Isabelle只是戲中的一個女配角,差點就讓我忽略了電影中演得極棒的Phillippe Noiret。Phillippe飾演戲中無能的警長,由於當地白人當道,他經常被白人蹂躪,並且還無動於衷地一直奉承他們的愚弄。正所謂人也會出現物極必反的情況,無能的警長竟然忍無可忍,向當道的白人一一槍殺掉,由於他平時的表現無膽無色,所以殺人事件就此瞞天過海。這就是所謂影片的譯名“大清洗”。戲中的Phillippe在殺人時的冷血無情和對情婦Isabelle的溫柔體貼足以體現出他自身不俗的演技。81年的Isabelle大約是28歲年紀,看慣她在《La pianiste》和《8 Femmes》老女人的演出,對於眼前出現的美麗動人的情婦Isabelle,我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導演Bertrand Tavernier的作品我一部都沒有看過,即使可能存在著語言問題而令我不能易於傳誦,《大清洗》中的黑色幽默我也自己清楚體會到。影片開頭無能的警長在突然來臨的日食下給殖民地小童點起一把篝火,以及殺人成癮的警長對正嬉戲的小童們的不忍殺戮的結尾處,一映輝映著,很顯然就是給殖民地當政的白人嘴臉一個很好的諷刺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