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梅尔·吉布森钱斯·赫斯菲尔德沃尔顿·戈金斯玛丽安娜·琼-巴普蒂斯特肖恩·本森保利诺·努内斯马克·戴黛博拉·格罗弗米雪儿·朗罗伯特·博克斯塔尔迈克尔·迪克森米克尔·康德肖恩·塔克沙维尔·索特洛肖恩迪瓦恩迈克尔·戴森迪伦·罗伯茨
类型:喜剧动作奇幻导演:艾什姆·内尔姆斯伊恩·内尔姆斯 状态:正片 年份:2020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33440169热度:0 ℃ 时间:2024-06-11 17:14:45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其实还挺好看的,豆瓣评分太低,所以多给一星
圣诞老人为什么给坏孩子送煤?百度还真有人给了答案
一个收到煤块、怨恨圣诞老人的坏孩子(名叫韦恩,家境和做派也挺像那个韦恩,哈哈),雇佣杀手去刺杀圣诞老人。这个杀手有个悲惨的童年,祈求圣诞老人的解救,圣诞老人帮不了他,他就由爱变恨,恨了一辈子,现在终于有机会提枪杀过来了
圣诞老人最近过得也不顺,他跟美国政府签了合同,要弘扬holiday spirit,礼物送得越多,收入就越多,可惜现在不景气,很多人不尊重圣诞节,孩子们经常惹事生非,礼物送不出去,今年驾驯鹿出门送礼物,又遇上坏孩子朝天扫射,大意了,没有闪,中了冷枪。圣诞老人很灰心,没有人尊重自己的工作,生活没有意义没有目标啊,而且入不敷出,圣诞工厂快开不下去了,厂里百多号精灵该怎么办啊?只好被迫再跟美国军方签合同,额外赶造飞机零件。军方管得严,要安检,精灵鞋子上超可爱的小铃铛都得剪掉才行
最后,杀手突破军方防线,杀了圣诞老人。圣诞老人当然死不了,几秒钟复活,杀了杀手,还闯进坏小孩韦恩家,威胁坏小孩以后必须做个好孩子
圣诞节的节日精神,刨掉最初的宗教色彩,其实主要就是孩子们的节日。孩子们在圣诞节许下心愿,有的是想要一份自己不容易得到的礼物,有的会把这份礼物同自己长大后的理想联系起来,有的会像那个杀手一样把圣诞老人当成救世主。电影从祈愿/满足、孩子/圣诞老人这个角度来拍圣诞节,蛮有意思的。而且,按照电影的说法,孩子们寄给圣诞老人的信,最后都会被邮局集中送往一家秘密的圣诞工厂,这种说法也挺安慰人的
格雷厄姆•格林有个短篇小说《亲爱的福尔肯海姆先生》,书信体,写一个父亲跟心理医生讲诉自己儿子六岁时遭受的心理创伤。当时,圣诞老人坐直升飞机来派送圣诞礼物,结果降落时,他的头被螺旋桨整个切掉,还戴着白色假胡子,从半空中划过,儿子在场目睹了整个过程。其他孩子都会长大,不再相信圣诞老人是真的,但儿子不行,“圣诞老人当然是真的,因为我亲眼瞧见他死了”
梅尔这次演的是圣诞老人,惊不惊喜?
这个“其貌不扬”的电影,竟然是圣诞的应景之作,如果不是喜欢梅尔的,估计都不会点进来看。
只是,这是梅尔去年的应景之作,因为实在泛善可陈,一直丢在片库里头,几乎都忘了。
一眨眼,又是圣诞了。
这一年……,是不是得感慨一下时光呢……还是算了吧。n
老外的神经套路和赵本山不太一样。
赵本山最大的本领就是嘲讽脑袋大脖子粗,愣是靠卖拐把全国人民都拐进去了。
而老外不一样,老外就喜欢折腾“大人物”,总统什么的,该怼就怼,怼完总统还没辙,这酸爽是我大天朝体会不到的。
这一次,圣诞老人也没能逃脱被调侃的命运。
故事里头的小孩,也不知道是不是圣诞老人的“神眼”,反正看出来不是什么好人,于是送了个圣诞礼物给他提个醒。
一般人也就改了。
但这小孩天赋异禀,此等羞辱怎能不报。n
长大后的小孩,有点忧郁。
也不知道忧郁个啥。
神一样的字幕组告诉我们,他在怀念张明敏。n
怀念归怀念,该报的仇还是要报的。
而此时的圣诞老人,正在和圣诞阿姨做不可描述的事。
这一路的打打杀杀,无头无脑,反正也就圣诞节看个乐子。
可惜的是,这电影不太适合全家欢。
对于这部电影,我想说的就是:
细细品味,唇舌之间有一丝辛辣的讽刺,以及少许令人玩味的黑色幽默。
一.打破常规的人物形象刻画
1.圣诞老人,咱就说不再是那个宣传画上,胖胖圆圆,慈祥和善的老人家。而是一个天天不修边幅,开着破旧红色福特皮卡,像个落魄农民的老年人。就连圣诞奶奶,也在政治正确的情况下,变成了个头有点谢顶的黑人。
虽然老人家很尽职尽责地送礼物,但是越来越少的孩子会珍惜他送的礼物,甚至还为了生计出售他的一片心意。虽然全世界都在使用圣诞老人的肖像,但由于版权共享,所以圣诞老人也吐槽,自己就是个笑话:自己过得入不敷出,但商家却挣得盆满钵满。
就连送礼物时,都会被玩枪的孩子击伤,甚至雪橇都被打穿了。看似象征了自由与民主的美国政府,实际上枪支泛滥,未成年人都能随意在大人的教育下使用枪支。节日精神丧失,一切都在资本的度量衡下变得冷酷和敷衍,而孩子们对圣诞节失去兴趣,也是圣诞老人最痛心的地方。
2.小变态和大变态的出现,让原本落魄的电影主题多出了一丝复仇色彩,但这种复仇却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价值观上。
电影里的小变态,从小生活在一个与祖母相依为命,被父母扔在家里的环境中,而缺少正确的引导,导致他过早地学会成人世界里那些两面三刀、衣冠禽兽的表演技巧。内心灰暗的他是一个只要我想要,就必须满足我,如果违背我,就搞死你的“好学生”形象。
这可真是:不怕变态力气大,就怕变态有文化、有钱、还没什么顾虑。
同样是变态,与小变态如出一辙的就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变态,而这个大变态因为童年的家庭问题,导致将一切希望放在了圣诞老人身上。由于他无恶不作,心灵阴暗,所以圣诞老人后期就没再搭理过他,结果造成这个孩子因爱生恨,将一切问题归罪于圣诞老人。
在极强的自律、自强、自私的性格中,这个长大成人的孩子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杀手之一,他毫无怜悯心,也没有什么道德感,而他唯一的温柔就是那个圆乎乎的小仓鼠。(众所周知,仓鼠寿命其实非常短)
二、出乎意料的情节中,饱含赤裸裸的讽刺和调侃
电影中其实出现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情节设置,其中之一就是资本的现身。
让人没想到的是,圣诞老人作为所有西方人信仰的节日形象,竟然也受控于美国政府,需要找美国政府领救济和补贴。而为了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营,卑微的圣诞老人竟然接下了军工订单,帮美军生产战斗机的智能平板。
这里其实表现出了资本的傲慢,因为在它们看来,一切都能够明码标价,什么传统,什么原则,什么底线,在金钱面前都是放屁。
除此之外,人类的傲慢也在电影中有了明确的体现。
面对工厂里只吃蛋糕这种简单碳水的小精灵,人类竟然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不健康,这里面再一次讽刺了人类本位主义的无知,显示出了人类认知的险隘和意识中无法被消除的偏见。
作为小精灵工头的7号,显然是个让人敬佩的角色,他面对人类的误解和傲慢,不仅耐心地聆听,还在听后做出了细心认真的解释,这可能也是精灵比人类长寿的奥秘——谦卑。
这部电影我本人非常喜欢的,虽然有不少网友说这简直是胡来,但想要突破传统的窠臼,没有一点点疯狂和创意是完全不现实的,无论在大家眼中多么不可思议,但电影轻快的节奏和简洁的叙事,我本人还是非常认可的~
前些时还看到B站的一个视频,讲的是国内人的崇洋媚外,理由就是国内的青年人过圣诞节。我在回复里写道:美国人过圣诞节的传统是一家人进教堂、一起拆礼物吃晚餐,如果国人真祟洋媚外他们其码也应该进教堂。其实国人过圣诞节只是找个理由小情人约会和玩儿罢了,当然,还有商家促销。
其实这个UP主说的情况早先就有人提过:中国人的节日意义正在丧失,五一节,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端午节,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中秋节,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十月一,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过年,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又加上中洋两个情人节,第三个变相情人节就是圣诞节。其实也是吃吃喝喝玩儿玩儿乐乐。如果所有的节日都一样,节日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就是放假玩乐商业促销的理由吗?
从这部电影你可以看到,中国人遇到的问题,美国人也遇到了:圣诞节人们只知道玩儿乐和索取礼物,没有人在乎家人和感恩。圣诞节的传统意义被商业文化冲击得七零八落,没人在意,更没人在意圣诞老人,所以圣诞老人只沦落为商业符号,但他又没有版权所以日子同样过得清苦。为维持生技他不得不改做军火生意。
当一个孩子索取礼物不得时立即心生忌恨,竟派杀手去杀圣诞老人,可见圣诞老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杀手到处购买别人的童年礼物,而只要花钱就能得到,也是对商业文化冲击节日意义的一种讽刺。
但总的来说,电影立意讽刺却诠释不深,点到为止,最后只变成英雄斗恶魔的大恶战,好在干净利索,没有拖泥带水,不负吉卜森老英雄的气概。
是啊,节日在中国本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到了现代,商业文明主载世界的时代,它们早失去了以往的意义与价值,但是我们平日里又活得那样累,需要节日来休息和玩儿乐,而国家也需要为商业活跃找促销的理由,所以节日有了新的意义,虽然暧昧,但总不至于消失。这就是现代节日的尴尬地位。
节日的意义当然有休息的一面,但更是纪念和珍惜某种精神,找不到这个精神内核,节日在现代永远只是一种尴尬的存在。电影里有圣诞老人收到感谢信的情节,似乎在说有人还在感恩,但实在过于苍白,只显得可怜。另一方面,老爷子最后丢弃温和慈善的作派,去威胁一个作坏事的孩子,好像在找新的意义,但终究只是电影的一种娱乐胡扯罢了。
在节日尴尬地位上,美国人面对的局面其实和中国人是一样的。
最后,电影表现了一场虽规模不大,但仍节奏明快利索有趣的枪战戏,可见美国人有多爱枪。这也是枪支泛滥的原因之一吧。我们觉得枪多了威险美国人恐怕也是这么看,但他们就是爱枪啊。
看完之后确实想问:这是什么鬼?
不过还是算精彩,尤其杀手追杀圣诞老人一段,干脆利落,行云流水,不输很多大制作的动作枪战片。
说恶搞,可一点也不好笑。说主题,根本就没有什么主题。说黑色,又没有黑到底。其实就是个颠覆圣诞类型片的影片,但是又没有抨击主流,不带观点,导演压根儿就没想告诉你什么。总之,非常的无厘头。
主流的圣诞题材电影,无论是圣诞老人的礼物被坏人破坏了,还是驯鹿雪橇在巴黎横冲直撞,但是,合家欢是基调,善良打败邪恶是原则,节日快乐气氛是永恒主题。本片算是把圣诞题材电影彻底玩坏了,这片子明显是个儿童不宜的圣诞电影。
开场,揭不开锅的圣诞老人就在送礼物途中挨了小屁孩的枪子,最后,直接被杀手当面爆了头,这个设定实在是太颠覆了。
再想:圣诞电影可以这么拍吗?
回答:难道不能这么拍吗?
这时候,就觉得导演真会玩,愣是把圣诞电影玩坏了。不过,应该有很多年轻人会喜欢这个无厘头的调调。
史诗尾巴
小兄弟
大脚哈利
合家欢
卡萨诺瓦
唯我独尊
讲述了佩林是一名没有固定工作的大龄未婚女青年,主...
播放指数:983℃
其实还挺好看的,豆瓣评分太低,所以多给一星
圣诞老人为什么给坏孩子送煤?百度还真有人给了答案
一个收到煤块、怨恨圣诞老人的坏孩子(名叫韦恩,家境和做派也挺像那个韦恩,哈哈),雇佣杀手去刺杀圣诞老人。这个杀手有个悲惨的童年,祈求圣诞老人的解救,圣诞老人帮不了他,他就由爱变恨,恨了一辈子,现在终于有机会提枪杀过来了
圣诞老人最近过得也不顺,他跟美国政府签了合同,要弘扬holiday spirit,礼物送得越多,收入就越多,可惜现在不景气,很多人不尊重圣诞节,孩子们经常惹事生非,礼物送不出去,今年驾驯鹿出门送礼物,又遇上坏孩子朝天扫射,大意了,没有闪,中了冷枪。圣诞老人很灰心,没有人尊重自己的工作,生活没有意义没有目标啊,而且入不敷出,圣诞工厂快开不下去了,厂里百多号精灵该怎么办啊?只好被迫再跟美国军方签合同,额外赶造飞机零件。军方管得严,要安检,精灵鞋子上超可爱的小铃铛都得剪掉才行
最后,杀手突破军方防线,杀了圣诞老人。圣诞老人当然死不了,几秒钟复活,杀了杀手,还闯进坏小孩韦恩家,威胁坏小孩以后必须做个好孩子
圣诞节的节日精神,刨掉最初的宗教色彩,其实主要就是孩子们的节日。孩子们在圣诞节许下心愿,有的是想要一份自己不容易得到的礼物,有的会把这份礼物同自己长大后的理想联系起来,有的会像那个杀手一样把圣诞老人当成救世主。电影从祈愿/满足、孩子/圣诞老人这个角度来拍圣诞节,蛮有意思的。而且,按照电影的说法,孩子们寄给圣诞老人的信,最后都会被邮局集中送往一家秘密的圣诞工厂,这种说法也挺安慰人的
格雷厄姆•格林有个短篇小说《亲爱的福尔肯海姆先生》,书信体,写一个父亲跟心理医生讲诉自己儿子六岁时遭受的心理创伤。当时,圣诞老人坐直升飞机来派送圣诞礼物,结果降落时,他的头被螺旋桨整个切掉,还戴着白色假胡子,从半空中划过,儿子在场目睹了整个过程。其他孩子都会长大,不再相信圣诞老人是真的,但儿子不行,“圣诞老人当然是真的,因为我亲眼瞧见他死了”
梅尔这次演的是圣诞老人,惊不惊喜?
这个“其貌不扬”的电影,竟然是圣诞的应景之作,如果不是喜欢梅尔的,估计都不会点进来看。
只是,这是梅尔去年的应景之作,因为实在泛善可陈,一直丢在片库里头,几乎都忘了。
一眨眼,又是圣诞了。
这一年……,是不是得感慨一下时光呢……还是算了吧。n
老外的神经套路和赵本山不太一样。
赵本山最大的本领就是嘲讽脑袋大脖子粗,愣是靠卖拐把全国人民都拐进去了。
而老外不一样,老外就喜欢折腾“大人物”,总统什么的,该怼就怼,怼完总统还没辙,这酸爽是我大天朝体会不到的。
这一次,圣诞老人也没能逃脱被调侃的命运。
故事里头的小孩,也不知道是不是圣诞老人的“神眼”,反正看出来不是什么好人,于是送了个圣诞礼物给他提个醒。
一般人也就改了。
但这小孩天赋异禀,此等羞辱怎能不报。n
长大后的小孩,有点忧郁。
也不知道忧郁个啥。
神一样的字幕组告诉我们,他在怀念张明敏。n
怀念归怀念,该报的仇还是要报的。
而此时的圣诞老人,正在和圣诞阿姨做不可描述的事。
这一路的打打杀杀,无头无脑,反正也就圣诞节看个乐子。
可惜的是,这电影不太适合全家欢。
对于这部电影,我想说的就是:
细细品味,唇舌之间有一丝辛辣的讽刺,以及少许令人玩味的黑色幽默。
一.打破常规的人物形象刻画
1.圣诞老人,咱就说不再是那个宣传画上,胖胖圆圆,慈祥和善的老人家。而是一个天天不修边幅,开着破旧红色福特皮卡,像个落魄农民的老年人。就连圣诞奶奶,也在政治正确的情况下,变成了个头有点谢顶的黑人。
虽然老人家很尽职尽责地送礼物,但是越来越少的孩子会珍惜他送的礼物,甚至还为了生计出售他的一片心意。虽然全世界都在使用圣诞老人的肖像,但由于版权共享,所以圣诞老人也吐槽,自己就是个笑话:自己过得入不敷出,但商家却挣得盆满钵满。
就连送礼物时,都会被玩枪的孩子击伤,甚至雪橇都被打穿了。看似象征了自由与民主的美国政府,实际上枪支泛滥,未成年人都能随意在大人的教育下使用枪支。节日精神丧失,一切都在资本的度量衡下变得冷酷和敷衍,而孩子们对圣诞节失去兴趣,也是圣诞老人最痛心的地方。
2.小变态和大变态的出现,让原本落魄的电影主题多出了一丝复仇色彩,但这种复仇却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价值观上。
电影里的小变态,从小生活在一个与祖母相依为命,被父母扔在家里的环境中,而缺少正确的引导,导致他过早地学会成人世界里那些两面三刀、衣冠禽兽的表演技巧。内心灰暗的他是一个只要我想要,就必须满足我,如果违背我,就搞死你的“好学生”形象。
这可真是:不怕变态力气大,就怕变态有文化、有钱、还没什么顾虑。
同样是变态,与小变态如出一辙的就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变态,而这个大变态因为童年的家庭问题,导致将一切希望放在了圣诞老人身上。由于他无恶不作,心灵阴暗,所以圣诞老人后期就没再搭理过他,结果造成这个孩子因爱生恨,将一切问题归罪于圣诞老人。
在极强的自律、自强、自私的性格中,这个长大成人的孩子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杀手之一,他毫无怜悯心,也没有什么道德感,而他唯一的温柔就是那个圆乎乎的小仓鼠。(众所周知,仓鼠寿命其实非常短)
二、出乎意料的情节中,饱含赤裸裸的讽刺和调侃
电影中其实出现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情节设置,其中之一就是资本的现身。
让人没想到的是,圣诞老人作为所有西方人信仰的节日形象,竟然也受控于美国政府,需要找美国政府领救济和补贴。而为了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营,卑微的圣诞老人竟然接下了军工订单,帮美军生产战斗机的智能平板。
这里其实表现出了资本的傲慢,因为在它们看来,一切都能够明码标价,什么传统,什么原则,什么底线,在金钱面前都是放屁。
除此之外,人类的傲慢也在电影中有了明确的体现。
面对工厂里只吃蛋糕这种简单碳水的小精灵,人类竟然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不健康,这里面再一次讽刺了人类本位主义的无知,显示出了人类认知的险隘和意识中无法被消除的偏见。
作为小精灵工头的7号,显然是个让人敬佩的角色,他面对人类的误解和傲慢,不仅耐心地聆听,还在听后做出了细心认真的解释,这可能也是精灵比人类长寿的奥秘——谦卑。
这部电影我本人非常喜欢的,虽然有不少网友说这简直是胡来,但想要突破传统的窠臼,没有一点点疯狂和创意是完全不现实的,无论在大家眼中多么不可思议,但电影轻快的节奏和简洁的叙事,我本人还是非常认可的~
前些时还看到B站的一个视频,讲的是国内人的崇洋媚外,理由就是国内的青年人过圣诞节。我在回复里写道:美国人过圣诞节的传统是一家人进教堂、一起拆礼物吃晚餐,如果国人真祟洋媚外他们其码也应该进教堂。其实国人过圣诞节只是找个理由小情人约会和玩儿罢了,当然,还有商家促销。
其实这个UP主说的情况早先就有人提过:中国人的节日意义正在丧失,五一节,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端午节,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中秋节,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十月一,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过年,放假,游山玩水,购物,喝大酒……又加上中洋两个情人节,第三个变相情人节就是圣诞节。其实也是吃吃喝喝玩儿玩儿乐乐。如果所有的节日都一样,节日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就是放假玩乐商业促销的理由吗?
从这部电影你可以看到,中国人遇到的问题,美国人也遇到了:圣诞节人们只知道玩儿乐和索取礼物,没有人在乎家人和感恩。圣诞节的传统意义被商业文化冲击得七零八落,没人在意,更没人在意圣诞老人,所以圣诞老人只沦落为商业符号,但他又没有版权所以日子同样过得清苦。为维持生技他不得不改做军火生意。
当一个孩子索取礼物不得时立即心生忌恨,竟派杀手去杀圣诞老人,可见圣诞老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杀手到处购买别人的童年礼物,而只要花钱就能得到,也是对商业文化冲击节日意义的一种讽刺。
但总的来说,电影立意讽刺却诠释不深,点到为止,最后只变成英雄斗恶魔的大恶战,好在干净利索,没有拖泥带水,不负吉卜森老英雄的气概。
是啊,节日在中国本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到了现代,商业文明主载世界的时代,它们早失去了以往的意义与价值,但是我们平日里又活得那样累,需要节日来休息和玩儿乐,而国家也需要为商业活跃找促销的理由,所以节日有了新的意义,虽然暧昧,但总不至于消失。这就是现代节日的尴尬地位。
节日的意义当然有休息的一面,但更是纪念和珍惜某种精神,找不到这个精神内核,节日在现代永远只是一种尴尬的存在。电影里有圣诞老人收到感谢信的情节,似乎在说有人还在感恩,但实在过于苍白,只显得可怜。另一方面,老爷子最后丢弃温和慈善的作派,去威胁一个作坏事的孩子,好像在找新的意义,但终究只是电影的一种娱乐胡扯罢了。
在节日尴尬地位上,美国人面对的局面其实和中国人是一样的。
最后,电影表现了一场虽规模不大,但仍节奏明快利索有趣的枪战戏,可见美国人有多爱枪。这也是枪支泛滥的原因之一吧。我们觉得枪多了威险美国人恐怕也是这么看,但他们就是爱枪啊。
看完之后确实想问:这是什么鬼?
不过还是算精彩,尤其杀手追杀圣诞老人一段,干脆利落,行云流水,不输很多大制作的动作枪战片。
说恶搞,可一点也不好笑。说主题,根本就没有什么主题。说黑色,又没有黑到底。其实就是个颠覆圣诞类型片的影片,但是又没有抨击主流,不带观点,导演压根儿就没想告诉你什么。总之,非常的无厘头。
主流的圣诞题材电影,无论是圣诞老人的礼物被坏人破坏了,还是驯鹿雪橇在巴黎横冲直撞,但是,合家欢是基调,善良打败邪恶是原则,节日快乐气氛是永恒主题。本片算是把圣诞题材电影彻底玩坏了,这片子明显是个儿童不宜的圣诞电影。
开场,揭不开锅的圣诞老人就在送礼物途中挨了小屁孩的枪子,最后,直接被杀手当面爆了头,这个设定实在是太颠覆了。
再想:圣诞电影可以这么拍吗?
回答:难道不能这么拍吗?
这时候,就觉得导演真会玩,愣是把圣诞电影玩坏了。不过,应该有很多年轻人会喜欢这个无厘头的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