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伸冤人2

伸冤人2  制裁特攻 / 私刑教育2(台) / 叛谍裁判2(港)

354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佩德罗·帕斯卡艾什顿·桑德斯奥森·比恩比尔·普尔曼梅丽莎·里奥乔纳森·斯卡弗沙基纳·贾弗里卡罗琳·戴特德·阿尔奇迪杰伊·赫农马克西米利安·麦克纳马拉安德烈·阿罗维斯基

类型:动作惊悚犯罪导演:安东尼·福奎阿 状态:HD 年份:2018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26356631热度:6 ℃ 时间:2024-06-11 19:20:01

简介:详情  麦考尔(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 饰)一直以来都过着隐姓埋名离群索居的生活,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只有苏珊(梅丽莎·里奥 Melissa Leo 饰)还和他保持着联系。一天,苏珊接到任务,...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麦考尔(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 饰)一直以来都过着隐姓埋名离群索居的生活,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只有苏珊(梅丽莎·里奥 Melissa Leo 饰)还和他保持着联系。一天,苏珊接到任务,要前往布鲁塞尔调查一位CIA特工自杀的案件,之后就失去了联系,麦考尔凭借这本能察觉到,苏珊已经死了  为了调查苏珊死亡的真相,麦考尔不惜重出江湖,他和曾经的搭档戴夫(佩德罗·帕斯卡 Pedro Pascal 饰)取得了联系,然后得知苏珊的死亡和他曾经的同行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今他们都已经成为了自由职业杀手,而苏珊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所有事件的发源处就是那起特工自杀案件。
  • 头像
    Mark成磊

    特工麦考尔在开往土耳其列车上读的那本《在世界与我之间》,是黑人历史上几经辛苦建构的自我认同,也交代了所有故事情节的原因和结局,通过对艺术少年的驯养,伸冤人做到了“我把最好的自己献给你”,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执刑人”。

    丹尼尔华盛顿成就了这部电影,喜欢他所有细节的原则性,喜欢他一直通过读书始终清醒的辨别这个世界。

  • 头像
    这胖子爱看电影

    看着60多岁的丹泽尔·华盛顿在荧幕上动若脱兔,大杀四方,还真是暗爽无比。2014年,一部老派的动作片《伸冤人》成功引起了大批影迷的关注。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退休士兵麦考尔,隐姓埋名于大卖场过“退休”生活,一系列意外,为营救被逼良为娼的少女,他最后在宜家卖场以一敌十多个个、杀得流血漂橹。

    关键是,血腥四溅,血肉横飞中居然还带有绅士般的优雅。

    麦考尔靠着地理优势,坚决不用枪这种动作片俗物,像《杀手里昂》一样,要么靠飘逸的走位近身杀敌,要么用商品架上射钉枪、锤子、剪刀等工具辅助,温馨的卖场变成了他的武器库,也成为了他的屠场。四年之后,我们终于等来了系列第二部《伸冤人2》 (The Equalizer 2)。

    相比第一部,《伸冤人2》更突出了主人公生活中的日常。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一样一位非常有趣的麦考尔。平日中,他是一位耐心,感情丰富的专车司机。

    他的乘客,从“活一天就是赚到了”的老人,在车里预演应聘的年轻人,到即将要去伊拉克的年轻士兵,还有拿到奖学金激动得流泪的少数人群女孩。

    他是一位安静的司机,又像一位感情丰富的听众,他会情不自禁被这些人感动到热泪盈眶,也会笃定的对即将去战场大兵说出,“下次回来,我去接你”这样的鼓励。

    影片极为耐心的描绘了作为普通司机的麦考尔的平常一面。影片风格的变奏来自那场突如其来的仗义相助。在温吞、平淡的生活间隙,麦考尔犹如一柄钝器,不触不发,出鞘即寒光闪烁,饮血方归。

    一位明显被殴打羞辱过的哭泣女孩上了她的车,之后,他回到了送她出来的地方,去到了那个满是上流阶层男士的房间里。他冷静给了几位男士机会,遭到拒绝后,他按下手表计时器,用对方信用卡作为武器,给了几位年轻人教训。

    有趣的地方是,麦考尔在确认对方不是左撇子后,掰折了对方的左手,留下右手,不影响他以后的工作,还让对方付了车费,而且按照他的要求打了五星好评。这是麦考尔的原则,罪不至死,但必须受到惩戒,教训是一回事儿,叫了车,当然还是要付钱,而且对于自己的服务,他认为必须给好评。麦考尔的原则不容触碰,一旦超越底线,他将从温柔的大叔秒变嗜血的杀手。

    这次小试牛刀只是一次预演,故事真正的激励事件是他交情颇深的好友,以前的同事,惨遭杀害。由此,他必须褪去平凡,披上战衣,重拾武器,走上复仇之路。

    在动作设计和剧情节奏安排上,《伸冤人2》和第一部有着几乎一致的逻辑花纹。

    人物实现折叠对称,动作逻辑贯彻得坚决。同样在最后的高潮时刻,麦考尔必须孤身一人面对以少对多的决斗。第一部中的封闭卖场,变成了被暴风雨隔绝的海边小镇。这是麦考尔和妻子曾经定居的地方,风暴来临,警察护送所有的居民转移,唯独麦考尔往风暴之地前行。

    小镇再次成为了他一个人的猎场。麦考尔仍然坚持实用、高效原则,没有一点花哨的炫技,出手必致命。麦考尔如幽灵一般神出鬼没,如死神一般大杀四方。

    和第一部一样的个个击破,一开始利用对方的轻敌,逐一击破的过程,增加对方的压力,让恐惧减缓敌人的行动力和心理承受力,一旦出现失误,就会被麦考尔逮个正着。

    第一个人,被他出其不意用鱼枪钉在了墙上;第二个人被他的突袭,用刀杀个干净利落;第三个人,被引入他熟悉的面包房,依靠敏锐的观察力,利用对方进屋之前先用闪光弹震慑对手的职业病, 实现了一场粉尘爆炸,将对方炸为两半。最后一场杀戮,需要亲手裁决,因为对手特殊,他必须看着对方死去。

    于是,两人在小镇最高的灯塔上展开了贴身肉搏......暴风雨过去之后,战斗也随之结束,一切又回归生活的平常。影片开头,小区中被破坏的菜园重新种上了蔬果,被涂鸦过的墙壁变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和希望的壁画,失落的妇女看着壁画微笑,

    差点误入歧途的黑人男孩在校车上安心画画,坐过麦考尔专车的老人与失去联系的亲人取得了联系,麦考尔独自站在家门口,静看潮起潮落。

    《伸冤人2》中突出的日常性描绘,是动作片元素与社会背景的缝合,是浓稠暴力美学中一份综合性调剂,是戏剧性社会背景里的花朵,也是电影世界里的独特奇观。

    《伸冤人2》平衡了动与静,抑与扬,让观众体验了温吞,也感受到了鼎沸。这就是《伸冤人2》可以在浩如江海的动作片里,如珍珠一般闪耀的根本原因。

  • 头像
    我真爱看电影

    丹泽尔·华盛顿是一位伟大的演员!但是他从影37年来,从来没有拍过一部续集电影,惊讶不?难以置信吧,但确实如此,不过这一惯例在2018年被这部《伸冤人2》给打破了,在《伸冤人2》中丹泽尔·华盛顿继续出演前政府特工麦考尔这一角色,一个隐居的“超人”。

    第一次拍续集

    当我在2014年看完第一部《伸冤人》的时候,我就期待丹泽尔·华盛顿能再次出演麦考尔这个角色,我想当年很多看过第一部《伸冤人》的观众,应该都能产生和我一样的想法,为什么?因为丹泽尔·华盛顿,因为他把麦考尔这个角色塑造的太吸引人了!一个表面看似过着安静、单调生活的邻家中年大叔,实则身怀以一当百的出众能力,丹泽尔·华盛顿用他出色的演技,把这个有着很强神秘感的角色,诠释的自然,真实,可信度极高。

    看完《伸冤人2》后,我丝毫没有觉得片中动作场面少,反而觉得很适度,也许这就是丹泽尔·华盛顿的《伸冤人2》和基努·里维斯的《疾速特攻》所侧重的不同,《伸冤人2》侧重通过丹泽尔·华盛顿自身的表演来深入塑造麦考尔这个角色,从而吸引观众,而《疾速特攻》则侧重通过基努·里维斯在片中花样百出的动作场面来吸引观众。

    丹泽尔·华盛顿伟大的演员!

  • 头像
    Maxthor

    《伸冤人》(2014)、《伸冤人2》(2018)

    《伸冤人》(The Equalizer)是2014年安东尼·福奎阿(Antoine Fuqua)指导、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的动作犯罪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前任特工在隐退生活中与罪恶斗争的故事,影片将个人主义发挥到最大,画面和动作设计也充满了九十年代犯罪电影的质感,对特定动作粉丝而言是一部观赏性十分不错的电影。

    2018年,安东尼·福奎阿推出了续作《伸冤人2》(The Equalizer 2),这也是丹泽尔·华盛顿第一次参演的系列电影,影片继续保持着前作的水准和味道,尽管媒体口碑与前作一样不尽乐观,但观众口碑依旧是保持在十分积极的水平。

    本文将细数《伸冤人》系列中不为人知的彩蛋,以供交流和兴趣讨论,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1. 《伸冤人》最先出现的第一个画面为波士顿的托宾大桥(Tobin Bridge)

    托宾大桥在《伸冤人》系列的戏份颇多

    2. 在影片最开头,画面滑过罗伯特的家时,其中一个镜头可以看到书架上摆放的皮革包边书,这些书可以推断是富兰克林丛书系列(Franklin Library),该系列代表了书籍装帧印刷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是70~80年代的顶级书籍配置。

    《伸冤人》(2014)

    Franklin Library 100 Greatest

    3. 从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饰演的罗伯特·麦考尔(Robert McCall)的种种小细节可以看出,罗伯特患有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事实上,丹泽尔·华盛顿在开拍前的确和一些真实的强迫症患者交流和学习。

    《伸冤人》(2014)

    4. 关于罗伯特的旧职,在《伸冤人》中有所提及,由梅丽莎·里奥(Melissa Leo)饰演的苏珊·普卢默(Susan Plummer)曾提到过的“局里”(the Agency),大致可以推断出罗伯特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某个职位,非常有可能是隶属特别行动部(Special Activities Division)。

    《伸冤人》(2014)

    5. 在训练的时候,约翰尼·斯科蒂斯(Johnny Skourtis)饰演的胖子拉尔菲(Ralphie)穿的是刻有“外国人乐队世界巡演”(Foreigner world tour)的T恤,而外国人乐队的单曲“Urgent”曾经在法国被用来宣传1985年美剧版的《私家侦探》。

    《伸冤人》(2014)

    Foreigner world tour

    Single by Foreigner from the album 4

    6. 斯拉夫刚走进房间时,曾询问由亚历克斯·维多夫(Alex Veadov)饰演的特维(Tevi)关于讨债的事情,当时特维说:“对,他想要原谅,我问他:‘你当我是耶稣吗?’”,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应了亚历克斯·维多夫在2010年的短片《耶稣进城》(Jesus Comes to Town)中饰演耶稣的情节

    《伸冤人》(2014)

    没错,你就是耶稣 - Alex Veadov in Jesus Comes to Town (2010)

    7. 当罗伯特走进房间时,大卫·梅尼尔(David Meunier)饰演的斯拉夫(Slavi)将其称为“dedushka”,在俄语中意思为爷爷。

    《伸冤人》(2014)

    8. 罗伯特在《伸冤人》中戴的军事手表是松拓核心系列全黑款(Suunto Core All Black),但是影片中的表和松拓在市面上发售的款式并不是完全一致,松拓表示这并不是为电影量身定制的特别版本,而是片方在后期做了相应的特效改造。

    《伸冤人》(2014)

    Suunto Core All Black

    9. 大卫·哈伯(David Harbour)饰演的马斯特兹警探(Detective Masters)曾被罗伯特被困在车中,这辆车是一款捷豹XJ的第三代(Series III Jaguar XJ)

    《伸冤人》(2014)

    Jaguar XJ12 (1986)

    10. 在洗钱厂里,罗伯特询问维塔利·什塔布诺伊(Vitaliy Shtabnoy)饰演的安德里(Andri)手枪的枪是不是赫克勒-科赫公司的(Heckler Koch),实际上这把枪是春田兵工厂公司的XD(Springfield Armory)

    《伸冤人》(2014)

    Springfield XD 45

    11. 罗伯特在缴获洗钱厂的时候,给警方留下了一个提示:“跟着钱走”(follow the money),这是对丹泽尔·华盛顿以前演过的角色的致敬,在2006年的犯罪电影《局内人》(Inside Man)中,丹泽尔华盛顿收到了来自银行劫匪的线索:“跟着戒指走”(Follow the ring)。

    《伸冤人》(2014)

    12. 罗伯特在获得洗钱证据后,联系了FBI的莫斯利特工(Mosley),这是向1988年电影《午夜狂奔》(Midnight Run)中的莫斯利特工致敬。

    《伸冤人》(2014)

    Robert De Niro and Charles Grodin in Midnight Run (1988)

    13. 当罗伯特的同事询问罗伯特以前是做什么的,罗伯特说他以前是一个“皮普”(Pip),也就是格兰迪丝奈与种子合唱团(Gladys Knight & The Pips)的伴舞,实际上罗伯特的饰演者丹泽尔·华盛顿只是合唱团的粉丝,而在影片的最后大战时,广播系统播的歌就是合唱团的“Midnight Train to Georgia”

    Single by Gladys Knight & the Pips from the album Imagination

    14. 罗伯特在读完《老人与海》后,读的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写的《唐·吉诃德》,是在1605年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

    《伸冤人》(2014)

    Don Quixote de la Mancha (1605, first edition)

    15. 罗伯特结尾现身在普希金(Pushkin)的别墅中,这套别墅也曾经出现在1987年的恐怖电影《阁楼里的花》(Flowers in the Attic)中。

    《伸冤人》(2014)、《阁楼里的花》(1987)

    16. 影片的结尾,罗伯特的书换成了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Ralph Ellison)的《隐身人》(Invisible Man),讨论的是非裔美国人在20世纪早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伸冤人》(2014)

    Invisible Man written by Ralph Ellison

    17. 《伸冤人》的最后一个镜头致敬了美国垃圾桶画派画家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作品《夜鹰》(Nighthawks),爱德华也是1985年美剧版的主演爱德华·伍德华德(Edward Woodward)的名字。

    《伸冤人》(2014)、《夜鹰》(1942)

    18. 罗伯特在《伸冤人》片尾中发布的邮件标题为:“Odds Against You?”,这句标语来源于1985年的同英文名美剧《私家侦探》(The Equalizer)。

    《伸冤人》(2014)

    19. 《伸冤人2》开场时,罗伯特在火车上读的书是美国黑人作家塔那西斯·科茨(Ta-Nehisi Coates)写的《在世界与我之间》(Between the World and Me)。

    《伸冤人2》(2018)

    Between the World and Me jacket art

    20. 罗伯特在把艾什顿·桑德斯(Ashton Sanders)饰演的迈尔斯·惠特克(Miles Whittaker)拉出公寓时,曾把迈尔斯称为“Little Yummy”,这里指的是美国年仅11岁的黑帮成员罗伯特·桑迪弗,外号“Yummy”,其在1994年8月31日晚上在芝加哥被其他黑帮成员开枪杀死,随后登上了当年时代周刊9月份的封面,他也仅仅是上世纪90年代长期的黑帮冲突中的其中一位底层受害者。

    TIME Magazine Cover: Robert (Yummy) Sandifer

    21. 当罗伯特把迈尔斯拉出黑帮的公寓时,罗伯特使用激将法刺激迈尔斯去开枪,当时罗伯特说道:“5磅重的压力”(约等于4斤),实际上这是真实的,这把枪是柯尔特公司(Colt)的M1911A1而柯尔特公司的1911手枪以扳机的轻便与百年战场测试的准确度而闻名

    《伸冤人2》(2018)

    Colt 1911A1 PreWar

    22. 在迈尔斯藏在罗伯特家中时,罗伯特让迈尔斯把书架中的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的小说《土生子》(Native Son)拿出来,而饰演迈尔斯的艾什顿·桑德斯(Ashton Sanders)刚好就在2019年的小说改编电影《土生子》担任主演。

    《伸冤人2》(2018)

    《土生子》(2019)

    23. 两部影片的最后,都会有角色询问罗伯特:“你是什么人?”(Who are you?)

    《伸冤人》(2014)、《伸冤人2》(2018)


    结语

    目前还有没有《伸冤人3》还不得而知,安东尼·福奎阿曾表示有兴趣回归执导,但如何让这个拥有强迫症的鳏夫杀手罗伯特·麦考尔的《伸冤人》系列跻身新一线票房大作,媲美《疾速追杀》(John Wick)等,而不是像《飓风营救》(Taken)一样慢慢走下坡路,制作团队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尽管老牌个人英雄主义动作片依旧有非常稳定的受众,但如何让这个老骨头跟上时代的节奏,显然这又是一场恶战了。

  • 头像
    马泽尔法克尔

    信用卡能切开脑壳,但是切不走被剧透的记忆。所以请谨慎下翻。n

    自从招了伸冤人罗伯特麦考尔以后,宜家(Home Mart,神似IKEA,姑且如此翻译)的生意就每况愈下,毕竟你都不知道你买回家的锤子和电钻上面沾着哪个陌生人的血或者脑浆或者其他体液。

    老东家快要倒闭了,麦考尔面临失业。硬汉再就业无非就是那么几条路子,要不就去当安全顾问,比如巨石强森;要不就去开专车,比如金刚狼。麦考尔选择了后一种,把握住移动互联网大潮,每天接送三教九流的乘客。其中有个一闪而过的貌似还是纽约警局的豆豆警探。

    看第一部的时候,就觉得麦考尔的出身跟李四叔有点像。所以我还以为是豆豆警探寂寞难耐,想要拉个同款执行者入伙,搞十几台小霸王学习机串联一下重建The Machine的服务器,继续玩猜数字的游戏。

    以麦考尔的脾气,不用别人引导,他自己也闲不住。滴滴打车,滴滴打人,双核驱动,捆绑经营,两项服务当中至少有一项让你无法抗拒地给他打五星好评,靠着这种方式刷高评分。混迹于豆瓣的水军可以学习一下,也别再暗搓搓地盗号了,直接打上门去,不服就把丫手指给撅了。

    除了偶尔替遭到欺凌的无助女孩讨回公道、暴打一下手握黑卡的嚣张富二代,麦考尔也非常注意维持跟回头客的关系。一个名叫山姆的老人经常搭他的车。老人没事传授他一点人生经验,比如说“不要得罪能接触到你牙刷的人”这种让人菊花一紧的金玉良言。老人还经常给麦考尔讲他失散多年的妹妹,这事麦考尔也放在了心上,暗中调查起来。

    硬汉行侠仗义总需要有人提供情报和技术支持。帮老爷子寻找失散亲人的事情,麦考尔拜托给了他过去的同事苏珊。不久之前他还找苏珊帮忙调查一个被绑架出国的小女孩,后来为了救人,远赴浪漫的土耳其,上演了一出新新东方快车杀人事件。不过别人在东方快车上都是十几个人杀一个,他却是一个人杀十几个。

    在支持麦考尔的互联网创业项目滴滴打人的同时,苏珊还有自己的正经工作要做。一个替美国政府工作的比利时人死在了自己家中,苏珊亲自前往布鲁塞尔进行调查,结果在酒店房间里面遭到两个战斗力非常一般的小混混袭击,然后莫名其妙就死了。

    麦考尔当然不信他的老同事会被两个小混混干掉,因为他自己就经常跟小混混打交道。他们院子里的黑人少年迈尔斯是个万中无一、骨骼精奇的绘画奇才,却被拉拢进了帮派组织。于是麦考尔闯进了仿佛《中国有嘻哈》比赛现场的黑帮基地,对着一群长得像张震岳的人做出深情告白:我是你们失散多年的亲生爸爸!然后在他们懵[哔]的目光之中,把迈尔斯带走,批评教育了一番。

    改邪归正的迈尔斯老老实实地靠粉刷墙壁挣零用钱。为了获得足够的钱支付给迈尔斯,麦考尔还得出去开车接客。这天他遇到一个神情焦急的大哥,带着他兜了半天,大哥尿都快憋不住了。麦考尔突然说:大哥你不认路吧?说是要去机场,我都往反方向开了半个多钟头了。大哥终于憋不住了,从裤裆里掏出一根匕首,向麦考尔捅了过来,结果被他利用灵活的车技左甩右甩,甩得刀都拿不稳,最后还爆了头。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路痴不适合当杀手,尤其是你的刺杀目标还是个老司机的时候。

    利用杀手的手机反向定位,麦考尔找到了幕后黑手——他和苏珊共同的老战友戴夫,外号红毒蛇。红毒蛇总会生很多女儿,而且还老爱招惹打架之前先检查门有没有锁好的沉稳大叔。其实红毒蛇最应该加盟的是丹泽尔华盛顿和本片导演上一部合作的影片《豪勇七蛟龙》,他那一身Statesman的牛仔装束还有抽皮鞭的本领,挪到那里面毫无违和感。

    红毒蛇当时跟随苏珊一起去布鲁塞尔调查谋杀案。在酒店房间里,苏珊本来已经打跑了两个小混混,是红毒蛇上来补了关键的一刀。他杀苏珊,就是为了掩盖更早之前那件谋杀案的真相,因为那个比利时人是红毒蛇的同伙杀的,并伪造成了自杀现场。红毒蛇他们哥儿几个原本都是跟着麦考尔混的,结果老大假死之后,他们的部门就被裁撤了。他们不像麦考尔这样有互联网思维,做生意又不会做,只能当雇佣兵杀人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麦考尔亲自到红毒蛇家里,当面对他发出死亡威胁。后者也不甘示弱,带着人在一个雨夜闯进麦考尔家。当时被拯救的失足少年迈尔斯正在屋里刷墙,发现有可疑人物到来,赶紧遵照麦考尔的指示,躲进了书橱后面的密室,可惜最后还是沦为红毒蛇手里的人质。这一段的氛围有点像上半年的恐怖片黑马《寂静之地》,黑人小哥被枪指着的时候,电影院里一片“卧槽”之声。

    麦考尔和红毒蛇约定了决战地点,双方共同奔赴麦考尔和亡妻曾经居住的海边小镇,那里因为风暴过境,所有居民都被疏散了。我觉得两部《伸冤人》最大的Bug就是,反派总喜欢自己钻入一个明显对主角更有利的地形。上一部就是如此,大反派让几个喽啰去宜家挟持人质、自己在码头守株待兔的剧情根本毫无意义,最后还是乖乖地被主角引到了宜家,然后遭到完虐。宜家是主角工作的地方,简直就是个天然的武器库,大反派真是拿了梁静茹给的勇气,才敢这样作死。干嘛不把墨西哥小胖劫持到码头,然后等主角送上门来呢?第二部也是类似的问题,反派有人质在手,却跑去主角的海边小屋送死。不过这一次倒是有可以找补的余地,比前作稍微合理一点。反派不愿意跟主角就决战地点多啰嗦,有可能是担心对方一怒之下跑去绑架他的家人,自己就一个人质,而且还不一定和对手沾亲带故,对方可是一绑就能绑仨。

    在暴风中的小镇上,麦考尔用鱼枪插死了红毒蛇的第一个同伙,用苏珊的遗像干扰了第二个同伙的心神,趁机上去用神乎其技的刀法宰了他,然后又用面粉炸死了第三个同伙。面粉这一招,是本集当中我最喜欢的杀人手法,割破面粉袋子然后用风扇吹的粉尘飞扬,最后利用对手喜欢进屋先撂个手雷的职业病让他自己把自己炸死,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高效实惠。

    除此之外,这一集的信用卡割脑门也比较有趣。上一集我最喜欢的是主角杀死最后大老板的那一招自来水导电,跟喜欢面粉的理由差不多,都是利用中学物理课(或者小学自然课)教的知识,手不沾血的完成杀人,顺便还增强了观众的安全意识。开瓶器钻下巴也不错,不过我更喜欢约翰威克的铅笔挠耳朵。

    红毒蛇被撸成了光杆司令,气急败坏地要用狙击枪杀死后备箱中的人质少年。麦考尔一枪打爆了汽车轮胎,造成车震效果,导致红毒蛇打偏。风力太强,把一根先前麦考尔射断的电线吹向了红毒蛇,直接把他抽晕了。麦考尔趁机冲到他身边,双方开始肉搏。麦考尔被勒住脖子,千钧一发之际,解锁了杀死红毒蛇的正确姿势——戳爆他的眼珠子。

    生死搏斗和风暴一同归于平静。少年迈尔斯专心于学业和绘画事业。山姆大叔与失散多年的妹妹相认。麦考尔站在小屋门前,轻轻吻了一下戒指,眺望着海面。

    本集的动作戏比重比上一集大幅增加,但是跟主线剧情的结合却不如之前紧密。比如一开始的东方快车营救小女孩,中间的卡削富二代,单独看都非常精彩,但是跟替好友复仇这条主线关系都不大。上一部也有两段看似无关的支线剧情——用锤子夺回戒指,替小胖的妈妈教训黑警。但是它们其实都表现了麦考尔对同事的在乎,因此最后同事被绑为人质他才会义无反顾地去营救。而且这两段处理得也相对简洁。

    《伸冤人》最大的魅力就是主角那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他以平凡人的眼光,观察到周围其他平凡人的苦难,然后拿出不平凡的技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这一部的主线则偏离了这种设定,复仇事件涉及的三方——被害者、行凶者、复仇者,之所以会卷进来,都是因为他们曾经为国效力的特殊身份。神勇特工互斗的故事当然也可以拍的很精彩,但是那样就不一定完全符合观众对这个系列的期待了。导演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主线之外,加入了信用卡、独闯黑帮等桥段。顺便说一下,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角“黑人不杀黑人”的行为准则太过双标。黑人帮派分子,白人花花公子,都是社会渣滓。

    一部外国电影往往有好几个中文译名,我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部《The Equalizer 2》在豆瓣页面标题位置的中文名前一阵子放的是“制裁特攻”,最近却又改回了“伸冤人2”,不知道是因为豆友申诉,还是由于引进中国市场的事情又黄了。之前在《死侍2》的影评里吐槽过“X特遣队”(这里的X读作“埃克斯”)这个译名,说它是所有那些大尺度反英雄美漫改编电影的送审专用片名。这个“XX特攻”(这里的X读作“某”或“叉”)也是差不多的东西,去年的《疾速追杀2》改成《疾速特攻》,结果还是倒在了门口,希望《伸冤人2》或者说《制裁特攻》能有好运。当然,我更期待的是他们俩联动,搞个“特攻宇宙”,两个人怎么相遇我都想好了:罗伯特麦考尔的书让约翰威克的狗给啃了。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