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Lucy看到Aslan的时候,其他人都没有,还说她眼花了,她很郁闷:Don't talk like a grown-up. I didn't think I saw him. I saw him. He--I--I just know, by his face。他们自己找路,吃了很多苦,Aslan晚上又呼唤Lucy,Lucy在森林里第一次见到Aslan.
"Aslan, you're bigger".
"That's because you are older, little one," answered he.
"Not because you are?"
"I am not. But every year you grow, you will find me bigger."
爸妈也说,这个狮子真的好大啊。嗯,信心应该随着我们认识神不断加增。
Aslan让Lucy叫醒其他同伴,Lucy说:But they don't believe me.
It doesn't matter, said Aslan. 然后Lucy就生生叫醒了他们。遇到挫折,Lucy坚定地说:I'll have to go with him whether anyone else does or not. 只有Ed比较情愿,他说:We've got to go. There'll be no peace till we do. 于是Lucy跟着Aslan走,其他三个跟着她,“For Aslan was not only invisible to them but silent as well.”之后Ed看见了,之后是Peter,最后是Susan,她是一路上怀疑得最严重的一个,最后,还是要面对Aslan。
After an awful pause, the deep voice said, "Susan". Susan made no answer but the others thought she was crying. "You have Listened to your fears, child," said Aslan. "Come, let me breathe on you. Forget them. Are you brave again?"
决斗之前,Aslan and Lucy, Susan等还没有到战场,Peter, 这时候有了信心,说:We don't know when he will act. In his time, no doubt, not ours.
信心的功课在电影里和书中没有差别的是:在困境中是不是还能怀着盼望等待?大敌来临的时候,Aslan还没出现,好像被舍弃了,Nikabrik(那个坏矮人)说:either Aslan is dead, or he is not on our side....... We want power: and we want a power that will be on our side.......There's something practical。所以要把white witch请出来。
有人评价电影是圣经的延伸,而阿兰斯就是耶稣的化身。主原谅我愚昧不信教,但是我也相信即使是童话也是有真理的。像当Lucy问亚斯兰为什么不早点出现,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牺牲的时候,亚斯兰说Things never happen the same way twice.我想得到的真理是,人必须经历过很多不一样的事情才会获得成长的,不可能一辈子都获得庇佑。还有就是当两位阿当之子差一点被邪恶的冰女皇召唤鲜血的时候,是曾经受诱惑后来悔改的二王子Edward拯救了他们。谁说人犯错之后不能改?谁又能说犯过错的人不是比别人拥有多一份智慧?电影的最后,正义的一方一如既往地最终获得了胜利,而且战胜敌人的除了己方的齐心协力之外,主要的还是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当看到平静的河水变身成为水巨人一举歼灭左敌军首领,我就同身旁的人讲,能够看到这些就已经值回票价了。他可能会被我的话弄得一头雾水,不就是一个特技效果罢了,大把电影都有啦。是的,特技是有大把,视觉效果比它好的也数之不尽,但是对于像我这样不太注重眼睛看的更关注心里感受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满足真的是物超所值了。
最后不得不提片尾的那首THE CALL。苏珊女皇爱上了斯宾塞王子,拥吻之后她说了一句我们不会在回来了。穿越过时间树,他们回到地铁站里,心里面留恋的一切都不见了,然而所幸经历会使人心满足的。于是音乐响起了。简朴的话语衔接着纳尼亚那美丽的国土,游荡过辽阔的草原和高空,一直回旋在我脑际。和缓的外国民谣唱法,绝对适合聆听。在电影院里第一次听,在我即将大学毕业,即将和我身边的人说再见的时候,我记住了这样一句歌词:“you'll come back when it over ,no need to say goodbye”.
亚斯兰明显是这个童话故事里面耶稣的化身。在第一部里面了它以无罪之身为有罪的人代赎,受尽羞辱,死后复活,行刑的台子因而裂成两半,成为神圣的象征,这和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从而十字架由耻辱的标志转变成为神圣的象征这一典故呼应。在第二部里面,这个喻道故事似乎更加丰富并且深入了。就像《圣经》里面所揭示的,主必再来,不过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在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中,人会经历信心的考验,会有暂时的牺牲,人的弱点会再次作怪,最终人只有认识清楚自己的软弱,谦卑下来,靠主刚强才能战胜黑暗势力,见到最终的胜利。当Lucy问亚斯兰为什么不早点出现,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牺牲的时候,亚斯兰说Things never happen the same way twice.(不知道有没有记错)。作者虽然没有安排狮子直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为神的奥秘人很难完全测透,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答案。这无疑是一场信心的考验,也是孩子们认识自己从而获得成长的过程。Peter和Caspian王子都是强悍的领袖,亚当之子,属血气的,特别是前者,所到之处受到许多人的敬仰,因而自鸣得意起来,忘记当初是如何战胜冰女王的,把荣耀都归给了自己,以为倚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战胜那个黑暗的勋爵。败军之际,退回洞穴,Caspian王子,被两只邪恶的动物和一个猥琐的矮人引诱,差点就献出自己的鲜血唤醒邪恶的冰女王,这个细节正切合《启示录》里面提到的“敌基督”的出现--这些假冒的救世主迷惑了不少灵性上不够警惕的基督徒。Peter及时赶到,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也受到了蛊惑,经不能自拔,最后被曾经受诱惑后来悔改的弟弟Edward(就是亚斯兰舍身为之代赎的罪人)所救,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羞愧万分。其实只要是人,都有破口,都会被撒旦诱惑。然而悔改的人,必然获得一颗新心,就像圣徒保罗一样在软弱的地方就靠主刚强了,从一个逼迫信徒的人变成了一个多结果子的牧羊人,并且最终为主殉道。
狮王阿斯兰就像基督徒眼中的上帝,他存在,但只在信徒面前现身。他可以创造很多神迹,但并不插手他的王国。即使在漫长的一千多年中,他的子民被侵略,被屠杀,他也只是居高临下的看着。因为他的子民们对他的存在产生了动摇,他的子民没有向他寻求帮助。阿斯兰显灵,不是等来的,而是寻找来的。听说,基督徒与上帝的沟通,通常是从“God I need your help”开始。因为相信,才会需要他的力量,才会寻求他的帮助,他才会聆听你的话。
与原著出入最大的地方:Queen Susan竟然和Prince Caspian有恋情,不过也很好看。
差别二:书中用很多篇幅描写他们从海滩找到王子的过程,而电影里打仗的场面是重点,毕竟很大的卖点是特技和视觉效果。
差别三:书中Aslan不是到最后才出现的,其实是Aslan带领他们到王子那里。
第一次Lucy看到Aslan的时候,其他人都没有,还说她眼花了,她很郁闷:Don't talk like a grown-up. I didn't think I saw him. I saw him. He--I--I just know, by his face。他们自己找路,吃了很多苦,Aslan晚上又呼唤Lucy,Lucy在森林里第一次见到Aslan.
"Aslan, you're bigger".
"That's because you are older, little one," answered he.
"Not because you are?"
"I am not. But every year you grow, you will find me bigger."
爸妈也说,这个狮子真的好大啊。嗯,信心应该随着我们认识神不断加增。
Aslan让Lucy叫醒其他同伴,Lucy说:But they don't believe me.
It doesn't matter, said Aslan. 然后Lucy就生生叫醒了他们。遇到挫折,Lucy坚定地说:I'll have to go with him whether anyone else does or not. 只有Ed比较情愿,他说:We've got to go. There'll be no peace till we do. 于是Lucy跟着Aslan走,其他三个跟着她,“For Aslan was not only invisible to them but silent as well.”之后Ed看见了,之后是Peter,最后是Susan,她是一路上怀疑得最严重的一个,最后,还是要面对Aslan。
After an awful pause, the deep voice said, "Susan". Susan made no answer but the others thought she was crying. "You have Listened to your fears, child," said Aslan. "Come, let me breathe on you. Forget them. Are you brave again?"
决斗之前,Aslan and Lucy, Susan等还没有到战场,Peter, 这时候有了信心,说:We don't know when he will act. In his time, no doubt, not ours.
电影里Lucy明显长大了,还是满脸雀斑,还是“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福音5:8
差别四:省略了一个角色,就是王子的Nurse,她从小给王子讲Old Narnia的故事,相信那是真的,这信影响了王子的生命,因此Nurse被赶出去。战争得胜以后,Aslan他们在森林里溜达巡游,就到了Nurse家,治好了她的病,还变水为酒。“亚伯拉罕信神,神就以他为义”,我们的小信心,神都记得。
信心的功课在电影里和书中没有差别的是:在困境中是不是还能怀着盼望等待?大敌来临的时候,Aslan还没出现,好像被舍弃了,Nikabrik(那个坏矮人)说:either Aslan is dead, or he is not on our side....... We want power: and we want a power that will be on our side.......There's something practical。所以要把white witch请出来。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的了美好的见证。……
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希伯来书11。
注:所有英文都出自C.S. Lewis原著: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4: Prince Caspian
片尾曲:The Cal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NsQewlFtEs&feature=related
上个星期五,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嘿嘿,也许是上天注定吧,被逼来到电影院,然后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下再“被逼”看了这个系列电影的第二部。而且是首映呢~同行的人似是很期待,于是添加了我观赏的兴趣,但是心里还是报着似是而非的态度,但愿其不过不失。
活该是上天注定,所以一见钟情。老实说如果要在这部电影找俊男美女那恐怕大家都得失望了,然而清新自然的风光、轻松诙谐的小情节设计、活泼可爱的动物、流畅隽永的情节铺垫,还有男生永远不能割舍的战争情怀,这一切一切都出乎我意料。特别中意最小的LUCY皇后,虽然不算标致但表演确是灵气逼人,不会说大话,只凭心中自己的声音去走,像我身边的这一群人所追求的也不外如是。还有彪悍的人马将军以及他的俊美一家,还有骁勇善战的老鼠剑客,还有会跳舞的树精。。。他们都几度哀伤几度失落,但他们依然跟随。坚持,是我们遗忘许久的珍宝。
有人评价电影是圣经的延伸,而阿兰斯就是耶稣的化身。主原谅我愚昧不信教,但是我也相信即使是童话也是有真理的。像当Lucy问亚斯兰为什么不早点出现,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牺牲的时候,亚斯兰说Things never happen the same way twice.我想得到的真理是,人必须经历过很多不一样的事情才会获得成长的,不可能一辈子都获得庇佑。还有就是当两位阿当之子差一点被邪恶的冰女皇召唤鲜血的时候,是曾经受诱惑后来悔改的二王子Edward拯救了他们。谁说人犯错之后不能改?谁又能说犯过错的人不是比别人拥有多一份智慧?电影的最后,正义的一方一如既往地最终获得了胜利,而且战胜敌人的除了己方的齐心协力之外,主要的还是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当看到平静的河水变身成为水巨人一举歼灭左敌军首领,我就同身旁的人讲,能够看到这些就已经值回票价了。他可能会被我的话弄得一头雾水,不就是一个特技效果罢了,大把电影都有啦。是的,特技是有大把,视觉效果比它好的也数之不尽,但是对于像我这样不太注重眼睛看的更关注心里感受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满足真的是物超所值了。
最后不得不提片尾的那首THE CALL。苏珊女皇爱上了斯宾塞王子,拥吻之后她说了一句我们不会在回来了。穿越过时间树,他们回到地铁站里,心里面留恋的一切都不见了,然而所幸经历会使人心满足的。于是音乐响起了。简朴的话语衔接着纳尼亚那美丽的国土,游荡过辽阔的草原和高空,一直回旋在我脑际。和缓的外国民谣唱法,绝对适合聆听。在电影院里第一次听,在我即将大学毕业,即将和我身边的人说再见的时候,我记住了这样一句歌词:“you'll come back when it over ,no need to say goodbye”.
我们都不要遗忘,不要与回忆与彼此说再见。。。
亚斯兰明显是这个童话故事里面耶稣的化身。在第一部里面了它以无罪之身为有罪的人代赎,受尽羞辱,死后复活,行刑的台子因而裂成两半,成为神圣的象征,这和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从而十字架由耻辱的标志转变成为神圣的象征这一典故呼应。在第二部里面,这个喻道故事似乎更加丰富并且深入了。就像《圣经》里面所揭示的,主必再来,不过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在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中,人会经历信心的考验,会有暂时的牺牲,人的弱点会再次作怪,最终人只有认识清楚自己的软弱,谦卑下来,靠主刚强才能战胜黑暗势力,见到最终的胜利。当Lucy问亚斯兰为什么不早点出现,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牺牲的时候,亚斯兰说Things never happen the same way twice.(不知道有没有记错)。作者虽然没有安排狮子直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为神的奥秘人很难完全测透,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答案。这无疑是一场信心的考验,也是孩子们认识自己从而获得成长的过程。Peter和Caspian王子都是强悍的领袖,亚当之子,属血气的,特别是前者,所到之处受到许多人的敬仰,因而自鸣得意起来,忘记当初是如何战胜冰女王的,把荣耀都归给了自己,以为倚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战胜那个黑暗的勋爵。败军之际,退回洞穴,Caspian王子,被两只邪恶的动物和一个猥琐的矮人引诱,差点就献出自己的鲜血唤醒邪恶的冰女王,这个细节正切合《启示录》里面提到的“敌基督”的出现--这些假冒的救世主迷惑了不少灵性上不够警惕的基督徒。Peter及时赶到,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也受到了蛊惑,经不能自拔,最后被曾经受诱惑后来悔改的弟弟Edward(就是亚斯兰舍身为之代赎的罪人)所救,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羞愧万分。其实只要是人,都有破口,都会被撒旦诱惑。然而悔改的人,必然获得一颗新心,就像圣徒保罗一样在软弱的地方就靠主刚强了,从一个逼迫信徒的人变成了一个多结果子的牧羊人,并且最终为主殉道。
勋爵被黑吃黑的一幕也颇具讽刺意味。他打着正义旗号,诉诸臣民爱国之心,发动有野心图谋的邪恶战争,却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也构成了一个非常适合时下的警世寓言。圣经里面说“凡事相互效力”,作恶的人最终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神的公义必如滔滔江水,势不可挡。“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马太福音24:13)
这个故事绝对不是一个干巴巴的传教故事,里面还混合着许多幽默的对白和可爱的形象,过去我最喜欢的人马将军又重现江湖,这次还带来了他可爱的家族,有美女,还有可爱的幼童...还有骁勇善战的老鼠剑客,生动幽默得令人捧腹不已。兄妹四个虽然都长大了,除了两个小的,都没有以前可爱了,但是焕发出的成熟气息,让从前喜爱他们的人仍然可以有惊喜。让我们摘掉面具,脱去武装,带着童心,体验丰盛的信仰之旅吧。
纳尼亚是个有点类似伊甸园的世界,即使有了亚当之子来做国王,其实也还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有一个精神领袖,就是阿斯兰。
而作为至尊王与耶稣十二门徒老大同名的彼得,在这一部的开始也放弃了对阿斯兰的信仰,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救民于水火,但他失去了很多英勇的战士,最后又面临围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阿斯兰身上。他对阿斯兰的信,只是在现实中一次次碰壁后才不得不相信,并不如从头至尾都坚信阿斯兰的小妹妹那么坚定。所以,只有小妹妹能看到阿斯兰,也只有在小妹妹勇敢的踏上了寻找阿斯兰之路并找到了阿斯兰后,阿斯兰才显露了他的神迹,拯救了纳尼亚。
狮王阿斯兰就像基督徒眼中的上帝,他存在,但只在信徒面前现身。他可以创造很多神迹,但并不插手他的王国。即使在漫长的一千多年中,他的子民被侵略,被屠杀,他也只是居高临下的看着。因为他的子民们对他的存在产生了动摇,他的子民没有向他寻求帮助。阿斯兰显灵,不是等来的,而是寻找来的。听说,基督徒与上帝的沟通,通常是从“God I need your help”开始。因为相信,才会需要他的力量,才会寻求他的帮助,他才会聆听你的话。
彼得曾问小妹妹,“为什么我看不到阿斯兰”,妹妹说:“也许你的心不够诚。”不过即使是这样,即使纳尼亚有许多马怪牛怪和“鹿人甲”,有矮人和老鼠剑士,但这个世界的国王仍然是帕文西兄妹,因为他们是亚当之子,因为上帝把人类创造成了万物的灵长,而他们最终还是皈依了象征上帝的阿斯兰。
片尾阿斯兰送台尔马人回地球的祝福,更像是上帝对信徒们的祝福,因为这些凡人选择了相信他的力量。所谓信我者,得永生。
正如同片尾曲唱的那样:I' ll come back, when you call me, no need to say goodbye.
最后说点别的,这部片子我蛮喜欢的,有视觉效果,更有情节,中间还不时穿插一些笑料,整个片子看下来心情很愉快。就是这部里面大哥的性格有点欠扁。
http://blog.hjenglish.com/banhanzhaoyu/archive/2008/06/07/narnia_prince_caspian.html
我看之前和看完了后,总是记不住片名,我脱口说出的通常都是妮维雅,这好像是我用的一款爽肤水和洗面奶的牌子。
但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因为:
1.有点儿哈利波特儿童情结加上指环王的气势恢弘。他们在地铁里进行时光隧道穿梭,他们在辽阔的大地上以及下面战斗。
2.有个大波波弓箭手,箭羽还是耀眼的红色,真是一道明艳的风骚。可惜,长相不是我喜欢的。当然这是第一部选角留下的后遗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悲剧总是无情的在我们周围发生,但我们原谅了哈利波特,为什么不能原谅弓箭手?虽然我们总是弄不清楚为什么任何一部片里弓箭手的箭老是射不完?
3.有只长相讨喜,剑术了得,见人下菜的老鼠。不得不说,那只猫真可怜。
4.有只吃惊的时候把熊掌塞进嘴里的憨态可掬的熊,可爱得真想让人使劲捏他的脸。
5.反派国王和至尊王彼得决斗的场面真是让人笑翻了。反派国王是本月悲情人物,手下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个月看的电影里面没见过这么衰的反派了。当然,彼得也很生猛,我本来以为他会输的。没有女朋友的年轻人,体力就是好。国王输在了体力上,鉴定完毕。
6.牛怪奋力顶起徐徐降下的逃生的大门,终于不幸被坏人射杀,轰然倒下,悲壮呀悲壮,作为一部儿童片有点儿小黑暗了。那些人马和牛怪等战士被围在城中,被弩弓射杀的时候,整个场面,和投名状如出一辙。做大哥的,心都够狠的。人马带头大哥忍住悲痛,扭身带领已突围的大伙儿撤走了。华丽的转身,不带走一片云彩。
7.你站在桥的这端看我,我站在桥的这端看你。你看云的时候很近,看我的时候很远。当Lucy同学站在桥的一段,面对铁铠部队千万人,面不改色,让我想起了张翼德在桥头一声怒吼,吓煞百万雄兵。我以为她也起码要来句台词,没想到小姑娘镇定自若抽出了一把杀鸡都有些费劲的小匕首,不屑说一字,拦在万军前。我心想,你比张飞更牛逼。铁甲之师全愣住了,在那么十秒钟里,楞是不敢迈前半步。镜头一转,狮子王阿斯兰出现在了Lucy身后。我顿悟,原来,后台够硬才最牛逼。我,上面有人。
8.我要着重批评一下阿斯兰,太猛了。出场几分钟,整个世界清净了。当然,顺便不得不赞水怪特效,堰塞湖爆发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