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天降奇兵

天降奇兵  奇幻兵团 LXG(港) / 超凡绅士联盟 / 绅士大联盟

346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肖恩·康纳利纳萨鲁丁·沙皮塔·威尔逊托尼·库兰斯图尔特·汤森德

类型:动作奇幻冒险导演:斯蒂芬·诺林顿 状态:正片 年份:2003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303910热度:0 ℃ 时间:2024-06-11 16:55:40

简介:详情  1899年的新旧世纪之交,欧洲各国处于难得的和平时期,然而一股新近崛起的邪恶势力在首脑“幽灵”的策划下,凭借当时人们闻所未闻的先进武器,在各国间制造误会与摩擦,妄想点燃世界大战的火焰。英国政府邀请隐居非洲的传奇冒险家...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1899年的新旧世纪之交,欧洲各国处于难得的和平时期,然而一股新近崛起的邪恶势力在首脑“幽灵”的策划下,凭借当时人们闻所未闻的先进武器,在各国间制造误会与摩擦,妄想点燃世界大战的火焰。英国政府邀请隐居非洲的传奇冒险家艾伦·考特曼(Sean Connery  饰)出山解决此次危机,艾伦虽对冒险心生厌倦,但不忍非洲大陆陷入战火,遂与女吸血鬼米娜、化身博士海德、透明人斯基纳、不老不死的英俊青年格雷、尼摩船长、美国特工汤姆·索亚组成绅士联盟,乘坐尼摩船长的鹦鹉号潜艇前往威尼斯阻止幽灵的阴谋。经威尼斯一役,联盟发现此次行动居然是幽灵安排好的棋局,一切只为取得联盟成员各自的超能本领以便实现他更大的野心,被激怒的绅士联盟前往冰雪覆盖下的北国,对幽灵的组织发起了最后的决战…
  • 头像
    aratana
    1899年,旧世纪与新世纪的交汇。彼时的欧洲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边缘。走向没落的英伦帝国,已来到充满传奇的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的最晚期。后工业时代的新式武器竞相登场,战争的阴霾压得整个欧洲喘不过气。谁来拯救这个濒于崩盘的世界?谁来阻止一触即发的战争?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战争是无可避免的。

    绝望的回答让无力承受的世人必须承受,那么好吧,如果现实真的只是一场无可避免的阴谋,就让我们一起在幻想里完成一场癫狂不羁、天马行空的阴谋盛宴,这是平头百姓的幻想,也是对现实无力的唯一抵抗。就这样美国人在一个世纪后的1998年用漫画、2003年用电影完成了对这场战争阴谋的抵抗,用7个众望所归的异能人士联手在幻想世界里实现了世人对现实的救赎,这就是气质独特的科幻电影《特别绅士联盟》,也就是更为人知的《天降奇兵》。

    这7个想要拯救世界的家伙是:
    探险小说《所罗门王宝藏》中的大冒险家艾伦·考特曼;
    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已长大成为侦探的汤姆·索亚;
    凡尔纳科幻经典《海底两万里》中的尼莫船长;
    史蒂文生《化身博士》中个性分裂的海德博士;
    布莱姆·斯托克《吸血鬼德古拉》中的女吸血鬼米娜·哈克;
    H.G.威尔斯《隐形人》中的隐身人斯奇纳;
    王尔德《道林(多利安)·格雷的肖像》中的不死美少年多利安·格雷。

    他们被帝国招引,去拯救即将沦陷的威尼斯,去阻止绰号“幽灵”的战争狂人发动突然袭击,然而从一开始,他们便陷入了早已掘好的陷阱中,每一步行动处都在“幽灵”的掌控之下。处处被动的“LXG七人组”各显神通:考特曼的枪法、尼莫船长的“鹦鹉号”、海德的变身药水、米娜尖利的吸血獠牙、斯奇纳的隐身术、汤姆·索亚的连环枪,无不各显其能,终于在重重迷雾中识破了“幽灵”的阴谋。战争的导火索似乎被熄灭,电影在异能人士的胜利中结束,然而现实中的战争才刚刚打响。

    将这样一个略带哥特气质的、工业时代后期的、带有强烈历史感的科幻故事搬上银幕,最大的隐患还不是对历史的解构可能会引起观者的不适,而是对于科幻世界的设定是否符合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想像局限。从本质上说,它还是应该属于蒸汽时代的、而不是信息时代的科幻设定体系,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一定是日本的动画片,比如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对于当代科幻的设定尽可以天马行空,然而对于一个世纪前的科幻世界的设定则绝对要谨小慎微、忠于历史,因而才是更难的。幸好,《特别绅士联盟》在这方面做的十分细致,前身超长的汽车、壮观的“鹦鹉号”潜水艇,在布满了繁复的欧洲宫廷式的花纹之余,没有忘记它的燃煤动力、炼钢熔炉等类似的工业革命时期的印记。

    化身博士、吸血鬼和隐形人是20世纪影响西方世界的经典科幻(魔幻)角色,在一部片子里一股脑的出现,是对情节设计的挑战,更是对特效的考验。《特别绅士联盟》对隐身人的表现让人惊艳,涂上识别油彩后空荡荡的脸型煞是好看,化身博士的变形稍显粗糙,也许是考虑到原著的效果,也许是技术的限制,总让人想起港片《蓝血人》中的那个怪物。为了符合时代的特点,《特别绅士联盟》中的特效似乎是有意做得古旧一些,像背景与场面的布置也是如此。

    阴郁逼仄的气氛、黯淡泛青的色调、华丽繁复的饰物、后蒸汽时代落魄的科学幻想、构成了影片的基调,让它看起来有点像《V字仇杀队》。然而由于片子中实在是融入了太多的人物和想法,初看之下,难免让人无法完全会意,甚至会产生凌乱、生硬、脱节的观感,但只要略微研究一下片子中涉及的欧洲文化和历史常识,静下心来观赏,必然还是能看出这部用心之作的妙处来的。
  • 头像
    Jo
    终于看了这部令Sean Connery息影的片子了.
     
    情节真挺烂的.
    但,有趣的地方也不少.
      
    1. M
    James Moriarty教授仍然是那个最邪恶的人物.
    开场时,Sean Connery来了伦敦,称其为M时,差点了就以为'M'代表的是军情五处的那位.(最初的007系列里,M是个男的,现在的那位Madam不过是其助手.呵呵,后来荣升了. 有趣的语言.'M' for Madam, for Murder, for Mystery,for Professor Moriarty...)
    当他化身"幽灵"时,那个面具,及第一次被挑掉时那被毁了的脸,那在阁楼上飞奔时飘起的斗篷,无不暗示着另一部作品--<剧院魅影>.
     
    2. 又看到了007的影子.
     
    M的老巢又被设在了蒙古.
    可是,剧中出现的那头西伯利亚虎,似乎影射了老巢实际是在前苏联,当然也有可能在中国的东北.
     
    另外,Nautilus号上放下的小潜艇,很有点儿<铁金刚勇破海底城>的味道. 还有那辆老爷车与火箭的场面,似乎都像007的标志性场面.
     
    3. 片中的几个地点也是比较有趣的。

    一是伦敦。片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出自英国的,所以将伦敦做为其一也无可厚非。

    在这其中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也是比较有趣,但却被我在最初时给忽略了.
    场景先转到了East London Docks,这不是为了显示和船有关,而是为了指出格雷住在伦敦东区。
    大家敲门时,Allan提到了"开膛手杰克”—— 一个未被识破的凶手。
    实际上,导演这时便已暗示了格雷的身份。

    二是巴黎。当Nemo船长被问及船将驶向何方时,回答到“巴黎”--凡尔纳的祖国。导演显然比较在意这一点,所以将海德被抓的情景移到了巴黎,而非原著中的伦敦。

    三是威尼斯,在这儿,导演、亦或编剧,实际上想指出的是意大利。因为在鹦鹉螺号中被格雷射伤的人叫‘Dante’.
     
    4. 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是在电影中被明确提及:
    <化身博士>,<隐形人>,<福尔摩斯探案集>, <海底两万里>, <汤姆索亚历险记>,<Darcula>,<所罗门王的宝藏>,<道林格雷的画像>,<白鲸>(<海底两万里>中Nemo船长的副手并不叫Ishmael. "Call me Ishmael"源自<白鲸>中的第一句台词.),<开膛手杰克>,<环游世界八十天>(当Allan到达伦敦,M的手下帮他打开车门时,他回答到"霍格更快"),<剧院魅影>,<神曲>
     
    5.还有些疑似的,
    比如Edga Allan Poe的<摩格街谋杀案>中的那头猩猩,电影中追捕海德时,Tom问Allan,"我们捕猎一头大猴子来做甚么?"
    Agatha Christie笔下的大侦探Poirot常常这样纠正别人,"你这卑鄙的法国小人!” “比利时小人,太太!”;电影中"天啊,他们用自动步枪","小人所为,可能是比利时小人."
    莎翁的<威尼斯商人>,秘密峰会选在威尼斯,同时出现了圣马可广场.不过,也觉得这样说似乎有点儿牵强.也有可能只是有点儿007的影子吧.毕竟Sean Connery是007的第一位扮演者嘛.

    6.片尾,Allan对着Tom Sawyer说,"年轻人,愿这新世纪你能独领风骚,就像我在旧世纪一样."

    与A new age dawns相呼应,一个年轻的冒险家将取代那个年迈的冒险家,继续新的冒险,但是,我却觉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射也是有的。
    世界经济发展由欧洲大陆,开始转移到了美洲大陆,将来也许会转移到非洲大陆。
    因为,Allan坟墓上的土在最后一刻开始蠢蠢欲动。
     
    由此,不得不又想到,非洲大陆孕育出的古埃及文明--西方文明的又一重要发源地。
    现在的非洲虽然既贫穷又落后,但是这片古老的土地终究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样看下来,好像也不能说这片子很烂了嘛。
  • 头像
    乌鸦火堂

    连甘道夫都不演

    肖恩·康纳利去世,享年90岁。从初代007詹姆斯·邦德风靡全球,到让他拿下奥斯卡的《铁面无私》,以及《侠盗王子罗宾汉》《勇闯夺命岛》《偷天陷阱》等脍炙人口的商业大片,肖恩·康纳利给观众留下无数经典银幕形象。

    这些作品大家都很熟悉了,随着肖恩康纳利的去世,相信最近一段时间上述作品会被不断提及,但有一部作品,比较特殊,或许你看过,但提取该片的不算很多。那就是肖恩·康纳利最后一部电影作品——《天降奇兵》(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之所以特殊,不单单是由于该片是老爷子最后的作品,还因为电影在另一层面不算光彩的事情:某种意义上,是因为这部电影才导致肖恩·康纳利退隐江湖,不再参与电影的。

    这部拍摄于2003年的电影,成本7800万,最终北美票房6600万,全球累计票房也只有1.79亿,位列全年第28位。与同期的《加勒比海盗》的全球6.5亿不可同日而语。

    更可怕的是,该片口碑全线溃败,烂番茄新鲜度仅有17%,观众口碑也低至44%。另一家MTC评分也仅有30/100。

    这部电影之后,肖恩·康纳利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声称,是这部电影糟糕的拍摄过程和最终结果让自己永久退出电影拍摄:“(电影拍摄)简直是一场噩梦,对我影响太大了,我打算要离开娱乐圈了,我受够了这帮白痴!”

    可见,这部被肖恩康纳利称为“噩梦”的《天降奇兵》,不但遭遇票房口碑的双重失败,还把老爷子拖下了水,自然不愿意提及了。

    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也不少,想必各位也能有自己的评价。依我看来,该片可以看,剧情和角色刻画都一般,但打斗和特效非常精彩,联想起该片7800万不算太高的成本,电影呈现的效果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本片最值得让人关注的,不是单单是特效,而是背景和人设:

    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超级英雄组队的电影,比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早了10年。

    所以关于这部电影幕后八卦和秘闻,就值得一说了。


    文豪宇宙

    《天降奇兵》,最初的翻译是《非凡绅士联盟》(LXG),改编自同名漫画,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阿兰·摩尔。关于这位不再赘述,美国漫画界最伟大的编剧之一,《守望者》《致命玩笑》《V字仇杀队》,DC前五的漫画作品基本都是阿兰.摩尔的作品,而且他与DC之间的撕逼也被吃瓜粉丝津津乐道。

    1999年,离开DC后阿兰·摩尔在1999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全美最佳漫画(America's Best Comics)”,简称为ABC。目的就是割裂自己与DC等主流漫画公司的关系。在ABC旗下阿兰·摩尔创作的第一部漫画就是《非凡绅士联盟》(与漫画师凯文·奥尼尔合作)。

    最初,阿兰·摩尔创作的初衷,就是打造一套“维多利亚时代的正义联盟”的超级英雄漫画,于是就有了漫画第一卷的故事,也是电影版所改变的蓝本,漫画发行之后广受好评,而且阿兰·摩尔也越写越上瘾,随后便拓展了世界观,漫画故事不仅仅局限于维多利亚时代,还包括了12世纪、18世纪、1910年代一直到21世纪。

    而故事最大的卖点,就是西方文学中角色的组队,就像漫威的“电影宇宙”一样,阿兰·摩尔笔下,创作了一套“文豪宇宙”。

    以电影版《天降奇兵》为例,电影改编自漫画第一卷,故事发生在1899年维多利亚时代,电影中出现的几位角色分别为:n

    ★艾伦·考特曼——探险小说《所罗门王宝藏》中的大冒险家、已经年老隐居非洲,肖恩·康纳利饰演

    ★汤姆·索亚——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角,已长大并成为侦探;

    ★尼莫船长——凡尔纳科幻经典《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船长

    ★海德博士——史蒂文森《化身博士》中个性分裂的科学家

    ★米娜·哈克——布莱姆·斯托克《吸血鬼德古拉》中的女吸血鬼

    ★隐身人斯金纳——H.G.威尔斯《隐形人》中的隐身博士

    ★多利安·格雷——王尔德《道林·格雷的肖像》中的不死美少年

    ★莫里亚蒂教授——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大反派,也是本片的反派。

    ★亚哈船长——《白鲸记》中的主角,本片中是尼莫船长的大副,并有一句台词:“Call me Ishmael”,是《白鲸记》里角色的第一句台词。

    这就是《天降奇兵》以及原著漫画最大的看点,把一些耳熟能详的角儿统统整合在一起,做成无差别的宇宙观。这只是电影中出场的角色,漫画中没出场的还有不少:比如福尔摩斯、开膛手杰克这些。

    不要忘了前面说过漫画中LXG绅士联盟还涉及到了其他年代,于是在漫画中我们还能看到12-17世纪左右时代中的“三个火枪手”、塞万提斯的骑士唐吉柯德,侠盗王子罗宾汉、格列佛游记。20世纪的角色:绅士大盗亚森罗平、火星王子约翰·卡特(《异星战场》的主角)、歌剧魅影(在本片莫里亚蒂的伪装形态出现),以及詹姆斯·邦德等等。

    PS,电影汤姆·索亚这个角色是原创的,因为该角色原本是青年时期的詹姆斯·邦德,可惜米高梅不给版权,而且LXG里都是英国名著的角色,担心美国观众不熟悉,所以才加入了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观众其实都不太care。

    此外,由于这些角色都是有着名著原型,如果拍成电影的话,部分角色要涉及到版权,比如隐身人就没有拿到H.G.威尔斯后人的版权,所以从霍利·格里芬改名为斯金纳。另一位因为版权也无法出场,是我们一个不太愿意听到的名字——傅*满*洲。

    电影中,莫里亚蒂的老巢设定在中国黑龙江和蒙古国交界处,还碰到了东北虎,不知是否跟此有关,没看过漫画不太了解。

    观众对于这种作品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认人儿”。英雄组队带来瞬间愉悦,在作品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再加上阿兰·摩尔的故事塑造。所以《非凡绅士联盟》虽然独立于漫威、DC几大漫画商,但销量一直居高,并还拿过月度的漫画小说销量冠军,在2019年依旧在连载中,但是否完结有待考证。

    不过对于电影版来说,“认人儿”这项显然就要大打折扣了。


    英雄组队的局限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1837年至1901年)的科幻电影,该片直接让人联想起四个字:蒸汽朋克。

    没错,在该片的背景19世纪末,优雅奢华成为了流行时尚为该片古典主义的标签,而脑洞大开的想象力下,是天马行空的时代科技,比如前身超长的汽车、壮观的“鹦鹉号”潜水艇,在布满了繁复的欧洲宫廷式的花纹之余,没有忘记它的燃煤动力、炼钢熔炉等类似的工业革命时期的印记。达成了蒸汽朋克最为标志性的“怀旧与幻想并存的拼凑美学”。

    蒸汽朋克在ACG领域里就比较常见了,比如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游戏《耻辱》《生化奇兵》《樱花大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但在真人电影领域的表现,就相形见绌了。

    真人电影遇到蒸汽朋克总会出现问题,比如赢了票房输了口碑的《飙风战警》,赢了口碑输了票房的《雨果》,票房口碑双输的《黄金罗盘》、《掠食城市》,直接消灭迪士尼2D动画的《星银岛》。。。。太多了。。。

    可见,蒸汽朋克终究是非主流,虽然能够造就强大的视觉奇观,最大的隐患则是对历史观的解构与主流观众造成隔阂,说白了,观众看不习惯。可见蒸汽朋克作品还是有着相对的局限性,在《天降奇兵》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将这样一个略带哥特气质的、工业时代后期的、带有强烈历史氛围的科幻故事搬上银幕,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是有距离感,19、20世纪之交,打算控制世界的邪恶博士?身处100多年后的观众显然对此不太感兴趣,只能完全靠着角色人设和视觉奇观代入。

    电影的动作场面非常精彩,考特曼的冒险本色和如神的枪法、尼莫船长的“鹦鹉号”和东方武术、海德的变身药水以及与自我人格的对峙、吸血鬼米娜的獠牙和召唤蝙蝠、斯奇纳的隐身术、汤姆·索亚的双枪,无不各显其能。英国导演史蒂芬·诺灵顿本身即是做特效出身,在1998年的《刀锋战士》里我们就有领教,动作风格凌厉,打斗精彩,甚至能看出有香港电影打斗的风格。

    而且说一条冷门科普,史蒂芬·诺灵顿是最早将以TimeTrack技术为基础的“子弹时间”引入电影的导演之一,在《刀锋战士》里有所展现,而电影呈现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次年的《黑客帝国》,由后者发扬光大。不过在《天降奇兵》里,史蒂芬·诺灵顿是并没有继续使用这种技术(估计担心被人说抄袭,毕竟《刀锋战士》时这种效果没火),只是在肖恩康纳利饰演的考特曼以及结尾汤姆索亚远距离狙杀敌人的场面里,简单秀了一下弹道。

    这大概也是《天降奇兵》选择这位菜鸟导演的原因,毕竟7800万的成本,抛去老爷子等人的片酬,实际运用还要更低,但史蒂芬·诺灵顿却在此基础上完成的非常不错,尤其是威尼斯城之战,陆地加长跑车枪战,水中鹦鹉螺号辅助,空中吸血鬼女王掩护,海陆空立体作战,视觉效果惊人。要知道,这个成本仅仅是成本1.5亿的《加勒比海盗》的一半多一点。

    但是,最为致命的来了,电影节奏拖沓的厉害,史蒂芬·诺灵顿特效和打斗做得好,但讲故事本领几乎没有。这部电影做到了只要不是动作戏,都是尿点的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了观众对角色认知度的层面。

    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之所以成功,是建立观众对角色认知度的基础上,以钢铁侠为首的个人英雄电影已经深入人心。退一步讲,至少也是如《正义联盟》这样蝙超两位熟人带新人的模式,这是组队电影成功的关键,说白了,你得了解角色是谁,“认人儿”才有乐趣。

    但《天降奇兵》里几位角色,虽然都是来自于名著,但说句不不好听的,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别说东方观众了,就连老外也不见得说得上来。这不像我们的西游记和封神榜这样从古典名著进入到主流文化,电影里几位并没有流行文化作为支持,与观众有着距离感,“认人儿”效果也大打折扣。

    再加上人设和故事节奏的问题,导致该片代入感不佳,除了动作场面,其余看点有限,成为本片失败的一个原因。


    拒绝甘道夫的连锁反应

    在出演该片之前,肖恩·康纳利已经处于半退隐状态,《偷天陷阱》《心灵访客》之后三年没有接戏,并且“拒绝三连”。被老爷子拒绝掉的戏包括《黑客帝国》里的先知,《指环王》里的甘道夫,都是狠角色,尤其是甘道夫,最为可惜,至于为什么拒绝该角色,肖恩·康纳利的回答是:“我看不懂剧本也看不懂书”。

    当然,这只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还在于该片无法满足老爷子的要求:巨额片酬以及担任制片人。

    但为什么肖恩·康纳利会出演《天降奇兵》这部商业大片呢?很简单,这部电影的直接给老爷子拍下了1700万美元的片酬,还应允老爷子当制片人的要求,能拿到额外分红。当然也因为这个原因,让该片本不富裕的成本更加捉襟见肘,本片除了肖恩·康纳利之外,并没有任何明星角色。

    而电影在拍摄期,就是一场灾难。

    大概是苏格兰人瞅英格兰人不顺眼,从开机的第一天起,担纲主演和制片人的肖恩·康纳利就跟英国老乡导演史蒂芬·诺灵顿开始撕逼。据说二人片场纠纷不断,而史蒂芬·诺灵顿接受采访时大倒苦水,表示电影的制片方总是干预创作,而且这位之前只拍过中小成本电影的的导演,对带领如此庞大剧组感到“非常别扭”。而导演的“业余”也令康纳利相当窝火,一个道具错误就停拍一天,导致老爷子差点中途退出。

    此外,本片包括肖恩·康纳利在内的制片团队,打算让该片在同年秋季登场,但出品方20世纪福斯执意要将本片调整到暑期档,并且在7月11日与迪士尼的《加勒比海盗》(7月9日)正面对抗,片方认为一部海盗电影不足为惧,执意要让二者PK,结果可想而知。

    尤其是该片首映礼,导演都没参加,当被问到导演去哪儿了,肖恩·康纳利回答到:“大概回老家避难去了”。可见,那个时候老爷子已经预感这部电影的失败了。

    电影公映之后受到了各界的口诛笔伐,就连原著作者也坐不住了,首先是原著漫画的画师凯文·奥尼尔开腔,表示电影的失败在于团队平衡性不佳,原著里队长是吸血鬼米娜,电影里戏份被大大削弱,好在肖恩·康纳利很有魅力hold住全场:电影版艾伦·考特曼要比漫画里好太多。

    而创作者、最有才的喷子阿兰·摩尔在电影还是剧本阶段时就处于开喷状态:“电影剧本和漫画就是两码事,我都不知道里面出场的角色是谁”。电影公映之后,这位也没看:“我才不看呢,那帮不看漫画的想要让老子帮他们说话?太天真了!”

    而且阿兰·摩尔还要求DC公开道歉,因为DC高层早期看过《天降奇兵》的剧本,并表示这个剧本“非常好”,让阿兰·摩尔大为恼火,更恨DC了。

    在电影如潮的差评中,向来对动作片非常苛刻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反倒给予相对中等的评价,他认为电影有着出色英雄团队,但每次他们组队的时候,就不知道该干嘛了,导致剧情和动机极为混乱,言语之间,带着不少惋惜之色。

    所以《天降奇兵》也还有救,虽然票房成绩一般,但随后的DVD影碟市场上,该片却大放异彩,连带租赁和销售,累计8000多万美元,连带1.79亿的票房,片方非但没亏,甚至还有的赚。

    可惜电影还是没有达到预期,而且拍摄过程一团糟。再加上肖恩·康纳利拒绝了饰演甘道夫的机会,在《天降奇兵》公映的同一年,《指环王3》拿下该年度票房冠军,全球累计票房11亿。康纳利没有出演甘道夫,三部曲下来,也让他少赚了4.5亿美元。

    在此之后,肖恩康纳利身心疲惫,决定退隐江湖。

    是老爷子演不动了吗?当然不是,人家身体健康着呢,因为在电影的幕后访谈中,有一则趣闻,就是当艾伦教汤姆索亚远距离射击时,扮演索亚的夏恩·韦斯特的肩膀和手臂都在颤抖。韦斯特称他当时感到非常窘迫,因为时年已经72岁的肖恩·康纳利在射击时非常轻松自如,稳得一批,让20多岁的他羡慕不已。

    电影中,英国人艾伦·考特曼受伤弥留之际,对美国人汤姆·索亚说:“年轻人,希望在新世纪你能独领风骚,就像我在旧世纪一样”。联系起时代背景,颇有影射味道。

    如今肖恩·康纳利去世,传奇一生,至此谢幕,让我们用电影的结尾送别这位巨星吧:这位最了解非洲的冒险家回到了非洲,在艾伦·考特曼坟墓前,一位祭司跳起了巫舞,坟墓的土在最后一刻开始蠢蠢欲动,一道闪电击中了他的猎枪。


    PS,后续的后续

    《天降奇兵》不仅仅是肖恩·康纳利最后一部电影,也是导演史蒂芬·诺灵顿最后一部导演电影,这位做特效出身的导演,只导演过四部电影,处女作《杀神十号》成本极低但效果不俗,漫威影业参与制作的首部作品《刀锋战士》也是中小成本电影,随后哥特风格电影《最后一分钟》名不见经传,没想到生涯首部大制作《天降奇兵》竟成导演绝唱。随后他又回到特效的老本行,参与了《驱魔人:前传》的特效工作之后,便销声匿迹。

    个人认为,这哥们的动作风格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假如能够坚持下去,走科幻、B级片路线,拍出来的片子绝对比“电玩导演”保罗安德森强。

    另一位人物,漫画作者阿兰·摩尔,围绕漫画《非凡绅士联盟》的故事其实有点搞笑。

    阿兰·摩尔不是成立了一个ABC漫画公司嘛,出品《非凡绅士联盟》,这个公司算作吉姆·李的野风暴漫画工作室(wildstorm)旗下,野风暴是IMAGE漫画公司的子厂牌,出品过《赤焰战场》等漫画,而且摩尔老师成立ABC也是吉姆·李撺掇的。

    可是就在阿兰·摩尔的ABC刚刚加盟野风暴不久,吉姆·李没有与阿兰.摩尔商量,就把野风暴卖给了DC,就这样阿兰·摩尔老师转了一圈又回到了DC,可想而知摩尔的心情如何了,说了半天,《非凡绅士联盟》最后成了DC漫画了。

    尽管DC承诺不干涉ABC的创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后还是增加了一些限制,阿兰·摩尔认为DC这些限制都是针对他本人的,最终忍了几年的阿兰·摩尔在2005年彻底爆发,停掉了ABC所有漫画连载,并放出豪言,再也不为DC画任何一部漫画。

    所幸ABC后来又找到了新的发行商,《非凡绅士联盟》的连载才得以继续。

  • 头像
    CHICKEN
    探险小说《所罗门王宝藏》中的大冒险家艾伦·考特曼;
      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已长大成为侦探的汤姆·索亚;
      凡尔纳科幻经典《海底两万里》中的尼莫船长;
      史蒂文生《化身博士》中个性分裂的海德博士;
      布莱姆·斯托克《吸血鬼德古拉》中的女吸血鬼米娜·哈克;
      H.G.威尔斯《隐形人》中的隐身人斯奇纳;
      王尔德《道林(多利安)·格雷的肖像》中的不死美少年多利安·格雷。



    反派:凶手就是M

    =_=!
  • 头像
    镜听
    找来这部片子,只是不想错过康纳利老爷爷的收山之作。艾伦夸特曼、道林格雷、隐身人、尼摩船长,每个名字都是经典,放在一起却注定成不了经典。何况好莱坞电影总得有个美国英雄来承担重任,于是就多了个混进绅士盟的汤姆·索亚。马克吐温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居然从事联邦特工这个有前途的职业,不知又当作何感想。
    尽管如此,最大的乐趣依然是看着那些熟悉的名字一个个出现在影片中。道林格雷一出场,就知道最后必然会用他那幅著名的画像作个了结,怎么能浪费这么好的桥段。尼摩船长居然上了岸,居然祭拜卡莉女神,居然为大英帝国效力——西方人眼里的印度,全都浓缩在了他和他的船上。头号反派M先生,原以为会和007有什么瓜葛,最后才发现是莫里亚蒂教授,终于小小地欣喜了一下。说到底,哪一张也不是书中的面孔,却还残留着些书中的痕迹,猎装、手杖、雨伞、街灯,就像符号一样散落在镜头各处。哈克夫人优雅的面纱,道林格雷优雅的剑花,华丽的枝形吊灯,天井式的大书橱,再加上凄风苦雨中更加韵味十足的伦敦街景,竟然让人觉得伤感起来。如同大英帝国的一阕挽歌,十九世纪最后的黄昏大地,一个熟悉而落寞的背影。
    其实除了汤姆·索亚的存在有点让我不爽,满身散发着咖喱味儿的尼摩船长有点让我抓狂,作为一部漫画改编电影而言,还算是个不错的娱乐片。但却不明白越老越帅的爷爷为什么要拿这个收山,忍不住私心地想,也许康纳利是在用这种方式向往昔告别。宁静美好的黄金岁月,一去不返的古典精神,就像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中所说:“尽管那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却也是我们父辈们为之献身的高尚和美好的幻想,比今天那些惑众的口号有人性和有益得多。所以时至今日在我内心深处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那种幻想,虽然我对此已充分认清和完全失望。一个人在童年耳濡目染的时代气息已溶入他的血液之中,是根深蒂固的……”
    1899年,绅士们成功拯救世界。十五年后,战火终将遍燃欧洲。
    大概是烟消云散了吧,维多利亚时代的老欧洲。那些陪我走过童年岁月的老友再也不是书页里熟悉的音容。只有踌躇满志的汤姆·索亚小同学,代表美利坚合众国承担起明天的希望。非洲巫师招魂作法的时候,真是很想看到夸特曼的手臂骤然伸出坟墓,紧紧攥住那柄温彻斯特来福枪——但坟头剧烈颤动的砂土却成为影片最后的画面。开放式的结局么?还是说,幽灵毕竟不会重返人间。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