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汤姆·克鲁斯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文·瑞姆斯比利·克鲁德普米歇尔·莫纳汉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凯丽·拉塞尔李美琪西蒙·佩吉埃迪·马森劳伦斯·菲什伯恩巴哈·索莫克杰夫·蔡斯小迈克尔·贝瑞卡拉·盖洛贝拉米·扬简·达利格雷戈·格伦伯格罗丝·洛林斯萨莎·亚历山大特雷西·米登道夫亚伦·保尔凯瑟琳·费奥雷肖恩·奥布赖恩布鲁斯·弗兰奇EllenBryTonyGuma詹姆斯·肖安科林安妮·贝坦克特安德里亚·萨托雷蒂弗朗西斯科·德·维托乔治·马尔凯西尼可洛·森
类型:动作惊悚冒险导演:J·J·艾布拉姆斯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06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401533热度:0 ℃ 时间:2024-09-25 00:03:0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虽然该片从第一集到第三集连续换了三个导演,但是《碟中谍》系列的魅力却经久不衰。故事依然精彩,场面仍旧火爆,情节更加紧凑,我们那不可能完不成任务的阿汤哥还是那么的迷人。区别于第一集的精彩开幕,第二集的暴力美学,该系列的第三集在剧情设置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变,故事从头到尾好象只在一乎一吸之间,甚至于我们已经忘记了呼吸,只是在那里长时间的长着嘴巴呆呆的看阿汤哥跑来跑去,由此即可说明影片节奏的快捷之处。
在这一集中本系列故事永远的主角伊森好象就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当他得知自己新婚的妻子遭到匪徒绑架后,他便如同《24小时》里同样疲于奔命的杰克一般拼命奔跑一刻也不得停歇,为的是赶在最后的时间到来之前救回同样被匪徒绑架的妻女;他也像《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那样为了挽回自己失去的爱情在“月光宝盒”的帮助下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般若波罗密”,就算是把自己送到了500年前也无所畏惧;他更像《罗拉快跑》里的红发罗拉一样为了用钱赎回爱人的生命忘乎所以的奔跑着、大声呼喊着,最后终于得偿所愿的完成了那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管剧情是老套的英雄救美,虽然我们都知道无所不能的伊森将最终战胜敌人救回自己的爱人并且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同时揪出幕后黑手,但是在导演艾布拉姆斯的处理下,一切都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让观众觉得是那么的自然,好象事情本就该那样似的。这个因为之前所确定导演退出而被阿汤哥亲自邀请过来进行影片拍摄的“救火队员”并没有因为“赶鸭子上架”的缘故而辜负阿汤哥对他的期望,他非常漂亮的完成了阿汤哥交给他的任务。至少在我看来,他做的非常好,他所执导的这一集已经完全超越了该系列的前两集作品,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延续,而是一种对前作的颠覆,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或许票房将会是最好的证明!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影星Maggie Q在本片中的表现也很是抢眼,她也用自己纯熟的演技向人们证明,她并不是那个只起到装饰作用的花瓶。
我想这绝对不会是该系列作品的最后一集,不论是从情节上还是票房上都再一次的像我们保证,这个简单的故事还没有讲到最后。好莱坞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只要影片卖作,一定会接着拍下去,直到没有人看为止,他们从来都不懂得见好就收,他们只知道不见棺材不落泪,所以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又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伊森出现在我们面前,为了国家为了荣誉也为了票房挑战那些在常人来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P.S. 影片中有一个小细节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所注意,那就是当伊森成功偷取“脚兔”后,和前来支援的队友乘坐“陆虎”穿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时却苦于电话没有信号而迟迟位能于绑匪取得联系。也不知道伊森用的是哪家电信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如果是中国移动或联通,那么将是对其所号称“信号覆盖全球”莫大的讽刺。
个人认为第三部相比第二部还是有较大起色,影片故事情节紧张精彩惊险刺激,从序幕就开始抓人眼球,之后精彩场面一波接一波,故事情节的进展很快,场景的切换也很迅速。既是一部精彩谍战片,又是一部美丽风光片,从罗马到上海再到嘉善西塘古镇,好莱坞大片融入了中国元素很亲民。 很值得看看。
这种商业片成功就成功在你到最后一秒还在怀疑自己的判断。还有这种特工片好看的地方不在于主角最后三十分钟的反击,而是中间一次计划周全的任务。
想想当特工的亲人挺辛苦的,出去执行任务还要编善意的谎言,还要时不时面对自己同行的各种动乱,甚至被人合伙给蒙骗…你爱的人有多辛苦,你也就会有多辛苦…这个系列的经典配乐,还有每一部的高难度的危险动作这都成了系列的标配,阿汤哥看起来还很年轻。
除了上海,特别是西塘场景本身的促狭,以及被剪掉的10分钟比较令人不爽以外,整部《碟中谍3》(特别是上半部),无论情节、人物抑或大场面的控制,都趋于完美,且令人振奋。前三场重要的动作戏分别是营救、梵蒂冈和劫持,多少都有些炫技和耍酷,但好在剧情环环相扣,情绪以一贯之,因此相当过瘾。
J.J. Abrams显然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把《双面女间谍》时代培养的间谍片语感,统统拿来完善这部电影,事实证明,他弄的这个东西,比吴宇森强。吴宇森其实几乎毁了《碟中谍》系列,而J.J. Abrams则在Brian De Palma追求的冷峻周密和吴宇森崇尚的暴力造型之间重新找到了平衡,当然,似乎依然有不少的女观众对第三集密集的暴力场景感到不满,但大多数男性观众则对此相当受用。
跨海大桥的一场戏显得非常突出,J.J. Abrams拍出了商业片同类情节少有的动荡感和现场感,美中不足是战斗机爆炸的CG显得有些仓皇;第一场营救戏,好在不断出现的意外,和多重危机叠加的戏剧效果;梵蒂冈好在场面调度、节奏和美女Q,当然,其实还可以再细致一些,再精致一些。
也不想说得太多,看《超人》而没有过瘾的,建议你去看看这个。
http://oblog.odineast.com/user1/22/archives/2006/4203.html
1. 大卫·芬奇最初受邀执导这部电影,但后来跑去执导《狗镇之主》(这部还没有拍成又跑去执导《十二宫》)。芬奇版《碟中谍3》的故事是由非洲人体器官黑市交易而展开的斗争。
2.阿汤哥在一天晚上凌晨两点看完一集《双面女间谍》后,当场决定找J·J·艾布拉姆斯来执导《碟中谍3》。
3. 影片本来保留了桑迪·牛顿饰演的奈雅一角,但她因为家庭原因而放弃了参演,后来这个角色在剧中改名为Leah Quint,并由凯瑞-安·莫斯来扮演,但当J.J·艾布拉姆斯接手导演一职后,这个角色就被从故事中删掉了。
4. 斯嘉丽·约翰逊原本有望在本片中扮演一个角色,但由于《逃出克隆岛》的失败,令她对商业大片失去了信心,于是推掉了《碟中谍3》的合同,专心演出独立电影。最后她的角色由凯丽·拉塞尔接替演出。
5. 英国演员西蒙·佩吉主演《僵尸肖恩》大获成功后,被问到是否愿意到好莱坞发展,他的回答是:“说得好像我要演《碟中谍3》一样”。结果佩吉真的参演了《碟中谍3》。
6. 影片中伊森通过一次性相机获取新任务,这个桥段是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提出的主意。
7. 伊森家的内景是依据导演J.J.艾布拉姆斯的家设计的。当伊森在派对上接到电话时,另一头是导演本人的声音。
8. 解剖女特工的镜头中,从脑补取出子弹的手是导演J.J.艾布拉姆斯的。
9. 影片中,伊森在医院寻找茱莉亚时,导演J.J.艾布拉姆斯出现在背景中,客串一名正在讲电话的医生。
10. 影片中,伊森被强行注射微型定时炸弹到鼻子中,这一幕中拿着注射器的手其实阿汤哥自己的。
11. 伊森咬艾迪的手时,那只手也是阿汤哥的,因为导演觉得让阿汤哥咬别人的手会很奇怪。
12. 剧组在罗马拍摄本片时,由于无法阻止好奇群众四处围观,他们特意在片场附近安排了一个“假剧组”,并聘请比基尼女郎和穿着修女服的妇女假装参与拍摄,结果成功把群众吸引了过去。
13. 阿汤哥在片中亲自出演了大部分特技动作片段,而且几乎没有受伤,但却因为一次扭动上肢太快而伤了几条肋骨。
n
文 | 彩蛋君KL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IMDB,图片来自网络及截图,侵权请联系。
n
拓展阅读:
《碟中谍1》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碟中谍2》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碟中谍4》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碟中谍5》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n
n
了解更多关于电影不为人知的花絮与彩蛋,欢迎关注「电影彩蛋堂」(movierush)。
20号铜锣湾皇室戏院。
大片。发生在中国。
看得挺爽的。
另外就是发现汤姆克鲁斯们比中国导演拍的中国真实多了。
即使是香港导演拍的上海,
比如《大城小事》,比如《炮制女朋友》,
都只呈现一个浮夸(往好的说,就说浮华吧)的上海。
他们跟真实的中国人距离实在遥远。
而汤姆克鲁斯似乎怀着猎奇的心态在上海横冲直撞时,
却闯到真实的中国人中间。
剪刀手有够无聊--《碟中谍3》
2006-07-20 15:02:23
大 中 小
上午带远道而来的侄女去青宫看《碟中谍3》。
看完问她好不好看,结果她先说了一句,我四年没进电影院了,适应了好一阵子。
在中国,看电影的人真的只是一小撮啊。
回来查到这则新闻,印证自己的感觉。跟上月在香港看原版比,的确是如下精确列出来的,删了这么些。
或许可以说无关紧要,只觉得为了维护一个所谓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这样做可以称为“人不能无聊到这个地步”。
http://ent.sina.com.cn/m/f/2006-07-18/00581161980.html
“第一处:片头部分有一段带有闪回性质的5分钟段落被整个拿掉;”
这一段删除应该是最伤筋动骨的。
删掉这个开头,让《碟中谍3》的叙述从倒叙完全变成了顺叙。由倒叙带来持续近一个半小时的悬疑感完全消失了。
不知什么人为什么敢这么大胆剪?
原创导演也许挖空心思想到的一个花活(虽然我觉得因为这个小技巧带来的悬念其实也不是很大不了的)--打个比方,这个片头类似于一个留了IT光头发型的人精心蓄在脑后的一小绺沾沾自喜的头发--现在,咱这位二度创作者看着多余,就给它喀嚓掉了。
旁人看了不会觉得什么;
见过这位仁兄剪发前后真容的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只是觉得这位先生朴实了;
这位仁兄可就在心里吐血呢。
“第二处:片中进入上海的第一个镜头就被删,即一只鸟正在鸟笼上面跳着;”
原片中,导演这里大概是想来个微型的闲笔吧。现没了。
“第三处:阿汤哥从浦西的民居窗口看到浦东的高楼群,其中镜头滑过晾晒在阳台上的衣裤场景被删;”
比原片那段戏的节奏有点变化。
“第四处:繁华南京路上的紧张追车戏份被部分缩短;”
这个不得不借用性方面的比喻,那个……就是,时间短了。你自己体会去吧。
“第五处:在西塘,阿汤寻找爱妻,推门看见的一群老人正在打麻将的场面也不翼而飞;”
当时看到这里时,我和满场观众都笑了。因为这个场面跟前面阿汤飞奔的急切对比强烈。
“第六处:西塘四处横生的晾衣竿镜头没有了;”
没话说。
“第七处:阿汤哥遭遇大反派菲利普·霍夫曼严刑拷打的段落被全部删除,原片中这段场面显得有些暴力血腥;”
哦,就是这样。现在这样子删就不觉得阿汤哥太辛苦了。想起来电影前面四人组捉到这位大反派时,阿汤哥暴怒,打开飞机底部修理他的场面也被剪了。剪刀手倒挺能搞平衡的。
“第八处:阿汤哥拿着手机在西塘奔跑,老人们无动于衷地望他的镜头没了。”
忘了。
总结一下,的确这些剪得都不影响剧情,也不是都很影响观感,
反正有够无聊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