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一名警察的汉斯(汉斯·希尔斯缪勒 Hans Hirschmüller 饰)因为被妓女诬陷而丢掉了工作,为了糊口,心怀大志的他不得不成为了一名水果小贩。汉斯无法取得心爱姑娘的父母的信任和赏识,已经到了成家年龄的他最终娶了名叫伊尔姆加特(伊尔姆·海尔曼 Irm Her mann 饰)的女人 自打结婚后,汉斯的人生正式走上的下坡路,伊尔姆加特的粗暴和无礼为汉斯的不如意雪上加霜。汉斯得了心脏病,在住院期间,独守空房的伊尔姆加特耐不住寂寞,和邻居安策尔(Karl Scheydt 饰)之间发生了不道德的关系。出院后的汉斯已经无力再沿街叫卖水果了,改为摆水果摊。一次偶然中,他与战友哈里(Klaus Löwitsch 饰)重逢了,尽管哈里给汉斯一家带来了不少的快乐,但他依旧无法阻止汉斯走向绝望。
这是我看过最怪异的一部法斯宾德了。一如既往的固定机位和推摇交替调度,中景、大特写、中景、大特写,人物被禁锢在影像空间中,仅有的几个远景都被前景物牢牢遮挡,更强化了囚禁的画面表意。主题是法斯宾德世界观的又一次演绎:一种绝望、混沌、冷漠、无目的的生活境况,只不过这次,他把这一切放在了一个人物的“私人世界“中,即塑造一个唯我主义的泥潭,一切外部性都是丑陋、呆滞、尴尬和充满恶意的。
在这部影片中,这种塑造不能称得上成功。最致命的缺陷在于,没有任何动力(或紧迫感)能连缀起镜头,在男主角汉斯的镜头(他的视点或他的在场)中,这种唯我主义的气氛在煞有介事地运转着,但是当摄影机不得不摇向他人,作必要的剧情阐释时,一切都垮了。一个特写接着一个特写,一段念白接着一段念白,甚至能透过画面直接读出剧本上的那句话是怎么写的,影像在此处完全丧失了生命力,变成了一种“把剧本翻译成画面“的劳作。
1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1945年5月31日—1982年6月10日)针对戈达尔说过的“电影是一秒24格的真理”,反其道地说“电影是一秒25格的谎言”。与“德国新电影”主将赫尔佐格、维姆·文德斯和施隆多夫不同的是,被称为“德国新电影”怪杰的法斯宾德,其创作空间横跨电影、电视及舞台剧三个艺术领域。他以狂飙突进的速度,完成了43部电影作品,可谓佳作纷呈,赞誉有加,创作力可谓惊为天人。nn法斯宾德的电影创作一般透过通俗剧形式,彻底颠覆了电影语言的基本序列,深具过目难忘的魅惑力,至今都引发影界的持久关注,难有人及。另一方面,他以其喜怒无常的性格标新立异,对人毫无耐性,生活混乱,习惯无理取闹,且报复心重,让他的亲朋好友无所适从而饱受痛苦,真正的“暴君”一个。但在片场,他又有一种“凯撒大帝”般的强大气场,深深吸引着大家,甘愿听从他的指挥,这就是混合着矛盾和创造力的法斯宾德,一个带着羞怯又无所畏惧的大男孩,更留给世人一个个无数难解的谜。正如英国评论家罗纳德所说的“惟有存在于艺术家腐坏神经系统中的愤怒与冷酷无情的狂喜,才是艺术创作真正的灵感泉源,艺术家必须成为非人与超人,他必须与我们全人类保持一种陌生而疏离的关系。”n
2
我在这里只说《四季商人》。1971年8月,法斯宾德在慕尼黑只花了11天就拍了这部《四季商人》,1972年3月得以在电视台播放,德国影界公认为当年最佳影片。《四季商人》也为法斯宾德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前的《外籍工人》只是赢得了65万马克的奖金),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扫《爱比死更冷》上映时被轰下台的难堪窘境,被称为战后西德最好的影片,也是我喜欢的影片之一。
n这部影片所显露的神经性气质,正是法斯宾德个人创作所独有的气息。他以短暂绚丽的37年生命,诠释了生命另一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现五十年代西德生活的《四季商人》,并未妨碍影片在时隔46年后,对观众仍有着极大的吸引力。nnn当我17年前第一次看到它,就被它所弥漫的绝望气息所震慑。那种将痛苦深埋于心的丝丝悲伤,深具普世性的哀怨,让我难忘。影片诡秘的是,直至汉斯抑郁沉默过后,音乐才缓缓响起,其冷寂如针尖的意境,才徐缓显现,令人叹惋。的确,法斯宾德善于调动所有镜语元素。89分钟电影,并不长,却包含甚广,汉斯自杀的前生今世都被撸了个遍,完全是大师镜像。n
3
汉斯的最终漠然结局,是因为从他人生开始就有一个说一不二的母亲,其生硬的严苛让汉斯从小到大无所适从。乃至于汉斯从部队服役回来,母亲问起他故去的战友,她都会说最好的人都死了,却视儿子如无用之物。家人除了姐姐安娜(汉娜·许古娜饰)之外,按照安娜对汉斯女儿说的,大家都很鄙视他。汉斯回来当了警察,在办公室工作时,受到一名叫玛丽的风骚女子诱惑而被开除。之后,认识了妻子爱玛,即别人口中的埃普太太,并有了女儿蕾娜特。二人靠卖水果维生,生活平常,没什么交流。汉斯每天吆喝着“新鲜梨子,特别便宜”。
n有趣的是,汉斯曾经深爱的恋人,一位富家太太,总是会站在窗前,喊着买梨子。妻子不让他去,他说必须去。恋人让他进屋,他说不用。妻子嗔怪他,他说才7分钟。为此,他郁闷又愤怒。他冲着过马路差点被车撞着,能去哪。喝酒是他唯一可安歇的天堂,至少他跟酒友一起可以倾诉一番。他讲述自己不堪的人生。妻子等着他吃晚饭,但电话找不到他。看到妻子来酒吧唤他回去,他怒不可遏,扔起椅子就砸过去,吓得妻子逃之夭夭。他继续喝酒一解千愁。nn接下来的镜头,刻意而独到,妻子站在一时装店前,有男人开车停下招呼她,显然对方把她当成了妓女,而她惶然的表情,跟背后的时装人偶衣架一前一后,其僵硬毫无生气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接着她还是跑开。半夜回到家的汉斯,唤着徬徨又恐惧的妻子。妻子抱着女儿对他说,你这头肮脏的猪,接着就被他揪着头发,一顿拳头的猛烈伺候。
n家暴的结果,搞得妻子留下字条“我要永远离开你”,跑到汉斯的母亲那里。妻子不停地抽泣。母亲说都怪她没有管教好汉斯。汉斯姐姐安娜说恰恰相反,我们对他太狠了。安娜是唯一理解汉斯的亲人。她站在窗前,看到了汉斯开车过来。她去开了门。妻子说他会杀死我,她的尖叫声,让一家人深具惶恐之中。汉斯说我恨你母亲。妻子吓得给律师打电话,请求支援。撕扯之中,汉斯总是吼着一句让她跟我回去,却突然晕倒在地,吓得妻子说汉斯汉斯。n
4
片中有一个闪回,汉斯被警局开除后回家,母亲对他说你必须重新学习,但他宁愿去卖水果,也不愿跟她住在一起。汉斯这次真的病倒了,且很重。妻子痛苦至极,寂寞无主之下,跟一个陌生男人有了一腿,还被女儿看到。这让她万分羞愧和无比的自责。她去看望汉斯,医生说他以后不能再饮酒与做重体力活了。她来到他病床前,对他倾诉,给他慰藉,说当年一眼看到他就爱上了,等你好了出院,我们就扩大经营,搞两个水果摊,雇人卖推车水果,我们会挣很多。nn妻子的鼓励,让汉斯眼前一亮,助他更快地康复。他出院后,果然如愿。但雇的男人竟是那个与她有过一夜情的男人安泽尔,这让她心生不安。有趣的是,汉斯暗暗监视,安泽尔倒是没有二心,一五一十地交给了汉斯。这让汉斯开心,却让妻子忐忑。二人一起在车上,安泽尔想继续他的不安分,被她挡着说你不如私藏点钱,然后我们分享截留。
n安泽尔当然会听她的。结果,汉斯对不上帐,安泽尔就被汉斯开了。安泽尔当然怒不可遏,给了她几巴掌,并说是她教我的,因为你妻子跟我有过一腿,你娶了位贤妻。这真是弄巧成拙,愚蠢的妻子。她竟然对丈夫说你不会相信他吧。汉斯说当然。这时,需要雇佣新人。他与老友祖克尔(法斯宾德饰)在餐厅聚餐,结果遇到了老战友哈利,二人格外开心,大笑之后紧紧拥抱。哈利退役后在埃及呆了7年,成家结婚生子,之后回国,只能在餐厅打工。n
5
在汉斯看来,从战火中考验而来的友情,甚于一切,哈利甚似亲兄弟,理所应当帮助他。于是接着他来到家中居住,妻子说哈利不讨人厌,但我们总得保有一点私人空间。但汉斯发脾气说,我说让他来住就让他住。哈利就这样跟他们住在一起,帮他卖水果。“梅子,最好吃的梅子,便宜卖呵”。一家人生意做得红火,日子过得平顺之时,汉斯却沉默不语了,他总是坐在窗前,愣愣地发呆,要不就是走到林中和流水边,坐在石头上沉思。或者找到老情人,人家脱光光,他却开溜了。再就是跑到姐姐安娜那,安娜在写课题,顾不上他,只是感觉他有点怪怪的。显然,汉斯病了,也许就是抑郁症吧。nnn影片闪回汉斯参军前,拿钱给安娜的情景,这对姐弟的真情可见一斑。可眼下,即便女儿唤他帮助写作业,他理都不理,只能由哈利帮着做了。不仅如此,了无生趣的他,听着常听的歌曲《想念》,“哪怕在梦中我也总是会想念你”,那是他与妻子认识时听的歌,可他听着听着就撕碎了黑胶,这等同于撕碎了他们平静的生活,连同希望一起也撕碎了。这时骤响的配乐,更像是“沉默”抑郁后的迷思伴奏,正如他说“我就是不喜欢这种感觉”。
n安娜对他的女儿说过只要他想活下去,他就能活下去。女儿不停地闪现这句话,只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他是身体病了,这次是心理病了。他就是不想活了,所以才会说我就是不喜欢这种感觉。那他喜欢的就是死亡的感觉吧。在家庭聚餐上,两个姐姐海特与安娜,观点鲜明,安娜如一的同情汉斯,海特与其夫库特站在母亲一边,自然成了安娜数落的对象,而汉斯妻子一言不发,汉斯沉默后,只是说这不重要了。nn是的,不重要了,汉斯再次返回酒吧,一杯杯的狂饮,一杯杯的祝愿,令人伤怀,旁边的妻子无奈挂着泪水,哈利无所适从的表情。汉斯对哈利说你是个男子汉,但也是一头猪。哈利说我们都是一头猪。影片闪现“二战”汉斯在非洲服役时,遭到当地人的毒打,差点被打死,战友救他后,他还在念叨着说打死我吧。这是汉斯迷醉后的回光返照,随即一头栽倒,哈利扶起他,沉缓地说他死了。汉斯终于抑郁而死,这其中原因很多,有战争创伤后遗症,以及从小到大自身经历的种种,反正这些扭曲一起,就把他给摧毁了。
6
送别了汉斯后,在墓园,哈利看到了一个女人拿着一束花,问她是谁。埃玛说那是汉斯生前最爱的女人,我通知她来的。哈利跟随妻子及孩子一起,准备回婆婆家。妻子说我希望你跟我们一起去,这儿一摊子,需要人手,也希望我们永远能在一起。哈利说好。他们能在一起,好像也是汉斯生前的愿望。哈利的到来,是否就是压垮汉斯的最后一颗稻草,还难以说清,至少他生无可恋之后,哈利在此,他也了无牵挂。nn我们从汉斯的人生悲剧,从中抽丝剥茧,至少可清晰理出汉斯短暂一生的肿胀脉络,一是从小到大,母爱的缺失,这位母亲的刻板教育,可谓窒息了汉斯的心性,敢爱不敢爱,游离不定,这是汉斯人生一直的篱笆。二是汉斯被现实社会裹挟着,从参加“二战”在军中的煎熬,到退役后警局工作,因为“色诱事件”所受到的不公对待,至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跟妻子的婚姻关系磕磕碰碰,都让他心灰意冷。按理说,后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经济上不再捉襟见肘,反而他的内心却被禁锢了,应该说这是久郁积压的结果,并非一时一事。
n影片着重突出个体所遭遇的不公对待,凭吆喝赚个小钱,连母亲都瞧不起,汉斯内心的悲凉滋味可想而知。
n7
说点题外话,出演爱玛的女演员伊尔姆・赫尔曼,与导演有过一段情感纠葛。伊尔姆・赫尔曼是法斯宾德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恋人,但两人关系并不融洽。法斯宾德从骨子里瞧不起她,对她有点儿施虐倾向,当着人面动辄谩骂诋毁,这伤透了她的心。赫尔曼本是汽车销售机构的秘书,生活优越,当时请她做演员时,法斯宾德穷的叮当响,还要写剧本,没收入来源,等于说那几年是她养着他。赫尔曼的确钦佩他的才华。她所想的是,再怎样被他伤害,还指望能跟他结婚,没曾想到了1970年,他跟另一个女演员英格丽・卡文结婚(一年后即离婚),这让她掉进了冰窟窿,其实是解放了她。因其“双性恋”,哪个女人跟他也不会幸福,尤其是其口味愈来愈重,直至另一个同性恋人阿敏自杀,法斯宾德才有所收敛。n
可以说,《四季商人》中的妻子爱玛,简直就是赫尔曼的人生缩影。在丈夫看来,妻子很贱,哭哭啼啼,活该挨揍,只是赫尔曼没有偷情,唯余累累伤痕。当然,抛开这些,《四季商人》就一部电影的品质来说,真的无懈可击。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导演。法斯宾德总是天然的愤怒着,随时就要爆发似的。但谁又有权利苛责法斯宾德呢,毕竟这世界只有一个法斯宾德,一个永远让人不可思议的天才的法斯宾德。
当片中汉斯在酒吧一杯杯愣着眼神狂饮时,我倒想起导演自己的人生。法斯宾德一家原是从东德逃到慕尼黑生活的,加之从小就有一个如影片那样管束严厉的母亲,且继父对法斯宾德一向很刻薄,这也导致其14岁离开慕尼黑前往科隆父亲那生活,但过的也不开心,只有电影滋养了他焦躁的内心,日观影量达三部,可以说从小到大他都是在电影院度过的。n
《四季商人》中的母亲,其实就是导演母亲的变形写照,而汉斯则是导演卖水果舅舅的亲身经历。如此生活的一系列痛苦过往,都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也让他如狂突的火车,创造性的燃烧后随即“车毁人亡”。是否他在借汉斯狂饮后的遽然离去,倾泻他内心的所想。因为汉斯的结局,俨然导演11年后轰然倒下的的人生,从他第一部电影《爱比死更冷》到最后一部《雾港水手》,冷漠人事与世情,皆足可堪以回味。
2017、2、27n
《四季商人》是由法斯宾德导演并担任编剧的一部剧情片,该片以德国“经济奇迹”年代为背景,讲述了水果摊贩汉斯的不幸生活经历,表现现实的荒诞与虚无。这部电影反映了人们普遍拥有的内心想法,特殊的故事背景更加引起了德国人的共鸣。
1.角色塑造与分析
(1)苦瓜——汉斯
片中的主角汉斯是个充满苦闷的人,无论是他的衣着服饰还是话语行动无一不表现出他的闷闷不乐。片头,退伍的他一回到家就受到母亲的冷言冷语,但是他仍旧想证明自己,于是他成为水果小贩自食其力。在浅绿色的一车果子旁,汉斯穿着蓝色的格子衫显得内向压抑,敞开的衣扣又隐约表现他对爱情的渴望。他在居民楼下吆喝的声音一石二鸟,是在叫卖,也是在给初恋打暗号。站在初恋门前的汉斯处于被大量暗部包裹的明部之内,黑色是他封闭的内心,敞开的房门内站立的初恋是他向往的光。但是这束光抵挡不住现实的无奈,汉斯只能遗憾地离去。汉斯嗜酒如命,即使他的酒量不佳也要借酒消愁。每和妻子发生不快之后,他只敢冲进小酒馆要一杯酒一饮而尽自己咽下苦水。闲时他仍旧叫上酒肉兄弟在酒桌上吹嘘自己的过往,说着说着他又回到现实。汉斯从小笼罩在母亲的阴影下,唯唯诺诺是他的习惯,但是他又有不服的心气,他只能借酒壮胆。汉斯在片中的两次情绪爆发都是在酒精的影响下。一次是他妻子找到酒馆劝他回家,刚从被革职的回忆中回到现实的他搬起椅子就向妻子扔去。再一次就是他从酒馆回到家想和妻子亲热却遭到拒绝,汉斯借着酒劲把老婆暴打一顿。汉斯的死也是因为酒,他明知自己有心脏病不宜饮酒但终究豪饮数杯将自己送进了棺材。对于汉斯来说生活的压力很重,重到无法缓解,无法宣泄。曾经的初恋对自己的拒绝,妻子和邻居的出轨,母亲的不满……情感和事业的压力相互作用,自杀也许是这个老实的中年男人的最好归宿。
造成汉斯悲剧的原因除了有妻子的不忠,也有母亲的轻蔑。汉斯的母亲是个体面的妇人,从她的衣着打扮可以看出她不属于水果摊贩这个阶级。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斯的母亲始终都希望汉斯好好读书,不做那些让手变脏的工作。汉斯的母亲不但希望自己活得体面,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活得体面。母亲膝下的几个子女之中似乎只有汉斯活在社会底层,也许这是母亲对汉斯时时刻刻说教的原因,也是汉斯遭受压力的原因。如果说汉斯是个好人,但是他酗酒,家庭暴力,和情人纠缠不清,他不算是个彻底的好人。如果说汉斯是个坏人,他又每天费尽心思卖水果养家糊口,醒酒后对自己的过失诚心道歉。汉斯的善恶已经不局限为黑白两极,他像我们生活中的人一样,有一些缺点,但又不会让人对他恨之入骨。
(2)失望的红杏——伊尔姆加特
汉斯的妻子伊尔姆加特在影片前半段始终以弱者形象出现。作为妻子,她终日忍受着丈夫酗酒殴打,还眼看着丈夫和旧情人眉来眼去。但她并非是无声的弱者,她在心里有萌动的情思。家中的男人对她不好,外面的男人想进入她的视线与身体。一开始伊尔姆加特面对安策尔的问价是拒绝的,她从摆满婚纱模特和家具用品的橱窗前走过,似乎还在奢求和汉斯回到美好的婚姻生活之中。晚餐时间,汉斯迟迟不归,米色的墙面和黄色为主装饰物表现了生活的虚无和妻子的愤怒,滴滴答答的钟表让妻子的内心更加焦躁。日子一天天过去,汉斯没有回到正轨,伊尔姆加特逐渐放弃从汉斯身上寻求该有的慰藉。直到汉斯突发心脏病昏厥的那天,伊尔姆加特对汉斯的情感和身体完全放弃,她转而向另外的男人寻求安慰。作为情夫的安策尔先是进入了伊尔姆加特的心里和身体,然后又进入了汉斯的家庭。汉斯的家就这样渐渐地崩塌。
2.导演的视角——场面调度
导演通过安排演员在镜头中的位置和摄影机的调度展示了角色之间的地位关系和情感关系,用视觉化的手段表现了汉斯从失望到绝望最终走向死亡的过程。在本片中,画面中的人物常被安置在摄影机取景框中央,富有古典主义电影的气息。置于画面中央的人物主导整个构图,是导演向观众强调该角色重要性的手段。比如汉斯第一次出场在居民楼下卖水果时,以中景分别拍摄了汉斯妻子和初恋的单人镜头(图1,图2),两个人物都分别在单独的镜头中占据大量面积,显示了无形的对抗。这也暗示出这两个女人将会对主角汉斯起到重大影响。果不其然,妻子是让汉斯走向绝望的催化剂,而情人是汉斯在绝望途中唯一的希冀。
片中也用相互呼应的镜头来展示人物地位变化,比如图3中汉斯坐在主座面对镜头,作为被雇佣的安策尔只露出侧脸,表明了汉斯主人的地位。而图4,主人的位置被哈里占据,汉斯背对镜头,而且在画面中的面积极小,又被其他人物遮挡,表明了他的位置正被他人代替。这个人物关系在片尾被明确指出,妻子问哈里是否和她结婚,哈里爽快答应。
导演也通过让人物直视镜头直接传递情感,直视镜头的演员目光
把观众作为情感的第一接受者,让观众比片中的其他人物更先体会情绪。比如图5,6中的伊尔姆加特的脸部特写使她的脸占据大面积屏幕,无论她的喜怒哀乐都被放大而传递出来。
3.结语
《四季商人》属于法斯宾德的早期作品,在该片里显示出导演质朴、真实、流畅的风格,表达了特殊经济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时代中人们共有的空虚感和寂寞感,在平淡的生活琐事中制造冲突,引起人们的共鸣。
据说《四季商人》这部片子就来自法斯宾德的家庭的真实故事,因此法斯宾德的母亲看到此片都惊叹他的惊人记忆力。那个汉斯的原形就是他的舅舅,当他推着小车叫卖的时候,家中没有人在精神上支持他。从小父母对法斯宾德就漠不关心,他没有到爱与被爱是对于人是那么的重要。他八九岁时,已经离婚的母亲与一个十七岁男孩相恋,那人却选择一种父亲式的方式与法斯宾德相处,这让他特别痛苦。后来母亲又与一个比自己大是十几岁的男人结婚,他对法斯宾德充满恶意,就连探望母亲的时间都有限制。到了1971年那个老男人死了,法斯宾德才获得重生,也是在此时他拍摄了自己的得力作品《四季商人》。
我们无法给法斯宾德做个理性的判断,一方面他酗酒、吸毒、双性恋。成名之前,在科隆卖过淫;另一方面他在从影的14年时间里,拍摄了25部故事片,14部电视片和两部纪录片。他作为绝望的人拍出了令人绝望的电影,他急速的生活,他的影片一般在几天到几十天完成。他性欲旺盛,他在男女两性间体味着极端的苦痛和快乐。
他与情人间的故事扑朔迷离,有些细节令人感到讶异。法斯宾德是个人格矛盾复杂的人,他有时羞怯紧张得无法与演员沟通,就通过助理传话。在拍摄过程他极力打击演员的自信,有些演员被逼的近乎发狂,可当她们哭时,他又会极力劝慰。他与演员爱玛•赫曼的孽缘也是如出一撤,这个汽车协会的小秘书,看起来很像年轻高挑的莉斯•罗特(法斯宾德的母亲)。法斯宾德对她软硬兼施,有时则显得冷酷无情。爱玛是法斯宾德给她指导演戏时爱上他的,她最初赚钱养活罗瑟(负责家务)和法斯宾德(写剧本),并且倾其全力帮他谋求出头的机会,当无功而返回来还要承受法斯宾德的斥责。他还经常揍她,在公共场合甚至在其他演员面前。她曾三次自杀,有次他命令她交出所有财产,和她断绝关系,爱玛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她失去了知觉,法斯宾德以为她是装模做样,竟又揍她,当真发现她不省人事时,才给她叫来了救护车。在演戏的角色分配时,他让爱玛演的总是那些受人支配并受到虐待的女性,当然他给自己母亲的角色也好不了哪去。
1971年法斯宾德与英格丽结婚,他的目的不是常人想象的俩人过稳定生活,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爱玛伤心,另一方面是向男情人证明自己也可以拥有个妻子。不到一年他们的婚姻走到尽头,可英格丽在生活中受到惩罚的角色并没改变,当他想在新男友面前炫耀买弄时,英格丽都是第一个受害者,有次把竟然怂恿工作人员到游泳池裸泳,为了取悦新情人萨林,他让两个男孩用菜刀割英格丽的头发。法斯宾德把私人生活的情欲甚至带到摄影棚,那是一个永远充满鲜血和眼泪的残酷剧场。那个萨林后来成为法斯宾德的生活重心,得宠时陪着一起度假,享受着奢华稳定的生活,当两人情感消退时却受到更大的伤害。法斯宾德尽力不让他知道在哪排练。情绪失控的萨林为了见到法斯宾德,用菜刀砍伤了三个无辜的人。此后在几个国家逃亡,还不断与法斯宾德联系,缺钱时想找他求助,竟也被无情拒绝。后来萨林被捕在法国南部监狱上吊自杀。大约四年后阿敏•梅耶尔吞服过量药物自杀,1982年36岁法斯宾德因服用过量毒品和安眠药猝死,随后他的同性恋人汉瑞(在《水手奎莱尔》饰两个角色)悲痛不已也上吊身亡。这些人将生命像矿泉水瓶般地丢弃,缘于对生命的绝望和自身的悲惨体验。在法斯宾德的人生观里洋溢着这样的暗语:约束能带来解放,恐怖不会比对恐怖惧怕更残酷。无论是死亡中的绝望,还是绝望中的死亡,都无法摆脱命运这条锁链,你越挣扎它就会勒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