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GertrudArnoldMargareteSchönHannaRalph保罗·里希特西奥多·卢斯HansCarlMuellerErwinBiswanger伯恩哈德·格茨克汉斯·阿达尔贝特·施莱托格奥尔格·约翰弗里达·李察YuriYurovskyIrisRoberts弗里茨·阿尔伯蒂格蕾特·贝格尔鲁道夫·克莱恩-鲁格GeorgAugustKochRudolfRittner
类型:剧情奇幻冒险导演:弗里茨·朗 状态:正片 年份:1924 地区:其它 语言:其它 豆瓣ID:1298312热度:0 ℃ 时间:2024-06-11 16:44:45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尼伯龙根》 Die Nibelungen: Siegfried
年代:1924年
国家:德国
导演:弗里茨·朗
主演:玛格丽特·舍恩、格特鲁德·阿诺德、保罗·里克特
适宜人群:骨灰级影迷
聊到这部电影时你可以谈论以下话题
《尼伯龙根》是公元1200年左右,用中古高地德语写就的北欧古代传说,是德语系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作曲家瓦格纳曾经根据这个故事为蓝本,用了26年的时间,创作了不朽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而在电影方面,1924年,德国导演弗里茨·朗将其分成上下两部拍成了电影,分别是《西格弗里德之死》和《克里姆希尔德的复仇》,加在一起有近5个小时。
在第一部里,讲述了王子齐格弗里德屠杀巨龙、沐浴龙血,从而刀枪不入,随后踏平矮人国夺得隐身头巾和宝藏,还帮助龚特尔王击败冰岛女王布伦希尔德,并与王妹克里姆希尔德成婚。
武士哈根却暗地里得知齐格弗里德的软肋,获悉其洗龙血浴时背部又块被树叶遮蔽的死角,于是用长矛攻击其弱点,刺死了齐格弗里德。
第二部讲述齐格弗里德死后,其妻克里姆希尔德为报夫仇改嫁给亚基拉王,随后邀请哈根及其族人赴宴,并于宴后将众人尽数斩杀,而克里姆希尔德自己也因复仇行为过于残暴,被其它贵族联合绞杀。
《尼伯龙根》对于德国表现主义来说有重要意义,它继承了自《卡里家里博士的小屋》以来的灯光、摄影、透视法规则,但也超越了表现主义,更加大气和恢宏。
在场景上,它还原了神话里的世界,浓雾弥漫的树林、凶猛的野兽,充满原始的奇幻和野性。
庞大的建筑华丽而又肃穆,人物在建筑里显得孤单而渺小,繁复绝美的壁画和发亮的大理石地面,散发出封建王族地位的象征。
这部电影深受希特勒的欢迎,那部后来臭名昭著的《意志的胜利》也是受到了该片的影响。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是这两处
笑点
第16分钟,西格弗里德大战巨龙。这只巨龙能喷火,但就是行动不便。西格弗里德趁机在它肚子上捅了一刀,就从里面往外狂喷血(水),而它被刺的一只眼睛还在流着烂泥一样的黏性物质。
在拍摄时,弗里茨·朗没有按照一般的方式制作一个体型相对较小的模型,而是真的制作了一个等比例的怪物。
这个模型放在一个相对高的平台上,操作人员则在挖好的坡洞中操作模型,虽然很生硬,但也做出了低头饮水等动作。
虽然如今这条巨龙看起来有点搞笑,更像一只大蜥蜴,但毫无疑问,它是电影特效历史上一大创举。
亮点
第53分钟,女王布伦希尔德的围绕在一片极光之中,还有一片火海阻挡前行的道路。
那些燃烧的火都是真实的,但是在拍摄时,将后面有演员的镜头做了叠画处理,以确保演员的安全。所以,弗里茨·朗也是特效摄影的践行者。
【七节故事】
1.齐格弗里德打败巨龙
屠龙者用龙血沐浴后会成为金刚不坏之身
树叶挡住龙血,埋下隐患
2.弗路卡向克里米尔特讴歌齐格弗里德
齐格弗里德奔向渥努姆斯
尼伯龙根族的阿路贝尼将隐身头巾送给男主
尼伯龙根族给北方支配者冰之巨人锻造王冠
尼伯龙根族在血的火焰中锻造了巴尔蒙格
(第二节主要是介绍性内容,借助弗路卡之歌,穿插剪辑齐格弗里德的经历)
国王 龚特尔
布仑希尔德女王-火耀北境
3.齐格弗里德如何为龚特尔得到布仑希尔德
(隐身头巾作为装备的用处/男主的征战
4.国王娶亲/布伦希尔德来到渥努姆斯
(继续刻画人物/人物关系/隐身头巾的作用拓展
5.两个王后发生内斗/尼伯龙根的财宝到达渥努姆斯(布伦希尔德对男主的爱慕与复仇-蛇蝎女人)/与公主的冲突(身份地位冲突/揭露替身真相)/男主的致命弱点被利用
6.龚特尔对齐格弗里德背信弃义
被骗的克里米尔特
残忍阴险的哈根
7.克里米尔特向哈根复仇
“因为女人的谎言,你杀死了自己最忠实的朋友”
【试听随手记】
俯仰拍/ 呈现人物的角度
怪兽龙的特写
全景拍丛林中穿行的骑马男主
全景拍遇到巨龙后的男主,举起宝剑挥舞时书林与岩石形成高反差的色调阴影,具有绘画感和史诗性
财宝坑的特写
巨大王冠和渺小人类 全景
在双方争斗的混乱中突然加入克里米尔特的全景,表现齐格弗里德的爱慕--不断走近,逐渐切近景,直到手部特写(模拟第一视角)
背光+顶光表现渥努姆斯城
背景中建筑的绘画质感
托举财宝的矮人/变成石头
沙画手法+黑白定格影像,呈现克里米尔特的梦境--波动/奇幻/诡谲的氛围营造
齐格弗里德离去时-左右构图,巨石在右侧对人物和画面产生挤压效果
【巨大】视觉呈现巨大感-巨大的桅杆和小的人马对比// 宏大的教堂建筑、大片的阶梯-行走的人很小
布伦希尔德的阴暗与苦闷心理呈现--左右是遮蔽的帘子,布鲁希尔德站在中间的狭小空间里
森林全景中瘦小悔恨的龚特尔/男主欢快的猎鹿和即将被杀的危机-音乐的对比表现
表现军队之众-背景强光+烟雾// 人抗出的桥,脑袋排成一种整齐// 横纵铺排在山间行走的人
表现隐身后的男主-叠画
凶手的黑白剪影效果
克里米尔特孤独的身影,背景是巨大的桥洞和建筑
人物:(译名主要参考维基《尼伯龙根之歌》和书籍《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n①齐格弗里德(Siegfried):克桑滕王子n②龚特尔(König Gunther):勃艮第国王n③克里姆希尔特(Kriemhild):勃艮第公主,龚特尔国王的妹妹,嫁给齐格弗里德n④布伦希尔特(Brunhild):冰岛女王,龚特尔国王的妻子n⑤哈根·冯·特洛涅(Hagen von Tronje):龚特尔国王的伺臣
第1节:齐格弗里德杀死巨龙
故事是这样开头的:齐格弗里德从米姆的铁匠铺出发,他已经比自己的师傅更出色了。就在上马之前,他听到工匠们在谈论克里姆希尔特公主,于是冲动地决定骑马前往沃姆斯(Worms)去赢得她的芳心。当他告诉他们自己的计划时,他们都嘲笑他,于是爆发了一场争斗。为了摆脱齐格弗里德,米姆声称自己可以带他去沃姆斯。然而,他却故意把齐格弗里德引向了可怕的林德沃姆(Lindwurm)。这就导致了影片第一个壮观的高潮——齐格弗里德与龙的战斗。杀死巨龙后,他沐浴在龙血中,变得刀枪不入。然而在沐浴时,一片菩提叶却粘在了他的左肩上。
第2节:沃尔克在克里姆希尔特公主面前歌唱齐格弗里德,齐格弗里德来到沃姆斯
在沃姆斯的宫廷里,吟游诗人沃尔克向克里姆希尔特公主讲述了齐格弗里德的英雄事迹。紧接着,齐格弗里德遭遇了奸诈的矮人王阿尔贝里希(Alberich),阿尔贝里希起初用头上的隐身头巾(Tarnkappe)攻击齐格弗里德。但齐格弗里德从他手中夺过隐身头巾,并打败了他。作为阿尔贝里希生命的代价,齐格弗里德得到了隐身头巾和尼伯龙根宝藏(Nibelungenhort),以及无与伦比的宝剑巴尔蒙(Balmung)。现在,矮人王试图第二次智取齐格弗里德。这似乎是个好机会,因为他被无法估量的财富蒙蔽了双眼。但这一次,诡计也没有得逞。齐格弗里德杀死了阿尔贝里希,其他所有矮人都被石化了。过了一段时间,齐格弗里德来到勃艮第人在沃姆斯的宫廷,向龚特尔国王求娶他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公主。夜里,她梦见一只猎鹰被两只老鹰撕成碎片。当她把这件事告诉母亲、老王后乌特时,她并没有像克里姆希尔特公主那样认真对待。与此同时,齐格弗里德和王的伺臣哈根在城堡的大殿里开始争吵,因为对克里姆希尔特公主的求婚条件不满。他本应支持龚特尔国王打败好战的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的计划。一场战斗几乎爆发,克里姆希尔特公主的突然到来才阻止了这场战斗。齐格弗里德和龚特尔国王最终达成了协议。
第3节:齐格弗里德为龚特尔国王赢得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
任何向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示爱的人都必须在投石、跳远和标枪比赛中击败她。然而,龚特尔国王觉得自己做不到这一点,于是齐格弗里德准备了一个诡计:在龚特尔国王与勃艮第人到达被大火包围的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的城堡后,他自称是龚特尔国王的仆人。随后齐格弗里德利用自己的隐形斗篷为龚特尔国王赢得了与好战女王的战斗。骄傲的女王布伦希尔特不敢相信自己的失败。
第4节: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进入沃姆斯,国王举行婚礼
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在沃姆斯受到隆重的接待,不久之后,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和龚特尔国王以及克里姆希尔特公主和齐格弗里德庆祝他们的婚礼。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问她未来的丈夫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一个普通的仆人。龚特尔国王的回答是,齐格弗里德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臣子,他们打算成为歃血为盟的兄弟。歃血为盟在同一天敲定,紧接着齐格弗里德又要帮助龚特尔国王,在新婚之夜用隐身斗篷驯服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他从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手中夺走了一个手镯,并将其藏在一个箱子里。
第5节:六个月后,齐格弗里德的新婚赠礼——尼伯龙根人的宝藏抵达沃姆斯,两位王后互相争吵
王的伺臣哈根认为,齐格弗里德带到沃姆斯的尼伯龙根人的宝藏对勃艮第人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辉煌被齐格弗里德掩盖了。然而,龚特尔国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背叛自己的血亲兄弟。与此同时,克里姆希尔特公主无意中发现了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的手镯,迫使齐格弗里德将龚特尔国王妻子背叛的事情告诉了她。不久之后,传说中的王后之战在沃姆斯的大教堂门前上演。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禁止克里姆希尔特公主先入场——理由是她只是一个仆人的妻子。经过一番挑衅,克里姆希尔特公主在愤怒中说出了新婚之夜发生的事情。身负重伤的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随后要求王的伺臣哈根和她的丈夫谋杀齐格弗里德。王的伺臣哈根向她解释了齐格弗里德肩膀上脆弱部位的秘密,他沐浴龙血时,一片菩提叶卡在了那里。龚特尔国王怀着沉重的心情,设计了一个背叛血亲兄弟的计划。
第6节:龚特尔国王对齐格弗里德背信弃义
王的伺臣哈根实施了计划的第一部分:他宣布将在奥登瓦尔德举行一场盛大的狩猎,并邀请包括齐格弗里德在内的所有骑士参加。然后他向克里姆希尔特公主声称,他收到了一条秘密消息,说对勃艮第人的战争迫在眉睫,狩猎很容易演变成一场战斗。克里姆希尔特公主现在很担心齐格弗里德,于是欣然接受了王的伺臣哈根保护齐格弗里德的提议。她要做的就是在齐格弗里德的衣服上标记出他的弱点,这样王的伺臣哈根就可以在战斗中用盾牌挡住他的弱点。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出发去打猎,一直持续到日落。齐格弗里德回来后非常口渴,要求喝酒。王的伺臣哈根建议大家到附近的泉水边比赛。出发前,齐格弗里德和他的亲兄弟龚特尔国王谈了谈,问他他们最终能否和解。龚特尔国王良心不安地告诉他,等齐格弗里德从泉水边回来后,他们也可以这样做。但在齐格弗里德赢得比赛后,却被王的伺臣哈根用长矛刺中背部的脆弱部位而丧命。
第7节:克里姆希尔特公主发誓向王的伺臣哈根复仇
克里姆希尔特公主在狩猎后的当晚无法入睡,因此立即注意到了归来的猎人们的到来。受惊的她走到自己的花房,看到齐格弗里德躺在她面前,死不瞑目。龚特尔国王告诉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那个曾多次背叛她的男人死了之后,她嘲笑他,因为他只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复仇欲才杀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克里姆希尔特公主跪在齐格弗里德的遗体前时,王的伺臣哈根进来了——齐格弗里德的伤口立刻又开始流血。克里姆希尔特公主由此认出了杀害丈夫的凶手。龚特尔国王保证他是无辜的,但克里姆希尔特公主不会再被欺骗。她发誓要向王的伺臣哈根复仇。然后她来到大教堂,发现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已经在齐格弗里德的遗体前自杀了。在最后一幕,她跪下祈祷。
下半部《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939044/
电影自打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和我们一起经历着盛衰沉浮,所谓崛起的文化工业,电影本身的属性也一直颇受争议,它既是商品,也是艺术,更是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复制性工业。很多时候,电影也是一种欲望,观众能够通过影像发现自我,确认自我。每个时代的电影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国家,民族,阶层,文化,思想,教育等各种方面的折射,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史,恰好是一个民族的成长史。
《尼伯龙根之歌》伴随着德国人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不管是作为文学还是作为电影,其意义已经超过了自身属性的范畴。德国导演弗里茨.朗把这部史诗作品改编成为两个部分,既《尼伯龙根:西格弗里德之死 》《尼伯龙根2:克里姆希尔德的复仇》。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用几个词语来简单的进行概括,爱情,欺骗,背叛,谋杀,复仇以及死亡。
爱情:
西格弗里德是史诗中的悲剧英雄,英勇无畏,骁勇善战,当他爱上了克里姆希尔德的时候,也就是悲剧降临的时候。为了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过程必然是艰辛而沉重的。纵观所有的史诗作品,英雄和美女之间的爱情总是百转千回。当我们为剧中的爱情唏嘘的时候,史诗两个字的定义似乎逐渐的淡化。爱情并不是史诗作品中的主要元素,在英雄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他们的英勇和执着才是史诗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克里姆希尔德是勃尔根国王坤特的妹妹,为了娶国王的妹妹,他不免要为国王效劳,而国王坤特深爱着冰岛女王布吕希尔德,在投石和掷矛的比赛中,西格弗里德借助从侏儒国俘获来的隐形衣让坤特取得胜利,最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在坤特的允许下,西格弗里德再次借助隐形衣帮助坤特拿走了冰岛女王的第一次。
欺骗:
有女人的地方总是有过多的是非,然而齐格弗里德便是这是非之中的牺牲品。坤特邀请西格弗里德夫妇来做客的时候,两个女人因为谁先入座,谁后入座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在争执的过程中,克里姆希尔德不慎说出了她嫂嫂第一次的故事。这让布吕希尔德感觉自己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仇恨之情油然而生。坤特最忠实的臣子哈根发誓要为主人报仇,杀掉西格弗里德捍卫王后的尊严。因为西格弗里德早先在巨龙的血中洗过澡,所以刀枪不入,但是,因为一小片叶子遮住了肩胛骨,这也成为他致命的弱点。哈根诱使克里姆希尔德说出了自己丈夫的弱点,于是,再一次狩猎活动中,杀掉了西格弗里德。
背叛:
丈夫的死,让她对自己的国家感到失望,她继承了丈夫的大笔遗产,吸引了很多勇士来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嫁给匈奴国王艾策尔,想要借助艾策尔的力量来为自己的丈夫报仇。而哈根一直觉得克里姆希尔德是隐患,想要找机会没收她的财产,于是就说服她的哥哥,假装和解,以此夺走了克里姆希尔德的财产。这让失去了丈夫的克里姆希尔德彻底背叛了自己的国家,报仇的念头也越发的强烈。
谋杀:
为了杀掉哈根,克里姆希尔德整整筹划了13年。十三年之后,克里姆希尔德觉得自己的时机已经成熟,便邀请她的哥哥来匈奴。聪明的哈根觉得这是一个阴谋,就派了一只精良的部队紧紧跟随。克里姆希尔德原本的计划就是杀掉哈根,但是看见哈根带来了一支部队,为了杀死哈根,展开了一场血战。
死亡:
和匈奴国保持友好关系的民族首领都不赞成这场战役,吕狄格曾经帮助匈奴王得到了克里姆希尔德所以和勃尔根很友好,他自然不忍心和自己的朋友进行决斗。狄特里希一向主张以和为贵,所以在这场战争中也是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无奈之下,只有把哈根和坤特交给克里姆希尔德。当克里姆希尔德问哈根所要财产的时候,哈根说,只要三兄弟有一个人活着他就不说出财产在哪儿。于是,他砍下了哥哥的头,哈根依然守口如瓶,最后只能杀掉哈根。然而,克里姆希尔德也不是这场战役的胜利者,她自己也死在了武士的刀下。最后只剩下艾策尔和狄特里希为这场战争,为死去的人叹息。
结束语:
在本片中,除了狄特里希和吕狄格之外,所有的人都没有尊崇上帝以及其他宗教教义来来规劝自己的行为,这也使得电影没有了说教的姿态,把悲剧性的命运得到最大化的彰显。西格弗里德,哈根和克里姆希尔德是电影中的典型人物,西格弗里德,哈根忠于国王,克里姆希尔德忠于死去的丈夫,至少在精神上是忠诚的。他们把这种忠诚视为一种荣誉,随着仇恨的不断升级,这种荣誉之感也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普遍存在的荣誉一旦和权力斗争结合起来就会把人引向一个可怕的深渊,这个深渊就是死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就曾用“尼伯龙根式的忠诚”精神来统治军队,这也让史诗在民族主义的意义上被滥用。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史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945年以后,《尼伯龙根之歌》已经失去了在德国人心中原有的地位。一部史诗作品被当成一种政治武器未免过于唏嘘,然而,这毕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功过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曾经出现过,鼓舞过,这也就足够了。
弗里茨.朗拍摄的两部《尼伯龙根之歌》不管是在布景上,还是在场面上都相当壮观。在默片年代,制作一部电影尤其是史诗电影要比现在复杂得多。朗通过背景的搭建,灯光的捕捉,服装造型的设计以及粗糙的特技努力营造出一个中世纪的神话世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史诗大片层出不穷,可是我再也没有看《尼伯龙根之歌》那时候的心情了。不管是多么精致的画面,多么宏大的构图,也无法替代《尼伯龙根之歌》在我心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