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里面的跑龙套的四代弟子看的,觉得还可以。看到网上有人说这样的喜剧风格其实不是张彻的,是联合导演午马的。确实,不洒番茄酱,用口吃、市井人物、人物滑稽动作做笑点,这挺不张彻。那时候是1977年了(拍摄应该是1975或1976年),功夫喜剧已经开始兴起,借鉴这些喜剧元素确实更像午马而不是张彻会做的。午马那时候已经开始独立执导,也已经参与到洪金宝的功夫喜剧制作中,所以他能运用这些元素也算是顺理成章。片中,在酒楼上某富商夸耀自己的义薄云天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想是否会有马上的打脸来制造喜剧效果,果然,几分钟之后,打脸就来了。虽然现在看过各种1980、1990年代的香港喜剧后这些喜剧元素并不新鲜,但是在当时应该算是尝新。该片的喜剧元素虽然比较幼稚,但只要观众能进入情境,还是能起到效果的,当然是否能进入这就见仁见智,但是搞笑而不像同期某些喜剧那样怪诞丑陋,也算是不错了。人物方面,姜大卫演个富户版的游侠儿,挺轻松自在的,当然可能因此失去了粉丝最看重的一些特质。傅声演这样的搞笑小子没什么难度,戚冠军还真的是打戏出色,文戏没表情啊,当然本剧人设并不需要啥表情。李艺民功夫不错,但他本来就圆头圆脑,配那时流行的发型真不好看。跑龙套的四代弟子,郭追鹿峰杨雄没死,江生挂了,郭师傅表示不死结局稀松平常,但鹿峰对阵江生算扳回一局。还有,元朝背景倒是有趣,那时候流行元朝故事吗?迎春阁之风波, Marco Polo,元朝服饰在这些武侠片里倒还是蛮好看的。但是在表现王爷、小官小兵们都懒得费心构陷富户们,干脆直接明抢,元朝背景算增加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元朝,一位蒙古的王爷盯上了富甲一方的好汉楚铁侠的家产,派兵捉拿,但被另三位浪迹江湖的好汉林少游,关飞和石大勇所救,原来楚铁侠一直和地下组织联系救济灾民,于是,王爷手下用尽手段捉拿四人。
评论:
张彻导演可能愿意有想把本片拍成比较轻松的喜剧片,可他确实不是一位善于拍喜剧片的导演,使得本片整体显得不伦不类。功夫本来就不是好看的,而应该是好用的。
详细海报图片:
http://www.lomeke.com/2011/08/05/magnificient-wanderers-poster-dvd-photos/
主角们居然居然居然保全了小命~不用被扎成刺猬再血海里扑腾了~~~可喜可贺!~~~~~~~~~~~~~~~~~~~~~~~~~~~~~~~~这样的电影多一点我就不用写同人文缅怀死去的角色了哈哈哈~~~~~~~~~~~~~~~~~~~~~~~~~~~~~~~~~~~~~~~~~~~~~~~~~~~~~~~~~~~~~~~~~~~~
为了里面的跑龙套的四代弟子看的,觉得还可以。看到网上有人说这样的喜剧风格其实不是张彻的,是联合导演午马的。确实,不洒番茄酱,用口吃、市井人物、人物滑稽动作做笑点,这挺不张彻。那时候是1977年了(拍摄应该是1975或1976年),功夫喜剧已经开始兴起,借鉴这些喜剧元素确实更像午马而不是张彻会做的。午马那时候已经开始独立执导,也已经参与到洪金宝的功夫喜剧制作中,所以他能运用这些元素也算是顺理成章。片中,在酒楼上某富商夸耀自己的义薄云天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想是否会有马上的打脸来制造喜剧效果,果然,几分钟之后,打脸就来了。虽然现在看过各种1980、1990年代的香港喜剧后这些喜剧元素并不新鲜,但是在当时应该算是尝新。该片的喜剧元素虽然比较幼稚,但只要观众能进入情境,还是能起到效果的,当然是否能进入这就见仁见智,但是搞笑而不像同期某些喜剧那样怪诞丑陋,也算是不错了。人物方面,姜大卫演个富户版的游侠儿,挺轻松自在的,当然可能因此失去了粉丝最看重的一些特质。傅声演这样的搞笑小子没什么难度,戚冠军还真的是打戏出色,文戏没表情啊,当然本剧人设并不需要啥表情。李艺民功夫不错,但他本来就圆头圆脑,配那时流行的发型真不好看。跑龙套的四代弟子,郭追鹿峰杨雄没死,江生挂了,郭师傅表示不死结局稀松平常,但鹿峰对阵江生算扳回一局。还有,元朝背景倒是有趣,那时候流行元朝故事吗?迎春阁之风波, Marco Polo,元朝服饰在这些武侠片里倒还是蛮好看的。但是在表现王爷、小官小兵们都懒得费心构陷富户们,干脆直接明抢,元朝背景算增加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看完桂治洪导演气氛十足的《鬼眼》、《蛇杀手》、《邪》之后,我在观赏《邪完再邪》的过程当中,多多少少嗅到了一些反常的气味,并因此获得了一些乐趣。在阴森诡异变态扭曲之后,却突然与一个开朗活泼甚至有点促狭的桂导演相遇,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先是罗莽扮演的肌肉男对邵氏电影公司不关注替身演员的尊严与福利表示不满,接着女鬼刘阿翠就变身尤达大师和黑武士吓跑了要拆他们房屋的工人,最过分的是肌肉男和女鬼为了惩戒斗鸡眼,用烙铁在后者美丽的臀部盖了一个同样美丽的戳:SB标志,还是带盾牌边框的那种。斗鸡眼伴随着每部邵氏片开始部分都有的片头音乐就是一声惨叫:“必属佳片!”
反常因为正常的巨大存在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就像阳痿因为正常性功能的存在而让人懊恼。虽然我为桂治洪导演表现出来的反常喝彩,但是毕竟有根据王泽先生漫画改编得《老夫子》在前,也就是说我对于桂治洪导演鬼里鬼气的印象还不够根深蒂固,他的“正常”样子还并不是不可撼动。在邵氏的诸位导演当中,个人风格最为浓重,最为我所熟知,最多部电影被我瞻仰过的当属张彻大侠。张彻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当然是盘肠大战,当然是半赤裸猛男,当然是正义必胜但好人必死,当然是又多又浓的红颜料不断弄脏衣服。但是,张彻导演笑了,就像座山雕一样的笑。不同的是座山雕笑过之后要杀人,张彻大导演笑过之后却说:寡人悟到了,武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杀,就是和平!于是,我对着电脑屏幕就差快活得喊出声:风,风,风!
《江湖汉子》就是这么一部张彻电影:一部打上了张彻的名号之后,浑身都充满了不对劲的张彻电影。大Boss不再是深沉狡诈的绝顶高手,这位元朝某王爷在自己下属面前说话结巴,不能满足老婆性要求,像现代女性用魔术胸罩获得虚假澎湃感一样用棉盔甲使自己获得虚假的魁梧感;姜大卫不再是冷傲孤绝的少年侠客,成了一个贵公子,虽然也是一身好武艺,但是怎么看他这个角色都觉得还是狄龙比较合适;没有了惨烈的厮杀,张彻导演像是一天之内学习完了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以及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 90分钟的片子里面竟然没有出现一处流血画面——如果张彻电影的道具师是按照红颜料用量来领取工资的话,在这部电影里面他的活就算白干了。甚至最终决战,正面人物反面人物连个受伤的都没有,仿佛和和气气地一部影片就结束了。张彻大侠甚至心情极好地跟我们小辈说起了笑话,还是很冷的那种:
反面高手之一朱大成:卢卜花,你还在偷王爷的小老婆?!
反面高手之二卢卜花:你不偷阿?
朱大成:可是现在偷不得。昨天在后花园里,叫王爷撞破了他的管家和他另外一个小老婆的好事,两个人全叫王爷亲自砍了头。
卢卜花:呵,王爷能有力气拿得起刀吗?
朱大成:这才叫糟糕,好几十刀砍不下头来,白受活罪嘛!
我觉得,很多年以后,我会忘了《五毒》里面的罗莽是蝎子还是蛤蟆,可能也会忘了《独臂刀》中王羽断得是左臂还是右臂,甚至忘了《保镖》中姜大卫扮演的角色叫什么名字。这个笑话我却是记住了。顺便说说,那两位高手的名字怎么看怎么都像是“猪大肠”和“萝卜花”。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2006/04/2376651.html
电影里的姜大卫又是一个不同的样子, 比保镖之时要胖些,瘦削的脸颊下巴上稍稍有一些薄肉, 圆润些, 却比大内的曾静要瘦些,是从骆逸到曾静的过渡阶段,
这个人就是这么秒,样子时时刻刻在变,真不知道他有多少种样子。
当然了, 在电影里还是帅的,他稍微圆润些的脸庞正衬得上那一身白衣, 真是浊世翩翩佳公子,美貌无匹, 但是在电影里并不出彩, 可能这个时期的张大师已经开始着力塑造以傅声为首的第三代张家班弟子了。
所以你看整个电影的基调也不一样, 四个主要任务不仅没死,连伤都没有受,唯一的损失怕就是那个总是跳来跳去的小子把鞋底被别人砍掉了。
本来我不是很喜欢傅声的扮相,觉得他脸太大, 下巴宽,像女版小燕子。 这部电影里居然开始有点点喜欢他了, 傅声和姜大卫一样有一个特质, 就是身上有少年的气质, 但是个姜大卫不同的少年, 姜大卫是调皮的话, 傅声就是顽皮, 姜大卫是飞扬跳脱, 傅声就是古灵精怪,
傅声身上有一种少年莫名的喜感, 他像个可爱机灵的大男孩,装神弄鬼嘻嘻哈哈没有正经。 所以张大师不会给他安排尊的那种死亡之舞, 尊的五官生动但是总有一种莫名的悲剧气质藏在里面, 傅声没有这种悲剧气质, 从小养尊处优的傅声有一种喜剧气质, 所以说张大师给他安排的戏份和尊不同。
但是傅声的一生还真的不是一出喜剧, 他在最当红的时候飙车出事死掉了,徒留一班师傅,妻子, 同事朋友唏嘘不已。
相传张大师最喜欢的徒儿排序,第一是傅声, 第二是姜大卫,第三才是狄龙, 你现在可以分析出来张彻的口味了吧,他喜欢少年,喜欢有男孩气质的演员, 傅和姜都有这种气质。
但是狄龙没有, 狄龙从出道即使死角这部电影,你也不能说他有男孩子气质,或者少年气质, 顶多是青少年气质, 你看姜狄共同出演的电影,如果说电影里的姜是17-8岁, 还是有说服力可信的, 但是你要硬说向定, 史静思什么的是17-8岁,我嚼着,长得比较着急的话, 也可以算是1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