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伯特·兰卡斯特保罗·斯科菲尔德让娜·莫罗苏珊娜·弗罗恩米歇尔·西蒙沃尔夫冈·普莱斯阿尔贝·雷米CharlesMillotRichardMünch雅克·马兰保罗·博尼法DonaldO'Brien让·皮埃尔·佐拉亚瑟·布豪斯让-克劳德·伯克霍华德·沃侬海尔莫·金德曼RogerLumont格雷德·布尔VictorBeaumont米歇尔·查瑞尔贝尔纳·弗雷松贝尔纳·拉雅里热丹尼尔·勒库图瓦WolfgangSauer
类型:动作惊悚战争导演:约翰·弗兰克海默 状态:HD 年份:1964 地区:法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296016热度:0 ℃ 时间:2022-04-19 15:14:52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2022.09.04
巴黎解放前夕,谙熟绘画艺术,一直致力于保护巴黎堡姆美术馆里世界名画的德军指挥官冯•伦德施泰特上校动了打劫这些名画的邪念 ,以保护这些名画的名义,突然要把它们运走,调来大批德军士兵连夜打包装箱编号,装上汽车。清晨,巴黎堡姆美术馆的维拉德小姐看着空空荡荡的展厅,心里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当上校兴冲冲的来到火车站时,看到箱子堆满铁轨两侧,他预订的火车却不见踪影,“我的火车呢?”。车站法国调度员拉毕奇以西部前线的陆军指挥官冯•卢比茨将军命令优先装运特种武器为由取消了上校的专列。
德军在前线节节败退,西部前线指挥部里一片混乱,军官们在忙着销毁文件,为撤退做准备。上校和将军据理力争,一句帝国需要金钱,而名画比黄金贵重说服了将军,他终于签字批准。这样运送名画的列车订在第二天早上九点一刻出发,被推迟了一天一夜。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维拉德小姐找到了法国抵抗组织,获悉消息的法国抵抗组织联系铁路职工一起设法阻止德国人趁火打劫这些名画,而且只能智取,不能强夺,更不能有一点一丝的毁坏。这让拉毕奇犯了难,他的抵抗组织从开始的十八个人,减少到了四个,就在今天早上又挂了一个,现在只剩下三个人了。维德拉一番“上纲上线”鼓动,把这批画上升到了法国人的信仰和骄傲,世界财富的高度,可是拉毕奇还是表示无能为力,维拉德小姐失望的走了。抵抗组织负责人提出让拉毕奇小组设法让运画的火车在韦雷车站推迟发车十分钟,这样正好赶上盟军飞机轰炸,拉毕奇接下了这个任务。
波尔老爸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火车司机,他不懂什么绘画和艺术品,但是他有一颗爱国心,懂得法国荣耀,同时他也讨厌德国人的傲慢和无礼。
前方战事吃紧,冯•卢比茨将军的副官给冯•伦德施泰特施密特上校打来电话,欲取消运画专列,上校谎称列车已经发车,搪塞过去,然后紧急命令他的副官施密特提前发车。
韦雷车站应该是个编组站,列车在这里编组组合,说好的借故拖延时间,让运画专列在韦雷车站被盟军飞机轰炸,偏偏波尔老爸突然启动火车,临危不惧,杀出韦雷车站,让抵抗组织计划落空。
原来波尔老爸另有计划,运画专列停到下一个河岸女王站,波尔老爸称火车头输油管道坏了,德军只好同意波尔老爸撇下运画车厢,开着火车头回韦雷车站修理,看到计谋得逞,波尔老爸得意的笑了。在一片狼藉的韦德车站修理损坏的油路,内行的德军车站指挥官赫伦少校看出了端倪,偏偏波尔老爸没有舍得销毁那枚用来作案的法币而露出破绽,被德军当场枪毙,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波尔老爸的死,让拉毕奇小组剩下的两个人别无选择,只能接替波尔老爸继续完成这凶多吉少,有去无回的任务。谁知,已经生疑的冯•伦德施泰特施密特上校命令换下司机,强逼拉毕奇亲自驾驶火车去德国。
普通法国人慑与纳粹的淫威不敢站出来反抗,但是不代表他们就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反抗的方式有很多种,像酒店女老板克里斯廷、河岸女王车站站长雅克那样同情抵抗组织,暗中助力拉毕奇打出那至关重要的电话。二战末期,反对纳粹暴政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要说铁路工人最擅长的就是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分秒不差,所以他们玩起移花接木,暗度陈仓来天衣无缝。运画专列一路上经过的站点都被改换了名字,压车的德军压根就想不到专列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出发地河岸女王车站。
纳粹展开了疯狂的大搜捕,雅克站长和拉毕奇最后的两个小组成员都被枪杀,负伤的拉毕奇逃到餐馆,被女老板克里斯廷藏了起来,不知道来搜查的德军只是询问餐馆老板见没见到拉毕奇,为什么没有去底下储藏室看一看?这次有一百多铁路职工参与了拦截运画专列,他们恐怕凶多吉少,恼羞成怒的德军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失去丈夫的克里斯廷对男人的逞英雄非常反感,但是“民族的遗产,法国的骄傲”的砥砺还是让她再次选择义无反顾的出手相助。
上校知道了盟军飞机不会轰炸泼过白漆的列车,所以无所顾忌的大白天启动列车上路了。德军让无辜的法国人站在车头上当人肉盾牌,拉毕奇投鼠忌器,只好提前引爆炸药,只炸毁了铁轨,没想到德军很快就修好了,并且沿铁路线布哨,保护铁路安全,拉毕奇跑赢德军,在前方再次破坏了铁轨,致使列车再次脱轨。
此时上校和拉毕奇都已精疲力竭,上校试图拦截公路上撤退的德军车队,可是一只溃退的军队又如何会听他的命令,一切已经木已成舟,上校费尽心机,终功亏一篑。赫伦少校下令屠杀了做人肉盾牌的法国人后带着士兵随德军撤退车队走了,只留下上校和散落在车厢四处的画。
这个时候拉毕奇出现了,两个人终于再次相见,走火入魔的上校只顾一味的耻笑拉毕奇不懂得欣赏这些名画,而拉毕奇目睹了那些无辜死去的法国人早就义愤填膺,哪有心情和他闲扯淡,果断开枪击毙了上校,为冤死的法国人报仇雪恨。
法兰西版铁道游击队,但不止于此。
抵抗组织在行动中付出了及其惨痛的代价,无数人失去了生命,保卫了“glory of French”。片尾几十秒的无声镜头,把死难者与名画放在一起,应该不是强行歌颂之意,更是将民族的苦难直接摆在观众面前,而不是欢呼雀跃歌颂胜利被侵略是事实,苦难也是事实,事实是不应该回避的,即使它悲惨到连直视一下都令人感到痛苦。n nazi军官对艺术的痴狂促使他草菅人命,无论是自己人伤兵还是敌人的生命都完全不在乎。
上校结尾的自白既是为自己的疯狂辩护,也是在责问主角“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是为了什么”,但主角用敌人的子弹回答了敌人。面对侵略者的枪炮,唯一可讲的道理就是还之以枪炮。
根据非虚构文学改编的故事片。原书作者(片头的Villard小姐,Jeu de Paume)经手了大量的世界名画,就像片头出现的那样。但是他们主要不是国家收藏,而是当时被害犹太人的资产。这一点在片中没有提到,我是在 Paul Theodore评轨当中听到的。
原来这部片的导演是亚瑟佩恩,但是在主演Labiche的伯特强烈要求下,换成了弗兰克海默。主演的上一部影片《豹》他认为并不成功,所以他想拍一部动作片。但这部片仍然有哲学的气质,或者说典型的反战影片,在天平的一边是世界名画、法国的骄傲,在另一边是法国平民的生命。特别是主角压根就不懂绘画的情况下,这一切显得更加繁琐。这一切值得吗?然后你又会问,战争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