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萨莎·露丝海伦·米伦卢克·伊万斯基里安·墨菲莱拉·阿波瓦亚历山大·佩特罗夫尼基塔·帕夫连科安娜·克里帕阿列克谢·马斯洛杜多夫艾力克·高敦伊凡·弗拉内克让·巴蒂斯特·普奇阿德里安·坎恩艾莉森·惠勒安德鲁·霍华德詹·奥利弗·施罗德谢尔盖巴切乌尔斯基耶斯·利奥丹詹姆斯·乔因特雷吉尔·库迪乌扎克·安德里亚纳索洛保利妮·霍劳尼可洛·森尼伊戈尔·萨沃金特拉维斯·克舍琴埃文特·斯特朗克里斯多夫·泰克鲁伯特·韦恩-詹姆斯大卫·科伯恩
类型:动作惊悚导演:吕克·贝松 状态:正片 年份:2019 地区:法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27166976热度:8 ℃ 时间:2024-06-11 16:45:2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女特工似乎总不免和香艳联系在一起,即使她是个战士。n
比如吕克·贝松的新片[安娜],安娜是个效忠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女间谍,人生晦暗间被克格勃训练成才,从此走上暗杀之路。
有人说[安娜]是部特供女性爽片。
一瞧似乎如此,安娜金发碧眼、明眸动人,又腿长两米,打起架来凶狠可人,简单如切瓜砍菜,色诱男人更是手到擒来,她一笑,美苏两边男人便都为她失了魂。
n凭一己之力就把美苏两方情报局都搅得个天翻地覆、鸡犬不宁,她还能全身而退,终乐得逍遥自由。是,哪个女的看了不爽?
然而,事实上,这类女打手题材,真正的目标受众其实还是男性观众。从之前的[极寒之城]、[红雀],到[安娜],莫不如此。n
如果说,女人看女杀手切瓜砍菜、乐活人间可以自我代入,那男人看女人干架时又在看什么呢?
答案可能是,宽衣解带,一种危险的魅惑。
01
其实男人喜欢看女人在银幕干架,已经是提高一档之后的审美了。
可不是反话,总比喜欢看女人被虐好上那么一丢丢。
同样是承载男性性幻想,在“女战士”形象之前,银幕上清一色的可都是“受害者”。
从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开始,短短几分钟的浴室谋杀将女孩惊恐的面容永远地定格在了影史。
再到之后出现的女性剥削向的铅黄电影,黑色皮手套、尖锐剃刀、女人死前惊恐的脸,那些美丽女孩带血的、残破的身体,常常成为银幕上被暴露、被展览、被消费、被剥削的奇观。n
科幻片中,还发展出了一类被男性创造出来并控制命运的“人造人”角色,她们没有思辨能力,更是完全被动的。
“女受害人”的这一经典套路,也被叫做damsel in distress。
形象上就是需要被保护、被拯救的纯真少女,她们漂亮、弱小,要依附男人生存,也常常被杀害。
有一个时代,甚至直至现在,我们的流行文化都整体更沉迷那些美丽的、死去的女孩。
而不是美丽的、致命女孩。
间谍片里的女特工、女杀手,便属于后者。她们首先是致命的。
[安娜]里,安娜用美色诱惑目标富商,套出情报后借机来到厕所,你以为下一步便该到云雨环节,但安娜却是拿枪、出门、瞄准对方额头,没有废话,一枪致命。n
想起同样是吕克·贝松的另一部女打手片,他的成名作[尼基塔]里,一开场女孩尼基塔被发现缩在抢劫现场的墙角瑟瑟发抖。
那个男警察看向她的眼神,是明显未设防备的、带有怜惜的,一种自带立场的、高高在上的怜悯。
反转来了。
女孩尼基塔却拿出手枪,抵住眉头,在对方男人略显狼狈困惑的神情里,扣下扳机。n
导演吕克·贝松在采访里确实曾说过:
虽然是这样没错,但吕克·贝松自然也有私心,那就是他作为一个欧美男性导演,对完美女性的一种想象与偏好。
所以他的片子里,从[尼基塔]时就开始,除了强悍能打,那些女打手还一定是足够性感漂亮,胸挺腿长的绝色美人。nn就像“尼基塔”的另外几个译名,堕落花、霹雳煞、嗜血娇娃......n
刺激的打斗,与香艳的戏份总是相生相伴,缺一不可。
她们首先是致命的,然后一定是要够香艳的。
02
金发、泳装、贴身长裙、或是三点式内衣,大长腿、裸背,最近再加上个les情节,几乎所有流行的大女主间谍戏里,都能抽出这些个关键词。
她们司职着动作间谍戏里的“软情色”功能。
所以啊,与其说男人喜欢看女人在银幕上干架,倒不如说他们喜欢看女人干架时暴露出的那种别样性感。
[尼基塔]流传最广的这张海报封面说明一切。n
女模特一样的纤瘦身材,大长腿,刚刚好的包臀裙,还有尖高跟。
安娜·帕里约饰演的尼基塔,正在银幕面对着被数十个男人围攻的致命危险,她拿着枪,抵在墙后,头发微乱,神色严峻,被镜头拍下的一瞬间是美丽又危险的。
是男人喜欢的一种“妖姬”形象,负责引诱,又负责祸害。
这可是1990年的片子,几乎是女特工这一类型的开创者,后来的美剧《尼基塔女郎》、《妮基塔》都起源于此。
香港电影[赤裸特工],从片名就带有直白的暗示意味,三位风格各异的绝色美女更是在片中完美满足了不同男人的偏好口味。
或底色半露,或衣不遮体,或艳舞诱人,出任务杀人是次要的,怎么样能展现娇美姿色,怎样引诱男人上钩才是主菜。
詹妮弗·劳伦斯主演的[红雀],更是用大段篇幅描写了苏联情报机构怎样训练女人作色情间谍的经过。
怎样教授让异性俯首的床上花招,怎样训练女人对裸体和情色的去羞耻感。n
詹妮弗·劳伦斯脱了又脱,在暗室被捆绑,被施虐。
丽贝卡·弗格森在[碟中谍5:神秘国度]里,穿着晚礼服、脚踏尖高跟,一边负责美,另一边还得追车上房。n
[极寒之城]里,查理兹·塞隆饰演的女特工雷厉风行,善于搜集情报,精通徒手搏斗,还是逃生专家。
但人们明显更记得她拿起红色高跟,在车内和男人战斗当武器的美丽风光,更记得她和另一个女人的一段艳遇床戏。n
绝了绝了,看胸挺腿长的美人上下翻飞,闪转腾挪,一边魅惑男人,一边杀人不眨眼,已经不能满足男人了。
他们现在还喜欢看妹子睡妹子的百合戏。
[极寒之城]里有,热咧咧火辣辣,[安娜]里也有,即使大家看完都没搞明白它在剧情里有什么用,但les戏是一定要安排的。nn怎么说,摆个数据最直观。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成人动作片网站,男性用户占据了79%的Pornhub,在连续几年发布的年度报告里,“lesbian”都是以绝对优势占据搜索量最高的关键词。
大概就总之:nn尤其在欧美世界,男人的小心思嘛昭然若揭,甚至有那么点集体狂热的意思。
03
间谍片里的女特工形象,自然大部分都是男性编剧和导演们的意淫产物。而男性观众又异常买单,这一类别也就随之源源产出了。
戈达尔说: “电影为人类的欲望提供了身体”,观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啊。
银幕,就像是个密闭空间的窗口,是个洞,也是眼睛。银幕上的女特工成为被凝视的对象,来满足男人窥淫的愿望。用劳拉·穆尔维的话来说,就是:
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不仅仅在电影,或许此类游戏还更为直观。
男人在看身材完美,能打又妖娆的女特工时,获得的快感是不是和打游戏时一样呢?
比如《古墓丽影》系列,从1996年的初代到现在,劳拉手持双枪、席卷全球,不管是游戏还是电影都获得巨大成功。
而众所周知,它成功的秘诀之一,便是对劳拉人设的性感化。模特一样的丰乳翘臀,头脑聪明,身手矫健,还有着帝国贵族的血统和财富,是完美的性幻想投射对象。
游戏世界里的女性形象,几乎都这般如出一辙。身材夸张,性征明显,穿着暴露,即使有人物原型,也会被改成更符合幻想的产物。
一个女间谍的真实故事。
法国女人维奥莱特,在丈夫死于1942年的阿拉曼战役后,决心与纳粹战斗到底,遂加入英国的间谍机构。
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中,她和当地的抵抗组织一起行动,却不小心中了德军埋伏,为了组织其他人撤退,维奥莱特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被捕,被处死时年仅23岁。
她的故事被写成了书,也成了游戏《温柔刺客》的灵感和原型。
但在游戏里,女主角的本来人设和故事变得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角色身上一层薄纱般的性感服装,在明晃晃的半隐半露间大打情色擦边球。
游戏玩家则全程对着女主的性感肥臀,进行代入式游戏。完美身体,加上强大战力,两种可以让男性石更的东西,完美结合。
从这个层面说,间谍片里的女特工似乎在起着和游戏一样的作用。
如果,再考虑到心理学层面的“超常刺激”效应,“人们更容易被夸张的、更符合理想中人类的视觉形象所刺激”。
也就不难理解,男人们为什么永远都对美艳能打的女特工心存渴慕了。
而想要把女特工、女战士们从银幕“被观看”的桎梏中解救出来,则可能需要另一个漫长和变革的过程:
或许应该把未来寄托在有更多的女性编剧和导演进入业内,拥有话语权上面。n
-
作者/卷卷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美人,全世界大多数男人的爱好。
特工, 单靠名称就自带回响的职业。
而把这两个词融合到一起,别的先不说,【嗨】是一定的了
据流哥的不靠谱统计,好莱坞的一线女星,几乎都有一部或几部自己的特工电影,或艳丽,或火热,或魅惑。
好吧,上面三个词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美——,美的让人呼吸停滞,一眼窒息的那种。
安吉丽娜朱莉的《特工绍特》和《史密斯夫妇》;
查理斯塞隆的《极寒之城》;
Maaggie Q 的《赤裸特工》;
甚至连已经在X特警中变相完成这一成就的大表姐,也有一部《红雀》在手。
要知道,漂亮的美女各有所靓,但拿枪突突的那个永远是存在感最强的那个。
美女与特工,好莱坞不会过时的主题。也该是时候,来部美人杀手的片来爽一爽了。
大导演吕克贝松,携手俄罗斯超模,席卷而来。
众所周知,吕老爷子不光导片能力举世闻名,其挑女演员的眼光毒辣更是当世一绝。
《第五元素》选的女主米拉·乔沃维奇,后者主演《生化危机》系列,全世界直男都是爱丽丝铁粉。
《这个杀手不太冷》女主娜塔莎,海选少女,和影帝让·雷诺搭戏,六个月拍完,结果后面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了,无论电影本身还是娜塔莎都变成了影视圈里面让人无法忽视的符号。
《超体》女主斯嘉丽·约翰逊,这个就不必说了,现在还有人不认识寡姐的么。
这一次,吕大导演又挑了谁?
萨沙·露丝
92年出生的超模,曾先后Dior、Prada等大牌走秀。
之后转向影视圈,而她的第一部参演作品,便是吕克贝松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EMMM,请原谅我在主演列表里面没有找到你的名字
这一次,吕克贝松不仅直接将她定位女主角,还在剧本中加入了大量的模特元素,可以说是量身打造了
好吧,刚刚那句话是我脑补的,到底是先出了剧本然后挑了女主,还是先定了女主然后写了剧本,这个自然是属于吕导的机密,外人不得而知。
不光是剧本,吕导还拉来了三位超一线的实力派演员,作为萨沙第二部电影的搭档。
奥斯卡影后,海伦·米勒,饰演女主直属上司,也是片中唯一个,勉强可以看做女主同一阵营的人。
卢克·伊万斯,传奇弓箭手巴德这次变成招募和训练女主的KGB特工,女主的情人之一。
基里安·墨菲,《时间规划局》精英特工这次变身CIB精英,女主的情人之二,标志性的冷漠脸配说话眼,气场一开,电影格调直接蹭蹭往上涨。
当然,吕导还是克制的,没有搞出什么三人行之类的篓子。
最多让他们三个人一起坐在公园里面,聊聊天什么的。
EMMM,关于第三,哦不,是第四者,其实还是有的,同为超模的,莱拉·阿波瓦,饰演情人之三
EMMM,这都是什么神仙颜值?
当然,只有大牌加盟还是不够的,吕导还玩了一手时间线重构,把整部电影的时间线剪的七七八八,来来回回的绕。
把一个故事拆成了一段段的小故事,不光让枪火四射的高潮戏份恰到好处,还正好平分了三个情人各自的浪漫时光,仿佛每次都是单独的一次邂逅。
不仅没让人感觉到渣,反而隐隐约约的有些暗爽。
估计不少的大小姑娘们都在心里偷偷的艳羡:这就是老娘梦想的生活啊!
这观影体验,啧啧~
吕导,你这就是在炫技。
当然,作为一部爽片,总会有些人来挑刺。
翻翻用户评论,一些热心网友在积极的往下踩,一边盯着女主的大长腿舍不得挪动眼球,一边使劲的打着差评。
什么女主演技不行,脸色过冷,动作戏不够流畅等等。
好吧,全片看完,可能的确有些地方不尽完美。
但要知道这本身就是一部爽片,追求的不是艺术或者学术上面的高度。
而是更嗨,更爽。
嗨了爽了,那便是成功。
再说了,就算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为嘛要听。
这样香艳,刺激,满屏的大白腿和盛世美颜,随便暂停截图就是让人忍不住鼻血喷涌,一脸痴汉表情的美人特写爽片。
我们就是爱看。
俗么,那是真俗~
看的嗨么,那也是真嗨。
那就够了。
最近的一段时间,应该是受到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好莱坞的不少电影或者剧集中,总是会出现有意的去展现女性角色,突出女性作用的剧情。n
这里不考虑政治正确,但从电影本身来说。
有时候这样刻意突兀的表现,就像直男的尬聊,看似一切OK,实际上却有点让人无言以对。
而这一次,吕克贝松则是直接拍了一部大女主电影,告诉人们,真正光彩照人的女主,到底是怎样的。
你可以吐槽女主对情人一、情人二、情人三玩弄感情,也可以吐槽她当杀手杀人的时候又莫得感情。
你甚至可以吐槽电影本身,里面的男主都是真·大猪蹄子,遇到美女就降智。
但你不得不承认,女主安娜所追求的,从来就没有变过。
这是个去TMD的世界,这是个去TMD的职业,这个是在心中怒吼着谁让挡不住本姑娘追求自由的妹子。
追求自由的抗争,哪怕会让人觉得俗,但总是会让人羡慕又嫉妒。
因为,在某些层面,我们感同身受。
在全片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安娜都是艳光四射的。
然而最让人惊艳的镜头,则是出现在安娜最低谷的时候。
那时候的安娜,生活艰难,已结跌落人生最底层,她披头散发,邋遢,骨瘦嶙峋,还有一个刚刚抢劫失败的男友在准备亡命。
这时候,一个黑衣人闯进了她的家,二话不说两枪打死了男友,然后在枪口下给了她两个选择。
——你给我的选择,都没有我想要的。
——不,你只有这两个选择。
——不,我有的
哪怕我现在一塌糊涂,哪怕我就在你的枪口下,但我依旧想选我所想要的。
正如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名言——
人生而自由,这种自由是选择的自由。
(公众号后台发送关键字安娜,获取观看链接~)n
这么辛苦的码字,给个关注呗↓
(剧透ing)n
安娜本是俄罗斯将门之女,17岁父母亡故,被嗑药打劫的混混捡回家中,从此命运一落千丈。当国家间谍找上门来请她应征时,她干脆在脉搏上划了一刀,表示无路,“你们只是让我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说客表示五年后换自由,于是安娜成了巴黎头牌一名模特。
模特的生活宛若提线木偶,华彩放纵而无人间烟气,杀手的本职更像一颗光滑的子弹,要准确无痕精密如机器,安娜悬在两条高压线间交了出色答卷,国家褒奖,“很少有人能活着做完五年。什么?你要退休,谁告诉你有退休这件事。你在为国家做事,除了死,否则不要想退出。”
看到这里,第一道题来了,如果命运是一盘游戏,你打到这里发现生活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的套坑,而只有你站在旋涡中心点,该怎么办?
前几天朋友和我聊起人生的意义,我发现只有在做着对自己毫无营养价值的事(比如小时候抄写背诵语文课文)我会问这个问题,当我跟着心做必须做的事,读想读的书,在为自己提出的问题找答案,为想要的生活奋力打怪的时候,从来没有问过是不是有意义的问题,我只是可能会问,某个存在会不会无意义。“意义”多少会像一种酬劳,服从的时候会问,主导的时候不会,就是所谓“无问西东”。如一智者所说,“灵魂要的是死后能带走的东西。”n
转折。安娜在接下来的一次任务中,被美国间谍处排网识破并成功策反为谍中谍,安娜有两个情人,分别是和俄国以及美国间谍处的接头人,(虽然我个人认为她的女伴蕾丝边最美丽)。在内争外斗中,安娜成功对俄部高层一枪爆头,对就是那个吼“除了死,否则不要想退出”的高层,(这一点真的是爽),然后拿了红灯记的密电码成功抽身。
最后的一场戏中戏,约在公园中心,俄美两方严阵布控,两个情人面对面,安娜过去吻了一个,又吻了一个,这时候弹幕里都笑开了花。安娜说,“我小时候喜欢玩俄罗斯套娃...一个玩偶里面套着另一个,一个又套着一个,我就像这些玩偶一样,我是谁呢,我的身份是什么呢,女儿? 女朋友?俄国间谍?模特?还是美国间谍?如果你打开最后一个玩偶,又是什么样,我说不好,但我想看看她的样子 ...我没有一天是自由的,六个月对我足够了,在所不惜。你们是我唯一剩下亲近的人。”
第二道题,作为女人,如果爱情救不了你,如果男人和国家都不可靠,如果命运这盘游戏你最后发现它的设定就是单打独斗,你把自己放在哪里?我只知道,除了当年王佳芝没有走出的那条街,还有一百五十年前托尔斯泰笔下,另一个绝于铁轨同名的痴情安娜,安娜卡列尼娜...... 此时剃了光头的安娜从层层叠叠污秽的下水道绕出,走入光明,从头开始,前面是一片波澜无惊的自在平和...... 而她们,统统都留在身后的昏暗里了,留在人类走过的漫漫的隧道中。
这就是导演的小心机。《色戒》里张爱玲和李安都想让王佳芝从英雄的脸谱中变回人,那个在国家和爱情中都没有出路的人,在今天的安娜身上,国家和爱情都不要。只要自己。
你有这个底气,脚跺在地上地是响的,抬头看天空天是亮的,不管走到哪里,不会自卑。
一个人,如何可以活得不心虚呢?n
有一次和朋友出行,车停在高速站休息,朋友是那种典型法国知识分子,她回到车上后叨叨,“刚刚那些旅游的英国人,一上来就用英语,可这是在法国,凭什么就以为人人都一定会说英语,这就是语言霸权导致的忽略尊重。”上学的时候有一次全年级去米兰看设计展,我们小组中轮到一个男孩问路,很洋洋洒洒那种法国年轻人,他逮住一个西装风衣公文包的意大利中年人劈头就是一顿法语,对方更妙,直接用意大利语回了一大段,两人就这样用法语和意大利语聊起来了,就像对方都懂一样。整个过程之诡异,以至于后来我每次想起,都被这种微妙的文化自信心,甚至于是文化傲慢所触动。
前几天巴黎地铁里发送起了免费果仁小零食,原因是地铁部门为了避免因为低血压等身体不适的乘客造成车次延误,结果是很多人在底下留言批评,大概意思是,造成乘客不适的原因是车厢老化通风不畅高峰拥挤,不去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只拿些小零食来蒙混过关,差评。这种评断思维背后是一种长期社会训化的结果,如果中国式的逻辑是“祖国不强大都是因为我不够好,我要更优秀让祖国优秀以我为荣”,那法国就是“我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政府不好,都是政府不利才会出这么多问题,所以要多多意见让它改善”。
一个人如果总是处在一种被管理的、时刻需要被监督教育的循环里,或是谎言谄媚才能生存,感觉不到公义公平,总是处在一种压抑之下,习惯于责备自己不够好,个人的意志总是被集体剥夺,处在总需要被别人来肯定自己的心态中,时间久了,难免不气短。
气短一般都会用面来糊,所以包包衣服食物车子到秀出来的照片,都一定要有喜闻乐见的名,否则不能平衡亏空。
其实所谓有底气的人,不过是一个健康的人罢了,不被裹挟摆脱操控,了解自己生命的真相,像安娜,不管是光鲜的名位还是道德的大纲,都会倒在明日世界身后的废墟里。“灵魂要的是死后能带走的东西。”
一个80岁的法国画家朋友发信息给我,说他为法国不愿接受庇护斯诺登感到羞耻。我忽然间发现,人和国家的关系,其实不应该像儿子和母亲,而应该像是父亲和儿子,做对了没有?没有,pia~ 一掌;做对了,嗯,欣慰自豪。
这样有自主性的你,会不会底气好一些。
作者 陳奕丹。原文载于公众号 燕处集:chenyidanart
片头标题ANNA从中间慢慢对称展开,第二个N字完全映像对称,预示着整个影片结构与剧情是首尾呼应对称,也像套娃照镜子那样一个个长相一样:
前有老太太发假枪入职,后有老太太开假枪退休
CIA对KGB
前面CIA死了几个小兵,后面KGB死了个BOSS
前有不让下班的摄影师被殴打,后有不让退休的大领导被干死
前替身逃脱对后替身逃脱
前有小女友城里按揭买房,后有安娜度假村交了首付
男男
女女
男女 男女nn手腕痕迹对手腕痕迹
明信片对明信片n就连公司同事都有几个叫ANNA的
选秀时安娜手持5号,一共是1-10号,也是中间
感情伤害对感情伤害对感情伤害
模特经纪小股东晚餐对女友晚餐对CIA晚餐对KGB晚餐
就连很多杀人执行任务的开枪镜头也是要杀左右两个人,啪啪两枪
镜头也是如此,左面拍完拍右面,上面拍完从下面拍。n如此这般很多很多...这些对应设计就像标题展现的那样。nnCIA对KGB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拨人除了名字不一样干的恶心事差不多,最后干脆撕下面皮坐一桌了,两名干员也是怂货对怂货,傻x对傻x,CIA那个想先撤,KGB那个怕挨子弹。CIA那个手提箱当面被安娜骇客,KGB那个当面让安娜带枪刺杀领导。影片也在此打通任督二脉汇流成河作为收尾。nn导演实力相当强劲,前面感觉导演对节奏把控出了问题,后面才发现是为了对称呼应铺垫的很到位,原来是节奏搞得非常好,渐入佳境,全程无尿点。片子虽说是谍战片,但推进剧情的谍战细节基本都是一带而过,杀人放火、溜门撬锁、骇客后门等等,几个镜头就交代了,道具也是简单的很,一个公文箱、一个u盘、一个移动硬盘、一个包包。前后对应的两场尴尬的武戏也是在秀。相反的是,围绕谍战周边的故事讲的倒是很细,做模特、度假、感情、领导关系等等,导演多年的功力也是在此体现。大事说小, 小事说大,是导演的特点。其前做<<超体>>更是用一包蓝色药面当作了主要道具。nn文艺方面更是没得说,很法国,镜头运用有导演特点,左左右右高高低低。间谍职业都得是模特,同性异性关系也是百花齐放法国feel十足。女友在度假时吃晚餐甩手扭头走了,走的方向正好是CIA探员饭桌的方向,她看见这个没有晒黑的CIA探员了。在窗前盼望安娜回来时CIA探员找上门才知度假时安娜和CIA干员的关系就已经不一般,也知道安娜有可能挂了,遂后掩面哭泣死了心,CIA探员对小女友这句道歉感情与性命双关。女友结局没有讲,但是有一个小小的提示,前面女友按揭买了房和安娜住,后面安娜也在度假村买房交了首付。不过CIA探员也遭受了报复,看到安娜亲吻KGB探员,也体会了一把小女友看见他时候的感受,最后KGB探员也受到了感情伤害,如此循环,就像标题与套娃。
这种叙事速度单拍谍战恐怕90分钟就完事了,肯定是个俗套的电影,这下融合了 男男女女 前后对应,片子才丰满起来,初看觉得看完就会忘了,但是越品越有味道。nn使劲抠剧情bug的人实在没有必要,法国的这种片子再去按传统的谍战片找剧情逻辑未免视角低了一些。n
1,老梗又重新包装玩了一遍,玩砸了是重复没新意,玩好了就是致敬。谁让我就好这口呢~
2,交叉闪回的故事线对老影迷来说,就像谈了场恋爱一样舒心愉快。虽然是吕克贝松信手拈来的小技巧,也足见功底。
3,相比吕克贝松偏爱大女主+杀手题材这件事,他总是把女主角变成女友、妻子、前妻的行为应该更为观众津津乐道。哦对了,演《尼基塔》的前妻,就叫安娜。
4,女主有很明显的米拉乔沃维奇的影子。侧脸和低头时非常相像。导演是想把前妻都追忆一遍吗?几乎安娜所有用过的假发,都有相对应的前作女主角。
5,同样是超模,安娜的基友莫德更符合我的审美,见第一面时边刷牙边调情,小眼神暧昧又多情。
6,把轮番暗杀拍得像时装走秀一样淡定惬意又fashion,这个世界可能只有吕克做得到。在莫斯科的“五角大楼”里闲庭信步、一步一杀,难怪苏联解体了。
7,麻烦从来都是不期而至,永远不会发出警告。
8,自由、保护、夏威夷都是幌子,厌倦杀戮也是老调重弹,So let's fuck instead.
9,最后安娜的金蝉脱壳,让我回想起二十五年前Leon是怎么在绝境下突出重围的。最后安娜戴上了那顶帽子,重回光明,仿佛昨日重现一般。也算对前作Leon的遗憾有了个交代。
谢谢同学的指正,数学不及格,二十五年写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