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发生在挪威一座名为巴斯特瑞的小岛上,那里关押着许多年轻的犯人,他们的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最大的也不过18岁。每一天,在这个封闭而又压抑的环境中,孩子们被迫做着超负荷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仅够果腹的食物。在这里,对犯人们的打骂是家常便饭,又是只因一个小小的失误,有时甚至连原因都没有。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下,犯人们被驯化了,没有人想到反抗 十七岁的厄令(本杰明·赫尔斯塔德 Benjamin Helstad 饰)刚刚抵达这座恶魔之岛,这里是他服刑的地方。岛上的残酷的生活让厄令感到绝望,当狱卒的压迫突破了临界点酿成悲剧之时,正是厄令带领着他的同伴们展开了暴力抵抗。就当厄令夺取了岛屿的统治权之时,挪威政府向岛上派出的150人的军队正在急速接近。
电影一直都很冷。挪威的冬天,和施暴的典狱长和长官的目光一样冰冷。但冰冷下面热血被一点点唤醒,男孩们终于以他们孱弱的身躯,向这个冰冷残暴的体制宣战。
尽管他们的抗争总是要以失败告终,但一份少年人心中激发的勇气,却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折射着人性的热忱。
这是发生在1915年的真实故事。不知最后逃出去的Olav是否也是史实。我希望是,因为他的逃脱,代表着这个冰冷世界中唯一的希望。
赢得观者内心震颤的,不仅仅是这个弱者反抗残暴建制的故事,更是电影每一个细节里透出来的创作者的诚意。就是这么一件虐待问题少年的旧案,在历史的长河里恐怕连浪花都不算,但今天的挪威人却在认真地反思他们制度中曾经的无情和非人性,也在认真地还原那段都不能叫做历史的历史。这要感谢北欧社会人本的文化,也让我这样之前从未看过挪威电影的人对这个国家肃然起敬。(五星推荐)
狱典长在岛上代表着绝对权威,却是生活上完完全全的失败者,妻子早已不能忍受岛上的生活,夫妻冷漠的关系濒临崩溃,但身为狱典长的他像C-19所说,“内心却十分软弱,他无法跳出自己地位,即使看着失望的妻子离他而去。。
罪恶从来都不是某个人,也没有谁是天生的恶魔。束缚着自由,扭曲着人性的制度,慈祥,勤劳,单纯的好人也会成为被恶魔支配的刽子手,或也麻木的眼睁睁目睹。。导演在剧中并没有十恶不赦的恶人,相反成年人的世界却多的是忧郁和疲惫的眼神
有评论说这儿狱警其实也不坏,只是孩子们一心想逃。要跟天朝“躲猫猫”城管拦访劳教比差多远了。
可是,谁又笑到最后了呢?监狱长在获得绝对权威的同时,自己首先失去了爱人和自己的生活。狱警恶人做尽自己的生活也永无尽头。。参加博弈的人,即使胜利的一方也难逃一劫。
最终暴动是矛盾的爆发,被镇压也在预料之中。对待俘虏的宽容暗含理性抗争的妥协。可C19追求自由却献出生命。。
恶魔岛,代表极权主义。。不自由的世界,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到底谁是英雄?
站在肖申克的角度c19是众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英雄,但是当c1在即将离岛的那一刻,觉醒一般的爆发,成了暴动的导火索时,我在想他们两谁才是本片中的男一号,一般来说写实的影像让人很难爆发出与主人公般的激情,但是本片做到了,压抑在心中一个半小时的怒火随那拳头爆发出来的感觉,为影片再加一星!
影片一直很沉闷,很压抑,话不多,更多的镜头关注那些孩子的眼睛,从一开始的无神到后来的反叛。最后最后,艾琳拉着奥拉夫的手说那是写给我姐姐的信,我就知道他就要放弃了,好像是遗言一样,带着自由的喜悦离去,那一刻起,眼泪就不曾停过,即使现在码字的时刻……
本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这桩事件发生在1915年。当时Bastøy监狱里的犯人发动了起义,夺下了监狱的控制权。挪威政府随即派军队前往镇压,在冲突过程中,有不少人受伤和死亡。这件事成为了挪威历史上的一个污点,随后挪威政府对监狱以及管理进行了改革。现在的Bastøy监狱已经成为了挪威的一个名片,远近闻名。
Bastøy监狱是一个建立在Bastøy岛上的监狱,位于奥斯陆南边75公里处,整个监狱占地2.6平方公里。这个监狱配备的警力非常少。到了晚上,只有5个监狱的管理人员会留在岛上值班。因为Bastøy监狱是一个少年监狱,所以实行的是人性化管理。他们让犯人住在木屋之中,白天让他们在监狱的农场劳作。闲暇时间里,这些年轻的犯人可以骑马、钓鱼、打网球或者是去邻近的滑雪场滑雪。Bastøy监狱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而闻名,监狱方面提出要把Bastøy监狱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生态监狱”。该监狱曾出现在迈克尔·摩尔2007年的纪录片《神经病人》之中。2010年,Michel Kapteijns拍摄了一部讲述该监狱“先进管理”和“改造成果”的纪录片。
对于电影小国挪威来说,拍摄这部揭露政府污点的电影,导演马里斯·霍斯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表示自己拍摄这部电影并不是要去给政府难堪,而是要在影片中展示人类的力量。他说:“曾经有一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你用对待野兽的方法去对待人,那么他们就会变成野兽;用对待犯人的方法去对待犯人,那他就会变成犯人。在这个故事里,所有的孩子都被当做犯人和野兽来对待,所以他们最终变成了发动暴动的人。实际上,这是必然的结果。这部电影的成功依赖于演员的集体发挥,除了斯特兰·斯卡斯加德一如既往的出色表演外,我更赞许和欣赏的是那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的表演,他们是非职业演员,能有这么精彩的表演实在让我很是吃惊。”(转)
“我和一个快被释放的孩子越来越熟,六年了,都呆在船上,做了许多对的事。现在他要回家了。”
这个故事应该是导演根据真实事件写的,我不知道奥拉夫最后能不能穿越冰冻的大海奔向原本就属于他的自由,我衷心的希望他穿过了。
带着艾琳与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