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罩离去,蝙蝠侠回到蝙蝠洞,Jason的Robin装还在那里,并且会一直在那里。 蝙蝠侠很容易沉默,蝙蝠侠话说的不多,蝙蝠侠爱着他的孩子们,就如同孩子们爱着他,从未改变。 只是不说。 他爱哥谭也爱家人,他永不杀人,他是黑暗骑士,在暗夜中前行,他背负痛苦,受到多少伤痛,失去多少也绝不背弃自己的信念。 他爱哥谭,为哥谭遭受痛楚,为哥谭奉献牺牲,他爱自己的家人,即使无法为他们复仇,受了再重的伤也是咬紧了牙。或许比起Jason怨恨小丑、怨恨蝙蝠侠,布鲁斯韦恩怨恨蝙蝠侠更多。 Jason被杀,他不能及时赶到,如果他只是Bruce·Wayne,不是蝙蝠侠,如果他没有让Jason成为第二代Robin。 如果他从未给过Jason憧憬与期待、梦想与喜悦,或许谁也不会受到如此之多的伤害。 那时的Robin是个孩子,现在的Jason是红头罩,可是蝙蝠侠一直是蝙蝠侠,从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他始终都是蝙蝠侠,不会改变,至死不变。 于是Jason留下伤痕,蝙蝠早已经一身是伤。 桶和蝙蝠侠都有着硬气的一面。 他们互相伤害,伤害的反面却是没有说出的爱。 小时的Jason·Todd没有别人所说的家,Bruce·Wayne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他们是伙伴,也是父子,即使曾经的羁绊成为今时今日荆棘带刺的镣铐。 “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小时候的Jason·Todd说,那一天的他再开心不过。 就算他顽皮的躲起来,他吓到了阿福,还年轻的Bruce也只是笑着开心的要和Jason一起去巡逻。 或许在他看来,那一天也是如此。 谁不会想有个好的开端,谁不会对未来充满向往,谁不会如此开心,与家人拥有彼此。 那一天的Jason仿佛拥有一切,那一天的Jason确实拥有他的整个世界。
我一周目开始的时候脑子里还想“卧槽这画风怎么让人掉坑”,但,我真心喜欢虐。看着小丑殴打杰森,我觉得萌萌哒。我有点应激上瘾,看汉尼拔时会因为茶杯被虐的神智不清而觉得萌爆。不过打就打呗,我见的又不少,何况还是这种画风。接着桶去威胁黑帮老大,我想威胁就威胁呗,我见的也不少,何况还是这种画风。接着两百斤的二少能像撞豆腐一样的撞碎钢筋混水泥,我想你撞就撞吧,毕竟两百斤。 但看到蝙蝠和桶对峙的时候,我还是动容了一下。然后我还感叹了一下,我的感知力真好,这种画风我都能get到感情。最后回忆杀的时候,我还是哭了,本来都好好的,一句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就会心一击的戳上我的泪点。 这家伙父母不靠谱,没什么朋友,蝙蝠让他做罗宾让他开心成个什么鬼。自立flag说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没想到真是他特么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之后他就会孤身一人了,孤独到跟空空荡荡的安全屋说话。而蝙蝠家却能在一起看电视吃爆米花。 Being alone in the world is the root of all the suffering.这句话来自血色孤语,我真的很赞同。我觉得桶身上的孤独感足矣让我寄刀片给编辑。
小丑真的是个挺可爱的角色,他愉快的拿着撬棍,正手打,反手打,并且打算系统理性的和杰森讨论一下那种方式比较虐。然而让我们无视炸弹爆炸后肉身都无损的画风,来看看台词。 “A little louder, lamb chop~I think you may have a collapsed lung, that always impedes the oratory~”小丑狂笑之后把脸贴近小红鸟,揉着他的头发,在他耳边说着。小可爱你说话大点声呀,我听不清。噢,我懂了,你大概肺都塌陷了吧~那可不是什么好症状,会让人变哑巴。 那画面的确看不出来红桶已经被打到呼吸困难了,肉泥一样的肺,一定血肉模糊吧。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红桶乖乖的屈服在物理学圣剑之下了吗?定然没有,他吐了一口血在小丑脸上,还刻意的笑了笑。 这么看来,杰森的个性也是够倔的,很适合在抗战时期加入共产党。 结果大家也知道,蝙蝠晚了一步,看着爆炸发生。在一片废墟之中抱起自己毫发无损的儿子(喂!) 而蝙蝠的性格也完全能够体现出来。他一共只说了两个单词,一个是NO,一个是Jason。 真是太擅于表达了。
五年后,桶回到了民风淳朴的故乡。 他一路虐菜,但也不是开着无敌挂。四个雇佣杀手围着他打的时候他也只能贫贫嘴。 而蝙蝠来救他了。 接着桶就能一边打人一边贫嘴了。 打的差不多了,桶说,“I gotta say I missed watching you work…LOOK OUT!”说完就用身体去给蝙蝠挡了攻击。 OMG你快告诉我你是要杀蝙蝠的人吗!!你漫画里多少次能杀他就是不下最后的杀手啊!!你特么还帮他挡激光??!!你特么逗我?? 回家后,蝙蝠开始亲手挖坟,挖出了个塑料娃娃。 而墓碑上刻的字,则是Ally & Friend。
蝙蝠很自责。自责于让桶死掉。 “Bruce, I forgive you for not saving me. But why? Why on God’s earth is he still alive.”而这是桶给的回答。 这时小丑倒是看的很开心。我这种应激上瘾的家伙有点理解小丑。 小丑乐癫癫的说,来来来谁带了相机~~这孩子跨越生死来办这场Party,我要先和他照张照片~然后我跟你,然后我们三个合照一张~然后我们其中一个抄起撬棍…… 桶说闭嘴,不然我弄颗子弹进你大腿。 我也很能理解桶。 接下来的一段是全片情感爆发的最高潮。
桶带着愤怒和尾音的哭腔控诉,就算无视这家伙原先的罪恶,无视他填满的墓地,无视他祸害的众人,无视被他拆散的亲友,你就不能为了我而杀他吗!我还以为我将会是他最后一个伤害的人!因为如果你被打成了血浆,如果他让你离开世界,我会竭尽全力掘地三尺也要把这崇拜死亡的渣滓,脑子有病的刽子手给送进地狱! 而蝙蝠却说。你不懂,我想你从来都不懂。 (没能表示理解,还提出了反驳) 桶听了后完全炸了,啥?你的的伦理不允许你这么做吗!跨越那条线那么难吗! 提到自己的伦理观之后,蝙蝠的语气总算能勉强打上感叹号了。不!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这太简单了。 (承接越界很难么,对应而言就是不难也不越界) 桶不理解蝙蝠走在黑暗的边缘,一旦越界,那便是沉沦。 桶更激动了。为什么不那么做!我不是在说企鹅人,稻草人或者双面人,我只是谈论他!只是他!这么做,只是因为……桶停顿了一瞬。“Because he took me away from you.” 而蝙蝠又说了什么?两句话。第一句,不行。第二句,抱歉。 其实蝙蝠内心已经很矛盾了,可他的语言就是这么简单。 “你就不能为了我而杀掉小丑吗!他本身就罪行满满,本身就应该处以极刑!更何况他杀了我!更何况他从你身边夺走了我!你就不能为此做点什么吗!!” “不行,抱歉。” (╯°□°)╯︵ ┻━┻你特么好狠心啊!!!! 桶看不行,破釜沉舟的让蝙蝠二选一,now is the time you decide. 蝙蝠说,我不。 (╯°□°)╯︵ ┻━┻真不是亲生的啊!!!! 桶把枪扔给蝙蝠。 蝙蝠把枪扔了,然后转身走掉了。 (╯°□°)╯︵ ┻━┻偷车时拐的不如充话费送的对吧!!!!!! 桶恨不得哭了,喊着,选他还是选我!!你必须选!!! 蝙蝠留给他一个我就不选的背影。 桶激动到把枪对准蝙蝠,对着蝙蝠的背影开了一枪。 蝙蝠躲过了子弹,用蝙蝠镖堵住了枪口,也因此伤到了桶。 小丑看着家庭伦理剧笑的很疯狂。你伤完他的心,然后伤了他的身体。哈哈哈哈哈,真是虐的透彻。小丑癫狂而愉快的话语中说,Everybody still loses. 小丑中计了,红桶被虐的没脾气了,蝙蝠挽回不了儿子。
走火受伤的桶绝望的靠着墙坐下,然后开启了炸弹。 多么完美的首尾呼应。 桶就那样坐着,看着蝙蝠势头去关闭炸弹,看着小丑阻止蝙蝠。“太好了~BING~BANG~BOOM~~~”小丑开心的无以复加,能和蝙蝠侠死在一起,他人生就大圆满了。 Don’t you just love a happy ending?小丑这么愉快的问着。 而蝙蝠看炸弹快炸了,一把扔掉小丑,用身体给红桶挡炸弹。 不知道那时的桶心里触动了没有。 我为你挡激光,你为我挡炸药。还都是下意识这么做。 我爱你,你也爱我。你让我失望,我也没能让你满意。你伤害了我。 而桶意识不到自己也伤了蝙蝠。 可那又如何呢。在伦理面前,你不选我。在小丑面前,你也不选我。 你在用背影回答二选一的时候。You are dead to me.
布鲁斯回到蝙蝠洞,看着杰森当年穿过的制服。 ——Sir, in light of all the recent events, would you like me to remove that? ——No. This doesn’t change anything. It doesn’t change anything at all. 第二遍看,猝不及防的捅我一刀的地方就在这里。忽然一下,剧情就开始抽打起布鲁斯了。 什么也不会变。他还是我的儿子。他杀人,控制黑道,用枪对准我,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我依旧爱他。
整部片子里,蝙蝠什么时候笑过? 回忆小杰森的时候。 那时候,布鲁斯还年轻,杰森还是个精力过剩的小鬼头。那时候,杰森还能躲在电脑后面,然后跳出来吓他们一跳。 那时候,笑的温柔的布鲁斯问,How does it feel? 杰森开心的上窜下跳,说感觉棒极了,快看我,我是罗宾,是神器小子!你开玩笑吗,这当然帅呆了!让我门一起去抓坏蛋! 跳上蝙蝠车的杰森说,“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 这不仅仅是杰森最美的记忆。 也是布鲁斯的。
对于蝙蝠侠这样的黑暗英雄,人们或许正是喜欢他的故事中所展现的那股背地里所背负的沉重。每个人都有着无法言说的不能承受之重。蝙蝠侠为我们找到了心目中释放抱负和宣泄沉重的出口。
蝙蝠侠人生两个最大的失败,一是因失误而创造了Joker,此后成为与他共存亡的平行自我;一是因失误而未能解救Robin,让原本就莽撞冲动的少年误入歧途,或者说终于寻回了本我。
这都是布鲁斯韦恩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量。
其实谁又能说蝙蝠侠就是绝对正义的呢?正义和邪恶的定义该由谁来决断?他的独断独行、他所信奉的惩罚信仰,是否本身就助长了周遭朋友的不信任,以及罪恶的滋生呢?
其实,老布鲁斯只不过是个不善于表达爱罢了。父爱深沉,布鲁斯对杰森也好,夜翼也罢,种种误会,种种矛盾,只是因为这个老男人只懂得默默地用行动去拯救,用信念去化解。
许多年后,红头罩下的那个男孩,已经褪去了当年的稚嫩。我们更愿意将这个故事理解成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在野蛮生长历程中经历挫折的一个插曲。
希望终有一天蝙蝠侠大结局时,你能够再次出现,为恩师送行。
夜半YY。
他是神奇小子罗宾,如获新生。他成了红头罩,死而复生。
每次看到蝙蝠家的刊里桶出现或不出现,我都做好被小虐一下的准备。
蝙蝠全家总是不带桶。
Dick不再是Robin之后,Jason·Todd成了二代罗宾,不被读者喜欢,还是个孩子就被电话投票投死。他撬过蝙蝠车的轮胎,有暴戾的一面,被亲人出卖,被小丑殴打全身骨折,在蝙蝠侠及时赶到前被炸死。他泡了拉撒路池,死而复生,历经难以想象的痛苦,回到蝙蝠侠有了新Robin的哥谭,为自己复仇,或许,也在为蝙蝠侠复仇。
动画里小丑笑得欢畅,撬棍也抡的流畅。Jason被打成重伤,还是满脸的倔强,肿胀的眼睛里透着亮。不能说话难以呼吸,可是吐口血,他还是会笑。全身骨折,他还是挣扎着站起来挣扎着走挣扎着爬,就如同他一直在自己的命运里挣扎着无论如何也不服输一样。
他还是个孩子,他死了,在残酷的折磨后,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最终。
Robin死了,蝙蝠侠没来得及救他。
Jason·Todd死了,Bruce·Wayne又失去了一位家人。
时间能冲淡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却不变。哥谭永远是那么的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
然后有个叫红头罩的家伙出现了,他抢别人的地盘,他控制哥谭的黑道有自己的一套,和蝙蝠侠却也不对付。
他身手了得,对付蝙蝠侠就如同早有准备一般。他的一切看着都似曾相识。
血液样本做不了假,他是红头罩,他是Robin,他是Jason·Todd,他死了,他从地狱里爬回来,他要复仇,他在复仇,他为谁复仇?
他蹦跶哒的打人,他蹦跶哒的被人揍,他没那么厉害,就像蝙蝠侠脱了那身制服也只不过是个没有任何超能力的平常人一样,超级英雄也不过是血肉之躯。
他被蝙蝠侠救,他帮蝙蝠侠,他从蝙蝠侠手里逃脱,他用枪指着蝙蝠侠,他有心情说笑,他喊出来的声音带着哭腔。
他绑架了小丑重现昨日,他想要一个答案,能让他从噩梦里醒来的真相。
小丑一直喜滋滋的看着这一幕又一幕,就算同样被物理学圣剑甩了个花开灿烂也欢乐的一如既往喜气洋洋。
即便红头罩是他杀死的那个Robin,也算不得什么,就像小丑从来都不在乎蝙蝠侠究竟是什么人。
不论发生什么,不论什么发生,他都有乐子。他欢脱的看着炸弹要爆炸,就和他炸死那个孩子那天一样。
但无论小丑做什么,蝙蝠侠都不杀他。小丑一次又一次的逃离阿克汉姆疯人院,手下人命无数,甚至杀了Robin,但蝙蝠侠就是不会杀了他。
Lovecraft笔下的阿克汉姆充斥疯狂,在满是不可名状之物的宇宙中却也是平常面貌。哥谭市同名的疯人院被狂气缭绕,关押的疯子们是哥谭的噩梦、苦难、危害、灾厄,蝙蝠侠永远的对手。
蝙蝠不杀人,无论对方做了什么,他都不杀人。(不义联盟里关于这一点更是大伤)
红头罩杀人,Jason·Todd想知道为什么无论为何蝙蝠侠就是不杀小丑,为什么不为了他杀了小丑。
而如果有人杀了蝙蝠侠,他会不惜一切,穷尽所有,杀死对方,只为复仇。
他只想要蝙蝠会和他一样,他以为蝙蝠会和他一样。
小丑杀了Jason·Todd,他从Bruce身边夺走了Jason。
但是蝙蝠侠永远不杀人。
他维持着最后的底线,永不跨越,永不逾界。不论失去了什么,不管自己有多痛苦,他也不杀人。
无法理解老爷的桶让老爷面临二选一,选我还是选他,老爷就是不选。
桶开了一枪没打中要害,老爷扔了一镖只是打掉了桶的枪却打的桶满是伤。
三个人里只有小丑高兴的如同置身天堂,时间一到大家都死,他能和蝙蝠死在一起简直比殉情还要开心,更不用说死前还看了一出热闹非凡的好戏,用他人的痛苦写出的喜剧。那一切的一切对他来说比蜜还甜,吃到别人口中却是说不出的苦,苦到腹里。
而这一次,蝙蝠不杀小丑,却也救了桶。
桶没死第二次,可那个早已经死了的Robin就是死了。
他想要的终究没得到。
红头罩离去,蝙蝠侠回到蝙蝠洞,Jason的Robin装还在那里,并且会一直在那里。
蝙蝠侠很容易沉默,蝙蝠侠话说的不多,蝙蝠侠爱着他的孩子们,就如同孩子们爱着他,从未改变。
只是不说。
他爱哥谭也爱家人,他永不杀人,他是黑暗骑士,在暗夜中前行,他背负痛苦,受到多少伤痛,失去多少也绝不背弃自己的信念。
他爱哥谭,为哥谭遭受痛楚,为哥谭奉献牺牲,他爱自己的家人,即使无法为他们复仇,受了再重的伤也是咬紧了牙。或许比起Jason怨恨小丑、怨恨蝙蝠侠,布鲁斯韦恩怨恨蝙蝠侠更多。
Jason被杀,他不能及时赶到,如果他只是Bruce·Wayne,不是蝙蝠侠,如果他没有让Jason成为第二代Robin。
如果他从未给过Jason憧憬与期待、梦想与喜悦,或许谁也不会受到如此之多的伤害。
那时的Robin是个孩子,现在的Jason是红头罩,可是蝙蝠侠一直是蝙蝠侠,从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他始终都是蝙蝠侠,不会改变,至死不变。
于是Jason留下伤痕,蝙蝠早已经一身是伤。
桶和蝙蝠侠都有着硬气的一面。
他们互相伤害,伤害的反面却是没有说出的爱。
小时的Jason·Todd没有别人所说的家,Bruce·Wayne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他们是伙伴,也是父子,即使曾经的羁绊成为今时今日荆棘带刺的镣铐。
“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小时候的Jason·Todd说,那一天的他再开心不过。
就算他顽皮的躲起来,他吓到了阿福,还年轻的Bruce也只是笑着开心的要和Jason一起去巡逻。
或许在他看来,那一天也是如此。
谁不会想有个好的开端,谁不会对未来充满向往,谁不会如此开心,与家人拥有彼此。
那一天的Jason仿佛拥有一切,那一天的Jason确实拥有他的整个世界。
复活了的桶拿着枪,红头罩向来自己做事。已经成了夜翼的Dick会笑笑和蝙蝠侠打招呼,一起战斗。Dick是蝙蝠侠的小棉袄,是弟弟们的好哥哥,而桶是蝙蝠家的浪子,不回头,就是不回头。
(老爷喜欢有话藏心里,人间自走炮迪基鸟你就多话痨话痨小翅膀能咋的)
全家,总是缺个桶。
整部看完虐的神清气爽,恨不得同时掀了老爷的面具和桶的头罩让他们面对面,不说话也行,至少好好面对面,好好看看彼此。
先别管小丑,他吸引人却也真心有病。新52更是变本加厉连哈莉都被伤了个透心凉。
当然片里可吐槽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说虽然是剧情改变需要但岳父他一定是在池子里泡澡泡多了导致真·脑子进水才会想要和小丑合作,黑面具的女秘书永远化险为夷堪称人间奇迹,老爷抡起200磅的桶撞墙碎墙撞窗破窗堪称拆迁要数哪里强,美国哥谭桶帮忙。乃至漫画里桶复活之后和塔姐有了一腿,这么一想按关系可能达米安叫老爷爹,叫桶哥哥也能叫叔。
现在桶在新52有了自己的刊,200磅的体重上蹿下跳,在林立的高楼间穿梭,有温暖安全的家,但是是一个人住。
老爷和家里人休闲嚼爆米花,没有桶。老爷画全家福,没有桶。老爷说我要去单刷天启星了为了救回达米安,你们谁也不用去,桶戴上Robin的标志,就这么去了。
画全家福没有他,他自嘲说一定是请柬邮丢了。老爷有Robin有阿福,迪基鸟现在身份暴露了但也还好,熊孩子大米是现在的Robin,Tim有少年泰坦。桶有的是他口中的安全的家,他戴着面具回家时和家具打招呼。
蝙蝠洞里现在养了狗趴着猫甚至连牛都有,就是没桶。
他不是Robin了,他是红头罩,蝙蝠侠不杀人,他杀人。蝙蝠侠不做的事情,他去做。桶走了自己的路,他不回家,可是谁能说他不在乎。
达米安死了,蝙蝠侠带桶去他死过的地方,他和蝙蝠侠打了一顿。有些事情,谁都知道,谁都清楚,但不能碰就是不能碰。他会说那是撬棍和炸药的美好时光,但究竟是怎样的曾经,他比谁都清楚。
可是桶毕竟还是回了蝙蝠洞,在蝙蝠侠需要的时候,还跟去了天启星。
蝙蝠侠摘下面具,Bruce·Wayne保证从此之后再无隐瞒。
红头罩摘下头盔,Jason·Todd说没有问题。
没有隐瞒,再无隐瞒。
于是家人再次聚到一起。
看新52的蝙蝠侠与罗宾时爱透了这一段,老爷和家人之间的隔阂少了。个刊里离家的孩子和有话在心里的父亲拥抱在一起,新52改了太多,但是桶终于回家了。
家人就是会在一起,桶和蝙蝠家里其他人一样,哥谭有难他会回来,蝙蝠需要他会帮忙,就算蝙蝠侠说不需要他们去天启星,他们还是会去。正义联盟的朋友们不去,他们去。布鲁斯韦恩说要救自己的儿子,他们就帮。不管前方是何处,为了家人,他们都会去。
桶回了家。
虽然他还是不住在家里,虽然全家福的画像上还是没有他……
但他永远都是家人,他终究会回家,他会去很多很多地方,可他的家始终在哥谭。
在蝙蝠侠所在的哥谭,那是他的家,他们的家。
Bruce Greenwood的配音比我想象中好,很适合中年蝙蝠,但对于年轻一点的蝙蝠则感觉有些别扭。可惜小丑的配音不能行,还真是无人能够超越马克·哈密尔啊。
次代罗宾Jason的生死,是Batman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段故事。动画选取了Judd Winick的原作,并把A Death in the Family和Killing Joke的内容糅合了进去。
但是原作因为受到漫画里设定的限制,Jason复活的理由和最后的结尾都不能令人满意。得知动画版编剧和原作一样都是Winick,不免有些担心;但看过片子之后,发现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动画版超越原作,或者说,这才是没有Superboy Prime胡闹的情况下,纯蝙蝠故事应有的面目。
开篇的交代方式不错,不过其实有泄底的嫌疑,因为观众会想导演安排这段情节必然是有用意的。当然看这部片子的人多数已经知道剧情了……
后面对A Death in the Family的修改比较合理,但也有些可商榷之处。把中东改成波黑固然有时间上的原因,也为的是给Ra's创造合理的介入机会,不必交代蝙蝠和Talia的纠葛。不过Ra's这里也太好人了……另外调包的手法也比较拙劣。
追逐和打斗场面很多,动作非常流畅,处理方法也多。虽然Red Hood的强悍程度有时有些夸张——他毕竟是凡人不是Man of Steel啊,真的能够拿脸撞碎各种东西自己一点事没有么……
结尾比原作好得多。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曾想过蝙蝠干嘛老不杀小丑,虽然DC给过理由,大家勉强接受,但为此反而选择伤害其他人就说不通了。动画给的理由观众虽然也未必认同,但蝙蝠在此之后的行动则比原作显得合理得多。
夜翼本来就是打酱油的,对剧情影响不大,他的用处在于反衬Jason,可惜后半段弱化了这一点。不过,随便一个小混混都能知道他就是前罗宾么?
我一直在日漫坑打滚,主食是日系推理,然而在基友热情高涨(以及我很闲)的情况下,我被安利了DC。实话是,我看蝙蝠侠之子的时候,感觉完全是“国产动漫有救了!”
但我绝对是个称职的好基友,还是接着吃了DC的安利。
基友问你到底萌什么点呢?我仔细的想了想,在我一大堆萌点里有一个是虐。然后基友说,那好办,你从红桶入坑吧!
然后我基友就开始说起桶的生平。因为人设不受欢迎就被观众投票处死,活过来发现没人为自己复仇,并且蝙蝠还迅速找了新人替代自己,孤独到一个人对着床打招呼。蝙蝠家画全家福也不叫他,他还自言自语说,请柬一定是弄掉了。
于是我就怀着一种看苦逼的心情打开了红头罩之下。
我一周目开始的时候脑子里还想“卧槽这画风怎么让人掉坑”,但,我真心喜欢虐。看着小丑殴打杰森,我觉得萌萌哒。我有点应激上瘾,看汉尼拔时会因为茶杯被虐的神智不清而觉得萌爆。不过打就打呗,我见的又不少,何况还是这种画风。接着桶去威胁黑帮老大,我想威胁就威胁呗,我见的也不少,何况还是这种画风。接着两百斤的二少能像撞豆腐一样的撞碎钢筋混水泥,我想你撞就撞吧,毕竟两百斤。
但看到蝙蝠和桶对峙的时候,我还是动容了一下。然后我还感叹了一下,我的感知力真好,这种画风我都能get到感情。最后回忆杀的时候,我还是哭了,本来都好好的,一句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就会心一击的戳上我的泪点。
这家伙父母不靠谱,没什么朋友,蝙蝠让他做罗宾让他开心成个什么鬼。自立flag说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没想到真是他特么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之后他就会孤身一人了,孤独到跟空空荡荡的安全屋说话。而蝙蝠家却能在一起看电视吃爆米花。
Being alone in the world is the root of all the suffering.这句话来自血色孤语,我真的很赞同。我觉得桶身上的孤独感足矣让我寄刀片给编辑。
看完后,我看了迷失岁月,看了法外者,看了一半披风争夺战(因为桶在里面不帅所以没看下去),看了一半蝙蝠侠与罗宾。蝙蝠侠与罗宾里算是补刀补的全面,日系小说用10w字挖掘的虐点,美漫通通一句话带过。我很希望红桶能回家,很希望他的心伤能痊愈。怎样都好,请你不要再孤独了。然而法外者里发的糖,蝙蝠侠与罗宾里通通都用刀子捅烂了。然后我写了篇同人自我治愈,顺便虐一下其他人。
接着,我就来二周目了。现在我接受了画风,了解了DC的结构,对BatFamily也算有些认识了。这次我再看红桶之下,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我之前的虐点一直在与桶的孤独感,但这部片子里包含的虐点远远不止这些。
小丑真的是个挺可爱的角色,他愉快的拿着撬棍,正手打,反手打,并且打算系统理性的和杰森讨论一下那种方式比较虐。然而让我们无视炸弹爆炸后肉身都无损的画风,来看看台词。
“A little louder, lamb chop~I think you may have a collapsed lung, that always impedes the oratory~”小丑狂笑之后把脸贴近小红鸟,揉着他的头发,在他耳边说着。小可爱你说话大点声呀,我听不清。噢,我懂了,你大概肺都塌陷了吧~那可不是什么好症状,会让人变哑巴。
那画面的确看不出来红桶已经被打到呼吸困难了,肉泥一样的肺,一定血肉模糊吧。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红桶乖乖的屈服在物理学圣剑之下了吗?定然没有,他吐了一口血在小丑脸上,还刻意的笑了笑。
这么看来,杰森的个性也是够倔的,很适合在抗战时期加入共产党。
结果大家也知道,蝙蝠晚了一步,看着爆炸发生。在一片废墟之中抱起自己毫发无损的儿子(喂!)
而蝙蝠的性格也完全能够体现出来。他一共只说了两个单词,一个是NO,一个是Jason。
真是太擅于表达了。
五年后,桶回到了民风淳朴的故乡。
他一路虐菜,但也不是开着无敌挂。四个雇佣杀手围着他打的时候他也只能贫贫嘴。
而蝙蝠来救他了。
接着桶就能一边打人一边贫嘴了。
打的差不多了,桶说,“I gotta say I missed watching you work…LOOK OUT!”说完就用身体去给蝙蝠挡了攻击。
OMG你快告诉我你是要杀蝙蝠的人吗!!你漫画里多少次能杀他就是不下最后的杀手啊!!你特么还帮他挡激光??!!你特么逗我??
回家后,蝙蝠开始亲手挖坟,挖出了个塑料娃娃。
而墓碑上刻的字,则是Ally & Friend。
蝙蝠很自责。自责于让桶死掉。
“Bruce, I forgive you for not saving me. But why? Why on God’s earth is he still alive.”而这是桶给的回答。
这时小丑倒是看的很开心。我这种应激上瘾的家伙有点理解小丑。
小丑乐癫癫的说,来来来谁带了相机~~这孩子跨越生死来办这场Party,我要先和他照张照片~然后我跟你,然后我们三个合照一张~然后我们其中一个抄起撬棍……
桶说闭嘴,不然我弄颗子弹进你大腿。
我也很能理解桶。
接下来的一段是全片情感爆发的最高潮。
桶带着愤怒和尾音的哭腔控诉,就算无视这家伙原先的罪恶,无视他填满的墓地,无视他祸害的众人,无视被他拆散的亲友,你就不能为了我而杀他吗!我还以为我将会是他最后一个伤害的人!因为如果你被打成了血浆,如果他让你离开世界,我会竭尽全力掘地三尺也要把这崇拜死亡的渣滓,脑子有病的刽子手给送进地狱!
而蝙蝠却说。你不懂,我想你从来都不懂。
(没能表示理解,还提出了反驳)
桶听了后完全炸了,啥?你的的伦理不允许你这么做吗!跨越那条线那么难吗!
提到自己的伦理观之后,蝙蝠的语气总算能勉强打上感叹号了。不!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这太简单了。
(承接越界很难么,对应而言就是不难也不越界)
桶不理解蝙蝠走在黑暗的边缘,一旦越界,那便是沉沦。
桶更激动了。为什么不那么做!我不是在说企鹅人,稻草人或者双面人,我只是谈论他!只是他!这么做,只是因为……桶停顿了一瞬。“Because he took me away from you.”
而蝙蝠又说了什么?两句话。第一句,不行。第二句,抱歉。
其实蝙蝠内心已经很矛盾了,可他的语言就是这么简单。
“你就不能为了我而杀掉小丑吗!他本身就罪行满满,本身就应该处以极刑!更何况他杀了我!更何况他从你身边夺走了我!你就不能为此做点什么吗!!”
“不行,抱歉。”
(╯°□°)╯︵ ┻━┻你特么好狠心啊!!!!
桶看不行,破釜沉舟的让蝙蝠二选一,now is the time you decide.
蝙蝠说,我不。
(╯°□°)╯︵ ┻━┻真不是亲生的啊!!!!
桶把枪扔给蝙蝠。
蝙蝠把枪扔了,然后转身走掉了。
(╯°□°)╯︵ ┻━┻偷车时拐的不如充话费送的对吧!!!!!!
桶恨不得哭了,喊着,选他还是选我!!你必须选!!!
蝙蝠留给他一个我就不选的背影。
桶激动到把枪对准蝙蝠,对着蝙蝠的背影开了一枪。
蝙蝠躲过了子弹,用蝙蝠镖堵住了枪口,也因此伤到了桶。
小丑看着家庭伦理剧笑的很疯狂。你伤完他的心,然后伤了他的身体。哈哈哈哈哈,真是虐的透彻。小丑癫狂而愉快的话语中说,Everybody still loses.
小丑中计了,红桶被虐的没脾气了,蝙蝠挽回不了儿子。
走火受伤的桶绝望的靠着墙坐下,然后开启了炸弹。
多么完美的首尾呼应。
桶就那样坐着,看着蝙蝠势头去关闭炸弹,看着小丑阻止蝙蝠。“太好了~BING~BANG~BOOM~~~”小丑开心的无以复加,能和蝙蝠侠死在一起,他人生就大圆满了。
Don’t you just love a happy ending?小丑这么愉快的问着。
而蝙蝠看炸弹快炸了,一把扔掉小丑,用身体给红桶挡炸弹。
不知道那时的桶心里触动了没有。
我为你挡激光,你为我挡炸药。还都是下意识这么做。
我爱你,你也爱我。你让我失望,我也没能让你满意。你伤害了我。
而桶意识不到自己也伤了蝙蝠。
可那又如何呢。在伦理面前,你不选我。在小丑面前,你也不选我。
你在用背影回答二选一的时候。You are dead to me.
桶对父亲的爱爱的真是卑微啊,就连试图报复时都不能拥有主动权。多可笑,明明是被亏欠,被伤害,被替代的那个,却只能拿着枪逼着蝙蝠做选择。杰森只能被选择,而什么也不能选择。
布鲁斯回到蝙蝠洞,看着杰森当年穿过的制服。
——Sir, in light of all the recent events, would you like me to remove that?
——No. This doesn’t change anything. It doesn’t change anything at all.
第二遍看,猝不及防的捅我一刀的地方就在这里。忽然一下,剧情就开始抽打起布鲁斯了。
什么也不会变。他还是我的儿子。他杀人,控制黑道,用枪对准我,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我依旧爱他。
整部片子里,蝙蝠什么时候笑过?
回忆小杰森的时候。
那时候,布鲁斯还年轻,杰森还是个精力过剩的小鬼头。那时候,杰森还能躲在电脑后面,然后跳出来吓他们一跳。
那时候,笑的温柔的布鲁斯问,How does it feel?
杰森开心的上窜下跳,说感觉棒极了,快看我,我是罗宾,是神器小子!你开玩笑吗,这当然帅呆了!让我门一起去抓坏蛋!
跳上蝙蝠车的杰森说,“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
这不仅仅是杰森最美的记忆。
也是布鲁斯的。
在2D或者3D的作品里,一个正派人物的死亡往往会成为成功的催泪弹,引起读者群巨大的反响和无限的唏嘘。而占了美国漫画半边江山的DC家本身就是靠正派人吃饭,如果从超人初次出场算起(《动作漫画》第一期,1938),DC世界已经运行了七十多年了,旗下的英雄少说百来个,偶尔丢个重磅炸弹死一两个效果也是相当好的。比如第二代闪电侠就曾为了挽救DC世界而全力奔跑使时间逆流,直至最后肉体完全消亡(《无限地球危机》)。
当然另一方面,赚钱的来源就是这些英雄们,做生意讲究的是细水长流,死亡事件最多就是当期卖得好一些,之后的下文却成了问题。DC家也明白此种行为有如杀鸡取卵,所以我们看到虽然超人之死成了美漫界一大经典,但最终还是复活了。之后神奇女侠、绿箭、小超人、四代闪电、蝙蝠侠……的死亡都有如狼来了的故事,读者为他们壮烈的牺牲悲哀归悲哀,心底也是有如明镜,到底还是会回来的。
虽然现在的美漫界,英雄的死亡有如家常便饭,但几十年前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少见的。再且,读者比较能接受二闪电牺牲自己拯救世界——毕竟这是又一次英雄主义的弘扬,而且有三代闪电侠的完美承接。但另一场死亡却一直被读者愤愤不平地称为谋杀。
死者为蝙蝠侠的二代罗宾,Jason Todd。在DC世界重新洗牌前他的出生与第一任罗宾类似,来自马戏团。但洗牌后作者们似乎想塑造一个完全不同的罗宾,于是Jason出生在犯罪巷,韦恩夫妇死亡之地。
他的命运仿佛在与蝙蝠侠的相遇那一刻就决定了。那时第一任罗宾Dick已经长大,在一次与追捕小丑的行动中受了伤,使得蝙蝠侠考虑让他回归正常的生活,只是有些领域一旦踏入就再也无法让自己袖手旁观,于是罗宾成了夜翼,有了自己守护的城市(Batman)。然后报纸上开始登出罗宾已死的传言,甚至戈登局长也在向蝙蝠侠询问。一位义警的死亡会对歌谭添上又一抹黑暗的色彩,而独自一人的蝙蝠侠也意识到自己已经习惯了罗宾在身边,而且他也非常想念Dick。
那天蝙蝠侠犯罪巷巡视,回到原地意外发现正好报警器出了故障的爱车向一边倾斜,前面两个轮子都被偷走了。对此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躲在一旁等待竟敢偷蝙蝠车轮的小贼,而那个小贼还真回来取另外两个剩下的轮胎。
这就是蝙蝠侠与第二任罗宾的初遇,被逮个正着的Jason面对蝙蝠侠显得勇敢又无赖,还了一扳手后扭头就跑,蝙蝠侠一路跟着到了他的房间。
那间如同废弃屋的房间几乎没有家具,简单破旧,桌上摆着养母的遗照。就像大部分街头混混一样,Jason抽烟,偷窃,说粗口。但他靠自己的力量独自赡养了病重的养母一年,在发现了罪犯偷窃博物馆的阴谋之后前去阻止,帮了蝙蝠侠一把。一直在关注他的蝙蝠侠最终决定让他担任第二任罗宾。
Jason不是正统出生的英雄,他沐浴在罪恶的氛围中长大,从小就见过无数的丑恶和黑暗。他对罪恶的对抗更像是来源于一个人的天性,没有学校教他善与恶,好与坏,但他却有自己坚持的一种正义,犯罪巷练就了他的身手和无所畏惧,少年老成并且浑身带刺。但说到底,他也还只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被蝙蝠侠带回家中训练后,他才开始露出符合他年龄的开怀笑容与天真神情。入住韦恩庄园以后,Jason开始像一个普通的孩子(除了罗宾的训练和任务),他去上学,担心功课的问题,为了得到好的分数专心写报告。他与Bruce的关系不太好说清楚。一方面,他居住在韦恩庄园,Bruce和Alfred就像他的亲人,他的生活有了保障,或许Bruce还会时不时检查一下他的作业。另一方面,他与Bruce是被训练者与训练者的关系,某方面就像是课外兴趣班,他也很喜欢身为罗宾的课外活动。
但Jason是否将Bruce当作他的父亲,这点从没有正面说明。在最初的日子他听从Bruce的话,他也承认韦恩家的人对他很好,但他同样想念死去的父亲和母亲。从他独自赡养母亲一年这一点来看,他非常非常爱他的父母。而Bruce却注定无法成为一个慈爱的父亲,蝙蝠侠本身必须的坚强就与人们保持距离,他不能让任何人成为他的软肋,也不能显出他对谁是特别的,包括罗宾。
在蝙蝠洞翻阅资料的时候Jason得知双面人杀了他的亲生父亲,变得郁郁寡欢,被仇恨充斥的他在追捕中掐住双面人的脖子,一心想杀死杀父仇人。但在和Bruce谈过之后知晓了双面人的过去和挣扎,也明白身为罗宾的立场,甚至在最后救了双面人一把。
他并非一意孤行的固执,虽然他天性火爆,Bruce如果放任不管或许就会造就一个罪犯,而成为罗宾打击罪犯也是想让他有一个发泄的渠道,希望最终能走上正途。
但这并不容易。正如Bruce自己所说,Jason让他想起父母死后最糟糕那段日子的自己。他们确实在很多地方都很像,一样的毒舌,暴力,独来独往。年轻的Bruce曾经想要手刃杀害父母的凶手,而Jason心底也有类似的以暴制暴的念头,他认为坏人就该受到惩罚,无论以任何方式。在一次的杀人分尸案件中,在蝙蝠侠和罗宾几乎束手无策只能守株待兔的情况下,受害者的姐姐自己引诱犯人出手并杀死了对方,自首后她说她的行为或许不是合法的,但是正确的。与蝙蝠侠法律至上的原则相反,罗宾同意她的做法。
他们在行为底线上分歧巨大,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死亡让Jason对犯罪行为极度反感,他无法释放对父母死亡的伤感和思念,时常一个人对着照片哭泣,并把怒气和伤痛发泄在那些罪犯身上——而这从来不是正确的解压方式。另一方面,Jason更听从自己的判断和方式行事,而不是蝙蝠侠的,一般他会按照蝙蝠侠的指示,但一旦遇到犯罪他便会不顾一切跳进去,有时甚至需要蝙蝠侠阻止他对犯人挥出的拳头。在他看来,无论罗宾的身份,还是从过去至今的生活,更多的时候不过是一场游戏。
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犯罪情形时,或许Jason在追踪与格斗方面颇有心得,但他不擅长让惩罚“合法化”,加上犯人们用各种手段钻法律的空子,有时他们连将罪犯定罪也做不到。
这无疑让一向打快狠直球的Jason很恼火,像一拳挥出去却落了空,而自己的训练者还经常加以各种束缚。虽然蝙蝠侠会想一些其他方式惩罚犯人,但那耗时而且并惩戒作用有限,或许这个新的罗宾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发怒并且没有多少耐心。
有一回罗宾听到求救而闯入一户宅子,发现一位女模特受到了虐待。他们抓捕了施虐者,但他因为父亲的权势关系而很快被释放。后来那位女模特因害怕再次被伤害而自杀了,愤怒之下罗宾独自前往找施虐者,蝙蝠侠赶到的时候,刚好看到那人从阳台上坠下。面对质问罗宾只是淡淡说看到他突然出现对方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之后,死者的父亲向蝙蝠侠和罗宾复仇,他绑架了Gordon局长,最后局长受了枪伤,那位为儿子复仇的父亲在混乱中死亡。
这一切糟糕的事件似乎都在向蝙蝠侠控诉,他最初的决定就是个错误。Jason的本性就不是一个乖巧的好孩子,他很聪明,是个好的侦探,但他对待犯罪无法把握轻重,暴戾、易怒、无法控制自己,认为生命就是一场游戏。这样的个性稍有不慎就会越过那条界限,由义警堕落成罪犯。
在蝙蝠侠头疼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同时,新的罗宾也并不受到读者们的欢迎。或许一部分老读者仍认为罗宾只能是Dick而不愿有人替代他,也或许他们觉得这个街头来的暴力男孩不适合做蝙蝠侠的助手。总之编辑部收到读者们的来信说,他们不喜欢这个新罗宾。
于是DC公司举办了一次电话投票,让读者决定罗宾是否死在小丑手中。一万多通投票电话,占据微弱优势的砝码最终落在了残酷的一端,5,343票对5,271票,读者们的选择决定了Jason Todd的死亡。
虽然后来爆料说有人利用机器反复投票操控了这次结果,但无论如何,读者的意见导向让编辑们萌生了抹杀他的想法,他们或许在想,换一个符合大众审美的罗宾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他们可以让这个可怜的小男孩死得悲惨又感人,顺便教育一下现在的小孩们,不听爸爸的话是会受到惩罚的。
撇开现实这一边,DC世界里,Jason越来越严重的失控让蝙蝠侠考虑是否暂停他的罗宾业务时,这时Jason发现了生母的消息,于是一个人赌气独自千里寻母。
离开家去找亲身母亲的Jason追踪线索来到了沙漠。Bruce不放心他而一同前往,结果两人遇到了计划着阴谋的小丑。
小丑带走了Jason的生母,Bruce则需要去解决另外一边的危机,他嘱咐Jason不要冲动去找小丑,但Jason十分担心母亲,于是偷偷跟在了小丑后面。
他在小丑的营地里找到了生母,却不料生母其实和小丑是一伙的,于是他被出卖了。被小丑狠狠折磨了一番,与生母一起锁在装满炸弹的房间里。他从昏迷中醒来后第一件事情是解开了生母的绳索,那时他完全站不稳,浑身是血,眼睛也肿得看不清周围,一步一步挪到妈妈身后,仿佛这个人从未背叛他,就像她是世界上最温柔最美好的母亲。
这位母亲终于像搂着儿子一般抱着他,试图将他带离这个地方。我们总是觉得这不过他们总会度过的又一个难关,但这一次,一切的结局早已被安排好。定时炸弹在进行最后的读秒,唯一的出口被从外面锁死,蝙蝠侠仍在赶来的路上。
他在最后一刻挡在母亲的身后,试图用身体抵挡住炸弹的冲击。然后那个世界轰然倒塌。一切进入了无尽的黑暗。
废墟中,蝙蝠侠从未如此温柔地抱起他。
从此父亲失去了他的儿子。
Jason Todd,蝙蝠侠的助手,第二任罗宾,死亡。
……这次谋杀被广大的舆论指责为惨无人道的谋杀,这不仅仅意味着杀死一位义警,一位一直以来惩恶除奸帮助弱小的英雄,他被最疯狂的罪犯折磨,用撬棍敲碎了骨头,遍体鳞伤,最终被活活炸死。这是一场毫无意义只剩残忍的谋杀事件,最重要的是,被谋杀的对象只是一个未成年人。他死时只有十五六岁,还是一个需要被保护,却一直保护着人们的孩子。
Jason仿佛用自己死亡的代价,向那个世界咆哮出他的疑问。为什么犯人不能被处决,为什么法律和规则凌驾在一切之上,为什么他们不能做正确的事情,为什么他必须被杀死……
嘘,孩子。你已经死了。
是谁杀死了知更鸟?
是我。读者说,我们不喜欢这只知更鸟,我们想要新的。
是我。Jason说,我不该不听爸爸的话,我只是想做个好孩子。
是我。小丑说,我用撬棍敲出他的脑浆,再把他炸成碎片。
……是我。蝙蝠侠说。
他在1983年Batman #357里登场,(注)在他之前,Dick作为第一任罗宾已经存在了四十多年,之后一直以夜翼的身份各处帮忙。
他在1988年Batman #428(A Death of Family)死亡,之后在1989年Batman#436,Tim作为第三任罗宾出现,至今在蝙蝠侠周围活跃。
在DC世界里,他大概只在蝙蝠侠身边待了两年,对于现实世界也不过五年。
大多数人记住了他的死亡。
但忘记了他曾经活着。
注:这里的出场指的是DC世界洗牌之前的设定,Jason是金发/红发的马戏团男孩。DC世界在85-86年进行重新洗牌,之后在1988年Batman#408交代了他的新出生,成了街头的小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