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史蒂夫·卡瑞尔安妮·海瑟薇道恩·强森艾伦·阿金
类型:动作冒险喜剧导演:彼得·西格尔 状态:正片 年份:2008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972701热度:1 ℃ 时间:2024-06-11 17:25:01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金臂小子
面孔
音乐奇缘
临时保姆
第一名
机不可失
在芭比乐园里,各种各样的芭比和肯每天都过着童...
播放指数:1306℃
经典重拍多半都不怎么讨好,太重视原作大家觉得没劲,改动太大观众又接受不了。这部《糊涂侦探》倒是真让人眼前一亮。说它形存神似、低而不俗绝对不算过誉。
我开始对这片子没什么信心,很怀疑它会刻意恶搞,让精明同学丑态百出、装傻充愣。但史蒂夫•卡瑞尔不仅形象上酷似老版的精明,那种从《四十岁老处男》和剧集《办公室》里延续来的闷骚冷默(嗯,就是冷幽默)也颇得精明的神髓。一路看下来,觉得这是2008年至今为止最好看的喜剧了。
影片可以说相当忠实原作:熟悉的主题曲、特工局那一扇扇结构复杂的自动门、电话亭升降机、鞋子电话、不管用的隔音罩、被随手毁掉的机器苍蝇、躲在树洞里可怜的13号同学(比尔•莫瑞友情出演)……招牌事物处处可见。看过电视剧的朋友一定会记得精明同学的那些经典名言,比如——
86号:“我能徒手劈开20厘米厚的冰块!” 对方:“这实在是难以置信……”
86号:“那么10块砖头呢?” 对方摇头……
86号:“那么5块木板呢?”对方摇头……
86号:“那么一块面包你总该相信了吧?”
电影版没有照搬原作的这些台词,但也是笑点频出,热闹不断。比如精明同学逃狱一段,两位技术员好友假装阻拦,演给监视器看,一个(就是《英雄》里的Hiro)在精明同学的拳头离身数十厘米处就扔枪立仆,另一个还没等精明做下一个动作,自己就紧张得晕过去了……这还不算最有杀伤力的呢:在一场007式的空中搏斗里,99号抱住了没有降落伞的精明,大块头敌人则紧紧抱住他们俩,眼看双方要同归于尽,一头扎进大地母亲的怀抱,99号情急生智,给了大块头一吻,对方在美女之吻的强烈打击下当场晕菜,撒手而去。更神的是后来86号在车上与23号殊死搏斗,眼看不敌,忽然福至心灵,给了壮男23号深情一吻,居然也一举奏效,再次验证了人人心中有座断背山的英明论断!哦,对了,还有那段“比舞大会”:这边是99号和敌方头目热舞,那边精明同学慧眼识肥女,与一减肥150磅之后仍珠圆玉润的肥肥女士大跳震撼式探戈,最后更是一招霸王举鼎力托舞伴,轰动全场——在此我郑重警告:不要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随便喝水、吃坚果类零食,以免发生意外!
《糊涂侦探》不仅可乐,更在动作和喜剧之间做到了非常好的平衡。影片的几场动作戏也非常火爆,不输007,堪比死硬者(《虎胆龙威》)。尤其最后局长开飞机,精明同学追击23号一段,又好玩又好看:86号勇敢地顺着飞机尾部的广告旗子准备进入地面飞驰的汽车里,镜头掠过,原来旗子上写的是防止自杀的热线!
除了电视剧版的死忠粉丝(我怀疑怎么拍他们都不会满意),大部分观众都会从这部片子里得到满足。要是非找点不足的话,就是精明同学身手太好,影片太007了——其实电视剧里的精明身手也很厉害的。86号有句名言:“你这招太傻!太蠢!而且太孩子气了!”那么这个电影本来可以拍得“更傻! 更蠢!更孩子气!”难得糊涂,糊涂难得啊。
打从电影版消息出来之后,我便一直很期待。
在此之前,还特意找了原作看了几集。(第一季网上有中文字幕版。)果然好看!即便画面染了年月的色迹,音轨失真,以现在的眼光看,造型、道具什么的都比较简陋,剧情和表演上也比较单薄。
然而确实是看了开心的剧。86号特工Maxwell Smart,虽然姓smart,却有点dumb,经常弄拙成巧,但可爱之极。
虽然这是一部关于特工的剧集,代表正义的特工机构CONTROL,对抗代表邪恶的KAOS组织。但看片过程中却感受不到任何的恐怖阴谋或者生死威胁——86和99每次均“陷入危险”,但我们从来都知道会化险为夷。
说回电影版。
Steven Carell饰演的Max,和原作的确实有几分神似,也都是冷面笑匠。当初看了消息报道的时候我就想,恐怕当前再也找不到比Steven更合适的人了罢。而99号饰演者Anne Hathaway最近更是当红,红得有点要发紫。从造型上看,也能符合原作99的甜美形象。
然而看过之后却发现,有些感觉却是找不到了。
电影版的86和99都没有原作中的可爱。影片的风格更加写实。比如动作戏,首先他们俩都是神枪手,其次功夫也了得,尤其99号打斗时那几下甚是彪悍——我反而觉得动作戏应该找成龙来指导,关键不是要实力,而是要效(笑)果,让86糊里糊涂又巧妙地打赢,这才符合他的风格。
编剧也为两位主角设置了背景故事。Max原本是个肥胖的文员,刚刚经过考试可以出外勤,由于所有特工机密泄漏,组织派他临时上阵;而99也出勤,因为她刚整过容敌人还不认得(囧)。至于她为什么整容?因为之前出任务的时候,和搭档有情感纠葛,后来任务失败,然后怎么怎么着……反正我觉得这个设定很囧。
原作中的86号Max Smart其实是有点笨拙的,虽然看起来脑袋灵光精明能干,其实憨得可以。心态很好,从来不畏惧,从来不愤怒,从来不悲伤。“smart”其实是个反义——尽管也不完全,正是这样才凸显了喜剧效果。
而电影版中的Max,或许太smart了点。虽然也有闹点笑话,但感觉却不可爱了。好比在耍幽默,而原作是天然幽默。同样99也没有原作的可爱,因为电影版中的99太精干了,可原来这角色只需要是花瓶。
顺便说一下Chief这个角色。原来的形象恐怕有点深入人心了,电影版中这个我照了好几次面才认出原来这人演的是这个角色啊。看起来太慈祥了。没有原作中的强硬,以及面对Max时候的无奈——那又是一个常常令我们发笑的常见情景。
说的经典场景。我记得这么三个。一个是隔音罩,电影中无疑改良了,更高科技,但效果一样挫,不过个人觉得还是原作里的好笑点。另一个是特工药丸,Max被告知服下之后若干秒即致命,然后问:“有个问题。究竟该怎么让敌人服下呢?”(电影中是开玩笑假傻,原作中是真傻。)
还有一个是Max的经典台词,电影版中是这样的:
“公平起见,我必须告诉你,这里已经被130个精英狙击手小队包围了。”
“我不相信。”
“那你相信二十几个三角洲突击队员吗?”
“不。”
“那带着BB枪的Chuck Norris呢?”
……
类似的口白是86号的经典台词。电影中用的算比较恰到好处。(我依然觉得Steven Carell把这个角色演得太冷了点。)
有些原创的情节我却欣赏不大来。譬如Max在飞机洗手间用那把“瑞士军刀”射箭。第一箭还好,射到鞋(脚),够蠢了吧,但他不放弃,又射了无数箭,射穿耳,射正面颊,我就想到一个字—— 痛,哪里还笑得出来。再比如Max和胖妞跳舞那段,我没看出太多和剧情的必然联系,也没啥多好笑的。
我又想起一个原作中的经典笑料。就是那些所谓特工的神奇道具,极尽讽刺。记得其中一次是Max跟踪可以对象,坐在那部经典红色敞篷车上远远望着,想起给上司打报告了,这回他没用那个经典中之经典的电话皮鞋,叼根香烟,抽出车上的点烟器——原来是个电话!后来报告完毕,拿起车载电话的话筒——原来是个点烟器!……
那些可爱的道具们有时多余,有时失灵,有的想象力十足,总是出其不意,却似乎从不当真。我还记得有把吵袖珍几乎抠不到扳机的手枪,哈哈。但电影中的道具却不好玩了。演过《Studio 60 on the Sunset Strip》的某配角和《Heroes》里的Hiro是本片中的科研二人组,略显稚嫩。他们搞出来的设备包括电子苍蝇、仿真机器人这样高科技废品(至少片中没正当用上),也有能射箭喷火的瑞士军刀这样的无聊玩意儿。创意在哪里?
其实影片的开头便向原作致敬了,博物馆里摆放着冷战时期特工的装备,包括那辆红色敞篷跑车,以及简直是该系列“代言产品”的电话皮鞋。后来甚至还利用了一下。大概,编导们想告诉我们,毕竟时代不同了,而且改编也不能原著照搬,特工确实得干练点的,就算傻也要充分可信,等等。
只是,我还是更怀念原作。有时候我们想要的并不是多可信的故事——反正都是扯的,为何不干脆扯得更欢一点呢?
内时候我应该上小学吧,这片子老是在假期里重播我记得,好像是两点半吧,还是三点,反正我都是吃完中午饭在沙发上睡一会觉然后起来看。
说到这我扯点别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一到寒暑假电视台就放好看的连续剧,还都是好几集大连播,楚留香、新白娘子、戏说乾隆、神探亨特、包括这部糊涂侦探,看过瘾了为止。我有一大学同学,直到现在凡是听到新白娘子传奇的片头曲都必须跟着唱,唱完为止,上次在食堂唱的时候引来众人侧目,看得出来都是小时候一部连续剧看得次数太多了留下的强迫症。
在内个用386电脑玩一次赛车游戏都足以跟小朋友显摆俩礼拜的时代,假期生活就是围绕电视机展开的,上午扎一堆儿红白机,街霸、双截龙、赤色要塞轮番上阵,下午各自散了回家看连续剧,傍晚再集合院儿里踢球,更晚点就上破楼里捉迷藏去,为了不被发现,让蚊子叮一身大包了还挨黑旮旯里蹲着呢,跟邱少云有一拼,我们一小伙伴更绝,有一次被追得走投无路,看到院里有家还亮着灯,也别管谁家了,一猛子就扎进去了,要说屋里穿着得很简单的男主人倒是很“客气”,抡起一大耳刮子把这孩子从屋里直接抽到院里了,这孩子居然连吭都没吭一声,一猫腰就钻水池子底下去了,还跟打他内男的打手势呢——“嘘!”太TM敬业了,没去当特工真是国家的损失。
其实没准真是电视剧看多了,幻想着自己正在执行任务呢,看来内会儿的电视影响力比现在大,起码是对孩子是这样。假期里电视的使用率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假期作业都是最后几天赶完的,我爸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摸电视,看热不热,要热必然就是在家看电视没写作业,一顿爆K,后来我们都是用电扇吹着电视,看一会就让它歇会儿。我一同学家里电视上盖着一块布,他要想看电视都得把布拿下来,他爸就能通过布上褶子的变化判断他看没看电视,但是他也有办法,每次都先把布上的褶子画在一张纸上,看完了再根据画上的形状把褶子摆成原来那样,几年下来,练就了一手素描的好功夫。
扯得有点远,还说这片子吧。如果按照严格的标准,电影版翻拍的不够成功,或者也许导演就想用全新的角度去诠释这个故事呢,无论怎样,电影版都不可能超越原版电视剧在影迷心中的地位,这个谁都清楚。
电影里面借鉴了原版的很多经典桥段,比如片头,86号穿过一道道自动门,然后从电话亭直接掉到局长的办公室里。还有无意间打死的苍蝇其实是军方的窃听器。跟局长谈话时要用隔音罩但是带上之后又谁都听不见谁,还有内总在垃圾箱、邮筒、存包柜里出现给精明提供情报的特工,当然还有美丽的99号(金发美女,以前觉得巨惊艳,也是喜欢这部剧的原因之一)。对了,还有一条大狗,也是特工,多少号来着想不起来了。我记得好像原版里面混沌的头子一直没露过脸,只能看到一个背影,手上总是抱着一只小猫,要比电影版里面的反派刻画得更好。
人物方面史蒂芬卡莱尔除了扮相上跟以前的精明有点神似之外,在“糊涂”这方面还差点意思,更多让人感到是笨拙,而不是糊涂,不是稀里糊涂间就能把敌人都摆平的那种。你什么时候看到过精明会开飞机,拦火车的,人家用的都是隔山打牛声东击西的巧劲儿。记得有一集他有一打火机(其实是手枪),本来是真想点烟,结果无意间把敌人干倒了,自己都吓了一跳。99号有点怎么说呢,腿挺长的嘛,呵呵。
其实两个版本没有什么互相比较的必要,这片子只是旧瓶装新酒借原版的人气外加明星特效整出的一商业片而已,对了,片尾的动作场面看着还是挺爽的,甚至让人产生了一种在看某一集007或是伯恩身份的感觉。当然如果叫我选的话,我肯定更喜欢那个宽脑门、尖下巴,能在瞬间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的特工86号,麦克斯韦精明,唐亚当斯。
可是他们的样子越认真,就越好笑。
从电影一开始
“你看那个女人好胖哦!”阿拉伯人甲对阿拉伯人乙说。
“那是我老婆!”阿拉伯人乙答。
我已经大笑个不停,朋友要按也按不住我的笑声。
这部电影的笑点太多了,我不打算说些什么,就等大家自己去看吧。
反正由头笑到尾。
看了之后,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种
“我们的人生就是活得如此意外的吧?”
也有
“我们的人生或许真的好像里面的某一个角色。”
的感觉。
有些人,一辈子努力,没有人重用他。
一句
“i'm not getting the promote because i'm doing a GREAT job?"
道出了很多“打工仔”的心声。
有些人,一辈子,就等一个机会。
像Agent Smart。
有些人,一辈子,都逃避过去。
像Agent 99。
有些人,一辈子,就唯利是图。
像Agent 23。
有些人,一辈子,以为自己做了什么大事,其实做的全都是无聊的事。
像总统。
对我而言,看这部电影,的意义就只是想“笑”而已。
不用脑筋的看,完全是笑到哭。
因此,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很出色的。
有时候,我看到有些人连看部笑片都说要艺术价值,会怀疑做人是否要在乎那么多?
看笑片也要如此认真,做人多累啊?
认真想一想,
故事流畅,笑点新鲜,角色痒眼,题材特别,对白幽默...
不"2 thumbs up"有点说不过去...
就不用像很多人说个用什么“哲学”或“艺术”的角度去批评。
心想,认真的演闹剧,你以为容易?
@20080708040614
喜欢今年的两部超爆笑的电影《功夫熊猫》,还有这部。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