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力争上游

力争上游  平步青云,纸追,寒窗恋,力争上游 The Paper Chase

511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蒂姆斯·伯特姆斯林赛·瓦格纳詹姆斯·诺顿爱德华·赫曼大卫·科列侬约翰·豪斯曼格拉汉姆·贝克尔克雷格·理查德·纳尔逊RobertLydiard伦尼·贝克莉贾娜·芭芙布莱尔·布朗

类型:剧情导演:詹姆斯·布里奇斯 状态:正片 年份:1973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303289热度:0 ℃ 时间:2024-01-10 11:21:13

简介:详情1973年,美国导演JamesBridges以当年的哈佛法学院的实际情况,拍摄了一部名叫“ThePaperChase”的电影,中文翻译为《平步青云》。这部无论导演和演员阵容都并非豪华的电影在后来连续的几十年中,一直都被全...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1973年,美国导演JamesBridges以当年的哈佛法学院的实际情况,拍摄了一部名叫“ThePaperChase”的电影,中文翻译为《平步青云》。这部无论导演和演员阵容都并非豪华的电影在后来连续的几十年中,一直都被全美几乎每个法律系的学生视为“第一堂必修课”。Chase,翻译过来是“追击、追逐”的意思。ThePaperChase,简单直接就道破了法律中追逐缠夹的本性,却不知道为何被按上这么一个无甚相关的中文名字。也许在作者理解中,进入哈佛法学院攻读法律专业,就离光荣与梦想的美式好生活相差无几———眼看着就要平步青云、志得意满了吧。一个世纪以前,哈佛大学商学院创造性地采用了“实例分析”的授课形式以后,哈佛的法学院在不久以后也如法炮制并名噪一时———很快,全美大学的法学院就纷纷修改了自己的授课模式,把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分析带进了课堂。翻开厚厚的课本,你会惊讶地发现里面罗列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经典案例。至于上课,老师总是手持一份差不多有200多名学生(也就是班上全部学生)的花名册,连名带姓还附照片一张,被点中的学生,则要就指定的案例各自发表意见和看法。课堂的唇枪舌剑,正反互辩的紧张程度与真实的法庭其实已相差无几。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很快就开始明白,对于绝大多数的案件而言,所谓决定性的优势并不存在,胜或败大半就系于辩护者对案件的分析洞察力以及沟通力之上。因此,每堂课前的预习,就变得意义非凡,无论是不想在课堂上张口结舌,颜面全无,还是想要在课堂上一鸣惊人,博得喝彩,去图书馆搜罗资料,然后凝心思考、提炼观点都是不得不完成的功课。于是,法学院学生的校园生活就显得分外忙碌。图书馆是从周一到周四必然要光顾的地方,到了周末,固然可以稍稍放松一下神经,找个消费合理环境舒适的酒吧三五成群地去“喝上一杯”,可是酒过不了一巡,大家便会不自觉地“案件重提”,争论之热烈比起课堂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每个攻读法律博士的学生心中,唯一不争的事实是,美国有太多的好律师,想要出人头地或者平步青云,一切都须从眼下做起
  • 头像
    胡萝卜泥

    一部哈佛法学院学生的真实记录。一群自命不凡的法学生,在这个每个人都同等优秀的高等学府里合作竞争。最终都只为了追求那一纸成绩。n首先肯定的是这部电影鼓励法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付出努力争取上游的理念。三层分离的kingsfield的课堂,有人刷脸答题锻炼思维,有人颓废不思进取,有人在这两者之间游离。不得不说,所有的现状都来自个人的努力,如果不在上课前准备,就无法在课堂上有出彩的表现。这种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一次昙花一现。即使孜孜不倦的泡在书海中,对他的一切都了如指掌kingsfield还是不会记得你,就算你曾经一度接近帮他准备论文。

    接下来要说的是这部影片的弊病。对女性法律人的歧视无疑是最扎眼的。课堂上能够被kingsfield点名回答的女学生就那么一个,还有hart对kingsfield的女儿的种种不尊重,但是她却在对hart的突破枷锁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她的前夫为前车之鉴。

    再者就是最令人反感的就是kingsfield的苏格拉底式教育。以助产思考为名,对学生进行绑架。他说,没有人阻止你表现自己。话是没错,但所谓的表现,就是像hart一样去读懂kingsfield的心思,去偷看他之前的笔记,在课堂上把kingsfield曾经的笔记内容娓娓道来。而hart 也因此被susan嘲讽,如此轻易的就被她的父亲操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灵魂。直到最后hart喊出那句,当我有话说的时候我自己会举手,终于看到了全剧最解气的地方。

    影片的最后,他的成绩单连看都没看,将它折成一纸飞机,抛向深远无边的大海... ...

    ps 男主真的不好看

  • 头像
    cheeruup
    男主因为帮教授做研究而错过了和教授女儿的Cape之行, 超市里两人争执。教授女儿的一长段话点明主旨。我把对话摘录如下:

    Hart: “ We could go to the Cape next weekend.”
    Susan: "We aren't going anywhere."
    Hart: "I, uh, wish you wouldn't treat me like this. I haven't had a decent meal in four days. I haven't had any sleep. Look, he tested me, I failed. I worked so hard on that goddamn paper. Well, he may flunk me! "
    Susan: "They finally got you, didn't they, Hart? They sucked all that Midwestern charm right out of you. Look it, he's got you scared to death. Oh you're gonna pass, because you're the kind the law school wants. You'll get your little diploma, your piece of paper that's no different than this, and you can stick it in your silver box, with all the other paper in your life. Your birth certificate, your driver's license, your marriage license, your stock certificates, and your will. "
    Hart: "You don't even care."
    Susan: "I wish you would flunk. There might be some hope for you. "


    我想,题目中的PAPER不仅指人生中的各类证书,也包括Hart试图完成老师指定的那篇论文,以及Susan苦苦等待的那张离婚判决吧。他失败了,但是那又如何?人生的目的不只为了通过考试,为一个分数而耽误了攸关我们生命的事情才真正是舍本逐末。在Susan看来,吃好饭,睡好觉,享受和情人相伴的时刻显然比考试不挂科来得更有价值。在讨论Kevin因功课压力太大企图自杀时,Susan在海边说了这样一段话: “You've gotta stand up. You've gotta grow. I can't explain it, but you just gotta stop being so soft, so easily manipulated. It's very dangerous for one's intelligence.”

    最值得追求的不是分数,而是生活。

    纸,Bell在窗口一不小心就洒落满天的东西,终究灰飞烟灭,就像学期会结束,知识会遗忘,也许再努力教授也记不住你的名字。 然而,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思考问题的方式,战胜困难和自我超越的勇气,就像在海滩和爱人共度的时光一样,会永远印刻在我们心里,相随相伴。
  • 头像
    浙哲
          哈佛学生之出类拔萃举世公认,而哈佛法学院之精英云集更是环宇皆知之事实。当然,这是建立在几近于恐怖的努力之上的。由于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特殊之处,学生不得不在课下海量的阅读和掌握理论和案件事实,并尽可能深入的加以剖析与分析。如果稍有疏忽,再遇到像影片中合同法Kingsfield这种量级的教授,其结果很有可能是非常悲剧的。正如其所言:“问与答,有些时候你们会觉得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但我保证,这只是你们的幻觉。在我的课上,永远会有新的问题。在这里,你们自己学习法律,我教会你们思考。”

        于是,经过两周左右的磨练,学生们自动地分为三个阶层,第三阶层放弃安排好的座位,自动坐到后排暗自学习(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第二阶层努力跟上老师,但是从不敢举手发言,只求自保;第一阶层则是主动举手发言,以此博得老师的好印象,当然,这需要课下持续不断的努力。(有意思的是,影片中的教授常常记不住学生的名字)

        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课堂和教学,吾等芸芸众生不仅叹为观止,更是躬身自问,哑口无言。的确,正如Hart所言:“身为传统的一部分是十分痛苦的。”哈佛法学院就像一片充斥着野兽的丛林,野兽般的教师,野兽般的同学,野兽般的精神压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哈佛法学院是完美的,我们甚至不能说这样的环境是正常的。毕竟,我们也看到,当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一学期之后,那张载有A的成绩单是如何化为一只不堪的纸飞机,飘入人生的汪洋大海。
  • 头像
    时雨
    http://blog.shiyuhang.org/?p=1005

    前些日子翻译了一个老电影,1973年的Paper Chase,中文名叫做《寒窗恋》(取自CCTV对此片的翻译),也叫做《纸追》或者《平步青 云》。去年我在博客里就提 到过,算是那种非常能激励人,尤其是法学院学生的电影。电影讲述了哈佛大学法学院一年级的学生生涯,相信看完电影人想不努力都难,当然更可能是三 分钟热度了。电影中的苏 格拉底式提问堪称法律教学的典范,后来反应哈佛法学院的娱乐片《律政俏佳人》 中也能窥见一斑,当然没此片严肃。

    说起翻译的进度,虽然我只是玩票性质,但也颇为惭愧,这里有个时间表,可以一目了然:

        2010-02-09 开始翻译
        2010-02-10 翻译了第一个案例,Hart的尴尬
        2010-02-11 翻译了一些对话
        2010-02-16 翻译了苏格拉底教学法的说明
        2010-02-18 翻译了男女主角初次见面
        2010-03-14 翻译了潜入图书馆
        2010-04-09 翻译了男女主角sleeping together
        2010-04-23 翻译了聚会
        2010-04-30 翻译争吵
        2010-05-01 翻译完成上部
        2010-05-03 全部完成,未经校对

    翻译前半部分用了将近3个月时间,而后半部分只用了一个下午,让我不得不感慨,人的惰性真的是无穷的。

    翻译过程中也算是体会到了翻译的辛苦,除去校对不说,诸多用词以及专业术语现在想来使用还是有瑕疵,如果用功夫的话以后真的应该仔细修正一次,当然 也需要大家的宝贵意见。同时也确实发现自己英语长进不少,裸听能听懂大半,有英文字幕就全没问题,但愿能更上一层楼吧。等九月以后看能不能把GRE词汇拿 下。
  • 头像
    Grace
    PAPER CHASE这个名字无疑起的很好。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追求的,只是这一张薄薄的被我们平白无故地赋予太多的纸片。就好像在影片最后那个HART成绩单做成的纸飞机,他可以成为BIG FIRM的敲门砖,但终究只是一张纸而已。
    影片开始时,HART是一个书生意气风发的法律新鲜人(L one).卯足劲去攻克合同法(CONTRACT LAW)的课程,不惜一切去揣摩教授的思想精髓。在KINGSFEILD的书房里YY他和各级名流的照片,贼溜进图书馆的RED SET ROOM查阅教授50年前在哈佛法学院做学生时的笔迹,一面感叹图书馆是“智慧的心脏”(heart of the intelligence). 直到被红颜SUSAN一句" why are you so soft, so easy to be manipulated" (你为何如此软弱,如此容易让他操纵)一语激醒。而后在LECURE HALL被教授公然羞辱时,脱口而出一句SOB,震惊四座。
    想起一句话:I won't let education block my way to pursuit the true knowledge.
    教育?真知?不要迷失自己。
    很喟叹HART的同学KEVIN,开始年轻气盛,越看越让人心寒,落得自杀未遂。退一步海阔天空,看穿,无他,仅纸一张。
  • 头像
    胡萝卜泥

    一部哈佛法学院学生的真实记录。一群自命不凡的法学生,在这个每个人都同等优秀的高等学府里合作竞争。最终都只为了追求那一纸成绩。n首先肯定的是这部电影鼓励法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付出努力争取上游的理念。三层分离的kingsfield的课堂,有人刷脸答题锻炼思维,有人颓废不思进取,有人在这两者之间游离。不得不说,所有的现状都来自个人的努力,如果不在上课前准备,就无法在课堂上有出彩的表现。这种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一次昙花一现。即使孜孜不倦的泡在书海中,对他的一切都了如指掌kingsfield还是不会记得你,就算你曾经一度接近帮他准备论文。

    接下来要说的是这部影片的弊病。对女性法律人的歧视无疑是最扎眼的。课堂上能够被kingsfield点名回答的女学生就那么一个,还有hart对kingsfield的女儿的种种不尊重,但是她却在对hart的突破枷锁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她的前夫为前车之鉴。

    再者就是最令人反感的就是kingsfield的苏格拉底式教育。以助产思考为名,对学生进行绑架。他说,没有人阻止你表现自己。话是没错,但所谓的表现,就是像hart一样去读懂kingsfield的心思,去偷看他之前的笔记,在课堂上把kingsfield曾经的笔记内容娓娓道来。而hart 也因此被susan嘲讽,如此轻易的就被她的父亲操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灵魂。直到最后hart喊出那句,当我有话说的时候我自己会举手,终于看到了全剧最解气的地方。

    影片的最后,他的成绩单连看都没看,将它折成一纸飞机,抛向深远无边的大海... ...

    ps 男主真的不好看

  • 头像
    cheeruup
    男主因为帮教授做研究而错过了和教授女儿的Cape之行, 超市里两人争执。教授女儿的一长段话点明主旨。我把对话摘录如下:

    Hart: “ We could go to the Cape next weekend.”
    Susan: "We aren't going anywhere."
    Hart: "I, uh, wish you wouldn't treat me like this. I haven't had a decent meal in four days. I haven't had any sleep. Look, he tested me, I failed. I worked so hard on that goddamn paper. Well, he may flunk me! "
    Susan: "They finally got you, didn't they, Hart? They sucked all that Midwestern charm right out of you. Look it, he's got you scared to death. Oh you're gonna pass, because you're the kind the law school wants. You'll get your little diploma, your piece of paper that's no different than this, and you can stick it in your silver box, with all the other paper in your life. Your birth certificate, your driver's license, your marriage license, your stock certificates, and your will. "
    Hart: "You don't even care."
    Susan: "I wish you would flunk. There might be some hope for you. "


    我想,题目中的PAPER不仅指人生中的各类证书,也包括Hart试图完成老师指定的那篇论文,以及Susan苦苦等待的那张离婚判决吧。他失败了,但是那又如何?人生的目的不只为了通过考试,为一个分数而耽误了攸关我们生命的事情才真正是舍本逐末。在Susan看来,吃好饭,睡好觉,享受和情人相伴的时刻显然比考试不挂科来得更有价值。在讨论Kevin因功课压力太大企图自杀时,Susan在海边说了这样一段话: “You've gotta stand up. You've gotta grow. I can't explain it, but you just gotta stop being so soft, so easily manipulated. It's very dangerous for one's intelligence.”

    最值得追求的不是分数,而是生活。

    纸,Bell在窗口一不小心就洒落满天的东西,终究灰飞烟灭,就像学期会结束,知识会遗忘,也许再努力教授也记不住你的名字。 然而,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思考问题的方式,战胜困难和自我超越的勇气,就像在海滩和爱人共度的时光一样,会永远印刻在我们心里,相随相伴。
  • 头像
    浙哲
          哈佛学生之出类拔萃举世公认,而哈佛法学院之精英云集更是环宇皆知之事实。当然,这是建立在几近于恐怖的努力之上的。由于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特殊之处,学生不得不在课下海量的阅读和掌握理论和案件事实,并尽可能深入的加以剖析与分析。如果稍有疏忽,再遇到像影片中合同法Kingsfield这种量级的教授,其结果很有可能是非常悲剧的。正如其所言:“问与答,有些时候你们会觉得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但我保证,这只是你们的幻觉。在我的课上,永远会有新的问题。在这里,你们自己学习法律,我教会你们思考。”

        于是,经过两周左右的磨练,学生们自动地分为三个阶层,第三阶层放弃安排好的座位,自动坐到后排暗自学习(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第二阶层努力跟上老师,但是从不敢举手发言,只求自保;第一阶层则是主动举手发言,以此博得老师的好印象,当然,这需要课下持续不断的努力。(有意思的是,影片中的教授常常记不住学生的名字)

        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课堂和教学,吾等芸芸众生不仅叹为观止,更是躬身自问,哑口无言。的确,正如Hart所言:“身为传统的一部分是十分痛苦的。”哈佛法学院就像一片充斥着野兽的丛林,野兽般的教师,野兽般的同学,野兽般的精神压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哈佛法学院是完美的,我们甚至不能说这样的环境是正常的。毕竟,我们也看到,当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一学期之后,那张载有A的成绩单是如何化为一只不堪的纸飞机,飘入人生的汪洋大海。
  • 头像
    时雨
    http://blog.shiyuhang.org/?p=1005

    前些日子翻译了一个老电影,1973年的Paper Chase,中文名叫做《寒窗恋》(取自CCTV对此片的翻译),也叫做《纸追》或者《平步青 云》。去年我在博客里就提 到过,算是那种非常能激励人,尤其是法学院学生的电影。电影讲述了哈佛大学法学院一年级的学生生涯,相信看完电影人想不努力都难,当然更可能是三 分钟热度了。电影中的苏 格拉底式提问堪称法律教学的典范,后来反应哈佛法学院的娱乐片《律政俏佳人》 中也能窥见一斑,当然没此片严肃。

    说起翻译的进度,虽然我只是玩票性质,但也颇为惭愧,这里有个时间表,可以一目了然:

        2010-02-09 开始翻译
        2010-02-10 翻译了第一个案例,Hart的尴尬
        2010-02-11 翻译了一些对话
        2010-02-16 翻译了苏格拉底教学法的说明
        2010-02-18 翻译了男女主角初次见面
        2010-03-14 翻译了潜入图书馆
        2010-04-09 翻译了男女主角sleeping together
        2010-04-23 翻译了聚会
        2010-04-30 翻译争吵
        2010-05-01 翻译完成上部
        2010-05-03 全部完成,未经校对

    翻译前半部分用了将近3个月时间,而后半部分只用了一个下午,让我不得不感慨,人的惰性真的是无穷的。

    翻译过程中也算是体会到了翻译的辛苦,除去校对不说,诸多用词以及专业术语现在想来使用还是有瑕疵,如果用功夫的话以后真的应该仔细修正一次,当然 也需要大家的宝贵意见。同时也确实发现自己英语长进不少,裸听能听懂大半,有英文字幕就全没问题,但愿能更上一层楼吧。等九月以后看能不能把GRE词汇拿 下。
  • 头像
    Grace
    PAPER CHASE这个名字无疑起的很好。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追求的,只是这一张薄薄的被我们平白无故地赋予太多的纸片。就好像在影片最后那个HART成绩单做成的纸飞机,他可以成为BIG FIRM的敲门砖,但终究只是一张纸而已。
    影片开始时,HART是一个书生意气风发的法律新鲜人(L one).卯足劲去攻克合同法(CONTRACT LAW)的课程,不惜一切去揣摩教授的思想精髓。在KINGSFEILD的书房里YY他和各级名流的照片,贼溜进图书馆的RED SET ROOM查阅教授50年前在哈佛法学院做学生时的笔迹,一面感叹图书馆是“智慧的心脏”(heart of the intelligence). 直到被红颜SUSAN一句" why are you so soft, so easy to be manipulated" (你为何如此软弱,如此容易让他操纵)一语激醒。而后在LECURE HALL被教授公然羞辱时,脱口而出一句SOB,震惊四座。
    想起一句话:I won't let education block my way to pursuit the true knowledge.
    教育?真知?不要迷失自己。
    很喟叹HART的同学KEVIN,开始年轻气盛,越看越让人心寒,落得自杀未遂。退一步海阔天空,看穿,无他,仅纸一张。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