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欧洲内部故事:混乱的十年
963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让-克洛德·容克弗朗索瓦·奥朗德尼古拉·萨科齐乔治·奥斯本唐纳德·图斯克卡罗琳·凯兹戴维·卡梅伦安格拉·默克尔

类型:纪录片记录导演:TaniaRakhmanovaTimStirzaker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9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30438243热度:2 ℃ 时间:2024-06-23 07:19:48

简介:详情  Opening the lid on the fierce arguments and clashes of personalities between Europe’s leaders, as they strug...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Opening the lid on the fierce arguments and clashes of personalities between Europe’s leaders, as they struggled with crises which could have torn the union apart
  • 头像
    月光士多

    纪录片直指欧盟混乱的十年中发生的三大事件:英国脱欧、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看完后欧盟政经这门课的兴趣一下就高涨起来。

    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外交场上的博弈:布鲁塞尔的凌晨,欧盟大楼的灯仍然亮着;最后拿出的方案往往会被通过,因为首领们此时已经无心继续讨论了;默克尔感觉到被盟国的背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有了那幅奥巴马安慰默克尔的照片;卡梅伦好不容易争取到欧盟在难民问题上的让步,结果自己内阁的亲信转眼间背叛了自己,一切的努力又打了水漂;本以为下次大选联合组阁的自民党会反对全民公投,结果不小心保守党大获全胜,胜利成为了绊脚石;德国外长因病未能出席,剩下的欧洲小国们顿时群龙无首,等待着可以拍板的人;默克尔因为人道主义的考量深夜放行德奥边境的难民,结果遭到奥朗德的质疑:为什么不审核难民的身份;即使默克尔面对着叙利亚女孩,也不得不审慎地发言;希腊总统把其他国家的外长搁在一旁,自己转身就回国了;还有所有国家外长等了一个多小时,看着希腊外长和总统通话...

    如何平衡选民的利益和国家整体一直是个难题:当欧盟给出希腊bailout的条件时,希腊国内民生鼎沸、怨声载道威权统治;于是民选的总统毅然拒绝,以退出欧盟相威胁;最后不还是一样乖乖接受,因为似乎留在欧盟还是更好一些。疑欧派、民粹主义,欧盟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充满荆棘。总结起来就是法德真的好操心,Tusk也不轻松.

    国家之间的博弈太精彩了,国际舞台中原来也有赖皮国家hhh

  • 头像
    eik

    欧洲扩张太快,各种不同国情、政治、文化、发展阶段的人口问题早已给欧盟混乱埋下伏笔,最后一根稻草是默克尔大批量接收难民,

    不是嫌弃他们,去看看当上伦敦市长那个穆斯林市长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下面社会的难民和移民都会是些什么货色。

    本来有个帮助英国的提案,美国做东五眼联盟组建无门槛互相通商就业居住旅行,5个国家都是极度相似和富裕的国家很合适,就是因为伦敦被安置百万难民,加拿大接收了几十万难民很可能造成恐怖分子蔓延就此作罢,如果没这事,英国还会苦于脱欧么?

    欧洲的混乱是对自我感觉良好的欧美左派一个警示,但很明显他们并不觉得自己错了,只是责怪改支持右派政党的人民不理解他们,而他们对此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欧美必然会毁在这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家手里

    在国外呆了一段时间的感觉没有谁更优越,适合自己最好,不用一味照搬别人,出国才更爱国有多个含义,真相不止一个,所以精神美国人可以去死了,中国没有你们的位置

  • 头像
    yezzi

    第一集讲作死的英国首相Cameron,最后一集已经浮现了boris,法国总统也换了三任,但是默克尔始终还在。

    查了下她的背景,东德出生,物理学博士学位,老公是大学教授,量子化学家。会德语、俄语、英语。1954年生人。

    作为欧盟经济最好的国家,德国像个大家庭里最有出息的孩子,领着一大群穷亲戚,试图振兴家业。穷亲戚比如希腊、西班牙;还有有钱但是缺乏家族责任感的亲戚如英国。下图展示的是欧盟区主要贸易国,德国基本一统江湖。

    英国脱欧,希腊债务,难民涌入,今年还可以加上新冠危机。欧洲也真是底子太好,经得起折腾。

    近期,默克尔宣布2021年任期到了后,不再参与竞选。德国的未来、欧洲的舵手,不知道走向何方...

  • 头像
    酒酿桂花小圆子

    英国脱欧、欧债危机、难民危机三部曲组成了欧盟过去混乱纷杂的十年。

    最喜欢的是第二集欧债危机。听在危机幕后的政客和银行家讲述他们在一个又一个冗长会议中的痛苦、愤怒和不满。非常意外得发现欧盟争端协调不像是甄嬛传,倒更像是full out掐架。没啥暗斗,全是明争。欧盟后续跟希腊协商的坎坷历程很惨又很好笑。反复无常的populist政府最后玩脱了来跪求欧盟不要把自己踢出去,笑吐了。

    特别喜欢这部片子的卡司阵容,非常强大,欧盟内部所有涉及到的国家元首和部长都几乎采访到了。整体叙事非常中立,剪辑一绝:通常是A说了一套叙事,立马跟上一套来自B视角的不同叙述。一番剪辑下来可以非常明显得看出利益冲突点以及各方的立场。

    整个看下来最喜欢三个政治家:1)默克尔:默妈简直是欧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一个女性坐在世界权力最中心,替欧洲乃至人类做至关重要的决定。她真的太强了。2)萨科齐:有表演性人格且过于直爽的法兰西总统。直接骂意大利总统:“你想要为国做出贡献的话立马下台滚蛋”。拒绝卡梅伦的时候气到用法英德三语爆喝不可!还有欧债危机的时候骂bankers傻逼,逼迫bankers出钱。全程看下来觉得他好喜剧人。3)土耳其总理Ahmet Davutoğ:这位太聪明了!胆大且精明,感冒险但却非常现实。最后用单独的三人会议来谈判,几小时逼迫欧盟对土耳其过去25年的所求做出妥协。🐮

  • 头像
    Crusader_NBB

    相信大部分欧盟研究者多多少少已经厌烦了学者和记者笔下的英国脱欧、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汗牛充栋的信息让我们在繁复迥异的解读中无所适从。在欧盟危机最波诡云谲的时刻,人们甚至幻想,要是能身处欧洲理事会那个大门紧锁的会议室内就好了。

    现在,通过BBC的纪录片《Inside Europe: Ten Years of Turmoil》,我们能够第一次近距离的了解过去十年欧盟危机政治的全貌。该纪录片第一季共分三集:《脱欧始末(WeQuit)》,《破釜沉舟(Going for Broke)》,《难民汹涌(Unstoppable)》。每集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从决策者的角度勾勒欧盟政治斗争和危机决策的全貌。n

    如果你对欧盟的政治运作充满兴趣,如果你渴望了解欧盟危机决策的“幕后真相”,哪怕你仅仅出于对欧盟领导人个人风格的好奇,这部纪录片都堪称不能错过的佳品。

    首先,这可能是第一部从领导人视角讲述欧盟危机决策的作品。在这部纪录片中,默克尔、萨科齐、奥朗德、伦齐(意大利前总理)、齐普拉斯(希腊总理)、盖特纳(美国前财长)、巴罗佐、容克、范龙佩、图斯克等众多欧盟领导人亲自讲述各自对危机的看法和决策考量。讲述人的涵盖范围之广,层级之高,令人震惊。

    其次,影像能够超越一切媒介,让每个观众都切身感受到危机过程中政治家面临的巨大政治压力。政治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通过领导人在国家利益和欧盟团结的两难中艰难探索出路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理解欧盟政治的本质。

    最后,这部纪录片中充满了对领导人个人特点的刻画和暗示,让观众在严肃紧张之外,不时莞尔。例如,欧洲委员会主席图斯克会将德国、法国和希腊领导人反锁在办公室内迫使三方找到一个妥协方案;而默克尔也会在马拉松式的谈判间期溜到布鲁塞尔的大街上用美食来消解仪内心的苦闷。

    下文将会摘取每一集中的部分片段供读者管窥全片,因部分剧情透露,请按需取用n

    第一集:脱欧始末(推荐指数:★★★★)


    海洋政策和欧陆政策一直是英国外交战略的两个相互关联的主轴。即使在1973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后,英国也一直扮演一个三心二意的角色,既没有加入欧元区也没有加入申根区。而脱欧本质上反应的是英国对欧盟一体化深入发展产生的疑虑。

    对于卡梅伦的脱欧选项,萨科齐在全片一开始就表示了费解,并开启法国领导人对英国政策的疯狂吐槽模式。而继任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则在访问英国期间,劝卡梅伦放弃当初竞选时的公投承诺,并解释说“竞选期间作出的承诺无法兑现,这也不是历史上第一次”。但是为了保守党的执政地位,即使面对欧盟同僚的质疑,卡梅伦依然选择孤注一掷,他希望重新与欧盟谈判条约来防止事态脱轨。接下来,他计划通过强硬的谈判姿态来获得欧盟其他国家的谅解与支持,从而获得足够的让步来平息国内的脱欧怒火。但是事与愿违,卡梅伦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全部,因为不仅他面临着国内政治的压力,其他成员国领导人也一样。

    访谈过程中,连一向作为居间调停人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都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罕见的用“愚蠢”来评价卡梅伦的公投决定。最终,四平八稳的新协议并没有说服英国民众,2016年6月23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欧。面对最后一次参加欧盟峰会的卡梅伦,图斯克无奈的向他说:“大卫,欧盟现在是时候以27个国家开始工作了。”而镜头下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则暗淡的表示:“英国离开欧盟就像夜晚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欧盟。”

    卡梅伦以欧盟成员资格为筹码,希望实现国内政治的翻盘,但最终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将英国推回到远离欧洲大陆的历史角色中。对于这一政治决定,无论是图斯克所认为的“愚蠢”,还是英国前外交大臣黑格所说的“无论哪条路最后总归要公投”,历史会给出答案。而对于其他成员国而言,特别是今天的意大利,如果再次利用脱欧做为谈判筹码,那才是真的“愚蠢”。

    这里需要指出,本集唯一的遗憾就是,由于与自传出版商签订了80万英镑的保密协议,英国脱欧的主角卡梅伦没有接受访谈,但是这并不妨碍纪录片视角的完整性和客观性。

    第二集:破釜沉舟(推荐指数:★★★★★)


    毫无疑问,欧元债务危机是欧盟危机政治中最富有戏剧性和冲突最白热化的一个。其中既有欧元区成员国与非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也有债权国与债务国的矛盾;当然也有法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本集纪录片更是将上述矛盾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看后大呼过瘾。

    影片伊始,就通过法国籍欧洲央行行长(让·克罗德·特里谢)与法国总统之间关于欧洲央行救市的争论,向我们展示了欧盟政治并不以成员国为唯一分界,超国家机构与成员国的维度同样重要。

    而在欧元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即2011年G20峰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面临着来自法国,美国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多重压力。影片清晰的展示了,德国政治家在面对巨大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最终做出妥协,同意出资设立欧洲的纾困基金。

    时间来到2015年,作为欧盟第一个由极端主义政党主政的成员国,齐普拉斯领导的希腊新政府决定对抗以德国为代表的债权国的紧缩政策。在这一背景下,极富争议的希腊财长瓦努法基斯在第一次参加欧元集团财长会议时就与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瓦努法基斯甚至在会议中将18国财长晾在一边,在会场内给希腊总理打了1个小时的电话,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则被这一无礼行为激怒并愤而离场。

    最终,希腊总理齐普拉斯选择接受欧盟提出的条件更加苛刻的第三轮救助计划,而瓦努法基斯则宣布辞职以示抗议。

    当然这集影片不仅仅展示了成员国间国家利益的巨大冲突,也揭示欧盟政治一些潜在的、本质的特点。例如,在危机初期,萨科齐希望通过展示与默克尔的友好关系来向资本市场传达德法坚定一致应对危机的信念。

    再如,2015年7月12日的欧元峰会上,当法德经过令人煎熬的17个小时闭门谈判,并最终敲定希腊援助计划的文本后,奥朗德与默克尔回到峰会现场。奥朗德在访谈中非常直白的告诉观众,“(对于其他国家元首来说),他们没有讨论的余地,只有接受的权利”。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权力政治、大国、法德在欧盟危机政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当然本片最令人唏嘘的就是欧盟大国对于希腊就援助计划举行公投的态度。2011年,萨科齐将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召到戛纳并警告,“你不能就援助计划举行公投,但是你可以就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举行公投”(法国总统很清楚希腊不愿退出欧元区)。最终希腊第一次公投因为法国的威胁而取消,继而希腊总理辞职。对比英国在脱欧公投上从德法两国得到的理解和让步,希腊面对的则是赤裸裸的政治威胁和羞辱。

    第三集:难民汹涌(推荐指数:★★★★★)


    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爆发。正如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所描述的,“这是最严重的危机的开始”,而欧盟也因难民问题处在崩溃的边缘。本集纪录片是这一季中最感性的。镜头通过难民的视角向我们揭示了生命的低贱、道义的无力及政治的虚伪。

    影片一开始,成员国就因为难民的分配问题产生剧烈的争吵。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甚至在镜头前揶揄他的匈牙利同事,“他们听不不懂我的语言,他们不说英语、法语或德语,但是不妨碍他们一直说不不不。”

    最终,在法国和德国的强力要求下,欧盟理事会打破了日常的共识决策模式,采取多数投票的方式绕过匈牙利,捷克等国,强行通过了难民强制分配决议。而这也引发了东欧成员国的强烈抗议,并为以后该协议的名存实亡埋下了伏笔。

    最终,由于东欧成员国的阻碍,难民分配协议并没有得到落实,欧洲难民问题依然严重。而后,默克尔做出了无论对她个人,还是对整个欧盟来说最重要的决定——开放边境,接受难民。影片通过默克尔柏林墙下的成长经历来暗示默克尔对难民的同情,而德国内政部长则从其他角度做出了解释。

    最终,欧盟通过与土耳其达成协议,将难民阻挡在欧盟边境之外,暂时性解决了难民危机。虽然这一协议遭受了国际人权组织和欧洲人权法院的强烈非议,但是对于欧盟政治家来说,人权和普世价值已经不是他们首要的政治考虑,一切为了欧盟的生存!

    当然难民问题不仅仅是悲情,也有一些让人哑然失笑的场景。作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卢森堡希望承担更多接收难民的责任。但是由于卢森堡知名度较低,没有难民愿意去卢森堡,他们大部分只想去德国。由此观之,卢森堡作为小国,不仅在欧盟政治中的存在感较低,在难民面前也会遭受“歧视”。

    结 语


    如果仔细这部纪录片中每个领导人的话语,我们悲哀的发现,今天的欧盟已经没有国家愿意承担领导责任。如果不是危机的迫使,没有领导人愿意真正的从欧盟的角度做出决策。而即使领导人在压力下做出了妥协,最终的政策也仅仅是政治上可行的政策,而不是现实中真正需要的政策。没有领导、缺乏善意、拒绝妥协,那么欧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欧盟的未来又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给出了一个看似简单但是又触及根本的回答:

    TheEuropeanUnionisan organization built on goodwill. Without goodwill, you cannot continue this kind of organization.

    ——DonaldTusk

    “Either we are Europeans, living together in a well-organized family where people do love each other, or we are (simply)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like others.”

    ——Jean-Claude Junker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