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崔志佳焦俊艳张琪于洋李昆鹰刁标宋小宝乔杉魏翔艾伦孙越文松潘斌龙张一鸣张子栋修睿衣云鹤卜钰李会长王喳喳古筝
类型:喜剧导演:崔志佳 状态:HD 年份:2025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ID:36620952热度:1 ℃ 时间:2025-01-30 11:16:08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我原本以为《火锅艺术家》是烂片来的。
或者说,如今的华语电影,但凡标榜是喜剧的,几乎就没几部是能看的。
要么是全程尬笑,笑点生硬俗套。
要么是有佳句无佳篇,整体故事一团糟。
当然最主要还是笑点的问题,喜剧片不好笑,的确是有些让人唏嘘了。
得申明一个观点。
不少人觉得好不好笑和笑点有关。
我有不同的意见。
我觉得好不好笑,得看讲笑话、抖包袱的人是谁。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看赵本山教徒弟们演戏的花絮。
一模一样的一段戏,他的徒弟们演出来我眉头都是皱的,而赵老师一架势,都还没演我就开始笑了。
这就是喜剧大师的魅力。
所以现在很多的华语喜剧片,也不是说真就笑点烂俗没眼看,而是那些个所谓的喜剧演员,火候实在差了太多。
甚至有的所谓喜剧演员一出现在阵容表里,观众就怕了。如某远,黄某伦等等。
可能他们本身真就不适合这个赛道,但就是想学敏敏特穆尔,偏要勉强。
回到《火锅艺术家》。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在电影院里笑得这么开心了。
得再申明一个观点。好不好笑,是一个相当主观的事情。
要承认,卓别林在很多人眼中平平无奇,而赵本山在不少观众眼里登不得大雅之堂。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人类多样性的魅力之处。毕竟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所以笑得我肚子发酸的《火锅艺术家》,一定不会让所有人都感到好笑。
为了方便大家伙理解,我来举两个影视例子,即可管中窥豹,看它的笑点究竟适不适合你。
其一是《屌丝男士》中乔杉的表演。
主要指的是乔杉去大保健那几段。
如果乔杉那下流中带着憨傻,得意里夹杂期盼的表演,你会觉得它好笑。
那么《火锅艺术家》你可以放心观看。其中乔杉又一次贡献了大保健影帝级的表演。
反之,如果你认为那是男凝,是开黄腔,那就建议不要去看了,会糟心。
另一个例子,是一档综艺节目《爱笑会议室》。
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将其视作是一档由一批固定演员产出不同小品的喜剧节目。
这些固定演员,人们称其为“爱笑兄弟”。
比如乔杉、潘斌龙,以及“卧龙凤雏”中个高的那一位,都曾是爱笑兄弟成员。
《爱笑会议室》里几乎所有的演员,其喜剧能力,是被严重低估的。他们如今的发展,和他们的能力是不匹配的。
《火锅艺术家》几乎是爱笑兄弟攒出来的一套阵容,连导演崔志佳都是曾经的爱笑兄弟。
影片中爱笑兄弟之一的张子栋,其表演的内容可以说是粗俗又单一。
但就是这种粗俗的内容,单一的表演,却屡屡笑得我乐哈哈。
这就是表演的魅力。这就是天生的喜剧人。
除了爱笑兄弟之外,影片还有另外一批喜剧演员的捧场,比如宋小宝、于洋、费翔、艾伦等等。
不否认,确实其中有几位的表演差点意思,但并不影响整体。直至我离开影院的归途中,回想起其中的某些桥段,还是会禁不住乐起来。
聊完主观上的好不好笑,再来看客观上影片的水准。
“有笑有泪”是个被用滥了的词。
可《火锅艺术家》又确凿是个“有笑有泪”的故事。
前大半段可劲让人笑。
到后小半段开始拍现实与梦想那一套,节奏上缓了下来,也有些无趣起来。
其中有些桥段可能真会让人产生共鸣。
比如男主李如意,有一身做火锅底料的天赋,用他老丈人一代火锅大师的话说,李如意炒制火锅底料的天赋,全四川没有对手。
但他的梦想却是做导演。
影片故事的大半程讲述的都是李如意因为拍戏资金链断裂,从而开火锅店赢比赛拿奖金,好能够重新拍电影。
为了做导演,他什么都能豁得出去。
如果他真有两把刷子倒也还好。但致命的是,他毫无导演天赋,拍出的作品一塌糊涂。
当这个事实被人戳破,李如意悲情了起来,整部电影的基调也开始由喜剧转向现实。
一个人,该经历怎样的颠沛流离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平庸。有点像低配版《银翼杀手2049》。
单从人物本身出发,这一主题具备相当的讨论价值,也完全可以继续深挖。
但从整部片子来说,我觉得这算是败笔,或者说遗憾。
不是所有作品都一定是要上价值的。
要拍这一套,何必要在喜剧片中表现呢?惟愿喜剧片能回归喜剧片。
毕竟《火锅术家》此前的节奏多好,是那般让人捧腹。
实在没必要突然搞这一套,似乎在大批导演看来,没深度,没议题,纯粹的傻乐就不是好作品了。
是这样吗?我持保留态度。
好在影片结局拉了一点回来。没有在梦想与现实的挣扎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以骤然的收尾,让故事在一个相当平和温柔的结局落下。
片子的离场感,是让人感到“温暖”的。虽然比之“爆笑”会弱上一些,但比之后来“悲情”,还是要好上不少。
这一段得夸一句焦俊艳的演技。
她在片中扮演李如意的爱人。当看到老公的才华不被认可,大受打击之后,她的那声“老公”里所饱含的心疼与爱意,到了极致。
另外还想再夸夸影片的时长或者说剪辑。98分钟。
扎扎实实的九十八分钟。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精华。
举两场戏为例子。
李如意接到电话,说有重要事,画面一切给到一辆车行驶的背影,一秒都没有,瞬间又切李如意到了地方。
放在有些水时长的导演,必然是要给加一段李如意开车着急的戏码,指不定还要再骂骂路人怎么开车的。统称为废戏。
还有一场戏,老大哥让李如意去找另外两个兄弟借钱。
画面一切,到第一个兄弟,刚进门,看见兄弟破产中风,颤颤悠悠了说自己没钱了。都没有寒暄安慰的话,直接画面一切,到了第二个兄弟那。
好干脆麻利的剪辑。
布列松有部片子《钱》,剪辑极简到没话说,大师级别。
《火锅艺术家》俨然让我窥到了一丝大师风韵。
我不是借布列松来抬高崔志佳,而是想让观众明白,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是烂东西。
最后还是回到开头,《火锅艺术家》毕竟还是喜剧片,好不好笑才是真章。
反正我得谢谢它。
好多年没在电影院笑得那么开心了。
本片是一部由众多来自东北地区的喜剧界一人共同倾情演绎的一部搞笑喜剧,全程都带着各种令人捧腹大笑的包袱和笑点,喜剧氛围极为浓厚。本片巧妙地将火锅元素融入到喜剧电影中,给人一种特别接地气的直观感觉,这无数的欢笑情节是充分融入市井生活的。本片依旧没能离开年轻人追求梦想这一永恒的话题,男主李如意本以为自己最爱的就是当导演拍电影,但当投资方突然撤资而导致新片拍摄被迫终止后,他的职业生涯瞬间跌入了谷底,但和火锅打了半辈子生活的他充分发挥了他在炒火锅底料方面的优势,依靠靠开火锅店,来让自己一步步赚足了资金去拍摄新电影。但终究在认清现实后,还是极为不舍地决定了放弃曾经认为的梦想,选择了更加踏踏实实地生活。如此设置剧情还是非常不错和巧妙的。
喜剧人越多,这片子大概率越不搞笑,这似乎是烂片定律
而这次真的误会了,同样是“烂片阵容”,真的不烂
这次他们终于为喜剧人正名了,遇到好的剧本,他们也是好笑的
最近小乔又断更了,因为又开始打工了,还给自己换了一个新手机
所以这几天都还是比较忙的,争取下周可以稳定输出
最近正在播的三部古偶剧,小乔也都看了
《大奉打更人》真的超烂,王鹤棣也是没有半点演技
《白月梵星》更像是AI剪辑合成的,毫无新意,太多雷同
《国色芳华》对比之下简直就是精品,古偶就是杨紫的统治区,李现杨紫二搭真的太好磕了
接下来,小乔争取一一写
今天小乔要和大家看的是《火锅艺术家》
崔志佳导演
崔志佳 张冠男联合编剧
崔志佳 焦俊艳 张琪 于洋 李昆鹰等领衔主演
豆瓣尚未开分,推荐指数三星
正在影院热映,这真的包好笑的
这应该是导演崔志佳的第一部院线,也保持以往的水准
但还是一股网大风,作为院线来说的话也仅够到及格线
但确实是比2024年的电影,都要好笑
接下来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崔志佳饰演的李如意,在电影中演的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导演
自己准备多年的剧本,好不容易开拍了,突然传来消息资金链断裂
没办法继续拍摄了,这个项目只能烂尾
剧组散了,可是还有几个工作人员没有收到工资
他们决定拆了搭建的场景换取钱财
可导演并不是这样想的,他可舍不得自己的项目烂尾
决定自己去凑钱,就想继续拍自己的电影
他去找自己的好兄弟借钱
虽然好兄弟们各有各的发达,但也有各有各样的拒绝推脱
艾伦甚至还装起了中风偏瘫
魏翔更是左右而言其他
好在场景搭建的火锅店,当真的是盈利了
既然借不到钱,那就靠开火锅店,自食其力的攒钱拍电影
李如意表面上是不得志的导演,实际上是富有天赋的厨子
明明是一个东北人,炒起火锅底料也是手拿把掐
焦俊艳真的有点毛舜筠的样子,既可以娴静温柔又可以利落干练
很多喜剧人来客串,乔杉和宋小宝也是保留了自身的特点
火锅店经营最初,最辛苦的就是食材采买
毛毛真的是差点累死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于洋的客串,他真的是傻的有点可爱
后面他们决定参加火锅比赛,第一名奖金有一百万
有了这一百万他就可以继续拍未完成的电影
当然,他凭借天赋型的炒料技术,过关斩将的拿到了第一名
可是最后发现当初电影停拍,不是资金链断裂,而只是因为被判定水平差劲
现实中也是,很多时候表面呈现出来的都是假象,就像这几天的微博热搜
浮出水面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
电影差不多就结束了,整体来说挺完整的,包袱笑点挺密集的,看起来很轻松
但还只算是一个不错的网大,仅仅如此就已经打败很多院线喜剧电影了
今天的碎碎念就到这里啦~
提起崔志佳的名字,可能很多人还不是特别熟悉。
今年上映的《火锅艺术家》让崔志佳的名字被记住了!
自编自导自演,他确实有点才华。
之前,他和于洋、宋晓峰、张琪、修睿等喜剧人一起拍摄了不少东北网络电影,2023年终于带着自己的电影《兄弟,请注意》登上了院线,2025年1月3日,又带着自己的电影《火锅艺术家》和大家见面了。
崔志佳是从《爱笑会议室》里的走出来的,但是这个团队虽然“散是满天星”,但终究没有开心麻花的火,所以作品也都平平无奇。n
崔志佳有个导演梦,拍摄了六七部电影豆瓣评分都没超过7.0,平均就在五六分上下。
就像《火锅艺术家》里吐槽的那样,他就“不适合当个导演”。
崔志佳的导演风格走的是下沉市场,除了首映礼在北京举行以外,路演都完美避开了一线城市,而是前往长春、沈阳、鞍山、成都进行路演,电影里的梗也都是二三线城市的人喜闻乐见的。
那么为什么《火锅艺术家》这一次的口碑格外的好?
一个东北人,跑到成都拍电影,拍了一个火锅店的故事,竟然还成功了,为什么?
关键在于真诚!
《火锅艺术家》讲的就是崔志佳自己的故事,也是一位中年男人勇敢追梦的故事。
01
“火锅”与“艺术”
都说小孩子在做选择题,成年人选择都要。
但实际上,只有小孩子有资格做选择题,成年人往往没得选。
《火锅艺术家》的片名由两个名词组成——火锅和艺术家,实际上这就是影片的主题,如果是你,选择“火锅”还是“当个艺术家”?
“火锅”意味着“吃饭”,也就是面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但是这似乎唾手可得,而且更加简单。
“艺术”意味着“梦想”,是虚无缥缈的,还有可能不是你擅长的。
崔志佳饰演的东北小伙李如意具有制作火锅底料的天赋,他的老丈人一直想让他继承火锅店,但是他却拥有做导演的梦想。n
不过他的导演路并不顺利,拍摄快杀青的时候,突然投资人被抓,资金链断了,想要完成梦想的李如意决定借钱把戏拍完。
但是他所谓的好兄弟都各种装疯卖傻不借他钱,甚至还有欠款方追债追到了火锅店门口。
在成都拍戏,四处都是火锅店,道具组直接租赁了一家废弃的火锅店当仓库。为了躲债,李如意假装他们是开火锅店的,不是剧组的,想要蒙混过关。
就这样,李如意和几个道具组的同僚就假装开起了火锅店。
没有配餐就让“飞毛腿”毛毛去买,服装洗碗,道具当服务员,李如意自己去炒火锅底料。
就这样,草台班子剧组开起了草台班子火锅店,生意还异常兴隆,甚至还冲上了火锅排行榜第一名,拿到了100万的奖金,攒够了拍电影的钱。
所以,事情往往就是如此,无心插柳柳成荫。
然而,李如意这才知道真相,原来不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是这是制片主任给自己演了一出戏,只是因为投资方认为李如意的镜头拍得很烂,怀疑他的导演能力。
而电影的结尾却将选择的落点放到“家”上……
李如意回答老婆的问题,他在梦想和火锅之间选择了“家”。
所有《火锅艺术家》的片名实际上有三个主体——火锅,艺术和家。
因为“家”包含所有的东西,家给了你吃饭的地方,是能保证你温饱的避风港,同时,家也给了你向前冲、勇敢追求梦想的底气。
所以谁说成年人不能做出选择?
李如意选择了“家”,正是一种“全都要”的选择。
02
下沉市场
对于《火锅艺术家》,有些人角色俗不可耐,有些人 倒是津津乐道。
的确,《火锅艺术家》有些梗的确有点低俗。
比如乔杉扮演的催债的,来到李如意的火锅店吃火锅,他刚开始的目的并不单纯。
因为剧组的置景比较草率,所以直接把对面不用等牌子摘下来当火锅店的名字,结果就摘下了“成人”二字。
成人火锅店,听着就很不正经。
所以乔杉刚开始的目的可能是想点一些项目……尤其是看到了菜单之后更是浮想联翩,因为菜单的颜色不一样,而店员又随口推荐了“黄色”菜单,让他以为这个火锅店真的有点节目。
结果点了一个“功夫腰片”之后,发现真的就是单纯腰花的名字以后,才开始正经吃火锅。
李如意开火锅店,但本质上的经营思维还是剧组那一套,用对讲机指挥所有人,让大家把顾客当成导演,甚至后来吓唬来打探消息的陈华柳(于洋 饰)和小天(宋小宝 饰)也是用的剧组道具。
而当李如意开的“艺术家火锅”与“袁氏火锅”开始打擂台的时候,“袁氏火锅”用的都是传统文化,比如川剧变脸等,而李如意用的都是漂亮小姐姐跳女团舞博人眼球。
最后,女团舞把传统文化打赢了,这本质上不也是在说明老百姓爱看的就是这种没有营养却很好看的东西。
《火锅艺术家》票房还不赖,10天就破了3000万,其实也是因为崔志佳抓住了下沉市场,抓住了老百姓爱看的东西。n
不过目前,豆瓣还没有开分,不知道这一次这部电影能不能过7.0。
03
细琢磨BUG就很多
《火锅艺术家》是一位中年男人追求梦想的爽片,因此情节简单,笑点密集,但是不能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很多情节不完整。
电影整体上都是用的夸张的手法,比如毛毛来回跑送餐跑了一天,是兔子也得累脱水了。
还有李如意的三个好朋友为了不借钱,使出了各种阴招,有个人装作游泳的样子游了一天都脱水了,还有装中风的,还有装手指不听使唤打不开密码箱的。
艾伦饰演的贾总装成中风吃不了饭走不了路的样子,而他的保姆也离他而去,结果善良的李如意竟然自愿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n
贾总明明是好的,却还要在他的面前装,而李如意因为火锅店的生意常常忘记他,害他在草丛里喂了一天蚊子。
但是这条线后面就戛然而止了,火锅店的生意越做越好,贾总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还有李如意的火锅店,每次刚开业就可以做到生意火爆,这个也不太符合现实,何况刚开始剧组用来搭景的“成人火锅店”地势偏僻,名字起的又不好,却还是可以吸引到很多人。
还有李如意吓唬陈华柳和小天的方式,又直白又假,却还是让二人深信不疑。
最后甚至为了庆祝李如意得第一,陈华柳还特意放了烟花庆祝,一副狗腿子的模样。
确实喜感十足,但是仔细琢磨,就有一种为了喜剧而喜剧的感觉。
也能理解,因为崔志佳的创作方式实际上是小品的创作方式,观众在观看的小品的时候不会多想情节的合理性,而且舞台上本来就是虚拟性和程式性的,但是拍成影视剧就不一样了,一切都要写实。
不过虽然有很多不能细想的部分,可是这部电影还是很有意义的。很多观众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结尾,认为又是刻意煽情。
但我反而很喜欢袁飞和李如意这对又是兄弟又是翁婿的关系,还有李如意和妻子的感情。虽然焦俊艳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不过她却是给予李如意力量的重要角色。
就像影片最后回归到“家”的力量一样,中国人自古就把“家”看的很重,这也是最普世的价值观。
所以,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笑,更是为了让人在笑声中思考生活的意义,感受梦想的力量。
或许,这就是电影最大的魅力所在。
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往南北步行相同的距离,处于对称点的香港电影和东北电影,也进入了类似的瓶颈期与创作惯性:
亘古不变的熟面孔老班底的排列组合,陈词滥调的可以预测出来的剧情走向、堪比网大水准的粗糙制作,再铺一层错位梗、伦理哏、下三路等过期蘸料,最后收获圈地自萌的路演喝彩声。
地理区划的两个极点,没想到圈钱的套路殊途同归。
这帮老登喜欢在推杯换盏间包办一个女孩的姻缘,这帮老登喜欢给自己的郁郁不得志树立丰碑,这帮老登发掘出元电影的叙事捷径就像哥伦布邂逅新大陆一般欣喜,把自己创作阶段的阳痿场面丧心病狂地塞进剧本,把煎熬与哑然抛给观众。
这帮老登的电影里,连火锅店都得配备火锅宝贝。
史诗尾巴
小兄弟
大脚哈利
合家欢
卡萨诺瓦
唯我独尊
讲述了佩林是一名没有固定工作的大龄未婚女青年,主...
播放指数:983℃
我原本以为《火锅艺术家》是烂片来的。
或者说,如今的华语电影,但凡标榜是喜剧的,几乎就没几部是能看的。
要么是全程尬笑,笑点生硬俗套。
要么是有佳句无佳篇,整体故事一团糟。
当然最主要还是笑点的问题,喜剧片不好笑,的确是有些让人唏嘘了。
得申明一个观点。
不少人觉得好不好笑和笑点有关。
我有不同的意见。
我觉得好不好笑,得看讲笑话、抖包袱的人是谁。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看赵本山教徒弟们演戏的花絮。
一模一样的一段戏,他的徒弟们演出来我眉头都是皱的,而赵老师一架势,都还没演我就开始笑了。
这就是喜剧大师的魅力。
所以现在很多的华语喜剧片,也不是说真就笑点烂俗没眼看,而是那些个所谓的喜剧演员,火候实在差了太多。
甚至有的所谓喜剧演员一出现在阵容表里,观众就怕了。如某远,黄某伦等等。
可能他们本身真就不适合这个赛道,但就是想学敏敏特穆尔,偏要勉强。
回到《火锅艺术家》。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在电影院里笑得这么开心了。
得再申明一个观点。好不好笑,是一个相当主观的事情。
要承认,卓别林在很多人眼中平平无奇,而赵本山在不少观众眼里登不得大雅之堂。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人类多样性的魅力之处。毕竟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所以笑得我肚子发酸的《火锅艺术家》,一定不会让所有人都感到好笑。
为了方便大家伙理解,我来举两个影视例子,即可管中窥豹,看它的笑点究竟适不适合你。
其一是《屌丝男士》中乔杉的表演。
主要指的是乔杉去大保健那几段。
如果乔杉那下流中带着憨傻,得意里夹杂期盼的表演,你会觉得它好笑。
那么《火锅艺术家》你可以放心观看。其中乔杉又一次贡献了大保健影帝级的表演。
反之,如果你认为那是男凝,是开黄腔,那就建议不要去看了,会糟心。
另一个例子,是一档综艺节目《爱笑会议室》。
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将其视作是一档由一批固定演员产出不同小品的喜剧节目。
这些固定演员,人们称其为“爱笑兄弟”。
比如乔杉、潘斌龙,以及“卧龙凤雏”中个高的那一位,都曾是爱笑兄弟成员。
《爱笑会议室》里几乎所有的演员,其喜剧能力,是被严重低估的。他们如今的发展,和他们的能力是不匹配的。
《火锅艺术家》几乎是爱笑兄弟攒出来的一套阵容,连导演崔志佳都是曾经的爱笑兄弟。
影片中爱笑兄弟之一的张子栋,其表演的内容可以说是粗俗又单一。
但就是这种粗俗的内容,单一的表演,却屡屡笑得我乐哈哈。
这就是表演的魅力。这就是天生的喜剧人。
除了爱笑兄弟之外,影片还有另外一批喜剧演员的捧场,比如宋小宝、于洋、费翔、艾伦等等。
不否认,确实其中有几位的表演差点意思,但并不影响整体。直至我离开影院的归途中,回想起其中的某些桥段,还是会禁不住乐起来。
聊完主观上的好不好笑,再来看客观上影片的水准。
“有笑有泪”是个被用滥了的词。
可《火锅艺术家》又确凿是个“有笑有泪”的故事。
前大半段可劲让人笑。
到后小半段开始拍现实与梦想那一套,节奏上缓了下来,也有些无趣起来。
其中有些桥段可能真会让人产生共鸣。
比如男主李如意,有一身做火锅底料的天赋,用他老丈人一代火锅大师的话说,李如意炒制火锅底料的天赋,全四川没有对手。
但他的梦想却是做导演。
影片故事的大半程讲述的都是李如意因为拍戏资金链断裂,从而开火锅店赢比赛拿奖金,好能够重新拍电影。
为了做导演,他什么都能豁得出去。
如果他真有两把刷子倒也还好。但致命的是,他毫无导演天赋,拍出的作品一塌糊涂。
当这个事实被人戳破,李如意悲情了起来,整部电影的基调也开始由喜剧转向现实。
一个人,该经历怎样的颠沛流离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平庸。有点像低配版《银翼杀手2049》。
单从人物本身出发,这一主题具备相当的讨论价值,也完全可以继续深挖。
但从整部片子来说,我觉得这算是败笔,或者说遗憾。
不是所有作品都一定是要上价值的。
要拍这一套,何必要在喜剧片中表现呢?惟愿喜剧片能回归喜剧片。
毕竟《火锅术家》此前的节奏多好,是那般让人捧腹。
实在没必要突然搞这一套,似乎在大批导演看来,没深度,没议题,纯粹的傻乐就不是好作品了。
是这样吗?我持保留态度。
好在影片结局拉了一点回来。没有在梦想与现实的挣扎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以骤然的收尾,让故事在一个相当平和温柔的结局落下。
片子的离场感,是让人感到“温暖”的。虽然比之“爆笑”会弱上一些,但比之后来“悲情”,还是要好上不少。
这一段得夸一句焦俊艳的演技。
她在片中扮演李如意的爱人。当看到老公的才华不被认可,大受打击之后,她的那声“老公”里所饱含的心疼与爱意,到了极致。
另外还想再夸夸影片的时长或者说剪辑。98分钟。
扎扎实实的九十八分钟。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精华。
举两场戏为例子。
李如意接到电话,说有重要事,画面一切给到一辆车行驶的背影,一秒都没有,瞬间又切李如意到了地方。
放在有些水时长的导演,必然是要给加一段李如意开车着急的戏码,指不定还要再骂骂路人怎么开车的。统称为废戏。
还有一场戏,老大哥让李如意去找另外两个兄弟借钱。
画面一切,到第一个兄弟,刚进门,看见兄弟破产中风,颤颤悠悠了说自己没钱了。都没有寒暄安慰的话,直接画面一切,到了第二个兄弟那。
好干脆麻利的剪辑。
布列松有部片子《钱》,剪辑极简到没话说,大师级别。
《火锅艺术家》俨然让我窥到了一丝大师风韵。
我不是借布列松来抬高崔志佳,而是想让观众明白,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是烂东西。
最后还是回到开头,《火锅艺术家》毕竟还是喜剧片,好不好笑才是真章。
反正我得谢谢它。
好多年没在电影院笑得那么开心了。
本片是一部由众多来自东北地区的喜剧界一人共同倾情演绎的一部搞笑喜剧,全程都带着各种令人捧腹大笑的包袱和笑点,喜剧氛围极为浓厚。本片巧妙地将火锅元素融入到喜剧电影中,给人一种特别接地气的直观感觉,这无数的欢笑情节是充分融入市井生活的。本片依旧没能离开年轻人追求梦想这一永恒的话题,男主李如意本以为自己最爱的就是当导演拍电影,但当投资方突然撤资而导致新片拍摄被迫终止后,他的职业生涯瞬间跌入了谷底,但和火锅打了半辈子生活的他充分发挥了他在炒火锅底料方面的优势,依靠靠开火锅店,来让自己一步步赚足了资金去拍摄新电影。但终究在认清现实后,还是极为不舍地决定了放弃曾经认为的梦想,选择了更加踏踏实实地生活。如此设置剧情还是非常不错和巧妙的。
喜剧人越多,这片子大概率越不搞笑,这似乎是烂片定律
而这次真的误会了,同样是“烂片阵容”,真的不烂
这次他们终于为喜剧人正名了,遇到好的剧本,他们也是好笑的
最近小乔又断更了,因为又开始打工了,还给自己换了一个新手机
所以这几天都还是比较忙的,争取下周可以稳定输出
最近正在播的三部古偶剧,小乔也都看了
《大奉打更人》真的超烂,王鹤棣也是没有半点演技
《白月梵星》更像是AI剪辑合成的,毫无新意,太多雷同
《国色芳华》对比之下简直就是精品,古偶就是杨紫的统治区,李现杨紫二搭真的太好磕了
接下来,小乔争取一一写
今天小乔要和大家看的是《火锅艺术家》
崔志佳导演
崔志佳 张冠男联合编剧
崔志佳 焦俊艳 张琪 于洋 李昆鹰等领衔主演
豆瓣尚未开分,推荐指数三星
正在影院热映,这真的包好笑的
这应该是导演崔志佳的第一部院线,也保持以往的水准
但还是一股网大风,作为院线来说的话也仅够到及格线
但确实是比2024年的电影,都要好笑
接下来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崔志佳饰演的李如意,在电影中演的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导演
自己准备多年的剧本,好不容易开拍了,突然传来消息资金链断裂
没办法继续拍摄了,这个项目只能烂尾
剧组散了,可是还有几个工作人员没有收到工资
他们决定拆了搭建的场景换取钱财
可导演并不是这样想的,他可舍不得自己的项目烂尾
决定自己去凑钱,就想继续拍自己的电影
他去找自己的好兄弟借钱
虽然好兄弟们各有各的发达,但也有各有各样的拒绝推脱
艾伦甚至还装起了中风偏瘫
魏翔更是左右而言其他
好在场景搭建的火锅店,当真的是盈利了
既然借不到钱,那就靠开火锅店,自食其力的攒钱拍电影
李如意表面上是不得志的导演,实际上是富有天赋的厨子
明明是一个东北人,炒起火锅底料也是手拿把掐
焦俊艳真的有点毛舜筠的样子,既可以娴静温柔又可以利落干练
很多喜剧人来客串,乔杉和宋小宝也是保留了自身的特点
火锅店经营最初,最辛苦的就是食材采买
毛毛真的是差点累死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于洋的客串,他真的是傻的有点可爱
后面他们决定参加火锅比赛,第一名奖金有一百万
有了这一百万他就可以继续拍未完成的电影
当然,他凭借天赋型的炒料技术,过关斩将的拿到了第一名
可是最后发现当初电影停拍,不是资金链断裂,而只是因为被判定水平差劲
现实中也是,很多时候表面呈现出来的都是假象,就像这几天的微博热搜
浮出水面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
电影差不多就结束了,整体来说挺完整的,包袱笑点挺密集的,看起来很轻松
但还只算是一个不错的网大,仅仅如此就已经打败很多院线喜剧电影了
今天的碎碎念就到这里啦~
提起崔志佳的名字,可能很多人还不是特别熟悉。
今年上映的《火锅艺术家》让崔志佳的名字被记住了!
自编自导自演,他确实有点才华。
之前,他和于洋、宋晓峰、张琪、修睿等喜剧人一起拍摄了不少东北网络电影,2023年终于带着自己的电影《兄弟,请注意》登上了院线,2025年1月3日,又带着自己的电影《火锅艺术家》和大家见面了。
崔志佳是从《爱笑会议室》里的走出来的,但是这个团队虽然“散是满天星”,但终究没有开心麻花的火,所以作品也都平平无奇。n
崔志佳有个导演梦,拍摄了六七部电影豆瓣评分都没超过7.0,平均就在五六分上下。
就像《火锅艺术家》里吐槽的那样,他就“不适合当个导演”。
崔志佳的导演风格走的是下沉市场,除了首映礼在北京举行以外,路演都完美避开了一线城市,而是前往长春、沈阳、鞍山、成都进行路演,电影里的梗也都是二三线城市的人喜闻乐见的。
那么为什么《火锅艺术家》这一次的口碑格外的好?
一个东北人,跑到成都拍电影,拍了一个火锅店的故事,竟然还成功了,为什么?
关键在于真诚!
《火锅艺术家》讲的就是崔志佳自己的故事,也是一位中年男人勇敢追梦的故事。
01
“火锅”与“艺术”
都说小孩子在做选择题,成年人选择都要。
但实际上,只有小孩子有资格做选择题,成年人往往没得选。
《火锅艺术家》的片名由两个名词组成——火锅和艺术家,实际上这就是影片的主题,如果是你,选择“火锅”还是“当个艺术家”?
“火锅”意味着“吃饭”,也就是面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但是这似乎唾手可得,而且更加简单。
“艺术”意味着“梦想”,是虚无缥缈的,还有可能不是你擅长的。
崔志佳饰演的东北小伙李如意具有制作火锅底料的天赋,他的老丈人一直想让他继承火锅店,但是他却拥有做导演的梦想。n
不过他的导演路并不顺利,拍摄快杀青的时候,突然投资人被抓,资金链断了,想要完成梦想的李如意决定借钱把戏拍完。
但是他所谓的好兄弟都各种装疯卖傻不借他钱,甚至还有欠款方追债追到了火锅店门口。
在成都拍戏,四处都是火锅店,道具组直接租赁了一家废弃的火锅店当仓库。为了躲债,李如意假装他们是开火锅店的,不是剧组的,想要蒙混过关。
就这样,李如意和几个道具组的同僚就假装开起了火锅店。
没有配餐就让“飞毛腿”毛毛去买,服装洗碗,道具当服务员,李如意自己去炒火锅底料。
就这样,草台班子剧组开起了草台班子火锅店,生意还异常兴隆,甚至还冲上了火锅排行榜第一名,拿到了100万的奖金,攒够了拍电影的钱。
所以,事情往往就是如此,无心插柳柳成荫。
然而,李如意这才知道真相,原来不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是这是制片主任给自己演了一出戏,只是因为投资方认为李如意的镜头拍得很烂,怀疑他的导演能力。
而电影的结尾却将选择的落点放到“家”上……
李如意回答老婆的问题,他在梦想和火锅之间选择了“家”。
所有《火锅艺术家》的片名实际上有三个主体——火锅,艺术和家。
因为“家”包含所有的东西,家给了你吃饭的地方,是能保证你温饱的避风港,同时,家也给了你向前冲、勇敢追求梦想的底气。
所以谁说成年人不能做出选择?
李如意选择了“家”,正是一种“全都要”的选择。
02
下沉市场
对于《火锅艺术家》,有些人角色俗不可耐,有些人 倒是津津乐道。
的确,《火锅艺术家》有些梗的确有点低俗。
比如乔杉扮演的催债的,来到李如意的火锅店吃火锅,他刚开始的目的并不单纯。
因为剧组的置景比较草率,所以直接把对面不用等牌子摘下来当火锅店的名字,结果就摘下了“成人”二字。
成人火锅店,听着就很不正经。
所以乔杉刚开始的目的可能是想点一些项目……尤其是看到了菜单之后更是浮想联翩,因为菜单的颜色不一样,而店员又随口推荐了“黄色”菜单,让他以为这个火锅店真的有点节目。
结果点了一个“功夫腰片”之后,发现真的就是单纯腰花的名字以后,才开始正经吃火锅。
李如意开火锅店,但本质上的经营思维还是剧组那一套,用对讲机指挥所有人,让大家把顾客当成导演,甚至后来吓唬来打探消息的陈华柳(于洋 饰)和小天(宋小宝 饰)也是用的剧组道具。
而当李如意开的“艺术家火锅”与“袁氏火锅”开始打擂台的时候,“袁氏火锅”用的都是传统文化,比如川剧变脸等,而李如意用的都是漂亮小姐姐跳女团舞博人眼球。
最后,女团舞把传统文化打赢了,这本质上不也是在说明老百姓爱看的就是这种没有营养却很好看的东西。
《火锅艺术家》票房还不赖,10天就破了3000万,其实也是因为崔志佳抓住了下沉市场,抓住了老百姓爱看的东西。n
不过目前,豆瓣还没有开分,不知道这一次这部电影能不能过7.0。
03
细琢磨BUG就很多
《火锅艺术家》是一位中年男人追求梦想的爽片,因此情节简单,笑点密集,但是不能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很多情节不完整。
电影整体上都是用的夸张的手法,比如毛毛来回跑送餐跑了一天,是兔子也得累脱水了。
还有李如意的三个好朋友为了不借钱,使出了各种阴招,有个人装作游泳的样子游了一天都脱水了,还有装中风的,还有装手指不听使唤打不开密码箱的。
艾伦饰演的贾总装成中风吃不了饭走不了路的样子,而他的保姆也离他而去,结果善良的李如意竟然自愿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n
贾总明明是好的,却还要在他的面前装,而李如意因为火锅店的生意常常忘记他,害他在草丛里喂了一天蚊子。
但是这条线后面就戛然而止了,火锅店的生意越做越好,贾总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还有李如意的火锅店,每次刚开业就可以做到生意火爆,这个也不太符合现实,何况刚开始剧组用来搭景的“成人火锅店”地势偏僻,名字起的又不好,却还是可以吸引到很多人。
还有李如意吓唬陈华柳和小天的方式,又直白又假,却还是让二人深信不疑。
最后甚至为了庆祝李如意得第一,陈华柳还特意放了烟花庆祝,一副狗腿子的模样。
确实喜感十足,但是仔细琢磨,就有一种为了喜剧而喜剧的感觉。
也能理解,因为崔志佳的创作方式实际上是小品的创作方式,观众在观看的小品的时候不会多想情节的合理性,而且舞台上本来就是虚拟性和程式性的,但是拍成影视剧就不一样了,一切都要写实。
不过虽然有很多不能细想的部分,可是这部电影还是很有意义的。很多观众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结尾,认为又是刻意煽情。
但我反而很喜欢袁飞和李如意这对又是兄弟又是翁婿的关系,还有李如意和妻子的感情。虽然焦俊艳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不过她却是给予李如意力量的重要角色。
就像影片最后回归到“家”的力量一样,中国人自古就把“家”看的很重,这也是最普世的价值观。
所以,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笑,更是为了让人在笑声中思考生活的意义,感受梦想的力量。
或许,这就是电影最大的魅力所在。
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往南北步行相同的距离,处于对称点的香港电影和东北电影,也进入了类似的瓶颈期与创作惯性:
亘古不变的熟面孔老班底的排列组合,陈词滥调的可以预测出来的剧情走向、堪比网大水准的粗糙制作,再铺一层错位梗、伦理哏、下三路等过期蘸料,最后收获圈地自萌的路演喝彩声。
地理区划的两个极点,没想到圈钱的套路殊途同归。
这帮老登喜欢在推杯换盏间包办一个女孩的姻缘,这帮老登喜欢给自己的郁郁不得志树立丰碑,这帮老登发掘出元电影的叙事捷径就像哥伦布邂逅新大陆一般欣喜,把自己创作阶段的阳痿场面丧心病狂地塞进剧本,把煎熬与哑然抛给观众。
这帮老登的电影里,连火锅店都得配备火锅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