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杀手》是一部有脚本的限定剧集,故事情节虚构,探讨了美国阿片类药物危机的起源和后果,重点讲述了肇事者、受害者和寻求真相者的故事,他们的生活因奥施康定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无痛杀手》对犯罪、问责制和屡屡令数十万美国人失败的制度进行了审视,改编自巴里·迈耶的《PAINKILLER》一书和帕特里克·拉登·基夫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文章《The Family That Built an Empire of Pain》。监制阵容包括埃里克·纽曼、彼得·博格和亚历克斯·吉布尼,以及剧集主管/创剧人迈卡·费兹曼-布卢和诺亚·哈普斯特。主演阵容包括乌佐·阿杜巴、马修·布罗德里克、泰勒·克奇、迪纳·什瓦比和韦斯特·杜乔夫尼
作为一部医疗剧,拍得最精彩的部分却是萨克勒的商业线,我们今天的影评着重聊聊理查德药丸帝国的扩张之路。
从第一集开始说,老萨克勒去世,家族亲人吵成一团争夺遗产,导演的构图非常漂亮,我们注意左下角看起来弱小无助又可怜的猪脚理查德·萨克勒,仿佛是I人误入E人聚会。
众人之所以争吵不休,是因为律师告诉他们,萨克勒家族实际上已经破产了,所有的资产本质上都是债务,这让原本为了争家产大打出手的众人再次为了回避债务大打出手。这帮人的嘴脸,像极了《首尔之春》中一心会高层的样子,只想捡现成的贪便宜,同甘可以,出力没门。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739385/?tab=likes#likes
反观理查德,他的表现就像是全斗焕一样,目标坚定,而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他剖开复杂的股权结构关系和商业版图,看到了萨克勒家族财富的实质——止疼小药丸,我们后人复盘容易,但是要知道,此时场面上,律师罗列出来的公司包括媒体报业、地产和矿业等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作为没有参与企业实际经营的這额纨绔子弟来说,区分哪些是优质资产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事。
然而我们的理查德慧眼识珠,一眼就相中了普渡制药,他的理由也很简单——逃避痛苦追求愉悦是人性的刚需。
理查德态度非常坚决,他要独吞普渡制药,也就是控股,因为他后面的战略需要他有完全的决策权。因此,他愿意放弃其他所有的资产,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赌,行动的坚决背后一定是认知的清晰,他看清了,认定了,所以才能如此决绝,大脑一片混沌的人是不会坚定的,普通人往往三分钟热度或者做任何事都犹犹豫豫本质上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晰,因为不懂所以没法长期坚持对的事。
叔叔们此时就是不懂,因为不懂,所以看不出止疼小药丸的价值,因此一直劝侄子打消念头。
他们的理由是过去的经验,那就是美施康定有价值,但适用人群狭窄,利润有限,而且马上专利到期,到时候仿制药打价格战,普渡制药的价值就更加大打折扣了。
但是说来说去,说的都是过去,而不是未来,而我们的理查德之所以坚定,淫威他的眼睛既不是看着过去,也不是盯着现在,而是望向未来,他深刻的明白,此时的美施康定只是止疼药的1.0版本,萨克勒家族还没有完全榨干这个产品的全部潜力。
萨克勒强势回怼,现在都在争家产,要么啥也没有,要么陪他赌一把。
上一句说他们这辈子只会闲聊,下一秒配合他的话,萨克勒家族的其他人已经打了起来。
老逼登们还在纠结过去,“美施康定过去利润不佳,你过去没有成功经验”
老逼登们的潜台词是“我们花了十年都没做到的事,你还想尝试?理子,叔劝你一句,制药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理查德再次回怼,潜台词是其实我们已经掌握了做爆款产品的底层逻辑,我们的路线和方向是对的,就是疼痛,只是你们这帮逼没开发好,是你们无能的问题。
大忽悠开始洗脑了
其实这个角色很难演,因为理查德不是《首尔之春》中的全斗焕那种疯狂的创业者,也不是典型美国商业纪录片中那种激愤昂扬的CEO形象,他看起来羞涩木讷不善言辞,但同时要表演出那种坚定霸气的感觉来,所以我们看到理查德一开始说话是低着头不敢跟叔叔们对视的,但是当他真正讲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后,他眼神坚定地直视着两个老东西。
我想着重分析一下 这一轮的博弈,理查德为什么可以拿下普渡制药,为什么要拿下普渡制药,而他的潜在竞争对手又在做什么。这个世界上其实就两种人,一种是人,一种是驴,驴跟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只会埋头拉磨,没有一刻停歇抬头看路,我们审视一下萨克勒家族此时的处境,本质上就是一艘大船要沉了,结果一群傻逼还在争头等舱,何其愚蠢,只有理查德看出了这件事的荒谬性,因此他跳出了这个低质量的竞争,他扒拉开周围这些愚蠢如猪狗的庸人们让自己抬起头来,看了看萨克勒家族这艘大船在更广阔的 大海上,也就是更上位的博弈场中处于什么位置,拥有哪些优势,用一个比喻的手法,在傻逼们争夺泰坦尼克号头等舱的时候,理查德找到了整艘船最有价值的发动机,然后把它拆下来带走了。我们生活中充斥了庸人,这群驴只会埋头看眼前的利益,在大事上屁都不敢放一个,反倒是蝇头小利争得不可开交,为什么,因为这群蠢货连什么事是大事,什么是无关痛痒的小事都分辨不出来。也就是说他们因为大脑混沌,所以价值尺度混乱,因此连事物的优先级都排不出来,正因此,当他们遇到事的时候是麻爪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事情重要。而理查德不一样,他清楚地知道财富的来源是什么,也知道财富是如何创造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财富是生产出来的,那么什么是好的产品,一定是可以高频卖给所有人的产品,比如水、电、煤气、石油等。那么好了,纵观整个老萨克勒的商业版图,哪些是印钞机,哪些又是添头,当你有正确的价值观后,价值排序自然就涌现了,除了普渡制药,其他生意都是垃圾。而普渡制药的拳头产品是什么呢?一种名叫美施康定的抗癌症小药丸。
我们回到人生上来,我们想想,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庸人,你会发现大部分人是不做价值排序的,遇到事情什么都想要,既要又要还要,最后是啥也要不到,一辈子转瞬即逝。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判断,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啥东西重要,做不出价值判断自然就无法取舍,因为你连判断依据都没有,生活中有多少人为了一些毫无意义的面子之类的事蹉跎时光,你说他是废物吧,为了面子有的人能杀人,但是你让他把这份力气用到正道上他就废了。而那些成功的人,在时间对每个人都公平的情况下,却可以做出非凡卓越的成就,为什么?因为他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钻进去了。
那么我们说,为什么他可以拿到普渡制药,看到价值只是第一步,很多人都知道怎么成功,做了吗?很难,为什么,因为有阻力,内部的外部的,身边人扯后腿的。俞敏洪辞职创办新东方时,用最后一个月的工资90元中的60元买了三盒磁带就被妻子骂了一辈子,你可以想象,知道怎么做是对的虽然难,但仅仅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的困难,最应该支持你的人不理解,投资人的不信任等等都可以压垮一个创业者。理查德也是一样,他的叔叔们也不理解他,后面涉及药品研发时,这帮老东西们依然卡了理查德的研发费用,这些难关都需要一个意志力和执行力都非常强大的人用强硬手腕趟过去。说到这,我想到Richard这个名字的本意就是强硬的独裁者的意思,我不知道是不是剧中的化名还是原型就叫这个名字,但这个名字显然暗示了一些东西。我们即使坚持最正确的方向,在具体问题的推进上依然会有阻力,有时候阻力甚至来自于身边人,不是说你做了正确的选择,后面就一马平川了,那是爽文,不是现实。
开始做研发美施康定2.0的立项决策会议,开会决定是否投资理查德的想法,以及未来的技术路线,顺便选个好名字。此时我们看到在第一集就已经死了的老萨克勒竟然出现在了理查德身后,这当然不是闹鬼了,这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手法,这暗含了两层含义吗,第一层是这是理查德幻想出来的理想自我,只不过长了个老爹的样子,属于是皮套人,本质上还是理查德自己,但还有一层就是隐喻他们俩是一类人,如果是老萨克勒,他也会这么做。我认为两种表达同时存在,因为你会看到导演让老萨克勒的演员,在不说话时会或赞赏或考察地注视着自己的孩子,这明显不是一个理想自我投射会做的。
老萨克勒在剧中的作用就是给理查德指明方向的,他永远能在关键时刻让理查德茅塞顿开,或者是在他装逼的时候给他捧哏。
这段话是两个人一起说的,当然其他人肯定听不到老萨克勒
市场扩大一倍
这一段中摄影师是真辛苦,要一直精准地调焦,这可是个手艺活儿,我自己尝试过,结果每次都不能一次停在正确地方,虽然专业剧组摄影师有一块小屏幕,但分辨率也不高,想要准确对焦真的要下苦功夫。
这一段蒙太奇玩的飞起,老萨克勒(年轻时)脱了白大褂就变牧师
此时到了第三集,药品已经可以投入生产了,但药品审批迟迟不通过,眼看着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所有人都急了。
老东西们就像一心会高层一样,遇到事就开始汪汪叫,一点战略定力没有,理查德应该借用全斗焕那句话“你们这帮逼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吗?失败了是叛乱,赢了就是革命!”本来生意就是冒险,就没有十足把握的事,当时投资的时候你们也都同意了,成功了你们也能分钱,都是有行为能力的正常人,遇到点麻烦叫什么叫。这就让我想到了很多人说考察一个人适不适合结婚就要带他出去旅行,旅行见人品。我是深有同感的,身边的垃圾人总是这样,你让他决策他说随便,然后你做了半天攻略带她出去玩,一旦遇到意外,比如刮风了下雨了,他就就开始埋怨你,“早知道就不该听你的!”那你别听啊,死去。“我早就说了可能会下雨!”你是他妈半仙,能掐会算,你当时两面话都说了,咋样你都有的说,谁能说的过你啊,你是那算命的黄瞎子。这种人纯粹就是毒瘤,自己不愿意承担责任就想捡现成的,但是一旦你做了决定出现意外了,这帮逼就开始嘴了。这种本质上就是长不大的巨婴,他们没有独立行为能力,也无力承担自己决策的后果,他们遇到任何事情都希望赶紧认个爹,给他们遮风挡雨,出了岔子还方便甩锅。
做有把握的事,什么叫有把握的事?做一辈子loser最有把握
此时老萨克勒甚至没出场,看来还不是逆风局
理查德说出了一句震撼的话,你们这帮逼希望被历史扫进垃圾堆吗?
逆风局,承接本剧开头,理查德陷入迷茫,他自己也真的慌了,FDA迟迟不给批文,眼看着庞大的商业帝国就要凉了,老萨克勒终于出场了,果然,理查德知道这是自己的意识投射,他知道自己没戏唱了,但是他的理想自我扮演着霸总角色启发自己,要用对自己不利的数据编故事
最后我们当然知道,理查德将药物的高成瘾性解读成了底层人不自制地药物滥用,明明一颗药管不了12小时,一天却只给开两颗,玩的就是欲擒故纵、自投罗网。你看我们处方上一天就两颗,病人自己要求加大剂量,这不怪我吧?资本家何其歹毒啊。
剧中理查德的创业故事基本上高光时刻就到此为止了,之后就是战狼经典时刻,任何邪恶都将绳之以法,萨克勒家族倒台,但保留了大部分财富和股权。
最后我还想引申一些题外话,我们知道中国是保健品大国,每年通过电信诈骗和电视广告营销销售出去的保健品最终流入了广大的老年人手中,这些人最后的归宿要么是洗肾要么是等死,无论有没有医保,对我国的医疗资源都是巨大的浪费和占用,现实中的美国就是因为普渡制药的大发横财而医保崩溃,我们这方面的问题不可谓不严重,我们的邻居台湾,因为有着更好的健保,医保甚至报销洗肾,因此有着世界最高的洗肾率,高雄因为洗肾还带动了医疗旅游业,那么保健品同样泛滥的我们,冰山之下到底还有多少我们看不到的人间惨剧?而站在浪头的那些公司,权健、天狮、安利,哪一个又不是地方政府的掌中宝、当地法院的必胜客呢?
什么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资本的力量,在美国普渡制药公司发挥的淋漓尽致,以一己之力将美国200多万民众变成“毒虫”,摧毁了无数家庭。
而始作俑者却坐拥百亿美金,不仅逃脱刑事制裁,还打算卷土重来,继续坑人捞金。
更可怕的是,放纵这一切的正是「美国政·府」,在金钱与人性面前,他们一次又一次向欲望低头,最终酿成无可弥补的人间惨剧。
这就是美国臭名昭著的「奥施康定事件」,此前hulu推出过一部《成瘾剂量》就是讲述此事件,以一位当事医生的视角展开,展现了这背后层层盘绕的利益关系,让人既痛心又愤怒。
如今,Netflix也推出了同题材剧。
这次的剧情重心更多放在了受害人身上,更直观的让观众体会他们的痛苦——
《无痛杀手》nPainkiller
《无痛杀手》是一部限定剧集,一共只有六集。
目前刚刚开播,豆瓣还没出分。
剧集改编自巴里·迈耶的《PAINKILLER》一书和帕特里克·拉登·基夫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文章《The Family That Built an Empire of Pain》。
剧名翻译特别契合故事的主角,奥施康定。
这是一种缓解疼痛的阿片类药物,又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它主要功效是治疗活动性癌症患者的疼痛和其他慢性严重疼痛。
但由于该种阿片类药物成分大多是吗啡类或罂粟碱的提取物,故本身就有很强的副作用,特别是会导致药品滥用和成瘾的严重问题,所以不可以长期使用。
直到今年七月,这场肮脏的交易仍未结束。
2023年7月28日,美国要求最高法院推迟普渡制药公司破产和解,以求保护其萨克勒家族所有者免受诉讼。
凶手仍在逍遥,受害者却要终生背负苦痛。
《无痛杀手》每一集开头都是真实的受害者家人现身说法,他们抱着亲人的遗像,回忆着曾经的美好,这一切都被奥施康定所夺走,都被资本的运营所摧毁。
Netflix版的《无痛杀手》将更多剧情放在了奥斯康定销售方式与受害人的状态上,虽然叙事略显混乱,整体质量或许也不如《成瘾剂量》,但剧集本身的意义远大于前者。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环境里,院长看完后感慨颇深...
目前《无痛杀手》已经直接上线了全集,对这个类型有兴趣的剧迷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