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维基百科介绍,《微光之城》City of Ember 是 Jeanne 所著系列小说《微光》四部曲之一,共包括 The City of Ember, The People of Sparks,The Prophet of Yonwood 和 the Diamond of Darkhold。看来二十世纪福克斯在迪斯尼出品了《纳尼亚传奇》系列,华纳出品《哈利波特》系列和《黑暗物质》系列之后,也迫不及待地上马系列科幻电影。至少接下来几年内,奇幻冒险类型的电影是不会少的了,最少的《黑暗物质》也有三部呢。
这篇影评是用来写《City of Ember》的。射手上有两个翻译的版本,一为《微光城市》,一为《余晖城》,我更偏爱后者——《余晖城》。(以下有大段剧透,慎入。)
某个不确定的时代,人类终于要为自己的所作为付出代价而遭受到了灭顶之灾,人类的最高一群智慧领袖开会并建造了City of Ember,余晖之城,并赋予了她200年的有效期,最后的人类可以在这座避祸方舟中躲在冰冷的地下生存,但同时先贤也赋予了她创世方舟,200年后人类将会走出这座方舟重回地面重建家园。可惜的是中途第七任余晖城的市长暴毙,于是掩藏着创世方舟的秘密的盒子被遗忘在了尘封的角落里。余晖城的所有人都天真的以为他们所在的这座避祸方舟是“永动机”,永远发出电能哺育着这座地下城市,即便是在停电越来越频繁后,他们仍然高唱“圣歌”赞颂先贤们。男孩和女孩历尽艰险,终于顺着先贤的指引回到地面,最后见到了阳光。
实话实说,影片一般,可是,我每在看她的一分钟,脑海里回想的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这个国家。我很少在blog里谈论政治,只是这部影片,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影射了我们这个国家,Nation of Ember。看看那个腐败沉沦的市长、看看那些高唱“圣歌”歌颂先贤的民众以及他们一起高歌时的投入和沉醉、还有那些冒死也要走出余晖城却以生命作为了代价的勇敢者们,你们想到了什么?现在?
里面那发电站的老头子疯疯癫癫的,出来时间不多,我又沉迷于两个小主角专心解密的过程,始终觉得那老头十分眼熟,却一直没有分心去寻思究竟何人。
直到片尾打出字幕,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小时候推崇无比的《碟中谍》电视剧版中的伪装高手“千面”Rollin Hand的扮演者Martin Landau,兴奋莫名,赶紧倒回去又欣赏了几幕老人家的精彩表演,当年智勇双全的特工如今已是花甲老人,演戏却一点不含糊,在片子里是比两个大牌Tim Robbins和Bill Murray更出彩的金牌配角。
希望老人家长寿,最好有生之年能再演回特工。
刚开始以为是科幻少年儿童电影,结果真的是。说实话,在看的前二十分钟里并没有感觉有多吸引我。可是随着剧情的加深,尤其是到那个非法越过边界的人最终跑回来时,甲虫身体一部分的东西掉出来时,才觉得有点点那么意思。
最终出现的食人鼹鼠,以及那个神奇盒子的面目在一点一点被LINA和DOON揭开时,这才唤醒了我的兴趣。
两个人不放弃信仰,不放心寻找光明的希望,在别人的所有谣言,猜测和阻碍之下仍旧坚定步伐去寻找离开的路。
在这个“倒退”的城市里,他们两人的思想并没有倒退。在这个黑暗的城市里,他们两人的思想就是那无穷无尽的“灯光”。
最终,正如观众所期待的,他们成功了。终于回到了大地之上,看到了绚烂的阳光。
怎么说,介于俺没有看过小说,对这部电影的背景也不大了解。可是就电影而言,它最终不是一部让人昏昏欲睡的电影,也不是看过就抛到脑后的电影,凭这两点,起码可以给四颗星吧。毕竟,电影的情节和过程,还是让俺越来越融入进去的。
不管最终离开的那层层关卡的机关设计的有多么幼稚,多么简单,它毕竟只是一部科幻儿童电影。可是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或者说,我们看完后能感受到电影所带来的能量,是无尽的。有深层次的东西可挖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就很OK!或许导演的意图就是如此吧。抛弃掉华丽的噱头,真正挖掘的是原著的精神核心。
所以,看完后不免感觉视觉上有点欠缺,可是精神上好像受了点震撼。
至于受到了什么震撼,相信每一个人的震撼都是不一样的吧,俺在此就不多说什么了。
最后俺再嘟噜一句话:这四颗星,给的还是很值的吧。
架空的时代里,人类为逃避自己所犯下罪孽带来的惩罚躲进了地下世界。整个城市的光明来自于奔腾不息的发电机,头顶繁布的灯,像是深海莹烁的贝,光亮却过滤温暖。就这样,这个被保护的城市安然运行了200年,直到有一天,这座城市赖以维系的中央发动机由于老化频频发生故障,微光之城陷入黑暗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微光的光也不再永恒无尽。
在这么一个带着浓郁科幻、童话交织背景下展开的冒险故事成了很多人2008年遗忘的出色的儿童电影。穿着红斗篷的信使 Lina 和在发电机中心工作的水管工 Doon 成了故事中展开冒险历程的主角,凭借着先人流传下来的秘密盒子 Lina 和 Doon 摸索着找到了离开地底世界的路,而已经腐化堕落的市长害怕自己贪污的事情暴露拼命阻止 Lina 和 Doon 。但在 Doon 的发明家老爸的帮助下,两人成功地从濒临崩溃的地底世界重返地面。似乎微光之城的人们又能重见不一样的光明。
这部出自美国儿童作者 Jeanne Duprau 风靡全美的同名小说的电影由 Tom Hanks 制片,拍摄《怪兽屋》的导演 Gil Kenan 执导,众多玩票性质的前辈如 Bill Murray 和 Tim Robbins 的加盟使本片熠熠生辉。Lina 的扮演者是因《赎罪》获今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 Saoirse Ronan 演技不容小觑,但似乎没有多少表现机会。既然是儿童电影,就犯不着深究片子的艺术性,但是得到了《纳尼亚传奇》的特效和美工助阵,使得片子在美术风格细腻而柔美。当 Lina 和 Doon 来到地面时,地面还依然是黑幕笼罩。失落的 Lina 以为真的如老人所言,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片黑暗时,东方的天空出现一抹瑰丽的朝霞。这一幕含蓄而优美的呈现,令人莫名地起鸡皮疙瘩——虽然从影片一开头就能猜到这一幕的来临。
看这部电影,似乎有重温吉普力工作室经典动画片的味道,想想看《天空之城》《风之谷》《千与千寻》等片子无不是以架空时代的方式来呈现在奇异世界中的冒险历程,甚至连风格也格外相似。
据维基百科介绍,《微光之城》City of Ember 是 Jeanne 所著系列小说《微光》四部曲之一,共包括 The City of Ember, The People of Sparks,The Prophet of Yonwood 和 the Diamond of Darkhold。看来二十世纪福克斯在迪斯尼出品了《纳尼亚传奇》系列,华纳出品《哈利波特》系列和《黑暗物质》系列之后,也迫不及待地上马系列科幻电影。至少接下来几年内,奇幻冒险类型的电影是不会少的了,最少的《黑暗物质》也有三部呢。
由于《微光》有四部的可能,看完之后回想就觉得第一部《微光之城》在铺垫和渲染上有点弱,没能很好的铺展开这个存在了200年的地下世界,对于电影中出现的迷宫般的地道、奇异的食人鼹鼠也都点到即止,实在是仓促了点。而开篇挑起的魔幻味道(奶奶的毛线房子)在随后的剧情演进中却向科幻演进,实在是浪费了好设定。 片中街道上出现的颂歌也成了一大摆设。对于我而言,这庞大历史久远的地下城市的风情还远远没有看够。看来 Lina 和 Doon 的冒险远没有我期待的漫长而艰难。
在看到人家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的科幻冒险类电影之后,想想看由于我们特殊的国情而言,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幻(魔幻)冒险电影(不要跟我说《古今大战秦俑情》也算)。美利坚尾巴点长的历史还能整出两部《国家宝藏来》,咱们一个朝代拍一部也可以报名吉尼斯记录了。没脑子的广电总局连 WALL-E 都认为没什么市场而不敢引进,估计有自以为聪明的高层在,有自以为高明的审查标准在,看到大片水准的《鬼吹灯》系列电影估计是不太现实的,也只能天天在三国的戏说里打打滚的了。
The City of Ember (2003第一部曲) · The People of Sparks (2004第2部曲) · The Prophet of Yonwood (2006前传) · The Diamond of Darkhold (2008终结篇)
属于young adult fiction,大概是14到21岁的年龄层阅读。拿过2006 Mark Twain Award。
嗯。。。。。。在这个世界,地球上的生物已经完全变样了。所以出现什么都不足为奇。
到09年1月10号为止,这个投资3800万刀乐的片子拿到了$16,215,088(壹仟六百21万五千零88块)的全球票房。其中美国$7,864,106,海外8,350,982刀乐。亏得把连裤袜儿都扒下来了。
所以导演苦逼得说了一句:Yeah, we're gonna finish the ember film series...it just might take a long time.
不容易啊。在这个人人都苦逼人人都穷逼得时代。
某个不确定的时代,人类终于要为自己的所作为付出代价而遭受到了灭顶之灾,人类的最高一群智慧领袖开会并建造了City of Ember,余晖之城,并赋予了她200年的有效期,最后的人类可以在这座避祸方舟中躲在冰冷的地下生存,但同时先贤也赋予了她创世方舟,200年后人类将会走出这座方舟重回地面重建家园。可惜的是中途第七任余晖城的市长暴毙,于是掩藏着创世方舟的秘密的盒子被遗忘在了尘封的角落里。余晖城的所有人都天真的以为他们所在的这座避祸方舟是“永动机”,永远发出电能哺育着这座地下城市,即便是在停电越来越频繁后,他们仍然高唱“圣歌”赞颂先贤们。男孩和女孩历尽艰险,终于顺着先贤的指引回到地面,最后见到了阳光。
实话实说,影片一般,可是,我每在看她的一分钟,脑海里回想的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这个国家。我很少在blog里谈论政治,只是这部影片,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影射了我们这个国家,Nation of Ember。看看那个腐败沉沦的市长、看看那些高唱“圣歌”歌颂先贤的民众以及他们一起高歌时的投入和沉醉、还有那些冒死也要走出余晖城却以生命作为了代价的勇敢者们,你们想到了什么?现在?
当余晖城上空的无数电灯泡开始不断的停电,当大发动机200年的寿限已到,那些早已死去的先贤 200年前早已为这座地底方舟上最后的人类设置好了重返伊甸园的道路,可是看看余晖城的management都干了些什么?隐瞒了大发送机崩塌的真相、继续愚弄市民,同时却忙着自己给自己造好了“创世方舟”囤积了大量的食物和水源。
一切大家都明白,Nation of Ember,余晖城有200年的时间,可是我们又有多少时间?或者说,留给我们的,还有多少时间。
http://kevinkoo.spaces.live.com/blog/cns!1C3D730EF24CAEBD!10264.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