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里面有一个剧情,女记者在delos体验新技术,可以让其他人看到做梦的人的梦境。梦境中,她穿着和Delores类似的蓝裙子,而且她穿着白鞋(lady with white shoes),在一个巨大的迷宫式的场景中逃脱,被一群电影中描写的复制他们的红衣人抓获,绑在木架上,此时《西部世界》里的黑帽子男robot出现了,救了女记者,二人接吻。。。看到这段的时候,我惊觉在这部电影中这是女记者(人类)的dream,在美剧里这是Delores的世界,host认为见到Ford的时间是dream。其次,人类和robot的相恋也是一个线索,William和Delores的loveline是不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呵呵,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科幻片,还是在电影院里看的😀印象太深刻了,6岁的我从此以后陷入了未来世界⋯⋯出了影院就沉浸在太空旅行的兴奋和被机器复制人追杀的恐惧之中,有很长段时间一直要检查身边的人是不是机械人😉这部片子为我打开了一扇门,知道世界有可能这样去发展。从此,任何与太空旅行,复制人有关的题材都深深的吸引了我。所以,一定要打五分,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什么都不重要,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这部片子开启了一个新世界。
观影顺序:HBO《西部世界》——1973年《西部世界》——这部《未来世界》。
猜想到诺兰兄弟相对一致的调性,即便是续作也不会做出过分的改动,基本上是对前作故事情节的深度挖掘、基于时间环境等变化做出人物设定的调整。因此,看这两部电影的时候就是为了试试看能不能填上美剧的坑。目的单纯。
这部《未来世界》是1973年《西部世界》的续作。在robot失控屠杀了人类顾客和人类科学家后,delos公司废弃了westworld,开了其他几个park,其中一个是未来世界。男记者和女记者在看似是公司管理层人(实际最后证实是机器人)的邀请下,对重新开园的park进行报道。和男记者、女记者同行的有俄国将军(冷战时期)、日本的要客(日本人不守规矩、卑躬屈膝的形象),一位科学家似乎在阴谋的搞着什么情况,在被delos允许的公开调查过程中男女记者得知,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是robot。他们觉得有阴谋,就开始了隐秘的调查。闯入了一个制造samurai world里robot的制造车间(美剧最后一集出现过),和几个武士robot打斗。他们发现400-700型robot怕水(what?),所以所有和水有关的工作是一个外表超级像美剧Bernard(Arnold)的工人(应该是人)完成,通过这个工人,他们发现了惊天的秘密——博士在复制和男女记者、俄国将军、日本要客一模一样的robot,并下达指令,让robot杀死真人。最后,男女记者杀死了想替代他们的robot,安全的离开了delos,而那两位应该是被替换了。
大致的剧情就是这样。多说一句,演女记者的演员本人是Gwyneth Paltrow的妈妈。
接下来说说看似能填上美剧坑的线索:
1. 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是robot,这部电影给出的解释是,《西部世界》之所以会出现大屠杀,是因为人的错误,机器不会有错误,所以为了避免机器失控,就把监督机器的人换成了robot。那么,美剧里的华裔felix是不是一定也是机器人,Season1已经证实了Felix的工作伙伴那个唧唧歪歪的白人是robot(在被割喉后用修理host的工具让他活回来了),猜想felix的设定从原来修理host变成了帮助maeve逃脱。
2.杀死真人替换成robot。在《未来世界》里最后男主女主战胜了robot,活着逃脱了。根据Season1目前的信息,Treasa也是robot,Bernard恢复记忆后,有一个镜头是Treasa和Bernard在翻云覆雨后谈论Host之间通过闲聊天学习的问题是,超越了Treasa的设定,她就卡住了。那么在park里杀死的可能就是robot,曾经有过一个真人Treasa,被Ford换成了robot。同样,最后一集Delores杀死Ford和在场Board里的人,也可能是为了这个目的。
3.在几乎可以说是无穷角色外貌设定的美剧中,居然Bernard(Arnald)和工人的外表如此相似,工人在电影中有一个坏了的robot作为陪伴,短短的几句台词,二位的告别,都表示了工人对robot的看法比较接近于朋友和人类与人类之间的感觉。是不是暗示了,Ford更像是这部电影里拥有所谓“阴谋”的博士,而Arnold是工人的这个角色,美剧是基于这两个角色看待robot的内核做出的完善。
4.里面有一个剧情,女记者在delos体验新技术,可以让其他人看到做梦的人的梦境。梦境中,她穿着和Delores类似的蓝裙子,而且她穿着白鞋(lady with white shoes),在一个巨大的迷宫式的场景中逃脱,被一群电影中描写的复制他们的红衣人抓获,绑在木架上,此时《西部世界》里的黑帽子男robot出现了,救了女记者,二人接吻。。。看到这段的时候,我惊觉在这部电影中这是女记者(人类)的dream,在美剧里这是Delores的世界,host认为见到Ford的时间是dream。其次,人类和robot的相恋也是一个线索,William和Delores的loveline是不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当然,这是1970s的电影,当时对于理论的匮乏和特效的水平有限是影响了电影的呈现,但看看剧情,还是有很多思考的。
呵呵,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科幻片,还是在电影院里看的😀印象太深刻了,6岁的我从此以后陷入了未来世界⋯⋯出了影院就沉浸在太空旅行的兴奋和被机器复制人追杀的恐惧之中,有很长段时间一直要检查身边的人是不是机械人😉这部片子为我打开了一扇门,知道世界有可能这样去发展。从此,任何与太空旅行,复制人有关的题材都深深的吸引了我。所以,一定要打五分,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什么都不重要,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这部片子开启了一个新世界。
那些眩目的特技,逼真的科幻,似乎都不再引起我的兴趣了。
在百无聊赖地寻找电影时,我忽然发现了这部电影的下载。
《未来世界》。1976年出品。
它决不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片子,甚至算不上经典的科幻片——只有象《2001漫游未来》或者《银河系旅行指南》那样的电影,才能算经典。但它是我记忆中第一部好莱坞电影。那时,我们居住的地方和城市很远,在一个庞大而陈旧的工厂之中,到处是高耸的烟囱,以及刺鼻的工业味道。在学校后面一个缓缓的丘陵下,有一个水泥砌的舞台,每年厂庆或者节日的表演就在那里,而平常的周末,就会挂起巨大的屏幕,放一部电影。那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快乐的时刻。很早就会搬个小板凳和家人去占座,顺着山势抢前面的位置。有时候父亲下班晚了,他会带我坐在屏幕后面,虽然太近了有些头晕,而且影像是反的,但是很快乐。这个电影,我就是在山坡上看完的。
当时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几乎无法呼吸。至今我仍然记得片头一开始,那个不断推进的瞳孔,越来越大,然后从黑色的眸子里又出现一只眼睛。
还有那句台词:“就算大象站在你面前,你也打不中它的屁股!哈哈。”那是机器人对它的原型人类的轻蔑。但最后,仍然是人战胜了机器。
很巧,我现在最钟情的影片类型,就是这种SCI-FI。甚至不惜下载了全套的《STARTREK》,明明知道里面良莠不齐。我不知道这和《未来世界》有没有什么关联。
昨天晚上,电影下载完了。我打开文件,那个熟悉的瞳孔又出现在我面前,耳边,久违的音乐又响起。那一刻,真是恍若隔世。我想了想,还是将电脑和投影仪关闭了。
我得找一个更好的时间来专心看它。我知道它未必有我期望的那么出色——记得前几年,83版射雕重新面世的时候,我兴致勃勃去看,结果发现一集都看不下去,虽然罗文和甄妮的三首主题曲我仍然百听不厌。
也许我真的变老了,心态无法再回到从前。没关系,那熟悉而遥远的一刻,我远远地看看,就好。
所谓的记忆,就如同我们身上的碎片,在尘世的行走之中,纷纷扬扬,飘离我们的身体,你也许可以捂住某一块,但阻挡不了这个趋势,等我们逐渐剥离干涸,也就是我们的生命到了尽头的时刻了。若是那时你仍然保留了某块最初的碎片,那无疑是很幸福的事情。但如果没有,也没什么悲伤的。
啊,忽然想起那首电子乐曲来了,那也许是我听过的第一首电子合成器的音乐——《沸腾的生活》片尾曲。罗马尼亚电影。
我们有许多记忆值得留恋,那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活得足够长的缘故。等现在的少年变成老人,他们一样有值得回忆的东西,只是和我们的不一样罢了。
这个周末,我要好好坐在视听室前,把童年的时光投影到墙壁上,如同当年放映机投影到真正的大屏幕上一样。这一个多小时,那个少年和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