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68年,一场意外中,泰勒(查尔登·海斯顿 Charlton Heston 饰)和诺娃(琳达·哈里逊 Linda Harrison 饰)的飞船穿越到了两千年后的时间线中,他们来到了一个被人猿统治的星球上,直到两人在沙滩上发现了自由女神像的残骸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并不是什么外星球,而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地面上突然出现的巨大裂痕让泰勒和诺娃调入了庞大繁杂的地底世界之中,他们要面对的,是猿族首领佐斯博士(莫里斯·埃文斯 Maurice Evans 饰)的无情追杀 1970年,为了拯救泰勒一行人,救援飞船来到了地球,哪知道也穿越了时空,布伦特(詹姆斯·弗朗西斯 James Franciscus 饰)是飞船上唯一的幸存者,并且最终幸运的和诺娃成功会师。两人于无意之中得知了猿组要从地球上铲除所有人类的计划。
来自Verycd 《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68年 乔治的飞船误入两千年后的地球并失事,在善良的猿族夫妇兹瑞和考尼斯的帮助下,他逃出了猿族的监牢,但猿族首领佐斯博士并没打算放过他... 《失陷猩球》(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0年 前来搜寻乔治的飞船再次失事在星球上,新加入的战友和乔治联手去阻止猿族对人类的杀戮。 《逃离猩球》(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1年帮助人类的猿族夫妇兹瑞和考尼斯这回自身难保,他们的飞船坠毁在1973年的地球,人类发现了未来猿族将要统治人类,瑞兹肚里的小猿孩能存活吗?人们将怎么对待他们这对会说话的猿族? 《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2年上集中猿族夫妇最终没能逃脱人类毒手,但他们的孩子凯撒却在善良的马戏团主里卡多(Ricardo Montalban)的保护下长大了,1983年,来自外太空的病毒使猫狗灭绝了,人类开始以会说话的猩猩作为宠物,但他们的遭遇却比猫狗惨得多,1991年,在凯撒的领导下,日益聪明的猿族,即猩猩(Orangutans)、黑猩猩(Chimps)和大猩猩们(Gorillas)联合起来反抗了,人类能镇压这场猿族的革命吗? 《决战猩球》(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3年 2678年,猿族教授在讲述凯撒当年的故事,那是在2015年,猿族中发生叛乱,大猩猩们在将军艾多(General Aldo)的带领下和一群发生变异的人类一同意图推翻凯撒的领导,决战开始了...
“人猿猩球”系列电影第二部。这个夹在第一部和第三部之间的老二,真的是非常非常中二。
开头就直接承接了第一部的内容,毫无特色。接着出现了男主布伦特,形体外貌服装个性和第一部男主泰勒酷似,怪不得猩猩会觉得人都一样。
影片后半部分诡异莫名。竟然出现了能通过心灵感应进行交流的一群人。这些人可以用意念制造幻象,使人幻听幻视,甚至操控人的意识行为。这么厉害的能力却对猩猩完全没作用。属于“只会欺负自己人”的小人行径。最恐怖的是他们突然扯下人皮面具,露出一张张狰狞的脸。这些“人”还把一颗20世纪的核弹视为上帝,最终摧毁了整个地球。
鉴于其拍摄的年代,姑且认为是对社会的一种讽刺吧。核武器的威慑力之大,也在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电影完全摧毁了人类希望的种子和美好的形象,被评为“结局惨不忍睹的影片之一”。
将军问:”还有什么比饥荒更危险的呢?”赛斯说:”无知”。赛斯博士与军事首领的这一问一答,充满着象征的味道。一个象征着军国主义的思维,武力征服,而相对于武力来说一切都是虚妄。只要维持住武力,就是强大的。一个象征着科技是进步的桥梁,知识才能改变命运。nn军事煽动,战前动员愿上帝保佑,科学工作者的思想治国还是军事统治者的思想治国,赛斯博士让吉安如果他不能和平回来你们就新一任的科技部长和宗教部长,希望继续沿用这一思想统治,如果统治了,吉安还会是那个想研究人类的鸽派吗?nn所谓的人类唯一的武器就是幻想。外部催眠(产生幻象或幻听)是和平时候的武器。那个所谓的人类,想让除了他们的种族自相残杀。而且对原子弹顶礼膜拜,还说这是唯一的和平。n最后结局是引爆原子弹,行星爆炸,同归于尽,原来的结局是人类打败人猿。n第二部主要就是探讨治国的问题了,一边是军国主义,一边是民粹主义(这里指的是知识分子希望和平不要侵虐要顾及人猿大部分人的生活平稳)而军猿首领明显不会管的,而且还把知识分子或者部分被煽动的平民百姓抓起来,这就跟人类做法一样。侵虐外国,扩大边疆,加速军工业发展(山地炮,练刺杀,马套等等军事训练)最后找到了一波进化后的人类,赶尽杀绝,这些人类有幻想的超能力,还有崇拜原子弹的狂热,想引爆,最后被泰勒引爆(原本泰勒想赛斯博士救他,不愿意救就一起死)。这些人类还想让泰勒和他的战友自相残杀,但是躲在地底的苟延残喘也没换来和平,战争尤其是核战只能是两败俱伤的做法,可能就是想宣扬这个吧,进化后的人猿如果还是跟人类一样的灭亡的结局,相当于警醒人们对于战争要克制。
1968年的《人猿星球》凭借着颇具想象力的剧情设定、惊世骇俗的震撼结局以及出神入化的特效化妆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而最大的成功不啻为在科幻迷与极客们中间树立起了又一个荧幕经典。作为制片方的20世纪福克斯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在1970年推出了这个系列的第二集《失陷猩球》,希望籍此热点趁胜追击赚取效应红利。
尽管《失陷猩球》的票房也不差,但在口碑方面却与第一部不可同日而语。续集历来难拍是不争的事实,可剧情上的平庸仍得要编剧来背这口锅。福克斯先是找到了小说原著作者皮埃尔·布尔来写续集,在他的草案里主角泰勒率领被奴役的人类奋起反抗,从猿族手里夺回了地球的控制权,不过后来被制片方以「缺乏视觉冲击和惊喜」为由而否决。最终,福克斯认可了副制片人莫特·亚伯拉罕斯和英国作家保罗·德恩合作撰写的剧本,其中最突出的元素便是核弹。平心而论,这两个剧本都缺乏创意,或许这就是前作太过惊艳的必然后果。
此外,前一部中饰演主角的奥斯卡影帝查尔登·海斯顿也对继续参演兴趣寥寥,好说歹说仅仅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作了短暂出演。因此在本集的故事里,主角换成了另一个宇航员布伦特,为了寻找上集主角泰勒而降落在这个「人猿星球」。说本作平庸,最大的问题就是重复感,布伦特在这里的遭遇和泰勒大同小异,遇到的人物诸如哑女诺娃、猿族的柴斯博士、吉拉博士等也尽是些老面孔,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观众的观影兴趣。
当然,《失陷猩球》亦并非一无是处。具有想象力的一点是,编剧在片中对残存的人类作出了前瞻,一方面他们的脸孔变得面目全非,并进化出了用意念控制他人思想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猿族的武力面前又难以寸进,只能躲在纽约的地下废墟中苟延残喘,对着一颗祖先遗留下来的核弹顶礼膜拜。在其诡异的生存状态之外,这种对核武器宗教式的狂热无疑是对当时(1960年代)世界核战阴云的一次责难。
影片对现实世界的辛辣讽刺还不止于此,猿族中的大猩猩将军乌尔萨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本片里的猿族社会内部暗潮汹涌、动荡不安,以乌尔萨斯为首的大猩猩族群象征着军事和武力,而以柴斯博士、吉拉博士为代表猩猩和黑猩猩族群则是文人,双方的观点分歧极大,且不乏族群间的强势迫害。这显然是对人类社会中军国主义、种族主义的又一借喻。片尾的核爆可以看作是编剧面对时代的消极心态,既然没有解决良方,那索性就一炸了之。
不过,要论《失陷猩球》对整个系列的最大贡献,那便是本片开启了平行宇宙的时间线索。理论上说,《失陷猩球》的毁灭结局是这一系列的终点。但是猿族博士吉拉夫妇乘坐飞船逃出生天,将影片与之后的《逃离猩球》、《猩球征服》以及《决战猩球》在时空上做了个桥接,使得故事得以延续,并形成了有趣的环形结构。如果说本系列第一部《人猿星球》作为个体十分伟大的话,那么若将相对平庸的后几部视为整体,也不失为科幻电影史上的佳作。
♑
这个第二部却没人看....
来自Verycd
《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68年 乔治的飞船误入两千年后的地球并失事,在善良的猿族夫妇兹瑞和考尼斯的帮助下,他逃出了猿族的监牢,但猿族首领佐斯博士并没打算放过他...
《失陷猩球》(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0年 前来搜寻乔治的飞船再次失事在星球上,新加入的战友和乔治联手去阻止猿族对人类的杀戮。
《逃离猩球》(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1年帮助人类的猿族夫妇兹瑞和考尼斯这回自身难保,他们的飞船坠毁在1973年的地球,人类发现了未来猿族将要统治人类,瑞兹肚里的小猿孩能存活吗?人们将怎么对待他们这对会说话的猿族?
《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2年上集中猿族夫妇最终没能逃脱人类毒手,但他们的孩子凯撒却在善良的马戏团主里卡多(Ricardo Montalban)的保护下长大了,1983年,来自外太空的病毒使猫狗灭绝了,人类开始以会说话的猩猩作为宠物,但他们的遭遇却比猫狗惨得多,1991年,在凯撒的领导下,日益聪明的猿族,即猩猩(Orangutans)、黑猩猩(Chimps)和大猩猩们(Gorillas)联合起来反抗了,人类能镇压这场猿族的革命吗?
《决战猩球》(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3年 2678年,猿族教授在讲述凯撒当年的故事,那是在2015年,猿族中发生叛乱,大猩猩们在将军艾多(General Aldo)的带领下和一群发生变异的人类一同意图推翻凯撒的领导,决战开始了...
至于从2011年上映的《猩球崛起》系列 从时间线上, 算是改编的《猩球征服》,只不过凯撒不再是穿越时间的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