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科幻片  »  外太空计划9

外太空计划9  外太空第九计划 / 外星第九号计划

923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格雷戈里·沃尔科特莫娜·麦金农杜克·穆尔

类型:科幻恐怖导演:艾德·伍德 状态:DVD 年份:1959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401335热度:0 ℃ 时间:2022-11-08 16:30:32

简介:详情  贪欲和邪念横行世间,愚蠢的人类不断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子弹、氢弹,甚至足以毁灭地球和宇宙的太阳弹也在开发之中。某高度发达的外太空文明为了阻止地球人的自毁行为,想尽办法进行劝阻。但地球人拒绝外星人的规劝和存在,转而...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贪欲和邪念横行世间,愚蠢的人类不断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子弹、氢弹,甚至足以毁灭地球和宇宙的太阳弹也在开发之中。某高度发达的外太空文明为了阻止地球人的自毁行为,想尽办法进行劝阻。但地球人拒绝外星人的规劝和存在,转而兵戎相向。万般无奈之下,外星长官依洛(Dudley Manlove 饰)启动第九号计划,将已死去的人类复活,让僵尸四处为虐已警示人类  一时间飞碟和凶案接连出现,军方、警方以及民间纷纷联合起来,以摧毁外星人的入侵计划……
  • 头像
    勤劳de小懒熊
    外星人和僵尸。。。碟子,玩具枪。战争新闻片和自己拍的片剪一块,胶片和背景都不一样。外星人飞碟像仓库改的,外星人不怕枪,但是给地球人一拳照样流血。夸张的风。弱智对白,弱智的剪接,很多场景过于拖沓,乱78糟的情节,太多没有什么关系的情节,结果都是画外音后面拼命的解释,让人觉得导演把手上的素材都用上了。

    不过,总的来说还没想象的那么糟糕,也许我给国内电视里综艺节目中拍的情景小品和国产港产的电影搞坏了口味。
  • 头像
    亚门
    本片乃大名鼎鼎的影史经典,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大烂片。该片的布景之低劣、表演之业余、导演之无能,令人产生无上的优越感:即便你的拍片水平再差,要打破本片的记录恐怕仍有难度。当之无愧地拥有“世上最差导演”头衔的艾德伍德成了现今cult影迷们津津乐道的偶像,1994年怪才蒂姆波顿把他的事迹拍成了电影《艾德伍德》,约翰尼德普出演了这位毫无才华但依旧奋力工作的执著者。

    我是在某电影网站看了这个简介才看的这个电影,好吧,我很好奇。
  • 头像
    Tertius

    由艾德·伍德(Ed Wood)执导的《外太空9号计划》(Plan 9 from Outer Space,1959)在电影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经常被引用为“糟糕到好”电影制作的典范。这部低成本的科幻恐怖片已经超越了其卑微而麻烦的起源,成为一部邪典经典,因其无意的喜剧元素和雄心勃勃的故事讲述而受到认可,而不是其技术实力或叙事凝聚力。虽然其技术缺陷和叙事不连贯性受到当代评论家的普遍批评,但对于对导演野心——甚至可以说是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和制作限制之间相互作用感兴趣的学者和爱好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件重要的文化文物。

    《9号计划》的叙事围绕着一群外星人担心人类即将开发出一种能够摧毁整个宇宙的强大武器这个背景展开。为了阻止这场灾难,他们启动了“9号计划”,其中包括复活刚刚死去的人,组建一支不死军团。他们的行为给加州的一个小镇造成了严重破坏,当地的警察和居民对当地墓地发生的神秘骚乱越来越感到震惊。航空公司飞行员杰夫·特伦特(格雷戈里·沃尔科特饰)与他的妻子宝拉和一小群警察一起对抗外星入侵者和他们复活的爪牙,其中包括一个可怕的吸血鬼女人和一个高大的僵尸。与此同时,外星领袖厄洛斯试图通过声称人类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来为入侵辩护。尽管外星人拥有先进的技术,但他们却无法解释人类的韧性。最终,人类挫败了外星人的阴谋,他们的飞碟在升空不久因一场内部发生的大火而坠落。

    这个故事融合了两种看似不协调的类型:科幻小说和恐怖小说,营造出一种阴森而坎坷的氛围。值得注意的是,贝拉·卢戈西(Bela Lugosi)死后的出现(根据伍德在卢戈西去世前拍摄的早期镜头汇编而成)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一层意想不到的凄美。而之所以选择已故贝拉·卢戈西的镜头,也有一个令人心酸的原因——由于伍德无力承担更复杂的剪辑或重拍费用。贝拉·卢戈西是一位曾经以恐怖角色而闻名的著名明星,最著名的是他在1931年电影《德古拉》中扮演吸血鬼伯爵的角色。他于1956年8月16日去世,死因是心脏病发作。卢戈西死后,伍德决定整合现有的镜头,制作一个新的故事情节,将卢戈西的场景融入叙事中。这种对以前材料的创造性重新利用凸显了伍德决心在严重的制作局限下,让他最喜欢的演员担任核心角色。为了保持连贯性,部分场景中,卢戈西的角色由一名替身用斗篷遮住脸来补充。这样的选角和坚持,反映了独立电影制作所需的牺牲和创造性措施。作为导演,他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保持他最初的愿景,这一点在事后看来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尴尬的对话和不匹配的影片素材之下,《9号计划》探索了令人惊讶的辛酸主题。对核毁灭的恐惧和冷战时期对外部影响的偏执是显而易见的,反映了二战后的焦虑。外星人拯救人类免遭自我毁灭的计划与关于不受控制的技术进步的危险的警示故事产生了共鸣。然而,由于这些严肃的主题被明显的技术和叙事问题所掩盖,执行工作陷入了困境。

    影片的角色发展很少,大多数人类角色都扮演着勇敢的英雄或无助的受害者的刻板角色。外星人本身更多地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的讽刺,而不是微妙的人物。已故的贝拉·卢戈西 (Bela Lugosi) 的角色被一个替身所取代,他那张尴尬的模糊面孔因缺乏微妙表情而臭名昭著。这些扁平化的人物无意中增加了影片的喜剧吸引力,并强调了其超现实、梦幻般的品质。

    伍德的视觉风格是创造力和无能的迷人结合。包括外星飞船内部在内的布景设计显然是由日常家居用品构建而成,而连续性错误和“日以作夜”拍摄的镜头也非常明显。木讷的表演和极简的特效营造出一种意想不到的荒诞美感。然而,尽管存在缺陷,伍德热忱地尝试用有限的资源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世界,这揭示了他对讲故事的热情和坚定的乐观态度。他的奉献给这部电影注入了一种奇怪的魅力,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当代评论家痛斥《9号计划》存在无数技术缺陷、荒谬的情节和糟糕的表演。在上映后的几十年里,它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电影”的恶名。哈里·梅德韦德和迈克尔·梅德韦德等著名学者在他们的著作《金火鸡奖》(The Golden Turkey Awards)中强调了其作为一种邪典现象的地位。最近的评价更加友善,承认这部电影在流行文化中的独特性。这部电影经常被拿来与艾德·伍德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例如《格伦或格伦达》(Glen or Glenda, 1953)和《怪物的新娘》(Bride of the Monster, 1955),它们有着相似的真诚,但却受到主题不一致和制作价值有限的困扰。

    今天的批评家,即使不愿意待见这部影片,也都强调为什么《外太空9号计划》是一件重要的文化艺术品,这其中,娱乐业的发展和对一个失败的电影制作人的“消费”可能仅仅是一个原因。它提供了对野心与才华限制之间相互作用的洞察,这种洞察不仅是从观众的分析和消费中得出,而且也来自其影片的风格自身所兼容的这种矛盾特质。这强化了这样一种观念,即电影的遗产不仅由成功塑造,也由大胆、非传统的失败塑造。有以下几点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模仿的,或者帮助我们说明艾德·伍德在何种意义上以其缺乏天才而成就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天才”:

    (1)艾德·伍德的愿景和抱负:尽管预算和技术资源有限,艾德·伍德仍试图打造一个引人入胜且多方面的叙述。他设想了一个将外星威胁、社会焦虑和哥特式恐怖交织在一起的故事,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冷战时代的恐惧。他对科幻、恐怖和社会评论等多类型融合的雄心勃勃的尝试,是他独特视野的标志,展现了一位敢于超越自己的能力并挑战传统电影制作规范的导演。尽管这种混合在影片的实际效果上会显得不伦不类,未克成功,但这些混合不同电影类型、探讨不同维度社会重要问题的雄心,确实是他在制作过程之中进行过认真考虑的,而不是来自一种偶然的、误打误撞的尝试。这与那个时代的许多电影制作人都在单一类型公式的限制下工作这一情形形成对比。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以涉及复活尸体的外星人入侵阴谋为中心,将外星生命的经典科幻主题与亡灵的哥特式恐怖概念融合在一起。外星人的目标是复活最近死去的人,将他们用作反人类的军队。这种先进技术和超自然元素的融合创造了一个不和谐而迷人的世界,太空时代的小玩意与墓地共存。这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当时科幻电影的基本设定,通过哥特小说和吸血鬼电影的幽灵,为本来以“科学”为前提的科幻片创造了一个前现代的文化来源,甚至某种意义上回到了欧洲和美国基督教文化中被压抑的潜意识。外星人角色体现了科幻小说的原型,穿着未来主义的服装,用崇高的言辞谈论拯救人类。相比之下,复活的僵尸和吸血鬼女人遵循熟悉的恐怖惯例,唤起了经典的怪物电影意象。他们夸张的动作和怪诞的外表,与外星人的理性解释并列,营造出一种既令人不安又滑稽的气氛。

    除了将外星文明入侵与哥特恐怖结合,创造了逆向的未来叙事,艾德·伍德也高度关注了二战后美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冷战情绪和对社会主义的焦虑,尤其是凝缩了麦卡锡主义时代人们对苏联的恐怖。在后二战时代,特别是在 1950 年代,由于美国和苏联之间日益激烈的军备竞赛,对核毁灭的恐惧无处不在。这种焦虑通过外星人的主题反映在《9号计划》中。影片中,外星人明确表示,他们担心人类很快就会开发出一种不仅能够摧毁地球而且能够摧毁宇宙的武器。这种说法呼应了现实世界中对核武器冲击波的担忧,特别是当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储存和测试破坏性越来越强的武器时。外星人无法和平地传达他们的意图,以及他们与人类之间的不信任,也与那个时代政治心理的偏执狂相呼应,意识形态分歧加剧了全球紧张局势。

    而外星人通过阻止使用末日装置(doomsday device)来 "拯救 "人类的计划,与现代科技无节制发展的警示故事产生了强烈共鸣。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核物理和太空探索方面。这些创新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被灾难性滥用的风险。外星人作为干预人类事务的高级力量,隐喻了技术过度发展的潜在后果。

    当然,这些主题与 20 世纪 50 年代科幻电影的大趋势不谋而合,后者经常通过外星人入侵来反映冷战时期的恐惧,如《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等。《9号计划》延续了这一传统,暗示外来力量——无论是外星的还是其他的——是潜在的拯救者或毁灭者,这根本上取决于个人的视角。影片所传达的信息虽然粗俗且前后矛盾,但却强调了人类文明在科技狂妄面前的脆弱性。但跟《地球停转之日》《天外魔花》不同,《9号计划》并没有立即受到欢迎或被认可为科幻经典。相比之下,《地球停转之日》《天外魔花》的制作预算和技术标准相对较高,视觉效果和特效也十分精美,让外星故事更有说服力。电影由经验丰富的电影制片人(分别是罗伯特·怀斯和唐·西格尔)执导,他们的演员表现出色,并提供了引起观众共鸣的有凝聚力的视觉效果,最终形成了足够有说服力的关于冷战偏执、麦卡锡主义的影像寓言。《9号计划》则在生产质量上无法比拟,从飞碟上可见的电线到脆弱的布景和连续性错误,技术缺陷掩盖了故事情节。《9号计划》的表演也被普遍认为不及格,对话也很尴尬。它的有限发行意味着它没有获得与其他两部电影相同的曝光度,而其他两部电影得到了主要制片厂(20世纪福克斯和联合艺术家(Allied Artists))的支持。尽管如此,《9号计划》在主题和类型上的复杂性,还是说明了艾德·伍德在有限的制作和宣发条件下,与罗伯特·怀斯和唐·西格尔这样的更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同样捕捉到了美国当时社会文化中最具有症候性的一些方面。用他有限的手段来制作一个带有明确意识形态信息的故事,虽然略显浮夸,但是也表明他作为一个严肃艺术家的自我期许和社会责任感。

    (2)独立制作的挑战:这部电影展示了独立电影制作人,尤其是 20 世纪 50 年代的独立电影制作人如何与严重的财务限制作斗争,这往往限制了他们的创作抱负。伍德从私人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依靠边角料的素材和临时布景来实现他的愿景。这些方法凸显了非工作室电影制作人所面临的普遍挑战,并展示了一种足智多谋的形式,引起了对那个时代独立电影感兴趣的学者的共鸣。据报道,《9号计划》的预算仅为6万美元,与主要制片厂数百万美元的制作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稀缺性迫使伍德节约,迫使他创造性地扩展资源。例如,他重复使用了其他作品中的布景和服装,甚至设计了临时道具,以使用纸盘描绘飞碟而闻名。再比如,伍德严重依赖素材来填补电影中的空白。这些镜头有时与故事无关,导致了不和谐的场景转换,但对于有限的资源来说,这是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此外,他的临时布景往往很脆弱,结构也很差,这凸显了在有限的预算下制作令人信服的视觉效果的挑战。这种方法在创造一种明显的坎普美学的同时,也展示了财务限制如何需要足智多谋的独创性。在没有大型制片厂的支持下,伍德转向了经常要求创意控制或不熟悉电影制作的私人投资者。比如,有这样一条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说当时比佛利山浸信会(The Baptist Church of Beverly Hills)资助了“9号计划”,条件是演员和工作人员都要受洗。这种夸张地妥协,说明了独立电影制作人如何经常牺牲艺术愿景、甚至不惜卑躬屈膝以获得资金,使他们的创作过程比作为艺术电影进行文本讨论时的情形更加复杂。它是非工作室融资固有的妥协以及平衡艺术目标与投资者期望的必要性的一个典型例子。

    独立制作的电影在确保发行方面也经常面临障碍。《9号计划》无法进入主要工作室的广泛营销和发行渠道。相反,它是通过有限的区域巡回推广,严重依赖口碑和私人兴趣。它最初的反响虽然是负面的,但也突显了独立电影在没有广泛宣传或批评支持的情况下往往难以获得主流接受。

    (3)邪典现象:在发布后的几十年里,《9号计划》因其无意识的幽默、技术缺陷和独特的美学而成为一种邪典现象。这种反响表明,即使在不完美的电影中,观众也能找到价值和享受。此后,学者们一直在探索此类电影如何挑战传统的优质电影标准,使《9号计划》成为曾经被认为失败的电影如何通过重新诠释找到新生命的案例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艾德·伍德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和形象会以这种方式被讨论。就拿学者们经常拿来说事的坎普美学来说,“Campy aesthetic” 指的是一种夸张、刻意或故意表现出不严肃、滑稽、甚至俗气的审美风格。这种风格通常会采用讽刺、夸张、戏剧化的手法,强调反常规、不合传统审美标准的元素。Campy 风格经常出现在电影、时尚和艺术中,往往带有幽默感和对刻板印象的反讽。但这显然不是艾德·伍德的初衷。

    就拿影片中的“类型混杂”及其“恐怖片”中的喜剧效果来说,影片的视觉特效,从飞碟到复活的食尸鬼,增强了其阴森恐怖的主导氛围。但飞碟是用家庭用品粗制滥造而成的,在光线不足的布景和不匹配的素材背景下笨拙地漂浮着,营造出一种不和谐却又异想天开的喜剧感。同时,墓地的布景也明显是人造的,强化了观众观看混合类型影片的超现实感。整部影片的对白时而认真地试图提供科学解释,时而又对亡灵发出戏剧性的警告。这种色调上的不一致,再加上夸张的演技,在保持潜在恐惧感的同时,也放大了影片的野性。关于人类毁灭的庄严宣言与经常无厘头的僵尸场景并置,形成了恐怖与幽默的奇妙结合。这些元素拧在一起,营造出的主调仍然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而喜剧效果又时常削弱这种主导氛围。它误打误撞地使《外太空9号计划》成为超越传统叙事方式的类型融合的典范。正是这种不协调吸引了观众,使影片既令人毛骨悚然,又奇特有趣。但是作为导演意图来说,《9号计划》并没有致力于让这部科幻/恐怖类型中增加“喜剧片”效果的初衷,它只能来自导演制作影片过程中的失误。换言之,其不切实际的宏大雄心和经过变形后生根落地的电影成片之间,凸显了某些风格元素、观众的观影效果是在导演的预期之外产生的。它不一定来自观众的过度解读,尽管观众需要为此承担部分“责任”,但是这也是因为这部影片完成之后的既定风格,必然会欢迎观众以一种导演预期之外的视角来观看它,那就是带着欣赏喜剧片的心理。

    (4)对导演中心论的坚持:尽管遭遇严重失败,伍德仍坚持不懈,这使得《9号计划》成为一项关于以激情超越自身不完美的研究。他致力于实现自己的愿景,这与现代工作室电影制作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通常优先考虑商业成功而不是创造力。因此,面对巨大的困难,伍德的遗产已成为作者论(演中心论)的代名词,凸显了个人动力在电影史上的作用。

    《9号计划》已成为邪教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明了雄心勃勃的故事讲述和创造性失败的交集。它的恶名帮助艾德·伍德成为了对完美充满热情的象征,激励了后代电影制作人尽管有局限性,仍拥抱创造力。这部电影非传统的流派融合、低劣的执行力和怪异的色调变化使其成为电影中局外人艺术(outsider art)的早期典范,吸引了寻求主流电影制作之外的原创性的观众。[“Outsider art”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由未经正规艺术训练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家通常处于主流艺术界的边缘。这类艺术的创作者往往是自学成才,他们的作品通常不受现有艺术传统或流派的束缚,表达方式非常个人化、原始、直观。]

    虽然《来自外太空的9号计划》以传统的高质量电影制作标准来看是失败的,但它成功地探索了类型融合、冷战焦虑以及一位充满激情但有缺陷的电影制作人的热情。它经久不衰的遗产反映了它偶然的光彩和无意的搞笑,使它受到现代观众的喜爱。尽管有其局限性,或者也许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凸显了真正的艺术视野有时超越了技术熟练程度。

  • 头像
    思想起
    http://qfmeng.blog.com/10176.html/

    Plan 9 from Outer Space (1958)

    前两天看完了《艾德伍德》,一直没有写,是因为我要先把这部Edward D. Wood Jr.拍摄的“名片”看完,才有资格去评论《艾德伍德》。所以,找到国内万能的TLF,下载了视频把它看完了。

    电影讲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一个预言家通过旁白讲述着这个一直被政府隐藏的秘密。原来外星人一直在与地球人联络,可是美国政府一直隐藏这个事实。迫不得已,外星人决定使用非常手段,执行第九号计划:复活死人。外星人联络地球的目的是为了以防人类使用“太阳弹”毁灭宇宙。于是,外星人驾驶飞船将一个女人复活,并捎带杀死了两个挖墓人。外星人行动时被一架飞机发现。复活女人的丈夫因为失去老婆感到悲痛后,出门后被车撞死,所以他也被了外星人复活。随后,这对夫妻出现在墓地,吓死了一个女人,引来了警察。外星人杀死了来来办案的探长,然后将他也复活。同时,美国军队开始向飞碟发起攻击,他们击中了一艘飞船。外星人只好带着复活的三人回到自己的星球。恢复后,外星人回到地球继续执行计划。这一次,复活男人来到那架发现飞船的飞机飞行员的家中,飞行员老婆被吓了出来。于是,警察们又来到了墓地,此时他们发现探长的墓已经变空了。这时,美国政府派指挥攻打外星人的军官来到墓地,并要求驾驶员协助他一起解决外星人问题。突然,复活男人出现在他们面前,并攻击他们。可是,很快复活男人就变成了骷髅。为了寻找答案,警察、军官、飞行员来到飞船门外,准备一探究竟。可是,复活探长抓住了飞行员老婆。外星人打开了舱门,将地球人放了进来,并讲述了来的目的。可是地球人没有理睬外星人,他们打了起来。最后,地球人逃出了失火的飞船,而飞船在空中爆炸了,复活探长则变成了骷髅。

    本片是号称史上最烂的电影,而且也让Edward D. Wood Jr背上了“最差导演”的骂名。但是看完电影后,从我的感受来讲,本片不是最烂的电影。因为,比它还要烂的电影我看过很多,它们都比本片还要烂。除了电影有一些细节的漏洞外,整体来说它还是一部正常的电影,只是没有看点而已。换一句话说,本片的剧情平淡的如白开水一样,一点滋味也没有。所以,我们不能说白开水不好喝,只能说白开水赶不上咖啡好喝。真不知道网上的人们说如何看待本片的,懂不懂什么叫做烂片?

    虽然剧情很乏味,但是电影却具有超前意识,同时还表达了当代电影中反复强调的“人类毁灭世界”的主题,这些都让我大感意外。片中多次提到了政府隐瞒飞碟、外星人的真相、还一再的愚昧民众的事实,这些在1959年的电影中出现,让我对本片编导Edward D. Wood Jr刮目相看。Edward D. Wood Jr准确的把握到事实,而且非常清晰的点明了美国政府的行为,可见Edward D. Wood Jr还是有些才华的嘛。另一方面,电影中提到原子弹、氢弹毁灭世界,“太阳弹”毁灭宇宙的观点,一针见血的反映出人类的本质,将人类逐步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完成的叙述出来。真的想不通,本片有着如此超前的主题,怎么会有人说本片烂呢?此外,与本片同一主题的《奇爱博士》要比它晚诞生五年,它是多么前卫啊!总之,看着电影有着如此超前的思想,真的不能让我将它与烂片划等号。

    此外,本片的对白还是很生活化的,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离谱。其中很多句台词都让我发笑了,比如飞行员与空中小姐的打趣、几个警察之间互相取笑。最有趣的地方时,本片竟然还有吻戏和对于爱情的描述,这一方面在飞行员与老婆的对白中体现的很明显,而且看起来、听起来都很真实。平心而论,这部电影的剧本还是有亮点的,Edward D. Wood Jr还是有一定才华的。

    当然,本片缺点也不少。比如,没有主角的故事、粗糙的画面、简陋的道具、生硬的表演,以及最大的漏洞——复活女人突然不见了。关于这些不多说了,因为这是本片之所以成为“烂片”的缘由,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说过了。但是,这些缺点只是电影本身的外在,本片的剧情还是没有太大漏洞的,它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对于本片演员不想多说,因为他们的表现实在太一般了。每一个角色基本上都像木偶一样,只是在完成任务而已。大名鼎鼎的“吸血鬼”Bela Lugosi则是真正的龙套,按照《艾德伍德》的描述,本片只是使用了他生前随便拍摄的片段。像这样的出场,再牛的演员也表现不出自己的演技,Bela Lugosi也不能幸免。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灾难片、僵尸片、恐怖片、科幻片,也可以说它是一部东拼西凑的“烂片”。不过在我来看,本片是一部水准一般却有着超前主题普通电影。如果本片的投资能大一些、剧本再细致一些、演员再专业一些,它可以变得很好看。据说Tim Burton的《火星人玩转地球》就是以本片为基础的,看来我的推论是完全正确的。

    序列:0671

    Plan.9.from.Outer.Space.1959.D9.MiniSD-TLF

    2011-12-23
  • 头像
    李万山整肠丸
    哪有那么像人类的外星人的啊(而且还明明真是个人类),真的超烂。首先他们力量实在杀鸡都有难度,搞了几十分钟才搞出几个坏人出来,还是完全脑残的丧尸,连自己的安全都可以受威胁的,超愚蠢!!!好心你开头就不要还在那里故作地要死说很恐怖很恐怖,那外星人那么废怎么又可能恐怖?!!!!啊?!!!!!

    刚开头的飞机摇晃就见识到这Edward大师有多么烂,连无线的儿童节目都没有那么低能的表现力,简直搞笑得要死。最可恨的是接下来几十分钟到结尾都超沉闷,坏人很爱装恐怖但一点都不恐怖之余,连外星人都那么废,怎么欺负地球人啊,制造出来的丧尸都打不死人的,超无能。剧情真的无话可说的了,中间打飞碟的那一段重重复复,连续地用纪录片的剪辑,弱智得要死,很多地方还毫无逻辑!!!!

    有好几段真的想起来都想用脏话来骂的,一个僵尸进屋去欺负某妻,那么弱的女子都可以连碰都碰不到就让人给跑了,接下来追逐的过程一点都不惊心,跑跑停停的,见到什么都超夸张地喊,整个像走动物园玩一样,无能的丧尸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但走得十分缓慢,根本除了玩吓人游戏就毫无恶意,最后被人救走的时候还以为有点惊心汽车可以突然死火,让丧尸逮住人类,结果眼睁睁的就走了。还有一段就是外星人毫无反击能力地被人类欺凌那段,都交代了是来帮组地球的,还那么可怜被人类对着一中年外星男一外星美女动手(才两个人),看得十分同情还相当郁闷。看得你最后很心灵受挫的时候那最开头的主持人又出来结尾,说了一些很自我陶醉的话,明明不恐怖硬说很恐怖,真想拿字典砸死他。

    但看完你会发现,这部片其实idea是很一直都cult的,就如Sex Pistols的朋克风格一样,傻逼Edward D. Wood Jr.拍的是一部最初最不加修饰最不故意为cult而cult的cult电影。用那样扭曲而不生动的剧情来衬托不搭边的化妆和小学作业一样的特技,这种毫无傲气的不作为深刻地带动并影响了观众的情绪,让人在难受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找到电影的神圣!!

    最后,觉得,唉,真不愧是连B级都不如的如假包换的Z级史上最烂电影。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