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船员在茫茫大海中和狂风巨浪搏斗的故事。其中,船长是一个叫比利(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饰)的男人。他刚刚结识了新女友,急需钱来过上新生活。然而附近海域的捕鱼量却一直不景气。除了船长,其余4名船员眼下都需要钱来维持个人的生活。于是,他们决定开往一个相距甚远的海域,就冲着那里丰富的鱼资源 富贵险中求,尽管比利知道前方可能有风暴,比利还是坚决的往前行使。然而,真实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风暴异常狂暴,他们正在面临出海生涯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友情和爱情,在这场风暴中愈磨愈坚。
这部影片给我感觉很复杂,首先影片一开头就给了这样一组字幕“This film is based on a true story. /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片尾中,又给出了这样的字幕“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the ten thousand gloucestermen who have died at sea since 1623 / 谨以此片献给自1623年至今死于海难的1万名格洛斯特人”。看到这样的两组字幕让我觉得很沉重。这使得我们觉得人生是一场战斗,只有那些勇敢、顽强的人们生命不息的战斗,才能够真正实现其真正的人生价值,尽管他们可能并非拥有一份完美人生,至少在躯体上是。影片的最后,琳达船长再次扬帆远行,似乎意味着人们继承了他们的那种精神,继续驶向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场关于英雄和狗熊、倒霉蛋和幸运儿、以及平凡人和成功者的演出! 选择这部电影,作为我豆瓣新号的首评是一种机缘,2015年我36岁,本命年,做了12年的生意,而手头一个打理了5年的广告公司正式进入困境,最近我把生意交给合作伙伴打理,自己成天宅在家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无聊的下午突然想起这部电影,看了,继续被N次感动,然后写了这份影评。我觉得他是5星级的,可能称得上是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的代表之作,从好几年前买了DVD之后刷过N遍,个中滋味,用14个字概括便是:恰若人生如战场,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喜欢这部可以说是朴实的电影,虽然也属于好莱坞的大制作,却是来源于生活,正如片头和片尾两次出现的纪念碑上的名字一样,制作方在向一群生活中的英雄致敬(“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the ten thousand gloucestermen who have died at sea since 1623 / 谨以此片献给自1623年至今死于海难的1万名格洛斯特人”。)现实中,我们常用风口浪尖形容处境艰难,但是影片所描写的枪鱼渔民才是真正的每天生活在风口浪尖上,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讨饭吃,养活家人,抚育子女,与他们相比,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城市物种,实在无法了解什么叫英雄,什么叫勇气,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给出了脑残或者差评的原因。从一场百年难遇的暴雨灾难中,我们看到一群小人物齐心协力对抗困难的英勇作为,我们看到了水手之间的男人情谊,我们看到了他们身后的家人体现出的爱情、亲情以及友情;我们还看到了救援队的一帮成员生死与共,同进共退的同袍之情,这些情感通过一众优秀演员的演绎,生动的表现在了影片中,打动着观众的内心,不禁会问自己,如果同样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抉择? 片中枪鱼渔船上的几位主角,都是我们现实意义上的LOSER,老大比利·泰恩是一个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船长,却长时间陷入事业的低潮,甚至因为业绩差被老板威胁和取笑,以致于船员离职的时候都怀疑对方是否是对自己失去信心;首席水手墨菲离婚后儿子归前妻抚养,得努力赚钱支付抚养费,暗地里对之前鲁莽处理感情纠纷后悔不已,却无法挽回和前妻的感情;轮机长巴格斯生性幽默,但囊中羞涩买不起汽车,长相也不讨女人喜欢,老大不小连个对象都没有;兼职水手苏利文颠沛流离,靠打零工勉强度日,曾被酒精和毒品困扰,和墨菲也存在旧怨,工作中困难重重;新手水手巴比虽然有一个很爱他的妈妈和女朋友,但应该是出生在单亲家庭,靠母亲打理酒馆抚养成人,没有水手经验,同时要努力赚钱帮二婚女朋友支付离婚官司的费用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唯一一个看上去不是那么倒霉的水手艾菲,有自己的女朋友,工作努力,服从上司,看上不是那么倒霉。就是这样的6个人,开始还带着一些情绪(主要是苏利文和墨菲),在一次失败的渔期后休息了两天就又出发了,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努力打拼。他们像极了我们当中的普通人,努力的生活却命运多舛,经历一次又一次打击后依然充满信心的再次出发。 但他们是热爱自己的工作的,正如船长所说:不热爱这份工作的人,无法长久的面对这样的压力。我们从他们出海后的表情和获得渔货时的激动可以感受得出,这些倒霉蛋依旧满怀激情的面对每一次渔期,希望有朝一日满载而归,证明自己尊严和勇气的同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们也对未来充满憧憬,绝对没有丧失信心,每一个人都有着美好的前程等着去奔,但不幸的是,在经历了重重困难获得一份像样的渔获后,制冰机坏了导致渔获无法保存,归家途中又遇上了百年一遇的完美风暴(虽然这群倒霉蛋自己不知道,但是也知道飓风非常凶险),你说他们该怎么选择,风暴对面有妻儿和家人的等待,这头只有一船没有保鲜可能的渔获,是鼓起勇气和包括大自然在内的所有困难进行搏斗,带着收获回家,还是躲在风暴之外待一切风平浪静后再回去,安慰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片中一群倒霉蛋的做出了这样的回答,他们拧成了一股绳,向着百年难遇的风暴直冲过去,一个又一个的克服困难,为了尊严和收获和大自然角力,但最终无法拼过这场百年难遇的风暴,用船长的话讲离成功"so closer",最后全体葬身大海无一生还。有很多豆友的影评批评这种行为很蠢,但是请注意,你们在用结果论定过程,因为他们失败了,所以你觉得他们的决定是错的,成王败寇。但是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有多少次我们也会面临相同的情况,面临对普通人来说巨大的困难,你是选择鼓起勇气面对困难征服他,还是选择静待其变,等风险完全过去再行动。英雄和胆小鬼的分别正在此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并不是因为成功,而是因为勇气;而英雄也可能是倒霉蛋,倒霉蛋和幸运儿之间的区别是运气,有运气就成为幸运儿,没运气就成为倒霉蛋。但运气并不妨碍你成为英雄,也许是一个倒霉蛋英雄,如果你兼具勇气和运气,你就可以成为时代的宠儿:成功者。这一群倒霉蛋没能成为成功者,但在我的心目中,正代表着平凡生活中坚强生活的你我他,面临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嘲弄努力向前,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实力换取出人头地,家人生活幸福。我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世俗标准意义上的成功者,因为这需要同时兼具勇气和运气,而这从古至今就是少数。但是我们具有权利,选择成为自己的英雄,向操蛋的现实和他妈的生活大吼一声:你可以消灭我,但你永远打不败我。 这帮倒霉蛋是海明威定义的标准男子汉,像极了老人与海之中的老人:努力、固执、绝不低头。片中的比利船长是具有超一流驾船水平的,他接受大家的意见回航是有把握的,如果那个风暴不是完美的他早就成功了,过程中又遇到了太多的巧合:制冰机坏了、无线电坏了没有及时收到警告、救援飞机失事、风暴是数个汇在一起的。如果没有这些巧合中的任一个,他们不至于丧命,但我们又如何要求生活不出现巧合?我们如何能预知生命中出现的种种挑战和打击,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永远无法从事后判断行为的正确性,唯有在事情发生时进行判断,如有制胜把握,为了尊严,为了家人 ,就要敢冒风险努力的活下去:我命由我不由天。暗地里,我希望自己永远保有这样的勇气,不要有一天,活成一个又老又聪明的家伙,坐在酒吧一角虚度时日。 片子整体上剧情生动,为了叙事完整还增加了海岸警卫队这一条副线,队长和受伤队员的一幕也颇打动观众,无论是大吼着我不会丢下他们的救援船长,还是直升机队长二次纵身跳下海去营救队员,以及上船后大喊还有一个,都让我们热泪盈眶,扪心自问,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们能作出这种英雄式的举动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官位或者生命要紧,这又是一个英雄和狗熊的问题,如若你选择成为狗熊,那是你的权利,但千万不要做了狗熊,还大言不惭的去嘲笑英雄,因为你缺乏的是勇气,需要的是安全感,而英雄缺乏的就是怯懦,需要的正是挑战。 感情丰沛和细节处理完美是观影后另一个感受,主角克努尼的实力无需多言,演活了一个技术高超、自尊心极强的船长,每一个配角和龙套也栩栩如生:巴格斯的胖女友,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眼神把内心戏传达准确;墨菲的儿子 和老婆真的长得很像,小演员和父亲互动也尽显父子情深;巴比的女友表演有足够爆发力,当她崩溃的时候冲向船主大吼的时候,把船员家属的情感演绎得栩栩如生,船主的回答也非常棒:这就是这一行的游戏规则,道尽人生苦乐。就连那个副线里的帆船船主,也是由肖生克的救赎里的典狱长,老戏骨鲍勃担任,制作之精良可见一斑。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在这之后也拍了像”海神号“这样大卖的作品,但在我看来,从情感细腻程度以及传达的普世意义上,完美风暴可以说是他至今为止最好的代表作,希望彼德森老而弥坚,能拍出超越的作品。 最后,以此文鼓励自己,就算是做倒霉蛋,也要做自己的英雄,知道吗?你是一船之长。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妙的景象吗?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情。《完美风暴》中的感情不像泰坦尼克中杰克和罗斯的爱情那样雍荣华贵,而是显得非常质朴,因此也更有张力。比如我就深深地被Tyne和Melissa那段对话震撼了,Tyne淡淡的讲出了自己的对大海,对捕鱼的热爱。这份爱让人由衷的羡慕和赞叹。难怪他在面对大海的挑战时显得那样无畏,在和渔船一起沉入水底时脸上甚至露出了微笑。这让我想起了《The big blue》中那个潜水爱好者,最终葬身于他最热爱也带给他最多挑战的大海,也算是个完美的结局了。在这一刻,他们甚至是幸福的。也许这才是完美风暴这个片名的的由来吧。当我们觉得工作不如意的时候,真的是应该想想我们是不是像他们那样热爱自己的工作?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很深刻,很向上。他向人们直白的阐释了爱情、友情、勇敢和执著的真谛,它向观众传达着一个很积极的信息。
不过,如果抛开这前面的两组字幕,让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成功,虽然影片的思想内涵无可厚非,但是故事的整个前提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正如我以前看过的一个论点“一种方向性迷失才是最可怕的错误,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努力就是最大地错误,人们不会因为你们努力而同情而怜悯。”这真是“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啊。
在本片中,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尽管比利知道前方可能有风暴,但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本身无可厚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让我难以忍受的是,他的狂妄与自大,在讨论是否要继续前行的时候,其他的几位船员已经意识到危险的可怕,打算掉头回家。但是比利却一种嘲笑的姿态说他们是“一群没用的孩子,吓得不敢出去收获。”比利打算将船驶向弗莱明角,而这个地方虽是鱼很多,但是却危机很大。比利向船员说“这个时候是区别男人与男孩真相的时刻”而且还质问他们是不是“格洛斯特人”。其中一船员说“我们是男人,为何要去弗莱明角证明?”我很赞同这位船员的话,在已知巨大危险的前提下,为何还要去一个危险的地方?难道说不去,就不是一个男人了吗?
就这样,由于比利船长的狂妄与自负,他们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在前进。他赌的是他的经验和一帮好的船员。但是让他不掉头回家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如果就这样回去,虽然安全了,但是却没有什么收获,他将颜面扫地,继续面对船老板的冷嘲热讽和其他人的鄙视。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都知道人生在世,难免要面对风险,有的关乎面子,有的关乎利益,还有的关乎生命。对于曾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船长来说,他丢不起这个人,所以他要继续前行。偶,就是这样认为的。
在那场百年一遇的完美风暴中,比利他们再次面对风险,面对生命的风险。如果不是他的自负,如果不是他对长久以来的危险感到麻木,如果不是他在发现有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时改变选择,那么他和他的船员也许会逃过这一劫。但那只是如果,在这场风暴面前,没有如果。也正因为如此,在这场风暴面前,注定了他们在劫难逃。
不知道比利在九天之上,在临死前的那一刻,对于自己曾经的选择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但是一切都晚了。他们全部葬身了大海,有些时候,有些东西,是不能轻易尝试的,一旦尝试了,就再也没有后悔的机会,必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看完影片,对于比利等六位船员的丧身,虽然心里也渴望能发生奇迹,希望他们能死而复活,但是他们永远的在大海中安息了。对于他们的死,我并没有觉得很伤感,或者很可惜,我只是觉得他们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或许有人会说我很冷血,很无情。但是正所谓我前文所说的“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努力就是最大地错误,人们不会因为你们努力而同情而怜悯。”
我不反对冒险,反而很喜欢那种具有冒险精神的人,这个世界需要有冒险精神的人,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大西洋,不会有现在日益昌盛的科学发明。但是,我们不能借着冒险的幌子去做一些愚蠢的事。在本片中,我很赞同比利他们去弗莱明角,但是那是在没有即将可能发生大风暴的前提下。但是却由于比利的自负,让他和他的船员有去无回。他应该为那些船员的负责。
影片的结尾处,人们为这六位船员举行盛大的悼念仪式。对于他们的亲人和朋友来说,他们的死的确让人心痛,对于那些自1623年至今死于海难的1万名格洛斯特人来说,这场悼念仪式更像是在为他们举行的。
如果本片给我的思想内涵,给我的教育意义,那就是那些直白的爱情、友情、勇敢和执著固然可亲可敬,但是更要认识到,人要有自知之明,我们不能为了面子,为了利益,为了金钱而以我们的生命做赌注。我们不能为了短暂的利益而朝一个错误的方向努力。
本片是一个真实故事,那些自1623年至今死于海难的1万名格洛斯特人的亡灵,他们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要不断的去冒险、去战斗,更重要的是要告诉我们,生命最可贵,只有朝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行,才是最他们最好的祭奠。
文/亦孤
06/28/2009
经过洛基峡口、十磅岛,经过我小时候溜冰的尼罗塘,拉响汽笛,向灯塔守卫的孩子挥手。
海鸟飞过来,黑背鸟,人字鸥和大矮鸭。
太阳出来了,向北航行速度12节,乘风破浪,水手们忙着你是总管。
知道吗?你是一船之长。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妙的景象吗?
—— 比利·泰恩船长
这是一场关于英雄和狗熊、倒霉蛋和幸运儿、以及平凡人和成功者的演出!
选择这部电影,作为我豆瓣新号的首评是一种机缘,2015年我36岁,本命年,做了12年的生意,而手头一个打理了5年的广告公司正式进入困境,最近我把生意交给合作伙伴打理,自己成天宅在家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无聊的下午突然想起这部电影,看了,继续被N次感动,然后写了这份影评。我觉得他是5星级的,可能称得上是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的代表之作,从好几年前买了DVD之后刷过N遍,个中滋味,用14个字概括便是:恰若人生如战场,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喜欢这部可以说是朴实的电影,虽然也属于好莱坞的大制作,却是来源于生活,正如片头和片尾两次出现的纪念碑上的名字一样,制作方在向一群生活中的英雄致敬(“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the ten thousand gloucestermen who have died at sea since 1623 / 谨以此片献给自1623年至今死于海难的1万名格洛斯特人”。)现实中,我们常用风口浪尖形容处境艰难,但是影片所描写的枪鱼渔民才是真正的每天生活在风口浪尖上,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讨饭吃,养活家人,抚育子女,与他们相比,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城市物种,实在无法了解什么叫英雄,什么叫勇气,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给出了脑残或者差评的原因。从一场百年难遇的暴雨灾难中,我们看到一群小人物齐心协力对抗困难的英勇作为,我们看到了水手之间的男人情谊,我们看到了他们身后的家人体现出的爱情、亲情以及友情;我们还看到了救援队的一帮成员生死与共,同进共退的同袍之情,这些情感通过一众优秀演员的演绎,生动的表现在了影片中,打动着观众的内心,不禁会问自己,如果同样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抉择?
片中枪鱼渔船上的几位主角,都是我们现实意义上的LOSER,老大比利·泰恩是一个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船长,却长时间陷入事业的低潮,甚至因为业绩差被老板威胁和取笑,以致于船员离职的时候都怀疑对方是否是对自己失去信心;首席水手墨菲离婚后儿子归前妻抚养,得努力赚钱支付抚养费,暗地里对之前鲁莽处理感情纠纷后悔不已,却无法挽回和前妻的感情;轮机长巴格斯生性幽默,但囊中羞涩买不起汽车,长相也不讨女人喜欢,老大不小连个对象都没有;兼职水手苏利文颠沛流离,靠打零工勉强度日,曾被酒精和毒品困扰,和墨菲也存在旧怨,工作中困难重重;新手水手巴比虽然有一个很爱他的妈妈和女朋友,但应该是出生在单亲家庭,靠母亲打理酒馆抚养成人,没有水手经验,同时要努力赚钱帮二婚女朋友支付离婚官司的费用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唯一一个看上去不是那么倒霉的水手艾菲,有自己的女朋友,工作努力,服从上司,看上不是那么倒霉。就是这样的6个人,开始还带着一些情绪(主要是苏利文和墨菲),在一次失败的渔期后休息了两天就又出发了,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努力打拼。他们像极了我们当中的普通人,努力的生活却命运多舛,经历一次又一次打击后依然充满信心的再次出发。
但他们是热爱自己的工作的,正如船长所说:不热爱这份工作的人,无法长久的面对这样的压力。我们从他们出海后的表情和获得渔货时的激动可以感受得出,这些倒霉蛋依旧满怀激情的面对每一次渔期,希望有朝一日满载而归,证明自己尊严和勇气的同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们也对未来充满憧憬,绝对没有丧失信心,每一个人都有着美好的前程等着去奔,但不幸的是,在经历了重重困难获得一份像样的渔获后,制冰机坏了导致渔获无法保存,归家途中又遇上了百年一遇的完美风暴(虽然这群倒霉蛋自己不知道,但是也知道飓风非常凶险),你说他们该怎么选择,风暴对面有妻儿和家人的等待,这头只有一船没有保鲜可能的渔获,是鼓起勇气和包括大自然在内的所有困难进行搏斗,带着收获回家,还是躲在风暴之外待一切风平浪静后再回去,安慰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片中一群倒霉蛋的做出了这样的回答,他们拧成了一股绳,向着百年难遇的风暴直冲过去,一个又一个的克服困难,为了尊严和收获和大自然角力,但最终无法拼过这场百年难遇的风暴,用船长的话讲离成功"so closer",最后全体葬身大海无一生还。有很多豆友的影评批评这种行为很蠢,但是请注意,你们在用结果论定过程,因为他们失败了,所以你觉得他们的决定是错的,成王败寇。但是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有多少次我们也会面临相同的情况,面临对普通人来说巨大的困难,你是选择鼓起勇气面对困难征服他,还是选择静待其变,等风险完全过去再行动。英雄和胆小鬼的分别正在此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并不是因为成功,而是因为勇气;而英雄也可能是倒霉蛋,倒霉蛋和幸运儿之间的区别是运气,有运气就成为幸运儿,没运气就成为倒霉蛋。但运气并不妨碍你成为英雄,也许是一个倒霉蛋英雄,如果你兼具勇气和运气,你就可以成为时代的宠儿:成功者。这一群倒霉蛋没能成为成功者,但在我的心目中,正代表着平凡生活中坚强生活的你我他,面临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嘲弄努力向前,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实力换取出人头地,家人生活幸福。我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世俗标准意义上的成功者,因为这需要同时兼具勇气和运气,而这从古至今就是少数。但是我们具有权利,选择成为自己的英雄,向操蛋的现实和他妈的生活大吼一声:你可以消灭我,但你永远打不败我。
这帮倒霉蛋是海明威定义的标准男子汉,像极了老人与海之中的老人:努力、固执、绝不低头。片中的比利船长是具有超一流驾船水平的,他接受大家的意见回航是有把握的,如果那个风暴不是完美的他早就成功了,过程中又遇到了太多的巧合:制冰机坏了、无线电坏了没有及时收到警告、救援飞机失事、风暴是数个汇在一起的。如果没有这些巧合中的任一个,他们不至于丧命,但我们又如何要求生活不出现巧合?我们如何能预知生命中出现的种种挑战和打击,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永远无法从事后判断行为的正确性,唯有在事情发生时进行判断,如有制胜把握,为了尊严,为了家人 ,就要敢冒风险努力的活下去:我命由我不由天。暗地里,我希望自己永远保有这样的勇气,不要有一天,活成一个又老又聪明的家伙,坐在酒吧一角虚度时日。
片子整体上剧情生动,为了叙事完整还增加了海岸警卫队这一条副线,队长和受伤队员的一幕也颇打动观众,无论是大吼着我不会丢下他们的救援船长,还是直升机队长二次纵身跳下海去营救队员,以及上船后大喊还有一个,都让我们热泪盈眶,扪心自问,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们能作出这种英雄式的举动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官位或者生命要紧,这又是一个英雄和狗熊的问题,如若你选择成为狗熊,那是你的权利,但千万不要做了狗熊,还大言不惭的去嘲笑英雄,因为你缺乏的是勇气,需要的是安全感,而英雄缺乏的就是怯懦,需要的正是挑战。
感情丰沛和细节处理完美是观影后另一个感受,主角克努尼的实力无需多言,演活了一个技术高超、自尊心极强的船长,每一个配角和龙套也栩栩如生:巴格斯的胖女友,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眼神把内心戏传达准确;墨菲的儿子 和老婆真的长得很像,小演员和父亲互动也尽显父子情深;巴比的女友表演有足够爆发力,当她崩溃的时候冲向船主大吼的时候,把船员家属的情感演绎得栩栩如生,船主的回答也非常棒:这就是这一行的游戏规则,道尽人生苦乐。就连那个副线里的帆船船主,也是由肖生克的救赎里的典狱长,老戏骨鲍勃担任,制作之精良可见一斑。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在这之后也拍了像”海神号“这样大卖的作品,但在我看来,从情感细腻程度以及传达的普世意义上,完美风暴可以说是他至今为止最好的代表作,希望彼德森老而弥坚,能拍出超越的作品。
最后,以此文鼓励自己,就算是做倒霉蛋,也要做自己的英雄,知道吗?你是一船之长。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妙的景象吗?
电影的一开头就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因此从一开始我的心就一直是悬着的。故事很简单,说的是一条渔船在打鱼的时候遇到了风暴,最后被风暴吞没的事情。真实还原这样的灾难场面一向是好莱坞的强项,可惜我在家里看碟设备简陋,这片子如果在电影院看应该有更强烈的震撼效果。
其实我喜欢的是影片展现的一种人生态度。大多数人的生命结束可以用一个平淡的句号来表示,也有的人可以用省略号,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用惊叹号来结束。乔治克鲁尼演的就是这类极少数的人,这条渔船的船长,一个视大海为自己的家的人。喜欢里面船长对于航海捕鱼这件事儿的描述,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职业,想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一个能背下来航海图的资深船长当然比谁都明白他将要面临的危险是什么,但是他还是享受其中。生命原本就是一场赌博,没有什么所谓英雄主义情结,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尽人事,听天命,足矣。
很喜欢电影里面的一些镜头,例如渔船在蓝天碧海里面行使,例如船员们把捕获的大鱼用冰块封在船舱里面,例如船长在惊涛骇浪里面驾驶船只乘风破浪,大呼过瘾。
特别是影片结尾的处理,全镇所有的人都在教堂里面缅怀六个失踪的船员,而背景声音依然是在惊涛骇浪里与灾难搏斗的船员的对话,不是互相埋怨,而是互相鼓励安慰,愿赌服输。哪怕这个赌注是生命。这种处理,让人觉得,他们始终是活着。
这句话出自于《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曾被誉为美国版的《生命的留言》。书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学生问老师:“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老师平静而又有力地回答道:“与生活讲和!”
与生活讲和!简单的几个字道出了人生最高的智慧。
当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最不愿面对的最终还是出现在面前。如果得到的注定意味着失去,如果竭力争取的注定要化作幻灭,那为何还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一次又一次的对极限的挑战,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是天意弄人,越是想要得到,偏偏不能得到,满怀希望,却总是迎来失望;是愿赌服输,越是害怕失去的,却偏偏拿来当作赌注,以致于一败涂地,不可挽回。太多的磨难,太多的忍受,总是期待着新的开始,没想到早早的迎来了结束……
当不得不与死神面对面的时候,他们在想些什么,是懊?是怨?还是与生活讲和?无论是生活有负于我,还是我负了生活……
其实,死亡正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总是竭力做到要高于自然,然而,死亡毕竟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人最终也还是要归于自然。既然,死亡是一种自然,那么,当人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既然,人们面对死亡都可以显得如此平静,那么,人生中还有什么再困难的事情而不能去应付。我想,这正是影片中比利船长和水手鲍比的这种能与生活讲和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不会再有对生活的屈服,也不会有失败者,只有生活的强者。
和《世界末日》、《后天》等灾难片不同,这不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的影片,影片的结尾也不是标志性的男女主角的拥吻。相反的,片中的几名船员最终没能战胜风暴而全部葬身大海,最后留给他们的家人无尽的伤感。这样反而增加了这部影片的人文色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即使像片中这样出色的船长Tyne,在巨大的风暴面前也是无能为力。我们在太多的英雄故事中滋长了“人定胜天”的骄傲,实际上,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根本就是沧海之一粟。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情。《完美风暴》中的感情不像泰坦尼克中杰克和罗斯的爱情那样雍荣华贵,而是显得非常质朴,因此也更有张力。比如我就深深地被Tyne和Melissa那段对话震撼了,Tyne淡淡的讲出了自己的对大海,对捕鱼的热爱。这份爱让人由衷的羡慕和赞叹。难怪他在面对大海的挑战时显得那样无畏,在和渔船一起沉入水底时脸上甚至露出了微笑。这让我想起了《The big blue》中那个潜水爱好者,最终葬身于他最热爱也带给他最多挑战的大海,也算是个完美的结局了。在这一刻,他们甚至是幸福的。也许这才是完美风暴这个片名的的由来吧。当我们觉得工作不如意的时候,真的是应该想想我们是不是像他们那样热爱自己的工作?
一个同学曾经和我说他很羡慕信教的人。设想如果你正在面临诸如坠机,地球末日等浩劫,如果你信教的话,在那一刻将不会有任何对死亡的恐惧,而在心里有一份超脱的平静。而爱情,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也就变成了一种信仰。当Bobby挣扎着浮出水面,面对着眼前即将毁灭他的大浪诉说着对Christina的爱时,我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平静和超然。
或许完美风暴这种商业片永远也得不到非常高的评价,但如果我们能在风暴之外得到一些体会,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