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一直把视角放在ryan(the nine,god)身上,结果最后我们发现,其实创造世界的是Melissa(the seven,human) Melissa醒来的时候,从女儿的对话中我们也许能窥得全剧背后的真实--Ryan是Melissa的至爱,若干年前的男友,他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了她,这成为Melissa永远的心结.虽然后来结了婚,女儿都几岁了,这时的她依然在想象中和Ryan有断不了的纠缠,剧中的所有世界都是她创造的,她不断给Ryan创造不同的情景与她相处,又创造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让他面临最后的选择,期望Ryan可以最终选择他.正是由于她的自我觉醒(片中以Ryan的觉醒来表现,其实是她的觉醒),最后一次Ryan最终选择了她,她也因为觉醒而让Ryan离去... 剧中的三个part设置的颇有意味: -----------------part1--------------- Melissa是Ryan的影迷,负责把保释期的电视剧演员Ryan关在一间公寓里.这种角色设定一方面体现了她对男友的着迷,一方面体现了她潜意识中强烈的占有欲,然而这间公寓旁边却注定住着一个Hope,一个将引诱Ryan离开这座公寓的女人,最终我们看到,尽管她向Ryan坦诚了一切,Ryan却并不相信离开了她,值得注意的是,结尾Ryan的离开带有强烈的将信将疑,叛逆和冒险的成分,在迈出那道红线,世界支离破碎的瞬间,Ryan的表情--i don't mean it... 从part1我推测,melissa对男友也许占有欲和控制欲太强,导致了男友出于逆反,赌气般的"over the line"... -----------------part2--------------- Melissa成了小编剧Ryan剧中的女主角,这种角色设置的心理暗示再明显不过了,同样注定有个女人将抢掉她女主角的地位,不过这次不是Hope,但Hope仍然是诱导Ryan做出选择的重要人物(看来Melissa还真是讨厌这个女人),然而这次谁抢的却不是重点,重点是Ryan是被逼的(或者说是被骗的)--这体现了Melissa对男友的期望--但她仍然无法接受Ryan的这个选择,在酒吧不欢而散,从酒吧的对话里可以看出Melissa和男友很小就认识,男友很受欢迎也乐在其中,她是他的死党,以及没有约会时的约会对象,其后的发展很容易想像...真正进入恋人关系的Melissa却很自卑,没有安全感,这也解释了她强烈占有欲和控制欲的来由--她要把男友关在屋子里,怕别人抢走他. -----------------part3--------------- Melissa在这部分直接成了Ryan的妻子,part2编剧剧中的小女孩成了她的女儿(这也体现了她意识的逐渐觉醒,这个女孩正是她现实中的女儿,她已经离现实越来越近了),这次依然由Hope出演诱导Ryan遗弃她的角色,但这次Ryan完全符合了她心中的期望,回到了她身边,Ryan回归的过程却也是Melissa意识觉醒的过程,part1和part2的线索在Ryan喝下毒药之后在Ryan(其实是Melissa)脑中纠结,逐渐清晰,逐渐让Ryan(Melissa)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Ryan回到了Melissa身边,Melissa也最终对这份爱释然... 这部分的男友已经是她理想中的爱人,也正是这份爱才能让她释然.
Melissa在整个过程中,自我意识一直在挣扎,一直在寻找出路,试图摆脱忘却: part1中,一次是小女孩(她女儿)的出现,站在那里诡异的和Ryan打手势,结果Ryan并不懂她在说什么,还说"just go back to wherever you came from...";还有一次是Melissa本人对跪在地上找东西的Ryan突然说"allee-allee-all come free" part2中,小女儿的出现自不待言,更明显的是试片时的那位奇怪的观众,穿透暗室的玻璃盯着Ryan大吼"the show's not real.Why can't you see that!","you're trapped here...get out..."(这段话到底是对Melissa吼的还是对我们观众? 有点意思)还有颇具意味的"oblivio accebit" part3中,与Ryan的夫妻关系,完满的救赎式团圆结局,小女儿,串联part1,2的摄影机,Ryan游戏创造者的职业解读,Hope给Ryan喝下毒药,点拨唤起了穿插于各部分觉醒的元素(这部分的闪回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还有很多我上面没有提到的细节和元素,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最终这些唤醒了Ryan(Melissa),当然,醒来需要有个过程,这个时候一切还未完满,经过一番挣扎,团圆之后的爱之告别,让Melissa彻底解开了心结.
哦,对了,还有part1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段歌,"Is that all there is",很诡异的突然唱起来,中间hope还站在一墙壁的古旧铁饰物前面,随手拿下一件说:"如果这就是她的感觉,为什么不结束这一切呢,我不急于看到最后的失望...最后一刻来临的时候,我呼出最后一口气,对自己说..is that all there is..."这段话和歌曲当时觉得特别奇怪,然后回头一看却发现这里已经说的极为清晰了,虽然这里唱腔是用了怀疑的语调,然而part3的告别一幕,却得到了应验,她在告别时对他说:"if that's all there is,that's enough."
在爱的时候,人们总是贪心的,有爱,但似乎还不够(疑问语调的is that all there is?),然而走过那段爱之后,想起这份逝去的感情,有爱,那就足够了吧.
看完结局以后,就一个感觉,模拟人生不能上瘾啊!上瘾以后毁三观啊
!这个电影根本就是在描写一个关于模拟人生的延伸故事啊!不要劝我说不是,最后结局时模拟人生人物头顶上那个多面体都出现了啊摔!
(个人观点,前两段其实没有什么深度的意义,和主题没有太大关系,只是为了制造悬念。第三段才是主菜。)
电影开始25分钟内我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啊!联想到瑞安雷诺兹的【纸人】我更是没勇气看下去啊!我怕再多看几十分钟还是云里雾里看不到这神经质到底在干嘛啊!还好熬过25分钟终于出现悬念了啊!然后劲爆的就来了,男主竟然是整个世界的设计者啊!然后他因为好奇心直接毁了自己设计的世界的规则啊!(虽然当时我不懂)
然后更劲爆的来了!我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呢电影就直接变成时下最流行的真人秀了啊!真人秀就真人秀吧,我以为是编剧写剧本上瘾了就忘了自己是谁了。诶演着演着我就觉得不对啊,这个编剧是弯的吧==不过这不是重点!回想一下,上一部分的细节都有在这一部分展示出来,就像解释疑点一样。如果按照片中这个顺序,第二部分应该是因第一部分应该是果啊!(如果我没有把这个因果逻辑表述清楚,容许我举个例:你在看悬疑片时一般先看到都是结果,然后人家才会给你解释原因,也就是说,出现在后面的,负责解释这个疑团的,才是因。而疑团是果。也就是说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中众多细节的因。)结果男主角在失去女主角的时候,又特么破坏了自己的规则啊!作为一个演员他就这么出戏了啊!第二部分最后又解释,你就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啊!这下我就彻底傻了!他这第二部分的结局就是在用第一部分解释第二部分的啊!这下第一部分变成因第二部分变成果了啊!当然出现这个矛盾很大可能是我思维固化了,也可能是剧情故意将将部分设置矛盾。
但是这时候第三部分又来了啊!这次这个变成第二部分里的那个真人秀剧情了啊!这下真爽了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世界哪个是延伸出来的了!不过这下我也懂得了,这些世界不是因果的线的时间关系,而是里外的关系啊!或者算不上是里外的关系,只是将某些元素拿来重塑了一个世界,或者说是,在整体规则的基础上,又创作重塑了一个版本。哈哈知道结局的我们可以这么说,你模拟人生的这个家庭玩腻了,直接退出游戏重新选了一个家庭开始了。这也不是重点!回到我还不知道结局的时候。因为没电池男女主角被困在峡谷里了,电话打不通,车启动不了。男主角说,我跑去那里求救吧!我去虽然你有这么多肌肉而且身材这么好另外看起来是运动能手但是跑去求救真心不是一个好方法吧==!还是米国人困在峡谷里都是跑到公路上求救的==!不过,鉴于电影中的这个情况的确只能这样了……然后男主又遇到那个9,女二号。他向女二号求救女二号直接拒绝了!我去您要是来干涉他的干嘛第一次要拒绝他啊!==你的目的不就是接触到他改变他嘛!难以理解这个细节是怎么设定的。这时候不能说话的女儿突然说话了啊!我以为这女二号要害这男二号呢……结果==真的很劲爆啊!原来男主角玩自己的游戏上瘾了,就沉浸在自己的游戏里,和自己深爱的女人,玩了很多版本的故事,试了很多不同的家庭。最后其他游戏的设计者终于来唤醒他了,可惜权限都比他低,所以救他花了点时间。
【然后女二说你不能完全离开,你下周还要来设计松果……然后我就笑了……笑点低救命……又回想到女主说考拉是8级因为他们会心灵感应而且还能控制天气的时候我又笑了啊!这位电玩设计师到底是有多萌!你到底怎么设定这个世界观的啊这样真的大丈夫?!!】
总之最后男主离开,女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就是说女主最后完全变成了npc了好吗!!幸福个什么啊摔!玩家都离开了,npc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啊!
所以说虚拟人生不能上瘾啊!上瘾毁三观啊!劝还在玩模拟人生的童鞋们,试着全灭npc才是王道啊!不要把自己玩进去了啊!
我们都可以说自己是"9"。因为某种程度上说,世界可以说是我们意识创造出来的幻觉。在我们意识感知以外的部分,世界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但它对于我们没有意义,不造成影响,所以讨论意识以外的世界是无意义的,因而其不存在。很拗口?OK,去看看《时间简史》这本书。:)
还是回到电影,上帝Ryan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体验人生,等于是程序狂人在自己做的游戏里玩RPG。拍电影的怕观众看不懂,特意在第三节里指明了这个比喻。本来上帝他老先生这4千年里都玩得不亦乐呼,但最后情况开始失控了。首先,Ryan不时遇见不同维度里的自己。在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自己的其他角色,在房子里转身时甚至撞见一个。更要命的是,有两个""7"级别的低等级智慧体,Melissa和小女孩,居然识破了上帝的身份,而上帝自己还浑然不知。乖乖,这简直等于是在自己做的游戏里被NPC玩弄了一把,匪议所思!这有点象人工智能里面进化得过快的机器人。
上帝Ryan是个有毒瘾的,沉迷于幻觉的坏孩子。Hope作为另外一个"9",Ryan在“神”的维度里的伙伴,进入到Ryan的幻觉世界来拯救他。meanwhile,上帝Ryan的自我意识也在苏醒。发现自己不对劲,撞见自己另外的身份都是其表现。但Ryan问题在于,他已经爱上了自己创造出的人类,无法自拔了。Melissa就是全体人类的抽象代表。Hope反复强调Melissa即问题所在,让Ryan放弃Melissa,其实就是隐喻着让其放弃人类,进而整个世界。
而Melissa,人类的代表,则一直在努力地使Ryan停留在这个世界。Melissa的一句话,“人们整日对上帝祈祷,只要求其不被遗忘”。被上帝遗忘意味着什么?消失。Melissa的努力不是为了男女之爱,而是作为意识体最原始的意志,存在。
Ryan最后的离开是另外一个隐喻。上帝走了,已经离开我们了。我没有用“上帝死了”,但其实是一回事。上帝在离开游戏前启用了“委托”模式,让你们这些NPC自己和自己玩去吧!上帝不玩了。出于相处多年的感情,上帝走之前没有Power off。以后世界会怎样?Who know?
我之所以给5科星,因为这部电影让人思考。思考是愉快的,过了一把当"9"的瘾,也算是YY了一次,感觉不错。
最后提一点,影片里很有深度的一个表述。Ryan是用意识创造我们世界的"神",也就是我们说的造物主,我们这个世界的遵循的物理法则,比如万有引力,其实都是其意识创造的世界规则。够大了吧!但Ryan不过是高级的意识体而已!9,不是10。10才是终极的法则,用中国话说,是“道”!这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对世界解读。
那么哪部电影最悬呢?好吧,你一定要去看看《九度空间》。
如果《八部半》是那种一开始就让人很清楚地意识到绝望的“悬”,那《九度空间》则会让你很畅快的看完,觉得每一部分的理解也都没什么问题了,却怎么也无法清晰地整理出作者完整的意图。
如果你钟爱大卫·林奇、大卫·芬奇、斯坦利·库布里克这帮子以捉弄观众思维为乐的导演,那么《九度空间》绝对符合你那适合烈性朗姆酒的胃口和猎奇心,让你在思维魔方的求解过程中不亦乐乎。
空间维度的学说有很多,一说来自于超自然科学,划分十个层,每一次都有一次递进。
第一度空间是:点; 第二度空间是:线; 第三度空间是:面; 第四度空间是:体; 第五度空间是动态的空间叫:速度; 第六度空间因动产生磨擦而生:温度; 第七度空间因温度产生热至爆炸而生:电; 第八度空间因电而产生:声光; 第九度空间因声光而产生:波动磁场; 第十度空间则属于:心灵 ,也是最高层次的空间。
《九度空间》取材于宗教中的维度观点,目前关于这一点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出解释,影片中曾提到:人类是属于第七度空间的生物;而八度空间属于可以掌管气候的考拉;九度空间是介于上帝和人类之间的天使,他们在性质上最接近上帝,却在行为上最接近于人,可以称作被上帝遗弃了的天使;最上层的适度空间当然属于全知全能并且十全十美的上帝。
片中的主人公是个来自于九度空间的天使,在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几万年中忘记了自身的身份而甘作凡人。Looking for 9.不知何时他的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提示,什么是9,为什么要寻求9?三段不同人生所产生的分身让主人公一步步地走上了找寻身份的历程。
为什么是Looking for 9?我问了一个在海外学影视的朋友。他说9代表G,一般指组织。Looking for 9可以理解成“找组织”。Looking for 9当然可以理解成:寻找九度空间,而另一层含义也暗示着:找寻自己的组织。
其实,说到这里一直都是在陈列影片中所描述的事实,而尽量避免去解释其中的寓意。关于这部影片的评论绝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也尚未有一种权威的解释。不过,关于回归的说法我个人比较认可。
7和9的关系非常微妙。
一、7度空间与9度空间的区别在于,9度空间可以创造历史和生活,而7度空间的人类只能存在于被创造出的世界中继续生活或者等待毁灭。
二、7和9的区别其实并不绝对,当大天使忘记了自己属于9时,他俨然是个再普通不过的7度空间者,那么是否还有更多迷失在七度空间中的迷失者,忘记了自己其实是9呢?
三、7和9又是可以进行的选择。选择做7还是9,主人公和我们都在这一程的迷茫中需要做出选择,回归9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不足以作为依据。
另外,《九度空间》在立意上与日本动画大师Ryutaro Nakamura的著名意识流动画《Lain》颇有一些相似之处,讨论了意识与存在、虚拟科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如果看过后者对于本片的理解相信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从影片中去寻找自己的9,不妨去看看你所找到的9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这部电影同时还让我感到很意外,在好莱坞这样一个经常是为了票房拼命却拍出大把烂片的地方,竟然在会把一部影片拍的这么曲折费解,这部影片的定位究竟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这对我也成了一个迷。也许就像影片中两个主角在谈论里面的电视剧的对白:“他们真的以为人们会看不懂?”、“笨蛋可能会看不懂。”,说不定我就是这样的笨蛋,还在这里大惊小怪。不管如何,我喜欢这部电影。
在Part 1中开始布出迷局,主角Ryan的身份之迷。从开始出现各种令人迷惑怪异迹象,到Ryan怀疑自己的身份,到最后Ryan跨过那条界线,看着Melissa无奈与绝望的表情,接着Melissa和整个世界在他面前瓦解消失,影片霍然进入Part 2,迷局没有解开。
在Part 2中,演员还是原来的,讲叙的却是另一个不同的故事,好像是发生在Part 1 之前,有点像前传,但它并不承前启后,所以Part 2的剧情几乎可以用冗长来形容。但是在这么长的剧情中,在Part 2结束时,告知主角的身份是什么,用的却是Part 1的情节中没有说完的对话,这看起来多少有些不寻常,但是优秀的影片无论看起来多么不合理安排,都有它深意所在的。
“你是一个巨大的,几乎是无限的力量的多维存在,这个是你所在的肉体。”
……
“如果上帝是十,一个终极,你更像一个九,人类是七。”
“你即兴的创造了这个世界,并且决定留下来,看看它会变成怎么样。你可以光用一个想法就毁灭掉这个世界。”
影片借Part 1的情节中没有说完的对话,宣告捉迷藏到此结束,但是迷底仍然没有揭晓。
原来主角是一个比上帝低“一”的“九”,而这个星球,和作为“七”的人类,就是他所创造的,影片就是作为造物主的“九”进入自己创造的作为“七”的人类的世界所发生的事。“九”进入了他自己造作的世界并且参与了“七”的游戏,是为了“看看它会变成怎么样?”,这个世界会变成怎么样呢?最终他将如何对待他创造的这个世界?
Part 3还是同样的演员不同的故事,更诡异的是,它演的是影片中的电视剧的剧情(呵呵,说起来有点混乱),在这一部分中,真相进一步解开。
“你觉得你像人类吗?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你不是。”
“你是个瘾君子,G。”
“事实上,这个星球和这些人,他们就是你磕的药。”
“开始你只是偶尔进入,看看穴居人们过得怎样,移动一下一两个大陆。但后来你越来越着迷了。你开始自己扮演一些角色。……很快你就每时每刻都在玩了。”
“你消失了4000年,……我们需要你回去。”
另一个“九”Sierra交代出所有的前因后果,真相大白!但这并不是最震撼的。
在影片的结局,主角“九”就要离开他所创造的人类世界,回归本源。
“九”对与女主角的对白:
“我想我更担心人类本身,你们总是自相残杀。”
“正确来说,这经常是以你的名字,而且我们在这方面越来越熟练了”
轻描淡写的两句话,道出了人类世界的本质,纵观历史,人类的世界战争的时代多于和平的时代,人类世界能发展到目前这样的阶段,堪称奇迹。不单自相残杀,即便没有自相残杀,人类在利益面前,互相欺诈,你奸我狡,出尔反尔。甚至任何人干再坏的事,统统都有自己完美的理由。
在Part 2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正是那种利益至上,其他统统排后的人性:
Gavin是目前最杰出的编剧,电视台的高层决定播出Gavin为他的女性朋友Melissa所编的一部电视剧,但是观众似乎并不太喜由Melissa扮演的主角,所以电视台逼使Gavin把Melissa换成另一个演员,Gavin和Melissa因此反目。当整部剧拍完并准备播出时,高层又因为另一个编剧的创作的剧试播的评分高于Gavin的剧,而撒掉Gavin的剧。Gavin牺牲他和Melissa的友谊并没有得到回报。
可以看出Gavin的剧能否被播出,直接受控于电视台高层的决定,而电视台高层的决定直接受控于观众,观众似乎操有无上的生杀大权,其意愿直接影响了电视台高层的决定,间接影响了Gavin的剧和所涉及的人的命运。但是从另一角度上来说,观众其实只是被电视台用电视剧操纵着用来赚广告商的钱的工具,其对电视台一方的影响力只不过是类似于鱼能决定钓鱼者使用何种诱饵的反作用力,但不管如何,这也算是一种反制约。
人类世界中既互利互惠,又互相制约互相操纵的社会关系,在Part 2中被讲述的如此清楚。其实,这种关系也正反映了现代商业社会。可见我们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本身并不完美,各种丑恶的东西也就在所难免了。这要怪造物主没有设计好,还是要怪人类把自己的社会搞成这样?
更根本些,我们这样的世界,如果真的是造物主所创造,造物主还会要这个世界吗?他会不会选择毁灭这个世界重新来过?
如果影片在“九”离去,世界瓦解为虚无的时候就结束掉,我会更喜欢这部片,但这部电影的创作者最后还是执意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愿望,世界终究会变得越来越好,无论是造物主来为我们修补好的,还是我们人类有一天能自我醒悟,再也不用造物主为我们人类担心。所以主角“九”表示他并不想与以前的八十九个版本一样,采用“最坏方案”,即毁灭掉这个世界重新来过。同时影片最后借那个小女孩子的话说“他不会再回来了,但不会有事的。他把一切都整理好了。”
我们的世界,真的能这样吗?
Melissa醒来的时候,从女儿的对话中我们也许能窥得全剧背后的真实--Ryan是Melissa的至爱,若干年前的男友,他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了她,这成为Melissa永远的心结.虽然后来结了婚,女儿都几岁了,这时的她依然在想象中和Ryan有断不了的纠缠,剧中的所有世界都是她创造的,她不断给Ryan创造不同的情景与她相处,又创造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让他面临最后的选择,期望Ryan可以最终选择他.正是由于她的自我觉醒(片中以Ryan的觉醒来表现,其实是她的觉醒),最后一次Ryan最终选择了她,她也因为觉醒而让Ryan离去...
剧中的三个part设置的颇有意味:
-----------------part1---------------
Melissa是Ryan的影迷,负责把保释期的电视剧演员Ryan关在一间公寓里.这种角色设定一方面体现了她对男友的着迷,一方面体现了她潜意识中强烈的占有欲,然而这间公寓旁边却注定住着一个Hope,一个将引诱Ryan离开这座公寓的女人,最终我们看到,尽管她向Ryan坦诚了一切,Ryan却并不相信离开了她,值得注意的是,结尾Ryan的离开带有强烈的将信将疑,叛逆和冒险的成分,在迈出那道红线,世界支离破碎的瞬间,Ryan的表情--i don't mean it...
从part1我推测,melissa对男友也许占有欲和控制欲太强,导致了男友出于逆反,赌气般的"over the line"...
-----------------part2---------------
Melissa成了小编剧Ryan剧中的女主角,这种角色设置的心理暗示再明显不过了,同样注定有个女人将抢掉她女主角的地位,不过这次不是Hope,但Hope仍然是诱导Ryan做出选择的重要人物(看来Melissa还真是讨厌这个女人),然而这次谁抢的却不是重点,重点是Ryan是被逼的(或者说是被骗的)--这体现了Melissa对男友的期望--但她仍然无法接受Ryan的这个选择,在酒吧不欢而散,从酒吧的对话里可以看出Melissa和男友很小就认识,男友很受欢迎也乐在其中,她是他的死党,以及没有约会时的约会对象,其后的发展很容易想像...真正进入恋人关系的Melissa却很自卑,没有安全感,这也解释了她强烈占有欲和控制欲的来由--她要把男友关在屋子里,怕别人抢走他.
-----------------part3---------------
Melissa在这部分直接成了Ryan的妻子,part2编剧剧中的小女孩成了她的女儿(这也体现了她意识的逐渐觉醒,这个女孩正是她现实中的女儿,她已经离现实越来越近了),这次依然由Hope出演诱导Ryan遗弃她的角色,但这次Ryan完全符合了她心中的期望,回到了她身边,Ryan回归的过程却也是Melissa意识觉醒的过程,part1和part2的线索在Ryan喝下毒药之后在Ryan(其实是Melissa)脑中纠结,逐渐清晰,逐渐让Ryan(Melissa)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Ryan回到了Melissa身边,Melissa也最终对这份爱释然...
这部分的男友已经是她理想中的爱人,也正是这份爱才能让她释然.
Melissa在整个过程中,自我意识一直在挣扎,一直在寻找出路,试图摆脱忘却:
part1中,一次是小女孩(她女儿)的出现,站在那里诡异的和Ryan打手势,结果Ryan并不懂她在说什么,还说"just go back to wherever you came from...";还有一次是Melissa本人对跪在地上找东西的Ryan突然说"allee-allee-all come free"
part2中,小女儿的出现自不待言,更明显的是试片时的那位奇怪的观众,穿透暗室的玻璃盯着Ryan大吼"the show's not real.Why can't you see that!","you're trapped here...get out..."(这段话到底是对Melissa吼的还是对我们观众? 有点意思)还有颇具意味的"oblivio accebit"
part3中,与Ryan的夫妻关系,完满的救赎式团圆结局,小女儿,串联part1,2的摄影机,Ryan游戏创造者的职业解读,Hope给Ryan喝下毒药,点拨唤起了穿插于各部分觉醒的元素(这部分的闪回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还有很多我上面没有提到的细节和元素,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最终这些唤醒了Ryan(Melissa),当然,醒来需要有个过程,这个时候一切还未完满,经过一番挣扎,团圆之后的爱之告别,让Melissa彻底解开了心结.
哦,对了,还有part1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段歌,"Is that all there is",很诡异的突然唱起来,中间hope还站在一墙壁的古旧铁饰物前面,随手拿下一件说:"如果这就是她的感觉,为什么不结束这一切呢,我不急于看到最后的失望...最后一刻来临的时候,我呼出最后一口气,对自己说..is that all there is..."这段话和歌曲当时觉得特别奇怪,然后回头一看却发现这里已经说的极为清晰了,虽然这里唱腔是用了怀疑的语调,然而part3的告别一幕,却得到了应验,她在告别时对他说:"if that's all there is,that's enough."
在爱的时候,人们总是贪心的,有爱,但似乎还不够(疑问语调的is that all there is?),然而走过那段爱之后,想起这份逝去的感情,有爱,那就足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