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Michael J. Fox 饰)才回到现实世界与女友团聚,布朗博士(Christopher Lloyd 饰)就心急火燎地把他们带到了30年后的未来世界,原来这一次是马丁未来的两个孩子因参与抢劫锒铛入狱,博士要携马丁一起阻止悲剧发生 周旋一番后,两个孩子被成功挽救,但三人回到现实世界后,却发现周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被贝夫(Thomas F. Wilson饰)所控制,马丁的父亲乔治惨死,母亲洛莲(Lea Thompson 饰)竟然成了贝夫的妻子! 这一切都是因为时光机器的秘密不慎被未来的老贝夫识破,他偷偷回去捣鬼,竟因此使得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握下!马丁与博士再次踏上时光穿梭的征途,希望将世界扳回正轨。
来到未来的片段仅仅一小段,但是起码它预测了液晶电视、网络视频、指纹机和DJmusic盛行的真实存在。至于处于2011年距离2015只有四年之遥的我们认为可悲也好可笑也好,这都是专属于80年代末的高科技构想。看到J,FOX的自动衣就顿时令我觉得熟悉,因为它几乎和小学四年级同班男生写的幻想作文描述的一模一样。果然Robert Zemeckis就是这么一个无比童真的大导演,没有太炫的东西却一样让观者惊喜。
当我已经完全相信接下来的时间都会在2015渡过时,意外却发生。才恍悟前面都是导演的小小炫技。于是他又从新构建了一种高科技逻辑。
我才想明白,管它什么怎么可能有两个我在同一个时空,才知道本来时空就有无数种组合,一个世界存在两个自我可以解释为每个时空都是大型公寓里的一个房间,碰见了自己只是因为闯进了别的房间看见了房间里的自己罢了,而每个人房间的存在只取决于每分每秒的决定罢了。
Robert Zemeckis一定知道对于观者来说,最乐于看到的无非是经典桥段的模仿、记忆深刻片段的再现,当然还有熟悉人物、对白的重出江湖。而这几点却利用时间利器自然而然的重现,抚慰了所有忠实观者的心。
要说bf1是让我稀里糊涂的高兴了一把,bf2便让我没那么稀里糊涂了。开始意识到其实J.FOX和博士只不过就是两个自找麻烦的倒霉蛋,报应是在所难免的。bf1里J.FOX自找麻烦的成果是不经意的改善了自己的家庭状况。而博士自找没趣的成果是让自己躲过了死劫。到了bf2,他两又自找没趣,博士的成果是回到了他最爱之西部时光,至于J.FOX就恐怕要到bf3才会揭晓了。
可以说bf2包含了许多经典桥段,例如像观众一样目睹过去的亲身经历,曾出现在某些电影中,比如《人生遥控器》。或者是一个细节觉得未来的关键,比如《罗拉快跑》。无非这都是bf2创造出来的新的经典回顾和铺垫方式。这种经典回顾的方式对于每部被人期待的续集都是最奏效的。而这种着力强调却与故事巧妙融合的铺垫方法也奏效的让人不至于忽略同时又自然连贯的让观众轻松找到答案。
回看这些老片显然有不当的逻辑和过于炫技的地方。不过对于80年代末,新思想刚刚萌发的年代我们又能说什么。也只因为这样的剧集,才造就了续集事业和缜密逻辑的发展。
布朗博士挪用恐怖分子钱研发出来时光机,马丁在逃命不小心启动了时光机回到1955年,遇到当时和自己同龄的母亲,马丁的母亲竟疯狂地迷恋起马丁,这一插曲将破坏历史上母亲与父亲的约会,他们若不能顺利恋爱那将不会有现在的马丁,于是马丁开始费尽心机撮合父母的相恋,最后在1955年的布朗博士帮助下回到1985。
回到未来2
布朗博士急匆匆把马丁带到2015年成功阻止了马丁儿子的偷窃行为,却不幸被小时候的恶霸比夫知道了时光的作用,他偷偷乘坐时光机将这个世纪的各大体育赛事年鉴交给1955年的小比夫,这一插曲彻底改变了历史,当马丁与博士回到1985发现已经不是原来的1985了,比夫变成全美最有钱的老板,恶贯满盈,还成了马丁的继父。 马丁和博士又将回到1955毁掉赛事年鉴让历史重回原来的轨迹。
回到未来3
在马丁与博士成功完成任务打算回到1985年时,一个闪电将博士一个人带回到1885年而马丁一个人留在了1955年。
马丁再次找到1955年的博士,他们意外发现博士在1885年惨死在无赖恩特枪下。马丁决定回到1885拯救博士。
博士在1885年对克莱拉一见钟情想留下来,但作为科学家的理性还是让他决定和马丁回到属于他们的年代。几经波折博士终于把马丁送回1985但自己却没有成功离开。
就在1985年的马丁无比思念博士时,博士乘坐又回来了!
即使是二十年前的穿越剧,里面却不乏很多有趣的桥段。
1.三部电影中时光机动力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说如何启动时光机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第一部中时光机的动力是博士挪用恐怖分子的钱买来的镭才有了后面博士与马丁被恐怖分子的追杀,在逃命中马丁误打误撞才启动了时光机。而在1955年,雷元素还未被发现,博士想到借用闪电的力量,而刚好在马丁带回来的传单上得知1955一道闪电的准确时间和地点。第三部更妙,搭载时光机的汽车油箱被撞破,1885年找不到汽油,博士竟决定劫一辆火车头来推动汽车前进,达到穿越的最低速度。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也赋予布朗博士这一角色以可靠,能力者的特点,让人感受到非凡的安全感,要是有这样的朋友,真的是什么都不怕了。而像时光机这样巧妙的桥段电影中还有很多很多。
2.马丁的人格魅力也是该片的一大看点。迈克尔•J•福克斯年轻时帅气的脸庞,放荡不羁的性格,过人的胆识,还有对朋友推心置腹的忠诚为影片加分不少,影片中的马丁,也许就是校园里那些耍酷扮帅却有正直善良的坏男孩吧。
3.人物的成长和观念的转变为影片升华不少。
第一个是马丁的父亲麦克弗莱,在马丁穿越前,麦克弗莱是个胆小懦弱,自我否定的loser,受尽到上司比夫的欺负。马丁穿越1955年时发现原来父亲从小就是这个样子,胆小懦弱自卑,小时候为比夫写作业将来为比夫做业务,约女生参加舞会还要按儿子教的话念。后来因为鼓起勇气,颤抖着给了正在欺负马丁母亲的比夫一拳,让马丁的母亲重新喜欢上自己,麦克弗莱性格也开始转变,马丁回到1985年后发现父亲变成一位风度翩翩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而比夫却沦为他们家擦车的佣人。性格决定命运,而转变就是从一些小小的勇敢的突破开始的。
第二个是博士,一开始他对于时空的秩序有着极为固执,保守的态度,在第一部中,马丁要透露给他未来遇难的情况,但他却坚持不听,还撕毁马丁写给他关于未来的信;第二部来到2015博士非常恐惧马丁和太多的人接触,将把体育年鉴带回现代视为灾难;第三部博士在1885年给马丁留言后悔制造出时光机,还要马丁回到1985后把时光机毁掉,尊重时空秩序。。。。但一系列把历史向美好改变的事实逐渐修正博士的信念,因为1955年的博士知道1985将被恐怖分子射击中枪,博士那晚便穿上防弹衣躲过一劫;第二部中阻止马丁的儿子盗窃,被抓的罪犯便变成是罪有应得,恶贯满盈的比夫的孙子;自己也因马丁的穿越而避免在1885年被无赖所害,而自己拯救了克莱拉也改变了克莱拉坠崖的历史。种种的经历让博士拥有更加弹性可塑的时空历史观,虽然他仍会极力反对利用时光机发财赚钱的投机行为,但却认为未来是可以改变的,这也引出影片的最高主旨:每个人的未来并不是注定的,而是与现在息息相关,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改善命运,未来是可以创造的。
第三个是马丁,他是真正通过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命运的代表,三部都有同样的细节,马丁一听到被人说他是胆小鬼,便无法克制内心的愤怒,要上去和人一较高低,因为这份好强第三部他答应了和无赖的决斗,决斗单天大街上无赖又响起胆小鬼这句话,就在他快要忍不住时,1955年拍下的照片中墓碑上马丁的名字开始显现,这种先知终于让马丁懂得化解这种挑衅的智慧,“他就是个王八蛋,我管别人怎么说我呢?”,从而成功躲过一劫,而这份性格的转变也避免了他回到1985年后一场本应发生的飙车车祸,改变了自己下半生残废的命运。
要是第一部中能多些第二部马丁与博士穿越到同一时空的铺垫那就更完美了,可能当时拍第一部时还没有想到要拍后两部吧。第一次写豆瓣影评,给个赞鼓励一下呗
作为三部曲的第二部,这部片子里许多情节(比如经典的滑板追车、敲头的“hello”桥段)也使用了“再演绎”的方式(就是具有相关性的人物用不相同的或是似曾相识的方式再演绎第一部中出现的经典桥段或是细节,来增加一种系列的连贯感。这种方式应该有专有的术语吧,但是电影理论方面的知识我不懂,所以只能自造词了,请原谅),而在同一个时空段出现三个自己,并且产生互动的奇妙感觉也令影片增色不少,更难能可贵的是全片依旧充斥着明亮的色彩与幽默的桥段从而让人有种轻松的感觉(即便是地狱版的1985年,画面也有一种黑色的童话感),甚至于当有些场景出现时,心里有种蒂姆·波顿的感觉……
“回到未来”的概念也在这一部中加强……主人公最后关头遇到了麻烦没能顺利的回到未来,而教授更是惨遭雷劈直接到了还处于西部时代的1885年,于是作为终结篇的第三部义不容辞地担上了让两位主角最终回到未来(相对于过去的未来,其实是现在)的责任。话说回来,第二部最后放了第三部的前瞻,这两部片子应该是同时拍摄的了,也就是类似于加勒比海盗2、3的那种拍摄模式。
生活在1985年的马丁和博士是好朋友,博士发明了时间机器,在实验中不幸遇难,而马丁却意外的到了1955年。在那里原本该喜欢上父亲的母亲却喜欢上了自己。马丁经历种种困难后使父母回到正确的轨道。接着回到了父亲性格改变了的1985年。博士又得知2015年马丁的儿子将有不幸,两人去了未来,他们拯救了马丁的儿子,但是大坏蛋里夫带者2015年的出版的过去的体育年鉴大全,偷偷的用时间机器送给了1955年的自己。里夫于是白赌百中,在1985年成了富豪,马丁回到1985年才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他们回到1955年阻止那本体育年鉴被坏蛋得到,他们成功了,可是博士阴差阳错的去了1885年,马丁随后也去了,因为博士有危险。在那里博士得到了爱情,马丁最后回到1985年,他的未来还要他自己去创造。 未来还要自己去创造,这是全片的主旨!!
能在1985年就以如此小成本,利用很少的特技镜头,拍出如此电影,不简单。背景音乐也功不可没 ,太棒了。
影片的逻辑错误在于,大坏蛋里夫去了1955年,改变了后来,那他回来是就应该回到不同的2015年,而不是旧的那个2015年。另外几处也有疑问,马丁从1955年回到1985年,因为父亲改变,这应该是另一个时空世界,应该有另一个马丁,一个本来就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马丁。从2015年回到1985年时也是一样。亦可能这不是个逻辑错误,理解角度不同而已。
《回到未来》三部曲主题是老套的时光旅行,一个怪博士发明了一个时间机器,男主人公麦地坐着它回到未来或过去改变历史。
第一部拍摄于1985年,在这一部里麦地意外地回到了1955年,无意中破坏了父母的邂逅,如果不及时挽救这个错误,30年后的麦地及其兄弟姐妹都将消失。整部影片就是麦地怎样精心的安排让当时年轻的父母相遇然后相爱成为恋人。后来麦地借助30年前的怪博士回到了1985年。在电影最后怪博士来找麦地回到2015年去拯救麦地的子女为第二部埋下了伏笔。第一部的电影特技不多,但是人物精彩的表演以及诙谐轻松的情节丝毫没让人觉得枯燥,而且整部影片的逻辑性很强,影片中很多细节都一直贯穿于三部影片中。
第二部拍摄于1989年,在这一部里麦地回到2015年成功的拯救了自己的子女免受牢狱之灾,回到1985年时发现一切都已改变,居住地充斥着暴力与混乱,麦地的父亲已被人谋杀,母亲嫁为人妇,这一切起源于一本可以改变人物命运的书落到了坏小子毕夫手里。麦地又回到过去成功的制止了事件的发生,第二部增加了很多电影特技和惊险场面,2015年的飞行滑板追逐,1985年的隧道里汽车和飞行滑板的比拼,还有很多对2015年生活场景的设想都搬到了屏幕上,很有趣的一部影片,影片结尾怪博士回到了1885年又为第三部影片埋下了伏笔。
第三部影片拍摄于1990年,这部影片中麦地为拯救怪博士回到了美国西部牛仔时代,壮观的印第安人马队在西部平原奔驰的场面,追逐火车的惊险场面都是影片的亮点,当然西部牛仔的生活场面再现也是影片的卖点。第三部中穿插了怪博士的浪漫爱情,增加了影片的感情色彩,影片最后怪博士全家乘坐时间旅行火车出现,揭示了未来是不确定的,要靠我们自己创造未来的电影主题。
三部影片在情节上很连贯,特技一部比一部棒,不过看的时候一定要三部连着看,看完后我就一个感觉——赞叹,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拍出这么好的科幻电影,科幻、浪漫、幽默、惊险、动作的完美结合,比现在很多特技眼花缭乱,人物僵硬麻木,一味强调惊悚恐慌的科幻影片强多了,让我回忆起了看《外星人E.T》时温馨感动的心情。不过再想想,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八十年代,环境污染没现在严重,人与人之间关系也没这么冷漠,科技正是欣欣向荣的发展着,人们有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现在这个年代,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克隆技术,器官移植,高科技犯罪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不善用科技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哥斯拉》,《狂莽之灾》等等反映了生物变异带来的恐慌和大灾难,《透明人》反映了人性在没有约束时的丑恶,也许把这些东西搬上屏幕,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更能警示世人吧,当然也是为了满足现代人在繁忙的生活中追求惊险刺激的需求吧,电影毕竟也是商业化的,不是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