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科幻片  »  500年后

500年后  五百年后,未来世界,500年后 THX 1138

119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罗伯特·杜瓦尔唐纳德·普利森斯唐佩德罗·科利

类型:剧情科幻悬疑惊悚导演:乔治·卢卡斯 状态:正片 年份:1971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1299209热度:0 ℃ 时间:2024-06-11 17:44:48

简介:详情  未来的地下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基地,在这里,到处是冰冷的监视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全被剃光了头,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工作编号,每天从事繁重的劳动——集体劳动。主人公——代号THX1138(罗伯特•杜瓦尔 Robert D...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未来的地下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基地,在这里,到处是冰冷的监视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全被剃光了头,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工作编号,每天从事繁重的劳动——集体劳动。主人公——代号THX1138(罗伯特•杜瓦尔 Robert Duvall 饰),就是这里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一员,他在女性室友的启发下,停止服用了每天发给的药物。于是,他僵化的思想开始复苏,开始对他的女性室友产生了一种特殊感觉。当两人发生关系并被判处强奸罪时,思想彻底醒悟到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路
  • 头像
    王小陽
        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控制之下,我们从小便被教导着服从控制,我觉得“局限性”这个词很妙,它为人们不能够想清楚问题做出了诠释。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人类的大脑是否存在着某种局限性,是人类根本不能够认识得高出某一个层次?就像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动物根本没有主观能动性一样?我相信布鲁诺时代的教皇研究不出“日心说”。那么人类的大脑是否也有某种意识的局限性呢?

        说正题,这部电影讲述了在公元25世纪的某个集权主义国家,一名叫THX-1138的工人在室友的启发下放弃服用政府下发的“镇静剂”,开始不受集权思想的控制。他与另两人一同,打算逃出Super structure(不是哲学里的“上层建筑”),但最终只有THX-1138一人,享受到了夕阳的魅力。
        在这个Super structure里,人们的各种行为都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政府的监视之下,法律极其森严,人们会因为没有服药而受到刑罚,没有自由……
        THX-138停止服药后,在SEN和生化人的帮助下,来到了城市的边缘,在与进行了速度的斗争后,警察终因行动超出预算而放弃追捕,THX-1138获得了自由。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首先是服用“镇静剂”,其实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还有那个与你谈心的画像,就像是“耶稣”、像“佛祖”或者“天皇”一样的精神领袖、精神支柱。让你在精神上无条件的服从。在电影中,无论是电视的哪一个频道,节目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鞭笞也好,“科学”也好,都是让你服从控制。这好像就建立了一种像上面我所说的意识的“局限性”一样的屏障,你无法超越,那么你就要服从,从而达到统治者的目的。
        还有缓和矛盾的手法,警察要逮捕你的时候都是对你说:“我们是来帮助你的,不会伤害你。”可以说,这是文明的体现,毕竟是五百年后嘛,野蛮现象了,而自由却以一种文明的方式被剥夺。

        我知道,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永恒存在——不论以什么样的手段来缓和,于是被统治阶级就要抗争,统治阶级就要防治,于是就回到了开始谈的意识形态的束缚。
  • 头像
    小哒1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有几点要说明:

    1、 这部电影是乔治.卢卡斯导演的处女作,拍摄于1971年,所以距今已经40年,画面质量不理想,甚至极致的白画面也没有太多美感可言,要看的同学请自行斟酌。

    2、 这部电影不是商业电影,没有大场面,没有太详细的情节交代,我本人看这部电影前20分钟是一忍再忍想换张碟,但是半个小时候以后才一点有情节的起伏,拿来KILLTIME的同学请自行斟酌。

    3、 这是一部严肃电影,喜欢看港台搞笑片、美国场面大片、印度歌舞片、小清新文艺片的同学请绕道自动忽略与斟酌。

    4、 喜欢《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及反乌托邦题材电影的,与喜欢未来社会构成与思考题材的同学,这部电影你必须看的。

    基本情节: 未来的地下世界,是一个生产基地,在这里,到处是冰冷的监视器和一律被剃光头发的人,或者是克隆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靠上层统治者发给他们的镇静剂和精神控制药物维持稳定的情绪,人们没有性别之分,没有名字,没有喜怒哀乐,只有一个工作编号,每天从事繁重而高度紧张的集体劳动。主人公——代号THX1138,就是这里数以百万计的人/克隆人中的一员,他在女性室友的启发下,停止服用了每天发给的药物,于是他僵化的思想开始复苏,开始对他的女性室友产生了爱慕感,当两人发生性关系并被判处强奸罪,加之停止服用镇静剂产生工作失误,被法庭判处监禁。上层统治者处置了女室友,她变成了玻璃瓶子里的标本,看到这里他人类应有的思想彻底醒悟,于是与两个牢友相约开始了逃亡之路。 - - 好吧,这段我是抄的盗版碟背后的简介。 =========================================观后分界线=========================================

    话题一:前瞻性与预见性

    我想从几个方面解析这部伟大的作品,其中看过本片以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该片具有不可磨灭的前瞻性与预见性。 一部1971年拍的电影,从编剧到每个细节都充满了想象,卢卡斯是编剧也是导演。那个时代中国人民还没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那是文革的第五年,还跳着忠字舞忙着批林批孔,刚和美国建立了乒乓外交关系,基辛格博士来趟中国。反过来思考别人的作品,在那个时代我们和我们的国家确实落后得太远太远。 电影里卢卡斯设想了未来的世界一切由机械代工,那个年代应该是刚刚设计出大型计算机的年代,连PC的概念都到了1984年以后才进入人们的视野,何等超前。此外还有几个细节,给男主人公喂药擦洗身体都是全自动化的机器手,这些技术到现在估计没有进入生活应用领域吧;洗澡是不用脱衣服的;已经有投影与交流信号,可以用遥控甚至是意念操作信号与其交流;生物克隆复制技术的预想;脑电图及思维行迹分析,是不是很想测谎仪?而且处处都是监控仪器有人监控人类的一举一动,有没有感觉很熟悉?极度白场景色的运用像不像是乔布斯的苹果的“极简设计”?1971年的电影就完全预想到了,卢卡斯太棒。

    话题二:人体编号,和制度化的冰冷

    人已经没有了名字,仅仅是字母和编号就代表一个生命体。除此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多余的,甚至连墙上除了大楼的编号,房间的编号,什么装饰性的物件都没有。男人女人没有区别,一律光头工作服,出门不带工牌是要向上级汇报受到处罚的,成百万上亿的人体,都是编号1编号2,每人在乎别人的感受,人们主动服用镇静剂达到工作效率最大化,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多余的思想和表情。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我们的工作环境不就是如此吗?在银行工作的小柜员,没有人在乎窗口坐着的小姑娘叫什么名字,我们常称呼他们为几号几号柜员,我们用职级区分他们在业务岗位上的功能,对公业务的只懂对公业务知识,个人储蓄只懂个人储蓄业务,分工变得越来越细。我们考核他们一分钟“点钞量多少”、“差错率多少”、“受理业务时间”等等林林种种变态的考核方式,已经严重的把人当做机器看待,他们大多没有面部表情,微笑都是强制出来的8颗牙,这些柜员的孩子上班是没有时间上厕所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遵循规矩办事,明知你是她多年的同事,却要你出示身份证才为你办业务,这么多那么多的必须,和制度规定。她们有限的青春就这么消耗在那些小小的岗位上,转眼几年过去成了大妈,运气好派遣到内部操作岗位做一些基本的事情,运气不好的我也见过40多数的大叔坐在工商银行个人储蓄柜台里愁眉不展,那个小小的柜面甚至不够他一条肩膀的宽度。 你看到了没有,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吧。 说回来我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天上班下班打卡,月初发工资,只是每天处理的事情稍微有点技术含量而自以为算个有点屁用的人。可是我也经常半夜惊醒,梦见自己有一天脱离了这个环境,将一无所有。所以每天都在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只是看重眼前这点活,积累资源和平台,是不是有一天我也能像男猪脚一样潇洒而义无反顾的逃离这个环境,奔向那些未知的以后。

    话题三:商业贡献率,决定了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这个话题与上个有点相似,在电影里男猪脚反复念叨、祷告、每天上班前广播的提示、类似于电视的设备里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你个人的商业价值与贡献率”问题,这个问题发展到现在就是我们每天工作要面对的问题。 男猪脚祷告反省的时候,就说我今天没有做好工作,精神不集中差点犯了错误,我没有重于自己贡献好自己的价值等等。看到这里我不禁背后一寒,妈的,我有时候也会这么反省,只是反省的对象是自己不是什么神。前几年我被工作折磨得疾病缠身,前年体检检查出来的问题今天还没有去医院看看,动不动手术也没管,相信自己年轻扛得过去。我们经常半夜跑到单位加班到清晨回家,每天下班前反复检查自己一天的工作量是否饱和,是不是对得起你狗屁XX银行给我的工资,要求自己出的每一份文件都是足够完美的。不到病倒,我们也许不会记得我们终究只是一个人而已。 一直到电影的最后,我觉得很好笑的是明明知道男猪脚是打不过机器人警察的,可偏偏只差几步就被活捉的时候上层统治者因为追捕行动超过了“单个人员关于预算上线”,而下令机器人警察放弃追捕,任其逃离。这个结局设计得太妙,我想起了我曾经供职的有一家银行的行训里的一句话“效忠股东,为股东贡献最大的个人价值”,妈的,不就是这么回事么。没有哪个行业比这个行业更加无情,支行的客户经理考核指标,已经是按照你的贡献率等各项指标计算,存款贷款、日均存款日军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增量排名,各种恶心的提示着你每时每刻都不得休息。最近一次跟原来的老同事老同学聊天,他也跳槽转岗做了业务审批,我问他为什么要跳,以前在支行做对公业务一年30来万左右也轻轻松松,后来他叹了一口气说“我给银行创造的利润,一年远远不止这30、40万,零头都不止,可是银行耗尽了客户经理的能量,得为自己长期发展考虑了。”说实话这也是我极力反感去支行做客户经理的原因,不过我们终究也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燃烧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到所谓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中去。恶心不恶心啊?

    话题四:神存在的形式,与监狱边境

    你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男猪脚因为工作不够“尽职”去向上帝祷告,祷告间里没有人倾听,就他一个人自说自话,上帝是电子录音版本的MP3,还带单曲重放,那么几句套话,没有任何引导。当最后男猪脚的牢友跑到集成中心,看到上帝的巨幅图像时就跪下来祷告,然后他发现这个上帝只是个电子设备,什么都不是。电影里卢卡斯导演是一个反神,他相信上帝什么的,只是上层统治者用以给平民洗脑和教化的最好途径,所以电影里的人都服镇静剂,都没有思想,只知道一味的服从和接受。可是到了最后很欣慰的看到男猪脚的这个牢友,在上帝的巨型电子屏幕前打死了一个阻扰他逃离的人,他冲出了他思想的牢笼,冲出了那个真正的世界。这个人也是善良的,最后他在车站停留了下来,和孩子嬉戏,被人脸识别系统拍下被活捉,想必后来也变成了一个玻璃瓶里的标本。 说实话,我一直相信神灵一说是用以给人类增加禁锢,有所畏惧,然约束人正常行为的一种洗脑的方式;一方面人不能百无禁忌,一方面人也不能因为神的旨意而不相信自己;可是说到最后,导演只是用这样的方式揭示了上层统治者的虚伪,也并无反神之意。相反,电影反讽的告诉了观众,神已经被你们的统治者变成了电子产品,至于你相不相信,那是你的事情,我们只是负责造神,你们相信我就好了。 无比现实,无比现实。

    话题五:外面的世界

    影片的结尾,是一片夕阳下男猪脚独子一人伫立在红色里。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我个人观点看来其实并不重要,这不是电影所要阐述的重点,重点在于提示我们每个人是否有勇气去逃离,用什么方式逃离。我和一些影友讨论了这个话题,大家普遍都觉得外面是不是就是核武器扫荡过的切尔诺贝利似的世界,一片荒芜,什么都没有;而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如此残破画面,连一个井盖的都没有,人类生存在地下那么深的地方,应该是为了逃避地面某些种族或某些灾难的后果吧。 其实不管怎样,逃出去了,就是这个电影要表达的意义。

    话题六:控制人,高层统治者究竟是谁?

    电影里没有提到这话话题,我看完了导演近几年对这部电影的一个后期采访,卢卡斯说当初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没有想说明这个问题,因为这样叙述更加现实。今天《新周刊》里放了一篇文章,叫《和现实比起来,一切重口味都是小清新》,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没有比现实更加残酷的,也好比1984里的老大一样。 我们看到的监督警察甚至都不人,警察就是一部部机器,只懂得执行的机器,包括提着光头的工作也不用懂得思考,大家吃药麻痹思想执行命令就好,思考交给上层统治阶级。这就是极权主义和统治阶级最重的愿望,上层负责造神与愚民、监管者负责执行、劳工负责生产劳工,大家服用镇静剂消除一切感官与思想。 你会不会觉得工作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兴趣,一来是没有时间,二来是乏味的工作消磨了你的精力,使得人不再去设想更美好的生活。所以说人有梦是可贵的,尤其是成年人的梦,是可爱和可敬的。看完这部电影已经是晚上11点半的时候,那个时间我基本上才开始准备睡觉,这样的日子已经好些年,所以这几年我老得特别快。工作辛苦是一方面,自己不想面对梦里更加真实的想法与意识,才是关键。说到电影的题材,无非也是所谓的“反乌托邦”,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些关于现实社会不合理的层面的事情,这样的题材在近几年特别多,但是作为一部1971年的作品还是难得的。 ===================================观感线=========================================

    之于对我个人的现实意义,我决定以后渐渐放弃在网上瞎耗的时间,放弃那些可有可无的虚耗品的需求,放弃肥皂剧搞笑片,放弃小鸡电影和一些无聊的电子游戏。人生一世时间有限,无论是骑的是自行车还是开的是宾利,无论你是在黄河边的窑洞还是在高高的写字楼,记得生命的质量是最重要的。趁我们还年轻,我们应多去经历生活多去阅读多去观感,我想去旅行,记录下更多的感受以受益于我的孩子和家人,也不枉付我这一辈子有幸的到来。再计算我们能在生存的时间,能活到70岁也只剩40年了,一切娱乐都是多余的,我们要做的重要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此外也很想告诉我身边亲爱的家人,亲爱的朋友,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了,老人家我能陪你的时间也只有一些很少的年数了,爸妈我能和你经历的时间也只有二三十年了,朋友我能和你相聚和珍惜的时间也只能有这些年了,爱人我能依靠陪伴你的时间也只有四十年了,所以记得忠贞,记得善良,记得宽容,还有记得我们也只能活几十年了。

  • 头像
    messia
    地下避难所的建造者可能是人类,也可能是其他智慧物种,也可能是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

    避难所建成后,就被从外部封闭了,处于无人待机状态,一旦地球遭受核攻击,避难所将会启动运转,进入运作状态:解冻胚胎——克隆——教育儿童——监督成人——死亡回收 (循环)。
    由电脑指导人类进行日常管理。
    依靠药物,人类像行尸走肉般活着。

    电脑指导下的人类生活,高度的简化、抽象化、形式化。
    1、忏悔对象是电脑,双方没有互动,只是让你独自发泄
    2、婚姻只是室友,人类必须有婚姻,但不能有性,性依靠机器。
    3、人类生产机器人,自己制造一个暴力机器来治理自己。
    4、新闻只是个形式,脱口秀完全像2精神病人在胡说八道。
    5、商场购物,买了个抽象的多边形,到家后扔进黑匣子消失了
    6、审判更像做算术题。地堡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计算机的计算结果。

    如果你和我一样,觉得依靠药物,上面的很多行为完全毫无必要,那只有一个解释:人工智能为了还原人类的日常生活,照猫画虎,购物、忏悔、看新闻、看起来像回事,其实本质和正常人类活动完全不一样。所以推测这个地堡是对人类友善的人工智能建造的。

    为何会是这样一个模式?因为只有核战爆发,才会触发该系统,现在该模式启动了,说明核战来临了,而人类的本性,将不可避免的毁灭自己。
    所以,只有当前这种极端模式(药物阉割),才有可能将人类的基因才延续下去。

    也可以理解为:核战前的建造者,看穿了人类的本性,以此设计了一套系统,把避难所内的人类,像小白鼠一样圈养起来。看似很不人道,实乃无奈之举。

    难道等着外星人莱收割DNA?也算是延续了DNA?

    SEN在地铁隧道遇到的巨大蝎子,可能是核变异的副产品。
    影片结尾出现的猿猴,以及穿着衣服的人形生物,是否预示着核战后的地球进入了恢复期。

    类似作品:
    莱搏唯茨的赞歌
    辐射系列
    地铁系列
    《赐予者》(The Giver)
  • 头像
    鼻言
    原谅我拙劣的笔,因为实在没有人评价这部还算不错的电影,我实在决定推荐一下.而我根本没写过这种东西.
    它的出品年代是很早的,但是丝毫看不出什么电影技术上的缺陷或者"这是在拍摄"的感觉.
    一个未来的地下世界,前因后果我们都无法知道,但是这个世界是有了.电影开始是大量切换的镜头:全部是监视器的视角,会让人不知所谓.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药物控制,完全的监视.房间里技术冰冷的可以,没有任何的装饰,只有仪器,座椅,还有药箱.成员们有着大量的工作,集体的行动,全部剃着光头.社会的要求是两个人居住一间房子成为室友,影片以其中一个男人为主要叙述对象,他刚刚开始的出场实在不算好看,似乎被生活折磨的病的很严重,也许是出于对室友的某种感觉.他和他的室友发生了关系,整个过程在监视器作用下被基地的成员们从头到尾都得到了观赏,于是男主人公被定了强奸罪,囚禁了起来(好象有两次).囚禁的地方是无穷无尽的白色空间,受到各种各样的折磨(我们只能看到主人公不停变换的痛苦姿态).然后最主要的情节展开:他开始了他的逃亡.(过程一点也不大片式),最终爬出了地面,而基地因为对他的追捕经济支出超支而放弃.于是影片结束,巨大的红色太阳和被缩小的黑色人影,地面上有什么,我们是不知道的.
    影片有两点需要注意:
    1,影片中出现多次一张巨大的男人的招贴画,贴在每一个用来"解除成员心中苦恼"的电话亭墙上,似乎是一种力量,祈祷对象,神的象征.我认为这和<1984>中的"老大哥"有点相似.
    2,影片中较为强调的是集体利益和"经济",要使成员们相信他们要为集体做出贡献,他们才会安心工作(而影片中没有出现控制和领导阶级,没有描述任何政治背景).而经济的利益是决定一切管理行为的取舍,就像其中一边追捕男主人公一边不停的报着花费在他身上的经济价值.
    说说感想,这部影片很简单,它说的故事简短,似乎完全只是为了介绍这个地下世界的情况,而介绍的又不能完整,很多细节都没有交代清楚,你根本不知道这里的人为什么在地下,在地下干什么,究竟有怎样的管理阶层.这是一部"反乌托邦"影片,商业性和娱乐性实在不大,不过也算不上文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这三本书详尽构想了未来的世界,这部电影只是一个缺失明显的电影表示.极度的监视和没有自由,集体化制度化管理,人人行尸走肉一样按时间做不同的动作,没有个人生活没有交往,交际冷淡,缺少朋友,似乎就是想表达这样的反面的乌托邦形象,虽然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效率提高,换取的是所有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个体的创造性活跃性,其实如果人真的被这样机械化教授,我相信人类一定会失去创造性,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就不再有可能.主人公不断的追求觉醒追求答案追求解脱,而当他真正自由了,离开一切物质,他能活吗,他会喜欢吗,我们不知道.但是这一定是世界重新开始的起点,新的美好未来的起点.(他是不是应该带一个女人上去?)这种世界已经绝对的把人类作成了工作的机器,而稍微高级的领导阶级则把自己的同胞毫不可惜的惩戒和折磨,没有人对这种生活表示不满,但是这也是可以原谅的,一出生就是这样的世界,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权利,人本的思想.他们那里也没有书.
    另外影片在未来事物的表现上稍微有缺陷,有些想象力欠缺的地方.毕竟要考虑它的产生年代,这样已经算不错,那些后现代的汽车起码我们可以意识到速度上很大提高(倒).但是地下世界的构造我们看起来就是一个个的停车厂和地铁,还有最后主人公爬出去的东西,就是下水道一样的东西.值得关注的是地下世界与通道的中间的世界,没有人类,但是有野兽,也许是遗弃的人类变异的,说到这里,我想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植物和动物,甚至昆虫,那么实在可怕.至于监管人类的机器人,脆弱的很,打起人来很厉害,但是其中一个人一推他们就倒了,这么容易干掉怎么开头没有人敢?老卢的失误.
    但是综合水平还算可以,看看,就行了,毕竟是老卢的处女作
  • 头像
    小茉莉
    卢卡斯1971年拍的导演作品,处女作(之前那个20分钟的同名短片不算的话),拍完后把投资商华纳气得半死,签好的随后7张片约统统取消,小导演自己创办的独立制片公司顿时濒临破产。还好公司另一个合作人发愤图强赶紧拍出了《教父》这种神作,小公司苟延残喘,连带给了已经被毙掉的那7部片子拍出来和观众见面的一线希望,《现代启示录》就在其中。
    以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那个合作人当然就是科波拉,他接着拍《教父2》《教父3》《吸血鬼惊情400年》等等等等,他的影响力大到侄子被迫改姓,成为尼古拉斯凯奇从底层打拼,终于获得“凭自己实力成功”的清白名声,最后大导演科波拉站在2004年的奥斯卡舞台上,对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和原创剧本提名的爱女索菲亚说我一直打算把家族生意交给你打理,这句话是那年的经典,话里隐隐显出教父的架势。
    是的在电影领域他们都成了教父级人物,卢卡斯拍出了《美国风情画》(制片是科波拉),拍出了《星球大战》与《印第安那•琼斯》,建立了包括天行者实验室、卢卡斯影业公司、工业光魔特效公司在内的电影帝国,然而他始终处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状态,心心念念自己最没人看的那部作品,虽然它已经成为传说中的反乌托邦小众经典,然而比起其他作品,影响力太小了,虽然它才是作为导演卢卡斯想展示给观众的作品。
    于是2004年他重新把它修复,剪辑,我看的就是这个版本。
    字幕太糟糕了,找了几个,只有更糟糕,没有最糟糕,当然也和卢卡斯在剧本里塞了大量专业名词甚至生造词有关。我还没达到裸看的境界,只好暗恨自己上学时没好好学习考上外语系。

    想看有内涵评价的观众就不用看我的评论了,出门左转右转直奔“关于这部电影最受欢迎的影评”前几名好了,我这只有肤浅的家常牢骚唠叨和旁逸斜出的各路八卦,一本正经的影评俺连看都累就不折腾自己了。

    心得几点:
    1.男主角很帅,1971年的帅哥,眉眼间甚至恍惚看到杀手47的影子(啊我真是对蒂莫西·奥利芬特念念不忘),忍不住去查了下,男主角不姓奥利芬特。
    2.这个未来世界里,人人剃光头,穿长袖的白色衣裤,日常服用药物压抑自己的精神波动,面无表情的走来走去,然而女主角似乎涂了睫毛膏……
    3.撕裂的末日里,同样是未来世界,同样是日常服用药物压抑正常的人类感情,同样是因为女人停止服用药物,恢复人的本性。我常常想贝尔为什么仍旧要压抑自己,乃至最后一切都来不及眼睁睁看着她在自己面前被烧死。
    THX 1138平息了我的耿耿于怀,不压抑自己的后果仍旧是对方毁灭(为什么都是女人死?),然后男人们爆发,用逃离或者颠覆的形式,对抗整个世界。
    撕裂的末日是不是在对THX 1138致敬?很多相似理念。
    然而撕裂本身也是被致敬的对象了。
    4.最后逃离的那段,《逃出克隆岛》是不是在向它致敬?
    THX 1138的最后一幕定格在男主逃出这个世界的那一瞬,接下来会遇到什么,谁也不知道。
    《逃出克隆岛》的后半段糟糕的故事情节让我们明白了,还是不知道的好……
    5.高层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对随机分配的室友之间的真正关系,然而他走来做男主的下一个室友,跳过控制电脑的随机分配,违规的行为。
    男主仍旧被送上法庭,舆论让他死,高层来为男主辩护,镇静淡定。男主不用死,进了监狱。
    我一度脑子卡壳不明白为什么,忽然想通了之后几乎不敢相信,翻了大量影评再倒回去看,他对男主说我来做你室友吧,男主说跳过电脑?你要违规?对话是面无表情进行的,然而他看男主的眼睛里有笑意。
    1971年的片子啊!就有这种情节!
    6. 电脑最早开始尝试普及,是1982年的事情,那之前的电脑,在平常人心中只是个概念。
    而在那之前十年的《THX 1138》中出现了电脑画面,还很多!
    7. 向无数龙套演员尤其是女龙套致敬,为了一瞬而过甚至群戏远景的镜头大家统统剃了光头。有些姑娘实在是很好看的。
    8. 电脑怎么那么会选呢,这俩室友正好相貌端正身材上乘年龄相当,差了哪样欲望小火苗都会自动熄灭吧……
    9. 海报上这个光头太漂亮了,不是女主角的,女主角的后脑勺弧形没这么完美,脑袋上有好多雀斑,皮肤也松,没光泽。
    再感慨一句男主真的很帅。
    10. 凑个十全十美吧。
    斯皮尔伯格说过《THX 1138》启发了《银翼杀手》之类朋克科幻片的诞生,我没看过《银翼杀手》,我也没觉得这片多朋克除了女主角那天然的黑眼圈,不过既然斯皮尔伯格豪情万丈的说了我也就犹犹豫豫的信了……所以说这个片子很值得看大家去看看吧,看不懂研究一下它影响了哪些后来的片子也是很好玩的。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