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集跟legend of the sea devils那集“真像”,都有来自主角团外的危机然后还有来自主角团内部的抓马。我个人是更喜欢sea devils的情感处理,这集里博士和Donna的情感戏我真的毫无感觉,尤其是Donna下意识叫出了doctor的时候我应该感觉到心头一颤,结果我无动于衷。后面博士和Donna的“生离死别”也是让我毫无触动,可能是导演问题,反正我看着就完全感动不起来,平时Murray Gold的音乐应该都是cue“你怎么还不哭?!”,这次我完全听不到感人信号,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这集音乐我是不觉得有多有记忆点,反正看完没记住那段音乐。
甚至制作啥的也很像,比如Rose的小屋和玩偶,可以说开头完全没有铺垫,后面突然说啊这个小屋其实是按TARDIS建的,那些玩偶其实按博士和Donna遇过的各种外星人啥的做的啊。这个idea其实挺好的,但是最终执行真的meh,想要给我那种谜题揭晓的恍然大悟感,但是只有“哦,就这?”。当然legend of the sea devils里Yaz和Dan莫名其妙就设好陷阱抓sea devil更加烂就是了。
Bi-generation戏码老早就被leak了个精光。所以看的时候我内心毫无波澜。我觉得搞笑的是,大把人骂CC把保密措施搞那么严干什么?!然后RTD就好吧让剧情提前泄露出去吧!说真的我还不如CC的保密,至少我看的时候还可以被“惊吓”到,如果CC要被骂,RTD这稀烂的保密措施不被骂的话,这双标,I can’t even
The giggle设定怎么感觉又是炒冷饭,跟新版第三季季终那个啥大天使系统啥大差不差又是精神影响控制人类,包括也像end of time,全人类变成Master的戏码就没啥新意。甚至博士企图说服Toymaker和他一同旅游的戏码感觉也是复制博士企图说服Master赶紧重生/赶紧变好人的戏码。本来受giggle影响“人人认为自己是对的“这个设定挺好的,感觉可以深挖,可以更加深刻批判社会,让人反思,结果除了展示一个末日景观,没了,剩下的批判社会批判人类的全靠chat chat chat讲几句就完了,CC写的是吧,不对,RTD写过这样的剧本,The Long Game一模一样咯,批判部分全靠反派和博士chat chat chat说教。
14说那句here we go again的时候眼泪和表情已经就位,最后拉出个15两人相视笑嘻嘻,四人相视笑嘻嘻,一群人类和两个时间领主笑嘻嘻,独留下一个toymaker被孤立在旁边端着大炮看手表,想到他的无语程度(如果他有无语这种情绪的话),我挂着半干的眼泪发出一声爆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对60周年特别篇的感受,就是出戏。当然,写这篇剧评我需要用尽全力出戏,如果有一些用词用句显得太过理性和一本正经,提前跟大家说句对不起。
3. 扔球——在前面的剧集中,基本都只强调了打蛋器EXTERMINATE的作用,而忽视了马桶搋子的功能。在扔球这个环节,可以完美体现马桶搋子在打雷身上不可或缺的意义——接球与扔球。在新版中,打雷已经具有了上楼梯的技能(懒得找图了),那么天台原地起飞接球就算不上什么难事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打雷在身高上的劣势。由于马桶搋子远没有人手灵活,漏球失败也显得更加有说服力。这里还可以跟之前5min短篇Children In Need中马桶揣子的来源形成完美的呼应,构成60周年的完美闭环。
The Star Beast
看在漫画的份上,我只能给2/5
(槽点多过亮点,亮点没有做到我的心坎上所以我会觉得特烂的,尤其又是有漫画这个珠玉在前。)
我先读了漫画,然后还很喜欢,本来还挺期待的,结果……
一开头我就不行了,博士“浮”在太空,WTH?
我个人最不能接受的是,Rose(不是那个Rose)的人物塑造,可以说基本没有,她除了是trans,没了,就是工具人,找到Meep的工具人,作为Donna的工具人分享timelord能量or whatever,我以为至少她会拿到Sharon的剧本,结果根本没有!
然后她的人物背景要靠Donna和她妈在那里chat chat chat提出来?
说到这,博士和Donna她老公在出租车里chat chat chat交代Donna的故事也是非常呃
Donna她老公,也是毫无人设,好惨,那么多年了还是完全没有人物塑造,超扁平,二次元都比他有厚度
可以说那么多角色人物也完全没有塑造好,Donna她妈掌掴博士的戏码可以说毫无意义,Unit那边我也觉得有毫不出彩,那些士兵啥的不多说了,纯纯工具人,那个比较有戏的女的就突然从故事消失突然出现然后炸了墙后又突然消失,就纯纯工具人。然后最后博士和Donna在TARDIS里的chat chat chat我也觉得有够长的,又无聊,第一次看就想快进。这集这种无聊chat chat chat还不少,地球要炸了博士和Donna还要在那个飞船里chat chat chat呃。
说到靠台词来“推动”剧情,漫画里Meep多次卖萌来获取别人信任,而这里就只有博士说一句“他好可爱”,没了。Meep的特效,我不怎么喜欢,尤其是黑化之后,完全没有漫画里面那种反差感。
Meep的塑造我必须说真的太烂了。漫画里第一次出场,受伤,蜷缩在角落,非常有可怜弱小又无助的感觉,而这里Meep完全没有那种让人怜爱的弱小感!甚至最后Meep被抓了还企图卖萌来求得Sharon的同情,这戏也被删了!
而且Meep种族变坏的背景就直接靠chat chat chat带过,漫画可是有展示Meep种族受到黑太阳辐射影响变坏的历史。还有Meep搞的飞船也是用什么黑太阳能量or whatever,然后产生小型黑洞的然后因为博士减低飞船能量所以没有吞掉地球啥的但是也导致一些金属啥的融化啥的这个如果拍出来效果会挺好的吧!这集Meep飞船改为插到地球搞幺蛾子,然后飞船停了地球表面那些裂缝瞬间修复?That’s not right?!
走廊音速起子魔法棒3D打印子弹挡板的戏码让我很无语,两方就这样一直开枪,挺反直觉的 (#这不是DoctorWho!)
其实这集跟legend of the sea devils那集“真像”,都有来自主角团外的危机然后还有来自主角团内部的抓马。我个人是更喜欢sea devils的情感处理,这集里博士和Donna的情感戏我真的毫无感觉,尤其是Donna下意识叫出了doctor的时候我应该感觉到心头一颤,结果我无动于衷。后面博士和Donna的“生离死别”也是让我毫无触动,可能是导演问题,反正我看着就完全感动不起来,平时Murray Gold的音乐应该都是cue“你怎么还不哭?!”,这次我完全听不到感人信号,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这集音乐我是不觉得有多有记忆点,反正看完没记住那段音乐。
甚至制作啥的也很像,比如Rose的小屋和玩偶,可以说开头完全没有铺垫,后面突然说啊这个小屋其实是按TARDIS建的,那些玩偶其实按博士和Donna遇过的各种外星人啥的做的啊。这个idea其实挺好的,但是最终执行真的meh,想要给我那种谜题揭晓的恍然大悟感,但是只有“哦,就这?”。当然legend of the sea devils里Yaz和Dan莫名其妙就设好陷阱抓sea devil更加烂就是了。
这次的第一个RTD式机械降神其实还行,至少有DoctorDonna作为基础,但是后面第二个机械降神释放timelord能量or whatever就真的很随便。 尤其是let go戏码。
(虽然Scream IP现在的公司很乐色,但第五部和第六部的团队还可。我要说的是,Scream第六部也有let go的“意象”,Sam对自己妹妹Tara的“过度保护”不愿意放手,而后面有段戏就是Sam要let Tara go,而且是实际上的要放手,同时明喻了Sam要“放手”让Tara自己保护自己)但是这里没有这种let go 而是没有铺垫的RTD式降神说女的懂得let go所以就let go了,让我完美PTSD到新版第三季季终博士莫名其妙飞天当太空耶稣发射激光啥的,都是什么玩意?
迄今为止周年特辑对我来说最大优点是,14比10可爱多了。
The Giggle
1/5。(可以给0分嘛?)
好无聊好无聊好无聊。就算我有多讨厌新版第三季季终的飞天太空耶稣戏码,但至少Martha全球跑来跑去布道的戏码还是很抓我,那些段落写得好也演得好,甚至可以说太空耶稣戏码太烂衬托出那个季终其他地方的好。而这集从头到尾无聊到我一直看进度。这集差不多一个小时,像20分钟剧情掺水,给我2个小时的折磨的感觉。
Bi-generation戏码老早就被leak了个精光。所以看的时候我内心毫无波澜。我觉得搞笑的是,大把人骂CC把保密措施搞那么严干什么?!然后RTD就好吧让剧情提前泄露出去吧!说真的我还不如CC的保密,至少我看的时候还可以被“惊吓”到,如果CC要被骂,RTD这稀烂的保密措施不被骂的话,这双标,I can’t even
虽然老版Toymaker第一次出场的游戏有丢丢幼稚,但至少是能感觉到是在玩游戏,这集……玩了几个游戏?尤其是最后玩球的游戏,一点紧张感都没有,还没老版第一次出场博士多少有outplay到Toymaker,这集两个博士哪里玩过Toymaker?然后抓迷藏的“游戏“就纯粹是安排让博士和Donna疯狂chat chat chat讲废话,老版那故事都没那么无聊对剧情零贡献的游戏戏码好吧?!而且这种”世界要大爆炸啦!但是我们必须挤一下时间chat chat chat谈感情叙下旧聊一下其他事吧“的戏码这集还特别多(第一次看完感觉是这样)。
Toymaker的角色塑造也是,至少老版那个给我感觉是他要找人来和他玩游戏,这集他就像小丑一样到处插科打诨,完全没有在玩游戏,我是说老版的Toymaker强迫别人跟他玩游戏,输了的话就留在他的世界作为他的“藏品”,但这集就,怎么说呢,没有老版Toymaker给到我的那种特质,尤其是Spice Girl MV戏码我是觉得不好笑也没啥意思咯,甚至我觉得这不就只是大成本的Master表演Scissor Sisters MV戏码的重演?所以说,你这样,Toymaker和Master的人设区别是什么?
The giggle设定怎么感觉又是炒冷饭,跟新版第三季季终那个啥大天使系统啥大差不差又是精神影响控制人类,包括也像end of time,全人类变成Master的戏码就没啥新意。甚至博士企图说服Toymaker和他一同旅游的戏码感觉也是复制博士企图说服Master赶紧重生/赶紧变好人的戏码。本来受giggle影响“人人认为自己是对的“这个设定挺好的,感觉可以深挖,可以更加深刻批判社会,让人反思,结果除了展示一个末日景观,没了,剩下的批判社会批判人类的全靠chat chat chat讲几句就完了,CC写的是吧,不对,RTD写过这样的剧本,The Long Game一模一样咯,批判部分全靠反派和博士chat chat chat说教。
Donna可以说对于这个故事主线来说完全毫无存在感,无论是发现旋律还是打字戏码感觉都是Donna在其他时间对剧情贡献为零,所以我要安排一些戏码给她演,这真的不是CC写的剧本吗?哦,对,她不只是Toymaker这个故事的工具人,她甚至不过就是为了最后“博士“留在地球的工具人罢了。She Deserves BETTER!!!!!!!!!
那个科学家也是,star beast里谈不上讨我喜但至少是个没那么让我讨厌的工具人,到了这集就是有种咄咄逼人的姿态,你不是在star beast里和博士狠狠共情的嘛?这集就给我有种“博士你开玩笑的吧你懂个屁“的感觉,甚至连工具人都不是就是来衬托博士懂得多。
我好期待Mel回归,然后就这?Mel不应该是那个电脑达人嘛?感觉为了给Donna戏份,敲字敲代码的戏给了Donna,Mel基本作用花瓶到不能花瓶,拿那个玩具盒子和最后扔那个盒子的戏码也同样感觉是她对剧情基本零贡献,所以我要安排一些戏码给她演。
那个Vlinx还是啥的,没有介绍就在UNIT大楼里(ta是谁?ta从哪里来?ta要到哪里去?),全程除了说是搞了那个手环还是啥然后完全零戏份,对剧情毫无推动作用。
Toymaker介绍魔法特时代旅伴的戏码,我都不知道是不是RTD在骂魔法特:安排旅伴“死亡“戏码但是又让她们通过各种形式”活下来“。然而Rory呢?Nardole呢?他们不配有名字?
15就这样出场,我没被他的人设惊艳到,挺一般的,本来看了一些剧照还有圣诞特别篇的片段啥的我还挺期待的,但是这里15和14(为什么我下载的自带英文字幕写着是10?!)完全没有化学反应。最后15说服14和Donna“留在“地球的戏码写得也是一点都不感动我,也完全没说服我,我不觉得博士总是在大冒险啥的,尤其是最后的戏不就是在说”博士“根本坐不住吗?还时不时要带别人到火星啊纽约啊哪里冒险啥的。本来前两集14我还挺喜欢的,这集14塑造无聊爆炸,为什么会重生回10的样子的解释也是我翻个大大白眼:”就这?“
Murray Gold我是真不知道为什么都吹他,这集很多时候除了觉得吵之外而是很影响我和角色共情,比如抓迷藏那段戏,博士和Donna疯狂chat chat chat我是不仅被他的音乐吵到无法认真听他们chat chat chat,而且想要共情博士的时候,那音乐感觉是“不,你不想,你不应该往那个方向共情“……呃
不过,我还是必须说,最后15在TARDIS里驾驶啥的那段音乐还是很棒的,所以说一些重要对话我希望Murray Gold可以停下他的音乐。
既然这集leak完全正确,那估计圣诞特辑的剧情应该跟leak一样,我顿时期待值全无。
唉。
私人体验,不是很建议非常爱60周年特别篇的朋友点进来看。
14说那句here we go again的时候眼泪和表情已经就位,最后拉出个15两人相视笑嘻嘻,四人相视笑嘻嘻,一群人类和两个时间领主笑嘻嘻,独留下一个toymaker被孤立在旁边端着大炮看手表,想到他的无语程度(如果他有无语这种情绪的话),我挂着半干的眼泪发出一声爆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对60周年特别篇的感受,就是出戏。当然,写这篇剧评我需要用尽全力出戏,如果有一些用词用句显得太过理性和一本正经,提前跟大家说句对不起。
出戏了,哪怕我把房间的灯全部关掉,坐姿端正,不喝水不吃零食,不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全身心潜入DW世界,还是出戏了。而出戏的原因太复杂了。哎呀,这不就是剧本烂吗,装什么装呀。但出戏并不一直是个贬义词。
首先我想说60周年可以算得上这几年来DW的巅峰,尤其是剧本水平我个人认为比CC时期好很多(毕竟RTD,再括号我不认为CC时期整体的故事有多么烂,但CC剧本水平的底线真的很低),但也不是完美无瑕。不同感受见仁见智,个人而言最最最喜欢第二集,虚空中的无尽长廊加掉sans怪物简直就是赛博朋克版的后室,狠狠在我的点上跳舞(呲牙咧嘴);第一集主卖情怀(情怀两个字简单,但真的一半的时间我都在无声哭泣😭),怪物线虽然普通但整体的节奏也不错,最大的惊喜还是来自于Rose;第三集就一言难尽:toymaker的设定非常炫酷期待值也非常高(虽然是来自于我没看过的老版本),无尽长廊元素又用了一遍但我吃这一套,然而把射卫星的炮都搬出来了结果玩个球就轻松下线,非常失望;可能RTD觉得大家在这一集注意力全在14变15身上就也偷懒了吧,谁想我真的很想看toymaker变成常驻反派呢。
出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能轻易联想到剧本外的事情和编剧的意图。看60周年的心路历程大概是,CC走了,RTD回来了,RTD要收拾CC烂摊子,他搬出了救兵DW相声组,他干得不错,第二集真不错!第三集看起来也不错,哦不14又要go了,啊这什么情况,先不管了赶紧让反派下线,哦原来是个happy ending, 谢谢RTD?
我并不是说作为观众就需要一直沉浸在剧的世界中而对现实毫无察觉,相反我认为观众也参与进关于剧情构思的探讨中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而近年来DW这种让人一言难尽的出戏感,是现实深度入侵造成的(换编剧,质量下降,收视下降,换编剧,期待拯救这部剧)。关键是,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影响到了故事关键环节的自然发展,却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解释,俗称一些扯淡环节(科幻剧里无法谈论逻辑bug,这几乎等于在劣质毛衣中捉线头,越扯越多最后整件毛衣都不见了);Donna和Rose轻易let go重生力量想到的是一集剧本的时间限制;说到the flux想到的是CC走前的最后一搏;最重要的是,想到14和Donna的整个回归第一反应就是来自RTD的60周年的礼物,而不是剧本所解释的博士想念拥有family的安定生活。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疑惑是,这个bi generation又是啥玩意儿?看起来又像个RTD为了不让粉丝在60周年太难过并且为了可以随时搬出收视率救兵而随手写下的一个设定,这颠覆程度比当年一爷爷重生还要高。这有丝分裂式重生之后算是一个博士还是两个博士?这两任博士都会继续重生吗?为啥这次突然变bi是因为两边有人在扯吗还是60周年的主题就是很bi?以后继续写14的故事估计够呛,顶多出出广播剧和官方小说,那么2005-2023的博士故事就这样终结在了14是吗?14和15的性格明显不同,15让14歇一阵做做疗养自己马上开始放飞自我去冒险,那这是意味着关于博士所有的痛苦与挣扎都留在了14,15就这样轻易地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物理上的)了吗?看DW像做梦,但就像平常做的那些跟现实关系密切的梦一样,这次随之带来了焦虑,反而不能单纯享受简单的冒险了,哪怕冒险本身很精彩。
虽然整体上信任RTD,但却对DW新纪元持保留意见。舒提的博士看上去非常的charming,但我害怕如果缺少了苦大仇深的悲剧内核,一个真正意义上心理健康的阳光博士的形象会突然变得扁平。
最后,可能出戏是我自己原因,入坑10年来我已经从一个阳光单纯的中二少女变成一个随时随地暂停自己人生开启评论音轨的四维精神病人。没涨多少学识,应该只是年龄增长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虚无主义入侵,蔓延到了DW观影体验这里。喜欢看悲剧喜欢吞刀子也是我的个人偏好,RTD关于14的礼物我会说谢谢,但其实没有特别喜欢。
写在前面:
本部分仅针对UNIT天台对决部分,正片38:00左右至玩具匠狗带的50:00左右,不涉及前面剧情。
仅供娱乐。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在这个阶段玩具匠做了什么。
1. 驾驶着一台看着非常耗费米老板资金的大炮粗线
2. 愤怒地攻击了建成不足一小时的UNIT大楼
3. 被博士邀请环游宇宙
4. 用米老板燃烧的经费攻击UNIT炮灰
5. 放大招消灭博士 EXTERMINATE!
6. 扔球(这么喜欢球你们是汪星人吗)
7.自爆了
8.Missy归来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玩具匠在本集高潮终极对决部分,干了以下几件事:
1. 驾驶着用经费堆砌的大炮并立志消灭一切(含博士及UNIT炮灰)
2. 拒绝博士邀约
3.扔球捡球没接住
4.挂了,给自己扔了一块二向箔
5.留下Master复活线索
6.制造双重生
总结完以上几点,作为一名打雷粉丝感到十分震惊与愤怒。玩具匠的能力是操纵物质,能把玩具店变成迷宫,把人变成木偶,你就安排一场仿佛在过家家的终极对决。玩具匠参加这种剧情实在屈才,还是更加推荐打雷参加。打雷的优势如下:
1. 消灭一切——众所周知,打雷的经典口头禅是EXTERMINATE!用天生自带的打蛋器发射激光炮(随便什么炮)消灭一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玩具匠的特长是操作宇宙原子,重置万事万物,在打雷专长的EXTERMINATE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反派去做。而且打雷还有消灭这张脸的丰富经验,拍摄类似的镜头能够唤起广大粉丝某些痛苦的回忆,情怀加持满分。最最最重要的是,虽然现在经费充足,但本着忆苦思甜,不忘初心,一穷到底的原则,还是要做到应省尽省的,一个玩具匠大炮的经费顶成百上千的打雷了,把这些打雷留给登场的15解决,既可以节约经费,又可以为地球环保做出卓业贡献,何乐而不为。
2. 拒绝博士——搞笑,打雷重生800次都不可能跟博士走,PASS
3. 扔球——在前面的剧集中,基本都只强调了打蛋器EXTERMINATE的作用,而忽视了马桶搋子的功能。在扔球这个环节,可以完美体现马桶搋子在打雷身上不可或缺的意义——接球与扔球。在新版中,打雷已经具有了上楼梯的技能(懒得找图了),那么天台原地起飞接球就算不上什么难事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打雷在身高上的劣势。由于马桶搋子远没有人手灵活,漏球失败也显得更加有说服力。这里还可以跟之前5min短篇Children In Need中马桶揣子的来源形成完美的呼应,构成60周年的完美闭环。
4. 挂了,扔二向箔——众所周知打雷是一个讲信用的反派,它说认输那就认输了,像前期三体人一般不搞人类那套阴谋诡计,认输自毁完全合理。自己扔二向箔有点难度了,可以改成光粒打击,反正都一样的。
5.留下Master复活线索——这个就简单了,打雷浑身上下不缺的就是金属,搞一个黄金打雷留下个把残片不要太正常,完美。
6.制造双重生——在《博士之时》中,打雷的攻击召唤来了时间领主,给了即将离世的博士新的重生机会。在这里也可以完美复刻,时间领主降临,施展XX神奇技能,博士实现了双重生。只要编剧想,怎么都能圆的上。
综上,打雷完全具备成为本集终极对决反派人物的所有素质,下面补充打雷相比玩具匠的优势:
1.群众基础优势
打雷同志在DW宇宙中一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老版博士开始(没咋看过不表)到新版的9-13,每一任博士期间都能看到打雷同志奋斗在一线消灭博士,消灭宇宙的身影,为DW宇宙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打雷同志也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能够和广大DW粉丝打成一片。相对而言,玩具匠同志60年间仅仅出现过一次,工作态度可见一斑,因此群众基础极为薄弱,无法与打雷同志相提并论,打雷同志优势明显。
2.工作经验丰富
打雷同志在10年前参与了DW 50周年活动,与Zygon同志一起,共同在DW宇宙参加了这一盛典,共同谱写了50周年的辉煌篇章。在60周年之际,经验丰富的打雷同志却被冷落,出场时间不足5min。1这10年间,打雷同志消灭了最后一集就要重生的11,转性打雷的12,好几个记不住剧情的新年特辑13……10年间坚持不懈的努力被消灭了,令打雷心寒。
3. 节日氛围
虽然中国人不过圣诞节,但DW的故乡过。作为圣诞树经典COS,打雷显然更加具有即将到来的圣诞气氛,让圣诞节消灭伦敦成为圣诞佳节的传统习俗,更加能唤起广大粉丝关于圣诞的某些关于剧情的痛苦回忆,在圣诞佳节,吟诵博士重生台词,共赏博士重生剧情,共同构成DW60周年的情怀与追忆。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打雷更值得成为60周年与博士直接对决的反派,玩具匠替换为打雷具有完美的可行性,建议执行。
(来自一个对第三集极度无语观众的碎碎念,饺子下锅了,螃蟹上气了,最后喝了一壶醋。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