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的是蜘蛛侠2,本来我对英雄片兴趣不是很大,模式大同小异,就是打来打去,看到前面知道后面,总归是我们的英雄把反角打败。但Spider man 2却给到我一点惊喜,当然情节依然是以蜘蛛侠战胜反角告终,只是大部分情节都不是在打斗,反而是在讲蜘蛛侠Peter Parker——一个生活窘迫,傻傻笨笨,挣扎在爱情与责任之间的teenager——的生活点滴,很多很可爱温馨的笑料。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一部青春片。我最喜欢两个细节,一个是蜘蛛侠没了超能力,在楼顶上飞不下来,要坐电梯那个。笑死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变身做了蜘蛛侠,最好还是把原来的衣服带在身边)另一个则是梅婶婶被章鱼博士抛上半空,用伞在楼檐边挂了半天,最后终于抓不稳,差点掉下来——然后发现自己脚下有踏脚的地方,到这里还是有点俗的,但梅婶婶接着对身边的圣母像说了句“谢谢”,真是太可爱了。
看蜘蛛侠之前看了一个《大鱼》的影评,作者很莫名其妙地说《大鱼》暗喻了美国精神,并以此证明《大鱼》的虚伪。其实在我看来,《蜘蛛侠2》之中才隐含了美国人的某些精神,在普通人的层面上,也许只有美国人才会让他们的英雄如此的平凡潦倒,彼得·帕克的梅婶婶说孩子们需要英雄,但美国人大概也希望英雄藏身在普通人之中。比如最近报道的那个黑人伯伯,在地铁勇救跌落路轨的年轻人,惊险程度不亚于蜘蛛侠勇救列车乘客,但那个黑人伯伯看起来也是普通得不行的一个人。但是,英雄在平时越是普通,越是证明,你也有可能成为英雄。看看彼得·帕克是怎样向那两个惊奇的小孩解释他的超能力的:Work out, plenty of rest. You know, eat your green vegetables,就是平时老妈一天到晚唠叨的那些平常道理。 而且,英雄也并不是永远救人,有时候也要被人救,失去超能力的蜘蛛侠冲入火场去救人,差点摔入火海,竟然是让那个他救的小女孩拉上来的。(我:啊?这小女孩这么厉害啊。某人:是中国小女孩啊,你不要小看中国小女孩。)而在列车上,惊魂未定的乘客挡在脱力晕倒的蜘蛛侠身前,不让章鱼博士抓走他,尽管有些煽情,但无疑也诠释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英雄。就像梅婶婶说,I believe there’s a hero in all of us, that keeps us honest, gives us strength, makes us noble, and finally allows us to die with pride。
电影里面重复的一个主题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在第一集里面是彼得·帕克的叔叔对他说的,这里在他的回忆里再次出现。 Ben Parker: Of all the times we talked of honesty, fairness, justice. A lot of those times I counted on you to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those dreams out into the world. Spider-Man: I can’t live your dreams anymore. I want a life of my own. Ben Parker: You’ve been given a gift Peter,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正面的例子,便是蜘蛛侠,由于有了这个概念,并且由于间接地导致了他叔叔的死,他永远没有办法在别人别人有难的时候心安理得地转身离去,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很容易让我想到为什么美国人总喜欢在国际上管这管那,也许美国人的观念就是认为,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对这个世界负起一定的责任。当然,到底管哪些,在政治上肯定是从利益出发,但是很多人的确是怀着这种信念去敦促政府要做某些事情,或者自己去做。 反面的例子,便是章鱼博士。他发明了那个装置,手里便握有极大的能量,与此同时,一旦这种能力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是反映了一种对超强能力的警惕呢?这就不清楚了。
而这一集里更多地说的是选择与放弃的问题,蜘蛛侠不想再做蜘蛛侠了,当他的信念有所动摇的时候,超能力就离他而去。而他的医生告诉他,你是可以选择的。当然,他后来还是选择了回来,由于想到责任,不过我觉得更多地是愤怒。而这一选择,在他来说,意味着放弃对女友的爱。帕克的叔叔婶婶轮流充当他的人生导师,第一集是叔叔,这一集是婶婶,在梅婶婶搬家的时候,她对帕克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I believe there’s a hero in all of us, that keeps us honest, gives us strength, makes us noble, and finally allows us to die with pride, even though sometimes we have to be steady, and give up the thing we want the most. Even our dreams. 彼得后来也是用这个来说服章鱼博士放弃的。坚持还是放弃,哪个更重要?也许谁也说不清楚,但我是很认同必要时应当放弃这种想法的。
第一部接触的超级英雄,对超级英雄开始的憧憬,就从这一部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蜘蛛侠2。小时候看到章鱼博士还觉得蛮吓人的,造型太丑了,怪兽不像怪兽…机械不像机械的…但是看到蜘蛛侠在本伯父下的指引下行侠仗义真的太帅了!!!n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剧情中让哈利看到蜘蛛侠抱着死亡的父亲就一定要认为蜘蛛侠是凶手?在绿魔死之前让蜘蛛侠不要告诉哈利真相的以后,那就是绿魔和蜘蛛侠的和解,那么蜘蛛侠完全可以告诉哈利说他父亲是被绿魔杀的这样完美和解大家啊!
《蜘蛛侠2》的开场,看得让我好心酸。我们的英雄彼得·帕克,生活却是糟糕得不能再糟了。因为执行任务,他不得不耽误各种功课,学习一落千丈。因为没有时间兼职挣外快,他依然手头拮据,生活困顿,常常因为交不起房租而受到嘲讽讥刺。因为错过恋人玛丽·珍的演出,他失去了心爱的女孩。就是为了担起种种英雄应负的责任,彼得·帕克落魄到连自身的温饱都成了问题,还因此惹来了一身的麻烦。n屋漏偏逢连夜雨。与此同时,彼得·帕克深深懊恼自己无力帮助梅姨脱离贫困潦倒的生活。他曾经最好的朋友哈里·奥斯本,也因为彼得杀了自己的反派“绿魔”父亲而与彼得反目成仇。同时,更加可怕更加强大的对手“章鱼博士”也粉墨登场了。n蜘蛛侠彼得越过越糟糕,终于在一次莫名其妙的失去超能力之后,彼得心力交瘁。倾盆大雨中,他伤心透顶地扔掉了蜘蛛衣,选择了让蜘蛛侠永远消失。n好在梅姨的语重心长的一番话重新让彼得顿悟,让彼得又穿上了自己扔掉的蜘蛛衣。最后的结局也圆满结束,彼得最终战胜了大坏蛋章鱼博士,也得到了心爱的女孩玛丽的爱。n我觉得,也许彼得·帕克最英雄的那一刻,不是他飞檐走壁引人无限惊叹的时刻,而是他终于能够重新面对自我,重新担起自身责任的那一刻。n我们每个人,也都难免会遇到挫折,也都难免有彷徨无助的时候。在这些时候,请记住蜘蛛侠彼得·帕克的选择,记住我们心中的梦想和肩上的重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岔路口作出最明确的选择,最后迎来柳暗花明的出口,获得幸福。
为二次重启的《蜘蛛侠:英雄归来》做准备,今天重温了被誉为系列最佳的托比·马奎尔版《蜘蛛侠2》。只想说按照豆瓣这年头对漫改片的评分标准,这片不上8分简直是个笑话(我给9分)。顺带有些感慨,不吐不快:
套路让人犯腻的原因不在于套路本身,而是逐渐公式化后无惊喜的必然,但实际上只要把人设基础做足、紧扣明确(并非要高深)的主题叙事,即使是套路也不会失去感染力。
就以《蜘蛛侠2》为例,主角在这一部的主要挣扎在于:是善用天赐之能去救更多人,同时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亲人爱人的误会和不解?还是独善其身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对烧杀抢掠袖手旁观?急着去换服的Peter无奈抛下身处险境的婶婶,反被旁人笑话“你侄子真是个'大英雄' ”,只要你看到这一段,就很容易由衷体会到蜘蛛侠的困扰所在,还会为那句出于反讽却歪打正着的台词哭笑不得。这之后,在他救下一整列地铁的乘客而被众人托起、在他终于向Mary Jane向更多至亲爱人坦露自己身份的时候,你也自然就会感动,连“以前做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或者“我确实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这样无趣的台词都不必说,你就已经心生这样的感慨了。在这样充足的共情条件下,看到他打败坏蛋、抱得爱人归的情节,你真的还会嗤之以鼻吗?我欢呼还来不及呢。
反观现在的主流大片,一味的反套路,却没有通过扎实的剧作建立新的“套路”,有破无立,关键时刻最爱以插科打诨一笑带过。如那些急着赚钱的片商所愿,你确实一笑就过,从不会去较真那些粗制品的不合理之处,有人跟你说个连动机层面都算不上的逻辑bug,你说不定还会用“看大片就是看特效”这样的话去为它们反驳辩护......
新故事的虚浮比起旧特效的虚假,谁更无力?你以为爆米花就该、也一直是这个样子的,可事实上,曾经有很多良心的爆米花电影,不一定燃笑泪三点兼具,却会在你离场多时后,仍能在你心里留下点什么。它们以前出现过,现在越来越少了。
先看的是蜘蛛侠2,本来我对英雄片兴趣不是很大,模式大同小异,就是打来打去,看到前面知道后面,总归是我们的英雄把反角打败。但Spider man 2却给到我一点惊喜,当然情节依然是以蜘蛛侠战胜反角告终,只是大部分情节都不是在打斗,反而是在讲蜘蛛侠Peter Parker——一个生活窘迫,傻傻笨笨,挣扎在爱情与责任之间的teenager——的生活点滴,很多很可爱温馨的笑料。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一部青春片。我最喜欢两个细节,一个是蜘蛛侠没了超能力,在楼顶上飞不下来,要坐电梯那个。笑死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变身做了蜘蛛侠,最好还是把原来的衣服带在身边)另一个则是梅婶婶被章鱼博士抛上半空,用伞在楼檐边挂了半天,最后终于抓不稳,差点掉下来——然后发现自己脚下有踏脚的地方,到这里还是有点俗的,但梅婶婶接着对身边的圣母像说了句“谢谢”,真是太可爱了。
看蜘蛛侠之前看了一个《大鱼》的影评,作者很莫名其妙地说《大鱼》暗喻了美国精神,并以此证明《大鱼》的虚伪。其实在我看来,《蜘蛛侠2》之中才隐含了美国人的某些精神,在普通人的层面上,也许只有美国人才会让他们的英雄如此的平凡潦倒,彼得·帕克的梅婶婶说孩子们需要英雄,但美国人大概也希望英雄藏身在普通人之中。比如最近报道的那个黑人伯伯,在地铁勇救跌落路轨的年轻人,惊险程度不亚于蜘蛛侠勇救列车乘客,但那个黑人伯伯看起来也是普通得不行的一个人。但是,英雄在平时越是普通,越是证明,你也有可能成为英雄。看看彼得·帕克是怎样向那两个惊奇的小孩解释他的超能力的:Work out, plenty of rest. You know, eat your green vegetables,就是平时老妈一天到晚唠叨的那些平常道理。
而且,英雄也并不是永远救人,有时候也要被人救,失去超能力的蜘蛛侠冲入火场去救人,差点摔入火海,竟然是让那个他救的小女孩拉上来的。(我:啊?这小女孩这么厉害啊。某人:是中国小女孩啊,你不要小看中国小女孩。)而在列车上,惊魂未定的乘客挡在脱力晕倒的蜘蛛侠身前,不让章鱼博士抓走他,尽管有些煽情,但无疑也诠释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英雄。就像梅婶婶说,I believe there’s a hero in all of us, that keeps us honest, gives us strength, makes us noble, and finally allows us to die with pride。
电影里面重复的一个主题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在第一集里面是彼得·帕克的叔叔对他说的,这里在他的回忆里再次出现。
Ben Parker: Of all the times we talked of honesty, fairness, justice. A lot of those times I counted on you to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those dreams out into the world.
Spider-Man: I can’t live your dreams anymore. I want a life of my own.
Ben Parker: You’ve been given a gift Peter,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正面的例子,便是蜘蛛侠,由于有了这个概念,并且由于间接地导致了他叔叔的死,他永远没有办法在别人别人有难的时候心安理得地转身离去,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很容易让我想到为什么美国人总喜欢在国际上管这管那,也许美国人的观念就是认为,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对这个世界负起一定的责任。当然,到底管哪些,在政治上肯定是从利益出发,但是很多人的确是怀着这种信念去敦促政府要做某些事情,或者自己去做。
反面的例子,便是章鱼博士。他发明了那个装置,手里便握有极大的能量,与此同时,一旦这种能力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是反映了一种对超强能力的警惕呢?这就不清楚了。
而这一集里更多地说的是选择与放弃的问题,蜘蛛侠不想再做蜘蛛侠了,当他的信念有所动摇的时候,超能力就离他而去。而他的医生告诉他,你是可以选择的。当然,他后来还是选择了回来,由于想到责任,不过我觉得更多地是愤怒。而这一选择,在他来说,意味着放弃对女友的爱。帕克的叔叔婶婶轮流充当他的人生导师,第一集是叔叔,这一集是婶婶,在梅婶婶搬家的时候,她对帕克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I believe there’s a hero in all of us, that keeps us honest, gives us strength, makes us noble, and finally allows us to die with pride, even though sometimes we have to be steady, and give up the thing we want the most. Even our dreams.
彼得后来也是用这个来说服章鱼博士放弃的。坚持还是放弃,哪个更重要?也许谁也说不清楚,但我是很认同必要时应当放弃这种想法的。
当然,最后英雄美人还是大团圆,虽然又见到女主角在婚礼上逃掉的情节,这个俗套还是可以接受的,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商业片。
从网上下载了高清版的2,这才有时间重新体验过
结论:漫画英雄戏,拍不过蜘蛛侠的高度了。
神奇当年把蜘蛛侠卖给sony,是他的损失,却是我们影迷的福分。因为有强大的sony支撑,才能写出这么好的剧本,也只有sony,能有实力和耐心慢慢的把蜘蛛侠的故事推向高潮。对比现在上映的铁人,平心而论,一定是铁人打起仗来震撼力强大的多,那么多后现代的武器轰炸起城市来,绝对适合催生热血青年的肾上腺。
但是,铁人是不会超过蜘蛛侠的,这是因为输在剧本,更输在出身。
英雄,永远只是高高在上的,可是如果英雄却正是你身边的一个普通人,落魄,软弱,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而蜘蛛侠,正是因为这落魄的出身,才能屹立在英雄的钟楼上永不倒。相对于铁人那富可敌国的家产,可以随便用最昂贵的材料最先进的仪器为自己打造不死金身,蜘蛛侠买束花送给自己喜欢的人都是那么奢侈。相对于别人出入豪车美女,他却要自己动手修理那破烂不堪的摩托车。当他穿着西装,将鲜花夹在车后座,腰杆笔挺的在这个繁华的街道驶过,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却是那么的让人舒心,那是阳光洒满肩的自由,因为他是平凡的;那是内心抑制不住的激动,因为那束,不对,是那枝玫瑰,是送给自己最爱的那个人的。
可是,就连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就这么一束孤单的玫瑰,却不能送到等待他的女孩手上
因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只适合蜘蛛侠
由Tobey Maguire来饰演peter,是整个蜘蛛侠系列里面,最明智的选择。或者说,整个系列,因为他的出演,而增色不少。
因为他够平凡,平凡到让我们真的认为那就是住在破烂小隔间的落魄天才。这种人我们在学校见过很多,最积极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木讷的不知道怎么应对一句简单的玩笑。如果有女孩子来讲话,会紧张到鼻梁挂不住眼镜……很可惜,没有几个女孩子会关注到他,他注定是会被我们遗忘的那个。
那么他和邓斯特的恋爱,才会那么真诚,也是那么的让人揪心。可以说,英雄片里面所有的美女都可以省略,蜘蛛侠的不可以。没有爱,他就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不是一个正常人。
曾经多少次他也想要放弃,放弃这上天不小心赋予的能力。或者说,把狗屁维持正义放在一边,那些不是我的事,我只要我的爱,我只要跟她在一起,就够了
可惜,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愿望,折腾了2集
当然,可以预料的,可怜的邓斯特每集里面必定成为坏人恐吓的筹码,因为爱就是蜘蛛侠的弱点,为了爱,他会不顾一切
相较其他牵强的爱情戏,蜘蛛侠里面的爱情,是真的不能缺少。没有爱的英雄,只是一个怪物;而滥情的英雄,只是恐龙投错了胎。
我们热爱英雄,却不希望英雄是个怪胎。神奇的公司培育出来各种各样的英雄,而蜘蛛侠,却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个有着真实情感的孩子,努力的为着自己曾经的承诺而无力的坚持。那些自己为自己拍摄的照片,只是用来养家糊口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