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科幻片  »  头号玩家

头号玩家  玩家一号 / 挑战者1号(港) / 一级玩家(台) / 一号玩家

945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泰伊·谢里丹奥利维亚·库克本·门德尔森马克·里朗斯丽娜·维特森崎温赵家正西蒙·佩吉T·J·米勒汉娜·乔恩-卡门拉尔夫·伊内森苏珊·林奇克莱尔·希金斯劳伦斯·斯佩尔曼佩蒂塔·维克斯艾萨克·安德鲁斯

类型:动作科幻冒险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状态:HD 年份:2018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4920389热度:2 ℃ 时间:2024-06-11 19:17:49

简介:详情  故事发生在2045年,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詹姆斯哈利迪(马克·里朗斯 Mark Rylance 饰)一手建造了名为“绿洲”的虚拟现实游戏世界,临终前,他宣布自己在游戏中设置了一个彩蛋,找到这...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故事发生在2045年,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詹姆斯哈利迪(马克·里朗斯 Mark Rylance 饰)一手建造了名为“绿洲”的虚拟现实游戏世界,临终前,他宣布自己在游戏中设置了一个彩蛋,找到这枚彩蛋的人即可成为绿洲的继承人。要找到这枚彩蛋,必须先获得三把钥匙,而寻找钥匙的线索就隐藏在詹姆斯的过往之中  韦德(泰尔·谢里丹 Tye Sheridan 饰)、艾奇(丽娜·维特 Lena Waithe 饰)、大东(森崎温 饰)和修(赵家正 饰)是游戏中的好友,和之后遇见的阿尔忒弥斯(奥利维亚·库克 Olivia Cooke 饰)一起,五人踏上了寻找彩蛋的征程。他们所要对抗的,是名为诺兰索伦托(本·门德尔森 Ben Mendelsohn 饰)的大资本家。
  • 头像
    乌鸦火堂

    八卦!我们是专业的!

    咱最擅长的就是折腾!

    斯皮尔伯格,算你牛逼,这样一部作品,看《头号玩家》就像磕了药一样,燃爆了。

    电影的故事就是找彩蛋整部电影也是一个大彩蛋,无数动漫、游戏、电影彩蛋汇聚其中,两只眼睛肯定是不够用的。

    目前很多大神都在找彩蛋,更有朋友刷了好几遍了,甚至从预告片中逐帧截图放大观看,说明什么?这是粉丝的福音啊!我这里也是在找彩蛋,本来想多找点,但感觉除非该片蓝光问世,有机会逐帧细细找,否则就凭我这两下子,够呛。

    所以这篇文章,在找各种彩蛋和梗的同时,关注一下彩蛋背后的故事,具体出处,以及八卦,所谓深扒!

    还有很多朋友更关注的问题,这样“无限流”性质的作品,出品方华纳兄弟为了买下这些电影、动漫、游戏的版权,究竟花了多少钱?

    个人感觉,没多少。

    《头号玩家》的具体成本暂时还未公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动作捕捉CG+真人作品,肯定是大手笔。如果考虑到电影中暴雪、卡普空、微软等等各家游戏厂商的角色版权,这制作费不敢想象。

    但实际上,这里的版权,以角色形象、姓名权、作品改编权、商标版权、出版权等等为主,举个栗子↓

    《鬼吹灯》小说故事、改编、角色名称乃至商标归作者天下霸唱所有。根据小说改编的《鬼吹灯》漫画,作品标题、人物姓名、故事情节等元素属于小说的权利范围,而漫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设计属于漫画所有。n因此,漫画作者有权将漫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设计授权改编游戏,但不得将小说中的作品标题、人物姓名、故事情节等。如果打算基于漫画设计《鬼吹灯》游戏,除了获得漫画形象权之外,还要跟原著作者扯皮

    所以,对于《头号玩家》来说,角色形象权是主要的(大部分连名字都没出,就靠脸吃饭),而且很多时候,尤其在西方,片方为了改编一部动画或游戏作品,往往会把包括改编、角色形象等相关版权一块全部购下。所以我们在找彩蛋的同时,这里也简单追溯一下这些角色和元素,至少是形象权,归属地在哪?

    扒彩蛋,我们可能差点,但论八卦,咱可是专业滴!不求专业,只求找到出处,而且为了好玩!到了最后,你就会发现,

    大片厂、大导演,路子就是野!


    一、电影彩蛋

    影迷会发现不少亮点。而且电影版权,很清晰,归制片方所有,导演仅拥有著作权(除非导演也是制片方之一),而且本片不涉及到真人演员,所以也就没有演员形象权之说,暂且制片方即可。

    1、史蒂芬·金不喜欢的《闪灵》

    是《头号玩家》里最大的惊喜,之前在该片的各类预告片中完全没有见到,结果该片第二个任务中,最屌的一场戏就是电影《闪灵》

    夺宝队“进入”到电影之中,镜头一晃,画面变成了“修复胶片”的颗粒感,老电影那种feel,酒店大厅,237房间,斧子、双胞胎姐妹,浴室里的幽灵,血液洪水、结尾处的迷宫花园,当然少不了打字机上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的经典元素,只不过这些字,在电影中变成了钥匙形状,太有feel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摄影还是斯大爷的老搭档——詹奴苏·卡曼斯基(Janusz Kaminski)。其标志性的“卡式噪点”在这段复古影像中有着极大的发挥。

    最屌的一点在于,这个进入电影的桥段,将恐怖片拍成了喜剧片。

    因为在熟悉的桥段中,安排了一个“没看过《闪灵》”的艾齐进入为主视角,结果各种被吓,反而观众会觉得这人“太倒霉了,非要来这里”那种幸灾乐祸,我看片的时候,一旁还有观众在小声说“赶紧跑了,完了完了,哈哈哈”这个话,没错,这就是幸灾乐祸。反正我知道这里什么“典故”,不会中招,小白就惨了。

    而且电影中,阿修说“我是从指缝中看得(电影)”,来源于演员真实故事。饰演阿修的小演员菲利普·赵,被斯大爷要求熟悉一下《闪灵》,结果小家伙还真是用这种方式看得电影。

    电影中提到了原著作者史蒂芬·金不喜欢这部电影,也是真事。因为《闪灵》虽然经典,但史蒂芬·金觉得对原著改动太大了,不像自己的原著,因为并不认可。

    但老金认可另一部《闪灵》1997年的电视电影,总长273分钟,由美剧《魔界奇谭》《恐怖大师》的恐怖片导演米克·加里斯执导,完全忠实原著。

    史蒂芬·金不但担任了影片的执行制片,还担当了电视剧的剧本创作、片中照片的摄影并且客串了一个小角色。

    其实,《头号玩家》中《闪灵》任务最后一幕,丧尸舞会那段,是原著中的桥段,库布里克版并没有出现(其实出现了,只不过并没有变成丧尸而已,就是杰克“回到1921年”看见舞会那段),但加里斯版中很详实的拍出了原著桥段,而且这处改动,在《头号玩家》中,恰好点题,从不认可到认可。

    ▼版权

    《闪灵》的出品公司就是华纳的电影,拥有制作和发行权,不存在买版权的问题,而且不涉及到老金的原著版权,直接用的电影场景。

    而且该片的第二制作方, Hawk Films,就是库布里克自己的电影公司,从《发条橙》开始都参与电影制作,库布里克生前跟斯大爷关系很铁,后者还拍了库布里克的“遗愿”《人工智能》,因此在本片中,《闪灵》的电影logo,库布里克的名字都出现了,算是致敬。这也是该片出现其他作品logo的地方之一(有好几处,下面会列举)。


    2、金刚

    飙车戏的最后一关,就是金刚,而且有个镜头表示,金刚是从帝国大厦顶上下来,一旁有双翼飞机,这一切都是1933年版《金刚》的段落。还有这位的长相,鞋拔子脸是老版金刚的标志。

    ▼版权:

    金刚的版权比较纠结,因为有好几版电影,当年的官司从1962年一直打到了1975年,导致金刚这个角色如今基本处于四分五裂的阶段,具体版权情况是这样的:

    理查德·库珀,金刚创作者兼导演梅里安·C·库珀的儿子,拥有金刚出版权;

    雷电华公司,拥有《金刚》1933年电影版的版权。

    德劳伦蒂斯集团(意甲那不勒斯队主席德劳伦蒂斯那个公司),拥有1976年翻拍版《金刚》的版权。

    ★环球公司,拥有金刚新的电影版权和形象权,这是环球从库珀手里买下来的,因此金刚随即成了环球怪兽旗下的一员。

    关于金刚的版权和各版具体形象问题,请参考俺的旧作→“怪兽之祖”银幕变形演义:身材飘忽、挺直腰板、版权乱战

    所以,金刚的版权很容易出现幺蛾子,比如当年环球就还起诉过任天堂,因为后者曾出品过一款游戏叫做《大金刚》,环球认为大金刚是明目张胆的侵权行为。

    既然本片中的金刚来源于1933年电影版,那么只需考虑雷电华公司即可。只不过雷电华公司1986年被特纳广播公司收购,特纳广播公司1995年又被时代华纳集团收购。。。所以,付版权费?不存在的。

    而且真的是来源于1933年电影版,因为体型,2005年版《金刚》虽然也有帝国大厦段落,但没这么大,只有5米高,不能把飞机抓在手里,而1933年版按比例有18米

    就算是顾及环球,但斯皮尔伯格环球还是要给面子的,从《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等等,环球电影的半壁江山都是斯大爷打下来的,没有当年斯大爷,环球估计还真成不了如今的六大。

    所以,这片出现了很多环球电影的角色,有斯大爷的情面,搞版权会相对容易,友情价、甚至不要钱也是有可能。

    而且被环球怼的《大金刚》,其海报也出现在电影中。。。我觉得是斯大爷故意的。


    3、铁巨人

    超级经典的一部动画片,暖心的铁巨人能把人看得从笑到哭,最后再破涕为笑。

    本片中,特别展示了几处铁巨人的特色,比如铁巨人头部,可以召唤身体部分组合,当年动画片结尾就是这样。

    还有眼部激光、手部的发射器等等还原设定,只不过本片中铁巨人没像当年动画那样,完全变成武装模式,可能是CG太繁琐的原因,也可能是武装模式的铁巨人是迷失内心之后的形象。

    ▼版权:

    当然也是华纳的了,话说华纳在过去、乃至如今的动画电影大战市场中,真的好没有存在感。兔八哥、DC动画和史酷比等动画形象不少,却很少登陆大银幕,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除了3D动画《守卫者传奇》,就是当年2D《铁巨人》了。


    4、《天生爱神》+试装

    主角帕西法尔参加舞会之前,穿了一套西装、歪系粉领带的造型,台词里说明了来自于《天生爱神》

    这部电影拍摄于1984年,全名叫做《巴卡路·班仔跨越八次元空间大冒险》,主演是“机器战警”彼得·威勒,内容就是描述一群耍酷摇滚青年拿枪欺负弱鸡外星人的故事。电影名不经传,但被很多极客宅奉为神作,乃是一部鼎鼎大名的邪典。

    而且在帕西法尔穿这套衣服之前,试了好几套衣服,包括迈克尔·杰克逊的《鬼怪》中的红皮衣,音乐鬼才王子的半自传电影《紫雨》中的装束,杜兰杜兰乐队的蓝色制服。


    5、《回到未来》

    毋庸置疑,《回到未来》中的DMC-12跑车(DeLorean Motor Company),而且是第二部的车型,因为在飙车戏中,躲避大货车的场景,DMC的四个轮子变成了飞行动力式,是第二部的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部DMC-12,诞生于1976年,1982年停产,因为公司老大因吸毒被捕(其实是被诬陷的),公司破产,所以DMC-12一共就生产了9000辆,却因1985年的《回到未来》而大热,但再找车可是很难了,因为本来就是“绝版”。

    话说,当年hottoys出1/6的DMC时我就忍着没买,因为俺就知道,丫肯定会出第二部轮子可变的飞车版,结果当年SDCC限定2.0终于有展品了,结果等到现在还他么没出,连第二部的博士也没出货,你丫出不出了?我特么可是首批预定的!

    《回到未来》还有两个梗,属于致敬,就是“泽米基斯方块”,因为《回到未来》的导演就是罗伯特·泽米基斯,制片是斯大爷本人。广义上可以认为,泽米基斯是斯大爷的徒弟。

    另外,就是阿尔忒密斯呼唤开车的主角为“迈克弗莱(Mcfly)”,这个是《回到未来》主角的名字。

    老妈如洪水猛兽

    ▼版权:

    《回到未来》是斯大爷自己的公司安培林娱乐(Amblin)制作,后者也是本片的出品方,而且环球也是出品方,所以你懂得(参考《金刚》条目)。

    PS,《回到未来》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因为就是小时候看了《回到未来》之后,我才热爱上了电影,如今也从事了电影相关行业,这部电影是我自己的“玫瑰花蕾”。


    6、约翰·休斯与《开放的美国学府》

    电影中,主角用这个梗测试大反派,后者在一票宅男后备军的远程提示下蒙混过关,其实这就代表了80年代的一个流行文化。

    约翰·休斯是美国著名的流行文化导演,《小鬼当家》就是这位的得意之作,但他另一部作品1985年《早餐俱乐部》在西方群体中更著名,说白了就是美国青春片的代言人,代表了美国青少年和流行文化。

    《开放的美国学府》拍摄于1982年,导演则是艾米·海克林,这片也是美国青春片,里面有年轻的西恩·潘和尼古拉斯·凯奇,算作美式青春片的开山之作。

    实际上,电影中这个“钓鱼式提问”,翻译成我们熟悉的话就是:“《龙虎风云》的导演是吴宇森还是林岭东?”一下子就能试出来是不是港片死忠粉。

    插一句,《早餐俱乐部》的角色本德也有“出场”,是飙车准备环节中,车辆间的人群之一,这部电影的出品方也是环球。。。


    7、三大恐怖角色

    电影中出现了80年代三大恐怖角色,杰森、弗莱迪和鬼娃恰奇,放在一起说吧。

    《猛鬼街》中的弗莱迪在预告片中就有出现,被艾齐打崩了。

    《13号星期五》的杰森也是在混战中出现,也是被灭的一方。

    结果到了《鬼娃回魂》中的鬼娃恰奇这里,结果被主角当场“召唤兽”扔了出去一通乱砍,而且接住恰奇的那位杂兵还说了《头号玩家》中唯一一句脏话:“Fxxking Chucky”。(PG-13电影,规定脏话不能超过3句)

    我的寿屋美少女系列——鬼娃

    ▼版权:

    《猛鬼街》当年是新线公司出品,如今新线公司已经并入时代华纳集团

    《13号星期五》派拉蒙和华纳联合出品,后来版权归到了新线旗下,所以新线还拍了一部《弗莱迪大战杰森》

    恰奇的版权比较复杂,1987年第一部《鬼娃回魂》是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出品,后来该公司被米高梅并购。

    但这个角色的影视版权,却在环球旗下,从98年的《鬼娃新娘》开始,一直到这几年又出的之间走音像制品渠道的6和7部,出品方都是环球或其旗下的子公司,又是环球。。。

    关于鬼娃恰奇的一些故事,有兴趣的话请参考俺的旧作→想要跟我玩吗?《鬼娃回魂》系列漫谈


    8、《周末夜狂热》

    这就属于致敬彩蛋了,无需考虑版权。电影中两位主角在舞厅共舞那段,致敬了我们舞王约翰·特拉沃尔塔在《周末夜狂热》中和女主角共舞的桥段,有著名的抖肩动作,而且要不是Bee Gees名曲《Stayin' Alive》,我差点觉得这段是在跳《低俗小说》


    9、《忍者神龟》

    没错,这里的《忍者神龟》要归到电影类里了,因为角色形象就是卖拷贝监制的《忍者神龟》真人版,只有一秒镜头,但很明显,考虑到角色形象,只需联系电影而无需顾及其他动画或者漫画形象。

    ▼版权

    《忍者神龟》电影版是迈克尔·贝监制,出品方是爆炸贝自己的公司白金沙丘,另一大制作方和发行方是派拉蒙

    斯皮尔伯格跟爆炸贝关系很好,斯大爷是《变形金刚》的监制,派拉蒙也出品过斯大爷的《夺宝奇兵》系列,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只使用角色形象的话,版权费嘛,我想最多也就是友情价。

    这俩风格迥异的人是怎么凑一块去的??

    10、《机器战警》

    电影中在广场,有个明显的机器战警的身影,也是一晃而过。

    ▼版权

    1987年的《机器战警》是猎户座影业(Orion Pictures)出品,后来该公司被美高梅收购,米高梅如今属于索尼,所以2014年新版《机械战警》出品方换成了索尼哥伦比亚,这一处确实是要购买版权的。

    斯大爷跟索尼有过合作,是当年《铁钩船长》是跟索尼旗下的三星公司(Tristar)合作的,三星电影公司是1982年有线电视频道HBO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创建的电影公司,1987年合并成了现在的哥伦比亚三星公司,然后在1988年与一块被索尼影业收购。

    虽然当年《第三类接触》是伦比亚公司的,但当时该公司还没被索尼收购。但斯皮尔伯格自己的安培林娱乐公司,倒是跟索尼有过好几次交集,比如《黑衣人》系列,《佐罗的面具》,都是安培林制作,斯大爷都是监制。


    11、赛道上的“名车”

    由于都是一晃而过,所以认得不是很全,有一个算一个吧。

    马赫5号,出自动画片《马赫5号》,动画大师吉田龙夫的经典系列动画作品,后来被沃卓斯基姐弟(不对,已经是姐妹了)拍成了电影版《急速赛车》,出品方华纳,票房惨败。

    克莉丝汀,一晃而过的镜头,但红色车身极为显眼,车旁站的是劳拉。来自史蒂芬·金名作改编的《克莉丝汀魅力》,约翰·卡朋特导演,魔车一辆,可摄人心魄,推荐一下该片。出品方哥伦比亚

    蝙蝠侠车,具体出自1966年的电视剧《蝙蝠侠》,那款经典初代蝙蝠车,版权不用问了,只要是DC的作品,华纳想用就用。

    V8拦截者,来自《疯狂的麦克斯》系列,主角麦克斯的座驾,在《狂暴之路》开场也有该车的身影,原型为1973年XB福特双门猎鹰。电影出品方华纳


    12、终结者+施瓦辛格

    电影中,铁巨人当“人桥”掉进熔岩后,最后露出一只手做了一个大拇指造型,这个当然是致敬了《终结者2》中T-800最后那个经典镜头,除了让影迷很爽之外,这个镜头意义非凡。这是斯皮尔伯格与卡梅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联动。

    还有就是不得不提的施瓦辛格,电影中涉及到施瓦辛格的地方一共有三处,余下两处为:

    《幻影英雄》,在飙车戏份中,有一处很明显的电影广告牌,上映的是《杰克·施莱德3》,这是《幻影英雄》电影里,施瓦辛格演得虚构电影,而且还出现了州长的名字。该片是索尼哥伦比亚出品,而且这处完全是电影中的桥段,必须要谈妥版权。

    ★《蒸发密令》,开场艾齐在死亡星球乱战的时候,挑选了一把电磁枪,来自《蒸发密令》中的经典电磁枪,他(她)用这把枪把毁灭公爵给打崩了,该片就是华纳出品,敞开了用。

    而且,这三处电影元素,也是施瓦辛格第一次“出现”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


    13、超人

    恶搞+致敬梗,档案大厅那段,恶搞了超人的眼镜,说戴上眼镜,别人就认不出来了,明显恶搞了超人和克拉克之间身份的梗。

    但在漫画中,超人的眼镜可不是普通眼镜哦,那副眼镜也是外星眼镜!

    眼镜功能有二,其一阻止超人在普通人时的热视力与X视线,其二提供了超视觉假象,影响到地球人的视觉神经,让克拉克·肯特在外形上更老、更虚弱一些,这个假象甚至还能影响照片和录像。同时超视觉假象拥有“续航”能力,就算克拉克·肯特摘下眼镜,假象还能维持48小时。

    除此之外,还有两处超人梗:

    其一为哈利迪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莱克斯·卢瑟的名言。

    其二为大反派诺兰的造型,来自《不义联盟》中的超人。

    PS,在档案馆中,包围主角的人群中好多熟脸,最明显的是《阴间大法师》中的 大法师“甲壳虫汁” 的形象,蒂姆·波顿这部名作,当年是由Geffen Pictures出品,华纳只是负责了发行,后来Geffen 1998年关闭电影业务之后,旗下电影长片归属华纳,又是一处免费的。


    14、《侏罗纪公园》

    自然跑不了斯大爷的名作《侏罗纪公园》喽,赛道狂飙中的boss,就是雷克斯暴龙,这个无需多言,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只恐龙而已。


    15、骷髅杂兵

    最后大战中的冲锋场面,里面出现了很多骷髅杂兵

    按理说骷髅兵属于奇幻电影和动漫游戏中的大众脸,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其身影,比如游戏《魔兽》《英雄无敌》,电影《鬼玩人3》《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木乃伊3》,就连《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里也有。

    但本片中的骷髅兵,我更倾向于1963年的《杰逊王子战群妖》,或者更早的《辛巴达七航妖岛》,后者是最早一部在电影里展现骷髅兵的电影,但前者是特效指导雷·哈里豪森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定格特效的先驱。

    而且斯大爷是哈里豪森的超级粉丝,因为这位的定格特效影响了后世很多作品,包括詹姆斯·卡梅隆、彼得·杰克逊、吉尔莫·德尔托罗哈利豪森最狂热的追随者,《环太平洋》结尾还致谢这位特效先驱)都是其簇拥。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这处骷髅兵是致敬前辈的场面

    PS《头号玩家》世界观中,竟然有真人VR骷髅杂兵,这究竟是什么组织?大众脸工会?


    16、黑泽明与三船敏郎

    电影中,日本帅小伙大东,他在“绿洲”中的造型,是一名日本武士,这个形象来自于已故电影大师黑泽明《影子武士》中仲代达矢饰演的武田信玄。

    而大东在现实中的名字叫做“敏郎”,来自于黑泽明的御用演员三船敏郎,其在游戏中的造型之下的面孔,是三船敏郎在《蜘蛛巢城》中饰演鹫津武时的形象。所以这是一处二合一致敬。

    导演斯皮尔伯格是黑泽明的崇拜者,而且自己的作品深受黑泽明影响,他曾经说过“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17、星际迷航

    出现在哈利迪的葬礼之上,很明显的一处,这是《头号玩家》中,其他作品的logo的之一。该片是派拉蒙公司的招牌。

    另外一处,就是阿尔忒密斯最后打i-R0k的时候,在选武器,结果都没子弹了,其中武器菜单中出现了《星际迷航》中的标志武器—— 相位枪


    18、《我为玛丽狂》

    电影中男主角在游戏里留的发型,就是来自于1998年的性喜剧《我为玛丽狂》,台词里已经提到了,只不过不是屌丝主角本·斯蒂勒的发型,而是配角渣男马特·狄龙饰演的那个角色。

    既然是性喜剧,免不了三俗。《头号玩家》也有与该片相关的三俗桥段,就是在女主角缕了一下韦德的头发,而且是往上撩。这个动作就是恶搞了《我为玛丽狂》里最污的一段

    本斯蒂勒准备跟玛丽(卡梅隆·迪亚兹)约会,怕自己绷不住,于是率先在家撸了一发,结果没找到she在什么地方,这时玛丽敲门,主角开门之后,玛丽发现对方耳朵上挂着那坨不可言状之物,以为是发蜡,就顺手抄起来抹在自己头发上,就是一个往上撩的动作,结果这位头发成了这样

    这个发型被当MTV电影奖评为年度最佳发型,甚至还引领了一段风潮。所以《头号玩家》中阿尔忒密斯这个动作,绝对是在撩男主角,所以男主角才会对她心动。

    ▼版权

    这部电影是20世纪福斯的出品,但这种“口头致敬”甚至恶搞的方式,是不需要买版权的。


    19、异形

    关于《异形》的梗有三处,除了那处破胸之外(真人快打条目里会细说),还有两处道具:

    其一为《异形》中的中采矿飞船“诺史莫号”,在艾齐工作室里,一堆模型,其中除了《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飞船之外,就有诺史莫号的模型。

    其二为舞厅大战,女主角拿的枪,是《异形2》中殖民地陆战队(USCM)中的经典突击步枪——M41A脉冲步枪。(这是本片中斯皮尔伯格第二次与詹姆斯·卡梅隆的作品发生关系)

    ▼版权

    《异形》系列是20世纪福斯公司的招牌,但如今福斯已经归属迪士尼,所以这块版权从成分来说是比较复杂的。

    按理说斯大爷这几年虽然跟迪士尼关系也不错,最近《战马》《林肯》《圆梦巨人》《间谍之桥》等都是迪士尼出品,《华盛顿邮报》也是福斯的,但考虑到竞争对手华纳,片中迪士尼旗下的品牌一个没出现。

    对于道具方面,不涉及到电影商标、情节、角色权这方面,个人感觉跟道具和特效公司谈妥即可,主要是已故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的工作室。而后者跟斯大爷也合作过不少,侏罗纪公园里的霸王龙就是温斯顿创造的。


    20、“玫瑰花蕾”

    致敬彩蛋,《公民凯恩》中的名言,“玫瑰花蕾”是奥森·威尔斯饰演的凯恩临死前的一句话,整个故事也是由“玫瑰花蕾”到底意味着什么而展开的。

    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电影也没有给出答案,或者是电影中记者的猜测,“玫瑰花蕾”是凯恩从未得到或者是失去的某样事物,或者是结合剧情和人设对这句话的解读,在公民凯恩影片最后那个写有“玫瑰花蕾”字样的雪橇板燃烧起来的时候作为观众似乎隐约明白了“玫瑰花蕾”的含义,一种失落的快乐,一种单纯的遗憾,还是一个寂寞的结局,又似乎最终还是无法参透它真正的意义。

    其实,“玫瑰花蕾”无论从电影的角度还是故事层面的角度。都是代表着一种非常私人化的东西,“我自己的东西,你拿不走,别想知道,每个人都在寻找它的答案,可是那答案却又根本无从寻找。”

    联系起《头号玩家》的故事,这个“玫瑰花蕾”就是代表着哈利迪的私有化趣味,主角就是要从这些私人专属中,寻找钥匙。

    PS,在各种影史经典台词排名中,“玫瑰花蕾”出现的几率几乎是100%


    二、 游戏+动漫彩蛋

    游戏和动漫方面,个人充其量算个外行,玩的游戏不多,也不够二次元,所以了解的不算多,只是简单罗利一下,见谅。

    而且,有关这部分的版权,除了DC之外,角色版权也有着一些裙带关系哦。

    1、DC宇宙

    华纳出品的《头号玩家》,旗下DC的东西,不用白不用,从动漫到游戏,来者不拒,所以电影中无处不在的是DC梗,除了上述蝙蝠车和超人眼镜之外,还有如下内容:

    ★蝙蝠侠

    电影开场不久之后,直接点出了蝙蝠侠的名字,说“可以跟着蝙蝠侠一块去爬山”,从造型造型上来看,这时1966年老版电影《蝙蝠侠大电影》中的爬楼桥段的致敬。

    ★阿卡姆骑士

    主角去档案室中,阿卡姆骑士迎面走来,玩过游戏《蝙蝠侠:阿卡姆骑士》的朋友一眼就能认出。

    这个角色真实身份是二代罗宾杰森·托德。一开始跟稻草人合作打算干掉老爷,因为老爷以为罗宾被小丑宰了,结果是小丑玩障眼法,导致罗宾被小丑折磨一年,他对老爷对自己不管不问感到愤怒,随即化身阿卡姆骑士准备要了蝙蝠侠的命。n最后知道真相后阿卡姆骑士从稻草人手中救了老爷之后离去,化身红头罩,打击罪犯,很有可能接班老爷成为二代蝙蝠侠。

    PS,推荐一下HT出品的1/6阿卡姆骑士,个人认为是HT去年的良心之作,有阿卡姆骑士和红头罩两种造型替换,配件也很多,价格相对不贵。

    ★小丑和哈莉·奎恩

    在舞厅中,小丑和哈莉·奎恩都有出镜,一出是两人望向舞池(预告片中有),另一处是小丑女在休息区,被i-R0k吓跑了。

    ★丧钟、死射、猫女

    同样各自给了一个镜头的路人甲,丧钟是主角在舞厅中碰见的,死射则是最后大突袭中的背景角色(话说死射背后的是街霸里的独眼龙沙卡特吗??),猫女则是多次出现在背景中。


    2、街霸

    电影中街霸角色也有几位,还有一处致敬梗。

    ★布兰卡

    舞池中,主角背后是高大的布兰卡,但姿势不多,布兰卡不应该直立行走,而是要弓着背,所以我们小时候都管这位叫“猩猩”或者“野人”。(上大学之后,外地的宿舍哥们还管这玩意叫“狮子”

    ★春丽

    大突袭中,全民响应号召,春丽在猎空旁边。

    ★隆

    赛车戏中,准备出发时,装逼隆的背影缓缓走向远方。

    话说这也是隆和春丽的纯粹游戏形象第二次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第一次是《无敌破坏王》,在那部电影中,春丽跟嘉米当了路人甲,桑吉尔夫有台词。

    ★波动拳

    主角用这招KO了大反派,并不是龟派气功,虽然姿势差不多,但颜色不对,只有隆的波动拳才是蓝色气焰,男主角还喊了一声“嘟哏”

    ▼版权:

    卡婊(卡普空),单纯是角色形象权来说,应该是比较好搞,所以街霸角色连着出现在华纳和迪士尼的作品中

    但是据不可靠消息,卡普空的角色形象权和作品改编权是分开卖的,而且你不能两个都买走,这是很坑爹的地方(日本好像不止这一家是这样,普遍存在)。所以好莱坞改编的电影《街头霸王》(1994,尚格云顿主演)和《春丽传》里的角色形象都是奇形怪状,完全不像游戏,电影也差的一逼。

    但成龙的《城市猎人》中的街霸元素,是王晶买下卡普空的角色形象而来的,不存在改编权。但王晶后来的《94超级学校霸王》,却没买版权,因为当时已经被好莱坞买走了,是地地道道的山寨。

    关于《街霸》电影版的那些是非,有兴趣请参考俺的旧作→《街头霸王》30岁了,是时候该扒一下它狗血的大银幕故事了

    所以日系作品可能会比较复杂的,只是论角色形象的话,也是有所不同。

    比如片中还出现了hellokitty、绿豆蛙等日本动漫形象,这是谈下来形象使用权的;但皮卡丘、哆啦A梦这样版权比较复杂的,就没有出现。 当然那种软硬不吃的,比如任天堂(下面会提到)


    3、暴雪

    暴雪游戏的形象,能出现在这部电影中,是很大的惊喜,要知道暴雪游戏的版权,改编权和形象权都很难搞哦,没记错的话,这大概是暴雪游戏的角色第一次出现在非本公司出品的作品中。

    电影中涉及到暴雪游戏的角色,主要来自两部作品,《守望先锋》和《星际争霸》。而且肯定有不少角色形象充当背景板,这里暂时不列了,但最醒目的是两位。

    ★猎空

    《守望先锋》中的猎空,出现了四次,第一处是开场,这位还使用了招牌式的瞬移。第二处是商城里,第三处是舞池中,一块望向主角的人群,有一处正脸特写。最后大突袭时刻,春丽旁边那位,貌似是领队。

    ★吉姆·雷诺

    《星际争霸》长得吉姆·雷诺出现在电影中,涂装造型是非常燃的。电影中似乎还展示了其抽雪茄的镜头,这是来源于《星际争霸2》的游戏CG, 但CG里好像是泰凯斯?这位抽着雪茄,合上了头盔,我当时觉得,这大哥不怕呛吗?

    PS哈利迪在片中的巫师造型,我差点以为是暗黑3里的凯恩,不是外形类似,只是二位长得太像了。


    4、真人快打

    西方最火的格斗游戏,不是《街霸》,而是《真人快打》,这个游戏向来以血腥、杀戮格斗著称,也改编过电影,《头号玩家》中出现这个游戏角色的地方,也有几处。

    ★高洛王(GORO)

    游戏中,这位外部世界四手族的王子,第一代的boss,实力强大。在《真人快打X血缘关系》漫画中,高洛被可汗削成人棍,女王希瓦(真人快打3中的角色)还带领四手族去魔宫还解救了众人。

    电影中,阿尔忒密斯在档案馆大厅伪装成了高洛,帮主角解了围,随后还用“异形破胸”的梗吓了对方一跳,这个经典电影和游戏的联动非常带感。

    ★蝎子?

    只是猜测,因为主角团中阿修的忍者造型,很像《真人快打》中的蝎子,黄色的外衣,只是蝎子没有背后双刀,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

    ★索尼娅?

    出现在大突袭中,春丽背后,有点像索尼娅,衣服很像,但没戴帽子,或许是她女儿凯茜·凯奇(她老爹JOHNNY CAGE,游戏中有一招著名的“断子绝孙手”,一字马攻击敌人裆部,进而成了美国的俚语,很多时候,大家形容这种阴招的时候,都会用“JOHNNY CAGE”来代替)。

    ★LOGO

    《真人快打》的LOGO,出现在大东身上,这位带了一个胸章,就是该游戏的LOGO。

    另外这一处,就是放彩蛋的台柱,下面两条龙也与《真人快打》的logo类似,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

    ▼版权:

    《真人快打》游戏是由midway公司制作,不过该游戏的改编权,还真的在华纳手里。

    1995年保罗·安德森那部老版的《魔宫帝国》就是新线出品,新的电影改编权也在华纳手里,并且打算2020年公映(据说温子仁不是导演就是监制)。我想美国游戏公司应该不会像日本那样变态,华纳应该拿下了改编权和形象权等全部版权,至少《魔宫帝国》里的高洛就跟游戏中的一模一样。

    《异形》的形象,在《真人快打X》DLC中,就有异形,而且破胸是异形的终结技(Fatality),所以这处镜头应该是游戏梗,而不是直接来源于电影。


    5、《光晕》

    XBOX系列主机的独占游戏《光晕》系列,话说当年俺为了玩《光晕》,还专门买了360,西八。

    电影中有好几处镜头,光晕中的UNSC陆战队突击的场面。还有《光晕》标志性的武器,突击步枪MA5。在电影中由艾齐手持,一枪打爆了弗莱迪。

    ▼版权:

    《光晕》的游戏改编权,在斯大爷手里,他要拍科幻剧集《光环世界》,结果剧集还没出来,角色形象倒是先出现在本片中,还有logo,在男主采购物品的时候,远端有《光晕》LOGO。

    哪怕还是要购买版权,也不要紧,片中出现了好几款微软游戏的形象,比如《机甲战士》,在大突袭中铁巨人背后那位红色的就是第四代机甲战士


    6、阿基拉

    大友克洋执导的日本动画《阿基拉》中的红色摩托,就是女主角阿尔忒密斯飙车时的座驾,好莱坞也会推出真人版电影,版权正是在华纳手里。

    这改编权在上世纪80年代就买下了,结果折腾到现在还没出来,最新消息,《雷神3》的导演塔伊加·维迪提有望执导,小李子有望制片并出演,这已经是该片的第N波信息了。


    7、劳拉

    大突袭中,春丽背后那位,正是我们的劳拉·克劳馥。话说这一票全是女性游戏角色,应该是女玩家工会,或者绅士工会。

    至于版权,当然是华纳的了,前不久新电影刚刚公映!


    8、再生侠(Spawn)

    这又是一处令人激动的亮相。麦克法兰公司的漫画《再生侠》,特工西蒙斯化身的著名反英雄再生侠,各位就算没看过漫画,也一定见过麦克法兰的再生侠人偶(话说我是当年老麦的铁杆,家里很多再生侠玩偶,后来老妈觉得这玩意放家里瘆得慌,不让我买了)。

    这套漫画1996年拍过同名电影版,出品方也是华纳旗下的新线,据说还要拍新版电影。看来,华纳没少沾子公司新线的光。(环球:“。。。”)


    9、其余相关

    还有很多游戏和动漫梗,充当路人甲,不一一列举了(实际上是我游戏不太熟),挑重点说。只不过大部分游戏,都是微软或XBOX主机游戏,可见华纳跟微软关系不错。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雅达利、FC主机的元素,这些游戏的版权归属,俺就有点模糊了,因为有主机厂商、游戏开发商的因素,角色版权和著作权这块,望高人科普。

    ★《毁灭公爵》

    在预告片中,给了艾齐一火箭炮的带着墨镜的大汉,正是毁灭公爵Duke Nukem。该游戏也要拍电影了,据说约翰·塞纳主演,制片方是爆炸贝的白金沙丘公司,已拿下改编权,关系户了解一下。

    ★《战争机器》

    没看清角色,只看见了武器,女主角跟虚拟角色i-R0k大战时,变出了战争机器中的链锯枪。

    ★《质量效应》

    出品方EA,预告片里就看见了,角色控场!舞厅中,男主角身旁站的就是指挥官“斜坡”薛帕德。

    ★《忍者蛙》

    突击场面中,有很明显的镜头,两个忍者蛙(不是忍者神龟),当年FC游戏中能把人玩哭的作品之一,最近这家伙也赶了回时髦,出现在格斗游戏《杀手学堂3》中,是微软旗下公司出品。

    ★《我的世界》

    开场直接把这个游戏名都说出来了,还有场景展示,那些像素块,微软的游戏。

    ★《毁灭战士》

    关于《毁灭战士》的梗,可能有一处,但不是很清晰。

    就是结尾突袭时,男主角在时光车中的双管猎枪,具体看不清,但我一下就想到了《毁灭战士》,因为但凡涉及到游戏中的双管猎枪,就离不开《毁灭战士》,这是该游戏的标志,最爽的常规武器,一枪雷霆般的声音足以震慑地狱。电影中该枪的威力很大,应该是取自《毁灭战士》。

    《毁灭战士》是id software出品,这个公司的FPS游戏《德军总部》《雷神之锤》是我的最爱。

    ★《死亡空间3》

    就是死亡星球,开场有一处星球的特写场面,太像《死亡空间3》中的冰冻星球了,结尾大战的雪原,也是于游戏场景非常类似,反派堡垒的画面效果,就是就是雪原中的信标

    《死亡空间3》是EA出品,其实这处谈不上版权,因为死亡星球这个名字也太普通了,你也可以说这场景是《指环王3》里的索伦城堡也没问题。

    ★“小蜜蜂”

    哈利迪年轻时候一件衣服,胸前印有80后小时候入门游戏《小蜜蜂》,实际上人家正确的名字叫《太空侵略者》,1978年在雅达利主机上发布,后来才移植的。

    ★《龙与地下城》

    在商城里,有经典RPG《龙与地下城》的logo,一晃而过。


    10、雅达利的彩蛋

    其实纵观《头号玩家》的故事线,跟随着哈利迪的“玫瑰花蕾”,是一个越来越复古的阶段,这也代表着每个人的经典儿时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世界的驳杂,然后越来越会觉得,曾经的岁月好,尤其是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看过的动漫等等,越是单纯,越是印象深刻。

    所以,该片最后一个任务,哈利迪小时候的“玫瑰花蕾”,也是真正的彩蛋梗——雅达利主机《冒险》中彩蛋,被誉为游戏史上第一个彩蛋。

    电影中对彩蛋的来源和象征意义已有描述,这里不再多言,只是简单补充一些。

    当年的沃伦·宾耐特,作为典型的苦逼程序员,是出于对雅达利公司强压政策的不满,才私下泄愤,把名字植入游戏的。游戏发售多日之后,是被一个10岁的小孩发现的。但此时雅达利已经无法去改变这一现状,于是将错就错,告诉玩家,我们之后的游戏都会带这样的小秘密,就好像复活节彩蛋那样,你们到时候可劲的找吧!

    这就是“彩蛋”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流行媒介中,后来引申到了电影中,才有了我们现在说的“彩蛋”。

    不过这个彩蛋并不是游戏史上真正的“第一”。纯正的第一,来自一台没听说过的主机Fairchild Channel F中《Video Whizball》游戏,达成一定条件后,也会出现开发者Reid-Selth的名字,该游戏上市时间是1978年,比《冒险》要早。

    但这款主机实在太冷门了,主机总共就卖出20万套,乃至这个彩蛋很久以后才被发现,也没辙,此时《冒险》已经成为公认的“第一款彩蛋”游戏,看来想当第一,除了要赶早之外,还得依靠营销手段啊。

    好了,这篇文章到此结束。。。。才怪!


    彩蛋1:机甲VS怪兽

    不要忘了全片最燃的段落,高达大战机械哥斯拉。

    《环太平洋》是胖陀螺的对日系机甲怪兽的致敬,没想到第二部上映一周后,《头号玩家》里可不是致敬,是原装正版!真正买了版权的!

    ★RX-78元祖高达

    电影中出现的机甲,正是《机动战士高达》中的RX-78元祖高达。最早出现在1979年《机动战士高达》动画片,也是“写实类机甲”作品的开山鼻祖。(《高达》与《铁甲万能侠》这样的纯卡通低龄化的机甲作品还是有一些出入,该作品的世界观、故事与受众更加偏向于成年,机甲的设定机械感更强,所以被称为“写实类机甲”)

    本片中的高达形象,是有史以来高达机体(非雕像)第一次在真人作品中亮相。

    ★机械哥斯拉

    与高达对战怪兽,就更有意思了,正是哥斯拉,而且是机械哥斯拉

    高达大战哥斯拉,这是被无数粉丝幻想过的场景,终于在《头号玩家》这样的“无限流”作品中成为现实。

    这是哥斯拉第三次出现在美国电影中,第一次为1998年“被美国人糟蹋”(特摄片粉丝语,因为该片中的大怪兽,从设定到表现形式都与真正的哥斯拉相距甚远)的《哥斯拉》,以及华纳和传奇影业按照日本设定打造出的怪兽电影《新哥斯拉》,未来也会有《哥斯拉2》和《金刚大战哥斯拉》。

    机械哥斯拉最早出现在1974年《哥斯拉对机械哥斯拉》中,作为昭和哥斯拉(1954-1974)最后一年的作品,这位最初的身高达到了50米,与我们的哥斯拉相仿,却是外星人建造的。

    后来在各类大混战电影中也出现过,身高也随着年代设定不断增高,最高的时候达到了《哥斯拉vs机械哥斯拉》(1993)中的120米。

    不过《头号玩家》中出现的哥斯拉,是50米的初代机械哥斯拉,尽管如此,身高只有18米的元祖高达在其面前还是小巫见大巫。


    彩蛋2:马里奥赛车

    虽然电影中有一些FC游戏的梗,但任天堂的版权还是出了名的难搞,尤其是招牌角色马里奥

    当年《无敌破坏王》折腾了半天,最终只拿下了乌龟杂兵和库巴的版权,马里奥本人还是没能出镜,但破坏王敲门的时候,快手阿修说“肯定是马里奥来了”,结果一开门大煞风景。

    《头号玩家》中,艾齐在现实中飙车时,说我们在玩《马里奥赛车》,仍然只是名字“出现”,可见任天堂上次让米老鼠碰了一鼻子灰之后,这次也让华纳吃了闭门羹。


    彩蛋3:歌曲

    电影中的歌曲,非常赞,而且都是80年代名曲,这些还真的是需要购买版权的哦,但其中或许也有华纳唱片旗下的歌曲,直接用。下面之列我最喜欢的三首(加上那首《Stayin' Alive》,一共四首。)

    开场第一首,Van Halen的《jump》,1984年冠军单曲。

    来自Joan Jett的 《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1988年问世,后被刘天王翻唱为《我恨我痴心》。

    来自挪威的A-ha乐队《Take on Me》,1985年问世,推荐大家看下这首歌的MV,一个少女进入漫画书与纸间角色相见的故事,很赞!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为阿兰·西尔维斯特里,而不是斯大爷的老搭档约翰·威廉姆斯,阿兰是罗伯特·泽米基斯的御用配乐,《复仇者联盟1》的主题曲就出自其手。


    彩蛋4:遗憾之处

    当然有遗憾的地方了,还是因为版权问题,没有出现漫威、星战和米老鼠旗下的任何一位角色

    所以电影中角色交谈中提到了绝地学徒和千年隼,还有彼得帕克、布鲁斯班纳的名字,跟马里奥一样“口头致敬”,没有形象上的彩蛋,是太可惜了。

    在本片致敬80年代电影的大潮中,缺少了《捉鬼敢死队》的身影,后者是哥伦比亚出品,现在属于索尼。也是在台词中出现。

    除此之外,包括《变蝇人》 《疤面煞星》《全金属外壳》《沙丘》 《比尔和泰德历险记》 等等都属于“口头致敬”,

    还有,原著中是有奥特曼的,但奥特曼的版权目前就是一锅粥,围绕奥特曼的版权之争,自己还打得跟热窑一样,所以电影版也就放弃了奥特曼,用铁巨人代替。

    不过个人最遗憾的地方,就是作为变迷,没能在《头号玩家》里看到变形金刚的身影。

    变形金刚的版权也挺墨迹,孩之宝和takara Tomy 共有,孩之宝拥有美版动画的版权和角色形象权,但是《变形金刚》特殊之处在于,每个角色都是有玩具原型的,是先有玩具,后有动画,角色原创著作权在日本的takara tomy手里,所以要购买使用变形金刚动画角色权的时候,还得考虑takara tomy那边;单独购买角色版权,还得琢磨孩之宝那边的动画形象。

    所以变形金刚没能出现在本片中。

    同理如今的电影版也是这样,派拉蒙买下孩之宝的改编权,拍得电影但角色形象权还是在孩之宝那边。况且,《变形金刚》电影虽为派拉蒙出品,导演迈克尔贝,但不像《忍者神龟》那样是自己白金沙丘公司参与制作,爆炸贝也没有版权,只有著作权。斯大爷也不是制片人而是监制。

    不过《头号玩家》或许有一两处场景去致敬变形金刚,比如反派小弟 i-R0k ,外形越看越像《变形金刚-隐者战士》中的雾隐暗丈,尤其是胸前的骷髅头。


    首发于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 头像
    辣手侏儒

    :我们这位演员啊。

    :啊。

    :很多豆瓣网友都认识。

    :您客气。

    :经常在热门电影条目下面看见您。

    :确实是喜欢写点儿影评。

    :您是豆瓣著名影评人。

    :不敢当。

    :原先是经营微信公众号的。

    :自媒体时代嘛。

    :运营得特别好,每天更新一篇。

    :勤快。

    :内容详实,而且图文并茂。

    :符合用户阅读习惯。

    :两百多个字儿,配八百多张图。

    :合着四张图才摊一个字儿啊。

    :经过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就做成了一个大号!

    :有这么快?

    :粉丝数突破了三位数。

    :一天才涨一个粉啊!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呀。得想想辙。

    :怎么办呢?

    :您灵机一动,我上豆瓣导流去呀。

    :怎么个导法呢?

    :只要一有新片上映,甭管三七二十一,第一个把影评发上去。

    :讲的就是个速度。

    :八百多张图一贴,看着就壮观。

    :还有两百个字儿呢。

    :结尾再糊一张公众号二维码。齐活儿。

    :就这么给公众号导流。

    :这套办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毕竟写影评是个技术活儿。

    :今天机会难得,这么多观众都在。我就想向您请教请教,这个写影评,都有哪些技术呢?要怎么写影评才能红呢?

    :指点不敢当,心得体会是有一些。就拿最近的电影来说吧,有部大片儿,叫做《头号玩家》。

    :听说过!

    :斯皮尔伯格导演。

    :名家大作!

    :豆瓣评分超过9分。

    :口碑爆表!

    :就这样一部电影, 影评写好了,那还不得蹭蹭涨粉?

    :有热度不蹭那是王八蛋。

    :可是这个影评要怎么写呢?

    :怎么写呢?

    :关键你得抓住电影的核心卖点。

    :《头号玩家》都有些什么卖点?

    :一句话,彩~蛋~特~别~多。

    :那我明白了。给这部电影写影评,只要盘点彩蛋,就准能红!

    :没错。

    :可是那么多彩蛋,我怎么盘点得过来呢?

    :这就考验影评人的技术啦。

    :那您给大家伙儿展示一下技术,现场盘点一下呗?

    :现场盘点?

    :现场!

    :就这儿?张嘴就来?

    :来吧!

    :那我可就来啦?

    :我们都等不及啦。

    :《头号玩家》里的彩蛋,大概分三类,动漫彩蛋、游戏彩蛋、电影彩蛋。先说这个动漫彩蛋,有:钢铁巨人、终结者、阿基拉、阿卡姆骑士、不义联盟、超人、高达、战神金刚、再生侠、大眼蛙可洛比、Hello Kitty、酷企鹅、忍者神龟、马赫5号。

    :好么,一半都没听说过。

    :游戏彩蛋可就多了:真人快打、光环、战争机器、质量效应、为战而生、街头霸王、古墓丽影、守望先锋、毁灭公爵、吸血莱恩、无主之地、星际争霸、龙与地下城、忍者蛙、鸵鸟骑士、顶尖赛手、疯狂球、冒险、蜈蚣、Pitfall、寻剑、Motorcross、马里奥赛车、007:黄金眼、Asteroids、小蜜蜂。

    :我还真玩过一些。

    :最多的就是电影彩蛋了!星际迷航、早餐俱乐部、周末夜狂热、闪灵、回到未来、蝙蝠侠、疯狂的麦克斯、天龙特工队、克莉丝汀魅力、警界双雄、侏罗纪公园、幻影英雄、魔戒、金刚、阴间大法师、机械战警、底特律城、异形、终结者、天生爱神、鬼玩人、鬼娃回魂、猛鬼街、哥斯拉、辛巴达航海、巨蟒与圣杯、月球旅行记、公民凯恩、开放的美国学府、动物屋、情到深处、变蝇人、太空堡垒卡拉迪加、宇宙静悄悄。

    :嚯!这么多彩蛋,加起来能有一百多个!

    :这一百多个彩蛋呐……

    :都是您从电影里看出来的?

    :都是我照着外媒资料抄过来的。

    :嗨,搬运工啊!

    ------------------------------------

    (一些说明:本文是游戏之作,只求博大家一笑。由于采用了相声形式,所以不可避免语带调侃。如有冒犯,还望海涵。本人认同彩蛋梳理类影评的价值,尊重此类影评作者的劳动,还给《头号玩家》排名靠前的几篇彩蛋梳理类影评投了有用票。)

  • 头像
    木由

    首先声明!!n和水准和地位这个话题无关和话题无关和话题无关!!!不小心关联了取消不了……冲着这个话题来的友邻请左上角退出!不然会失望!另外本文包含严重剧透,建议观影后再看。


    请允许我用武侠小说的套路给大家理一下这个故事。

    武林第一大帮派Oasis(绿洲)的哈里迪老帮主离世,遗言宣称要把自己全部财产和武林盟主之位赠予有缘人,条件是找到三把钥匙和一颗彩蛋。武林人士一片哗然,寻宝者趋之若鹜,江湖上顿时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大魔王诺兰利用人财物力直接组建了一支IOI魔王大军寻宝,拉开架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决心寻得宝物,夺得武林盟主之位,统治天下。代表自由的游侠和处于绝对掌控地位的魔王大军就寻宝问题矛盾日益尖锐。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张恶战在所难免,可惜游侠虽人数众多,却还处于散沙状态,势单力孤,群龙无首。

    此时,韦德,一贫民窟少年英才横空出世。骨骼精奇,自由不羁。仗着一身好武艺和一颗七窍玲珑心闯荡江湖。无家族,无门派,不站队,独行四方。心思细腻柔软,堪称哈老帮主知音人。在揣摩了哈老帮主心思千百遍后终于领悟了其中神通,一场比赛中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拔得头筹,获得第一把钥匙,一时间如宝剑出鞘,锐不可当。可惜韦德少年名声大噪的同时也吸引了魔王军团的注意。大魔王诺兰软硬兼施,拉拢韦德少年不成,杀意顿生。韦德在好友的帮助下,几次化险为夷,还顺便解锁了新钥匙。纵然魔王军团屡屡阻挠干扰,好在主角团队光环护体,一路过关斩将。

    决心替哈老帮主清理门户的韦德少年只身一人闯到魔王军团城门之下,向所有饱受压迫的游侠痛斥大魔王诺兰暴行。振臂一呼,得道多助,故从者众。丧心病狂的魔王军团发起最后的反扑。失去理智的大魔王诺兰甚至不惜毁灭整个Oasis绿洲世界,只为彻底铲除男主。哪知韦德少年有哈老帮主神秘好友扫地僧的强势助攻,比常人多一血,硬是找到了第三把钥匙,获得哈老帮主真传,赢得了彩蛋,登上武林盟主宝座,抱得美人归。

    很眼熟的故事对吗?看似是这样的。标准的武侠小说套路,标准的爆米花电影套路,古今中外通用。草根英雄拯救世界,老生常谈了。但是!请不要忘了,这是一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我曾一度怀疑斯皮尔伯格老爷子是爆米花精变的,不然为什么他能把爆米花电影拍到这么出神入化呢?纵然你已经知道了整个故事脉络,你还是完全没有被剧透。因为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期间隐藏的彩蛋。整部电影穿插了各种科幻元素、音乐元素和游戏、动漫、电影梗,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精彩的是因为各个人对游戏、电影的口味偏好不同,在观影期间发现的彩蛋也不尽相同。我们四个小伙伴一起看了这部电影,观影时经常激动地一把抓住对方大腿低呼出不同的名字。走出放映厅讨论时却发现即使同一幕同一场景,每个人发现的彩蛋也不一样。面对这样一部电影,故事本事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部饱含着八零后九零后的共同回忆的彩蛋电影。下周一就是复活节了,对于已经无权在花园里寻找巧克力蛋的长大了的八零后九零后人群,这样一部找彩蛋的电影真是一场及时雨。两小时二十分的全民找彩蛋活动,真是让人心满意足。

    但是,借女主之口,斯皮尔伯格告诉我们:“It’s not a game.”(这不是场游戏。)

    Oasis绿洲的由来有些令人唏嘘。创始人哈里迪是曾是一个世人眼中的人geek(怪胎)。木讷无趣,不解风情。这位不擅长自我表达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无法处理好和爱人与挚友的关系。他只想逃离现实,把自己锁在小屋里,玩自己的游戏。这让他感觉安全。对现实生活无望促使他找寻精神家园。谁知这位现实中的怪胎却是个系统开发天才,终于有一天,他创造出了这个虚拟的理想王国“Oasis”(绿洲,世外桃源)。

    这个世外桃源的诞生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找到第一把钥匙的关键。当世人为争夺宝藏抢得头破血流时,主角韦德领会了老爷子的心情,激流勇退,逃离赛场,一路倒退竟到达了终点。也许这也是老爷子的愿望。这世界汲汲于富贵的市井之徒已经够多了,他只想找到一个懂他的有缘人。这一过程有着一定的避世哲学,虽然消极,却也有用。

    第二把钥匙的获得最戳心,同时也交代了本部电影的一条爱情隐线——年轻的哈里迪的爱。看完电影后有同行小伙伴吐槽斯皮尔伯格不会讲爱情,少年男女主角爱情火花来得太突然,毫无道理,太单薄。我却觉得老爷子其实是最会讲爱情故事的人。年轻时的怪胎哈里迪爱上了个姑娘,朋友问他下一步打算,他吞吞吐吐地说:“她想要去跳舞……所以……我们去看电影。”短短一句话已经交代出了哈里迪爱情失败的原因。他不懂爱人,也对自己没有自信。

    电影对哈里迪爱情线着墨不多,但我们知道,他拉着心上人去看了《闪灵》(emm,good choice),而后来他的心上人嫁给了他的挚友。很明显这是个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而第二把钥匙就藏在他们那晚看的电影《闪灵》里。和僵尸共舞的被困住的姑娘——哈里迪的心上人,依然年轻漂亮,穿着美丽的裙子,仿佛当年约会时的模样。年轻的女主平复心情,轻声问出了当年的哈里迪没能问出的话:“我可以请你跳支舞吗?”对面的心上人笑靥如花,叹息着说:“You don’t know how long I’ve been waiting for.”(你不会知道我等这句话多久了。)这是不是现实世界哈里迪心上人的心声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能知道的是,哈里迪曾经因为不懂她而失去了她。也许他用了余生去思考,终于明白了她,也终究失去了她。

    曾经沧海难为水,哈里迪把读懂他的心上人作为解锁第二把钥匙的关键,不可不谓爱之深切。至于年轻的男女主,爱情仿佛一道闪电,就这样发生了。毫无道理,无迹可寻,看似肤浅至极,但爱情的发生何尝不是如此呢。玄而又玄,找不到依据。也许年轻男主那过快的心跳就足够证明一切了,又何必非去求一个原因呢。

    我们再来谈谈第三把钥匙——游戏的体验远比通关更重要,这也是Aventure(冒险)这款小游戏的精神所在。

    甚至有人说冒险这部游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带彩蛋的游戏。冒险彩蛋的产生是源于Warren Robinett(沃伦·宾耐特)为了反对雅达利拒绝在游戏卡带上注明作者姓名而设计的隐藏关卡。隐藏关卡骄傲地闪烁着的一行大字“沃伦·宾耐特创作”,充分表现了游戏设计师的自我意识。从此游戏不只是游戏,更多了份人性化的沟通和对设计者的尊重。韦德明白了老爷子的心情,放弃了唾手可得的通关而奔着彩蛋跑去。拿到第三把钥匙的韦德甚至意识到了老爷子当年的错误和他的悔恨,拒签合同。终于证明了他就是那个有缘人。

    这时,虚拟世界的无所不能的神,终于露出了安心的笑。“我只是想最后确定一下。”哈里迪卸下伪装,回到了朋友面前的那个邋遢颓丧甚至自我表达有障碍的游戏宅男。那一方不大的小空间,那个在玩游戏机的童年的自己就是他最终的秘密。邀请韦德进入他的家,也是终于接受他进入自己的心。韦德,这个懂他又似他的少年和他一样,有一颗善良温暖、敏感细腻的的七窍玲珑心,却比他多了份韧性和通透。韦德不消极避世,而是更勇敢地去面对。仿佛一个更好的哈里迪。

    也许这也是斯皮尔伯格老爷子为韦德选择《回到未来》里那部车的原因。《回到未来》这部电影讲的是回到过去,改变自己,拯救未来。逝者往矣,不可追思。哈里迪在现实生活中去世了,但他寄希望于年轻的韦德。Oasis绿洲在年轻的韦德的照顾下应该会更好吧?也算是一个温暖的希望了。

    聊完了三把钥匙我们来谈谈人物性格。其实主要人物都有一定的心灵创伤。哈里迪不必赘述。女主游戏化名阿尔忒弥斯,月亮女神,狩猎女神。神话中她因抗拒爱情把爱慕他的少年变成鹿,任由少年的猎犬将他吃掉。电影中的女主也拒绝爱情。因为脸上有胎记而一直拒绝与男主相见,怕其失望。而男主在游戏中的好哥们儿艾奇,全能修理工,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打扮中性的黑人女孩,开着个小破车,没什么大事业,存在感低。她不愿因性别被忽视能力而在虚拟世界中扮一个大块头男人,甚至独挑大梁做钢铁巨人在最后和Boss对战。男主则更厉害了,天煞孤星,克爹克妈,最后的家人也因自己无意间暴露真实身份被大魔王分分钟炸死,独行侠做久了,无论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他都鲜有家人朋友。

    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一场携手战斗中,他们都一定程度上治愈了自己的心灵创伤。女主开始接受爱情的眷顾,黑人女孩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自我价值一路飙车护卫了自己的朋友,男主则在探索中不仅替哈里迪还愿,也收获了爱情和友谊。其实这个寻宝过程也是一个救赎和被救赎的过程。

    最后我们来谈谈大反派最后的从良。他本有机会一枪爆了主角的头,但当他看到主角手里捧着的晶莹的彩蛋,仿佛捧着哈里迪的灵魂,他却不敢开枪了。一瞬间的失神让他成全了主角也成全了哈里迪。

    作为哈里迪从前的实习生助理,他野心勃勃地提出了一系列市场化商业化的圈钱计划,得到的评价却是:“嗯,咖啡不错。”他同哈里迪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哈里迪纯粹地追求理想,仿佛个孩子;诺兰想要赚钱想要权利想要社会地位。他不懂哈里迪,他却渴望得到哈里迪的认可。这大概也是诺兰汲汲追逐钥匙的原因之一。

    当韦德终于拿到哈里迪的彩蛋,这两个纯粹的灵魂在虚拟世界产生了共鸣,光辉突破虚拟进入现实显得柔软又灿烂。诺兰拉开车门见证到这一幕,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苦心经营的IOI大军纵使可以所向披靡地在虚拟和现实世界肆意妄为,却终究无法进入哈里迪打游戏的小屋。韦德曾对他说:“我不会为你服务。因为他(哈里迪)不想你得到钥匙。”而当诺兰看到韦德拿到最终的彩蛋,哈里迪的认可时,他又在想什么呢?我们无从揣摩了。也许这只不过是斯皮尔伯格老爷子的一种浪漫的表现手法,或者诺兰只是掉线了两秒,但我还是真心希望纯真的的灵魂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引人向善的能力。

    其实这部电影又何尝不是一个Oasis呢。72岁的斯皮尔伯格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不否认自己是个怪胎,我甚至很骄傲成为个怪胎。相对于年轻的英雄们,我觉得自己更像是哈里迪。像他一样,我喜欢赋予不同人物生命,并拉着观众陪我一起玩耍。我从未想象过可以创作一部《玩家一号》这样疯狂的电影。”当银幕上的哈里迪说出:“谢谢你玩了我的游戏。”我甚至感觉到是斯皮尔伯格站在观众面前,说,谢谢你来看我的电影,谢谢你体会了我的心情。这也是这部电影最触动我的一个瞬间。真心希望72岁的老爷子身体健康,能保持孩子一样的心态,继续创作这样的电影。

    写在最后:

    1.IOI公司是否是在映射IOS苹果公司圈钱?哈里迪和乔布斯,同为才华横溢的创作者,与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合作伙伴闹掰,是否有共通借鉴之处?延伸开来要讲的就太多了。

    2.哈里迪老爷子死没死的问题。和朋友讨论后我们更倾向认为老爷子的意识被植入游戏变成AI,成为Oasis世界的一部分,却是具有创作Oasis虚拟世界能力的AI,甚至可以创作自己,创作新的世外桃源。在虚拟世界中相当于神,无限的能力,无处不在。到最后,一直逃避现实世界的哈里迪抛弃了自己的躯壳,把自己的思想放进Oasis,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3.彩蛋真的太多了。个人最爱的Top 3 当属闪灵体验馆,异形钻出胸膛的瞬间以及在空中漂浮着的迪斯科甘道夫。强烈建议大家趁早去看,还有好多彩蛋没被找完呢!

    刚出影院就听到法国小哥哥打电话狂吼:“喂!你知道我刚刚看了什么吗?钢铁巨人和初代高达联手大战哥斯拉!!混蛋别问了快来自己看啊!”和朋友听到笑得肚子疼。总而言之,别问了,二刷走起吧!

    —————分割线—————

    再次抱歉关联错了话题!系统Bug取消不了关联,在这一话题下这篇影评很是答非所问了,还请大家多多包容。另外这篇影评倾向于讨论影片的内在意义,会带出许多相关情节。希望诸位都是看完电影才来看的影评……

    —————分割线—————

    以及,借用豆友评论,对评论区提一个小意见👇

  • 头像
    Alan Sleep

    本文很具冒犯性。

    对所有从一个月之前就要开始准备《看头号玩家你需要知道的 XX 个彩蛋》、《这里是最全的头号玩家彩蛋合集》、《看完头号玩家你不得不知道的 XX 件事》、《头号玩家里有哪些 80 年代知名流行文化梗》的公众号表示同情。But you asked for it, sucker.

    1. 没打算改变任何人的观点,请不要跟我吵架,不同意又不开心的请直接点没用。

    2. 斯皮尔伯格尽力了。视觉上没的说,但是原作剧情就是破烂一堆,他也没办法化腐朽为神奇,顶多将之变得 watchable ——但仍然让人感到智商上被冒犯,如果你稍微想一想的话。

    当然,看这样的电影有什么好想的呢,眼睛爽了就行了啊。我先替你们把话说全:*LZ这个死文艺小清新根本不懂geek的爱,别瞎哔哔了 *LZ这么牛逼你怎么不去拍一个啊

    ok.


    捋一下这个故事的逻辑:

    1. 有个集所有死宅梦(意)想(淫)于一身的巨巨设计了一个MMORPG。从此人类都不干正事了开始沉迷这个游戏并把巨巨奉为神。所有人一生的梦想变成了“研究巨巨的喜好拿到彩蛋一步登天”。此等热情让当代追星女孩黯然失色。

    2. 这个游戏太让人沉迷了,没人在乎现实世界变成了一坨屎,也没有人就此提出任何质疑。最后这个糟糕世界的任何问题也没有被解决,因为 OASIS 还是 OASIS,救世主正忙着泡妞。

    3. 有个叫 IOI 的公司应玩家所需开发了各种硬件和游戏外设。大家一边用着这些外设一边狂骂 IOI 竟敢以此盈利真是太不要脸了啊呸。玩家太过沉迷游戏,自己陷入消费陷阱购买大量设备以至于入不敷出被 IOI 拎去还债。大家依然觉得 IOI 太不要脸了,怎么能让别人欠债还钱呢。邪恶的资本主义!

    4. OASIS 里死一次就装备清零。男主号召大家跟他一起去决战,之后大家噼里啪啦都死了,但是男主还活着,因为他比所有人都懂巨巨的心,他因此多了一条命。在男主拥有了运营权+泡到妹子后,他觉得现实生活非常美好,决定把这个游戏每周二、周四停服两天。想象你是一个没有主角光环的普通玩家,请理性讨论你此时的心情。

    5. 如果 IOI 的安保强度能有上海地铁的一半,那么 high five 就没有丝毫成功的可能。主角的成功建立在差劲的安保之上。下面请您在影视历史上找出一个比 IOI 总部安保更垃圾的地点。什么?你是说剧闪里的 Star Lab?

    6. 唯利是图的理智商人诺兰,一生讨厌幼稚的 gamer,在最后一刻被捧着蛋的男主感动了。你还不如告诉我 EA 是被玩家对星战的热爱所感动而羞愧地撤销了 loot box。

    以上所有都不是电影的错误,是原著的错。原著就是这样一部经不起任何推敲的起点网文,它避重就轻,光顾着展现令地下室宅男宅女感到骄傲的 80 年代流行文化 PPT,用一个又一个经典梗令死宅以及死宅-wannabe (我确信这个群体正变得庞大)高潮迭起,从来没想探讨任何深度话题,因为作者大概没那个脑子,作者可能连 OASIS 的盈利模式都没想过,因为商业是邪恶的不是吗!反正这里的玩家有技术、有能力、有真爱之心,所以他们可以战胜一大堆开挂现充,泡到妹子,攀上人生巅峰。任何站在玩家对立面的都是邪恶智障,贪婪又无能,连密码都要贴在椅子上,最后还是要败给死宅。

    好梦。

    如果说原作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产出了非常有限的原创点子的话(比如在校园里和巫王打街机),那么电影更是……讨巧到让人想鼓掌。这边摘一点那边摘一点,处处复制黏贴,愣是捣鼓出一个致敬了 everything 的大杂烩。看到这些熟悉的梗,你会觉得很棒,会觉得自己被认真对待了,会觉得作者真懂我们,这是一部属于我们的电影。然而它建立在碎片的合集之上,建立在前人的奇思妙想而非自己的原创想法之上(尤其是闪灵那段,越是还原闪灵,我就越觉得库布里克被剽窃了),它仅有的原创部分是一个残缺又说不通、人生观还非常可疑的起点式故事,剧本简陋到迪士尼都看不起。

    这不是玩家故事,这是你意淫中的玩家故事。

    另外请告诉我 11 岁小男孩在本片中干了什么。我一直期待忍者和武士可以在决战中大显身手,而不仅仅是开高达和被挟持,但是显然这部 140 分钟的电影已经没有时间展现这些了,我们不如多展现一些男女 gamer 之间 cringy af 的爱情吧。女主活脱脱是《消失的爱人》里走出来的、男人最喜欢的那类“酷女孩”,但是我止不住地想,如果女主真是一个 200 斤 50 岁大叔,男主你要怎么办啦?

    我承认它的视觉效果非常出色,甚至让日薄西山的 VR 游戏产业看到了一丝可疑的曙光,像这样↓ 但是不,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不会为此买 VR,尽管 PSVR 刚降了 100 块!

    我还承认,赛车段的动作设计十分惊艳,并且和原作里最让人动容的细节有异曲同工之处——原作的第一把钥匙藏在学校,因为学校对所有人开放,这意味着即便是没有任何装备、一穷二白的菜鸟玩家,也享有和氪金玩家平等的机会。赛车段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想法,但是奉献了视觉上更愉悦的服务。这点倒是比较用心。

    另外,原作里愚蠢的试炼(比如投入经典电影进行角色扮演),愚蠢的谜语(什么 3 个单词倒过来唱)在这里变成了找到历史上第一个游戏彩蛋,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了。两颗星给这些改动,而不是除此之外的单线程意淫故事。

    Also this is a big FUCK YOU to us narrative based, single-player gamers, and a FUCK YOU to MMORPG haters (like me). I get it. So fuck you too.

    把这部讨(作)巧(弊)的电影捧到 9.1 分是对其他所有 9 分电影的侮辱。但可能人类只配得上这样的电影吧。


    ps.

    1. 诺兰大概就是 IOI 中的那个 O 了,美且蠢,请放开他让我来;唯一像个真人而不是存在于意淫中的 I-R0K 才是唯一有趣的角色,我倒是希望能看到他的更多故事。

    2. 试问哪个正常的组织会在战场用 AT-ST?这不找打吗。

    3. 我从来没见过哪部电影里出现了这么多的 exposition,感觉 CinemaSin 的计数器要爆掉了。

    4. “你才是那个玫瑰花蕾”。?????社交网络梗信手拈来,毫不含糊,还更加给了。

    5. 谁才是邪恶公司?我觉得垄断了游戏产业、让人类脱离现实沉迷虚拟世界的 OASIS 蛮可怕的不是吗。

    6. Geek-wannabe,指的是观看之前疯狂刷完 10 篇《头号玩家最全彩蛋指南》,然后观影前/时/后跟同伴哔哔一路、仿佛自己真的变成了 80 年代硬核爱好者还为此热血沸腾假嗨的朋友们。Yes I'm judging you and I'm enjoying it.

    7. 主角成为现充就不想玩游戏了,说明游戏只是他现实不如意时的次要选项。人家真正的gamer,赚钱是为了买更多游戏,成为现充也是为了更爽地玩游戏。啊,such a faker!

  • 头像
    哪吒男

    在2045年,中国互联网在政府强制执行下实现全面VR化,因为强制,一向比潮流慢四五步的豆瓣终于也VR起来了。

    不同于其他门户和平台刷游艇组应援的热闹,豆瓣这个精神病角落却安静如鸡,所有人在豆瓣电影、豆瓣广播等社区里集体躺尸,嘴里胡言乱语,真不愧是全网最没有价值的用户群。

    由于豆瓣用户长期不产生价值,疯狂言论还经常让豆瓣收到来自黑暗警长的指责,服务器要支撑不了这些神经病们继续发疯了。

    连续48年被传要上市,同时连续49年被传要破产的豆瓣,终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告诉所有豆瓣用户,豆瓣即将关闭,为了回报用户们多年的支持,阿北在豆瓣藏了一个彩蛋,闯过三关就能获得惊喜奖品:

    豆瓣最有价值的东西,终身使用权。

    整个豆瓣这才沸腾起来。

    自封紫豆用户的/name-?P=0/,扬言自己一定要赢!/name-?P=0/注册豆瓣50年;珍藏了200个小豆(现在二手交易市场一个小豆能换0.23元人民币);是父母皆祸害小组和八卦来了小组的“双料管理员”;同时也是豆瓣电影鑫像奖、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豆瓣音乐阿比鹿奖“三料评委”;在豆瓣FM累积听歌73万余首,其中23首目前豆瓣FM仍支持播放。

    昨天,/name-?P=0/的豆瓣粉丝终于突破120个。

    【第一关填空题】

    请从2300部电影中选出不是豆瓣电影top250的。所有人都跑到豆瓣电影top250社区按图索骥,许多电影刚放出来人们还在想“它能是T0P250吗,那个电影条目就被禁掉了”,过了整整3个小时豆瓣电影top250社区才因为负荷不了崩掉(就在这3个小时里豆瓣广播惯常地崩了7次)。

    然而唯一正确的只有/name-?P=0/。这道题的命脉在于豆瓣电影top250是动态的,要说出这部电影是哪年的250,哪年不再是250,才是真正的赢家!

    【第二关解答题】

    题目是《瓣嘴》什么时候才能拉到赞助?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题目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必须写在只有资深豆友才知道的地方。

    日记?

    小站?

    9点?

    阿尔法城?

    拉黑自己的人的留言板?

    到底哪里才是真·豆瓣鹅才知道的地方呢?

    /name-?P=0/灵机一动,在豆瓣市集买了个过期的时光穿梭机回到2015年,在被改成“私信”的“豆邮”里轻描淡写写下“《瓣嘴》永远拉不到赞助,而且评分越来越低”,然后发给自己。

    这是他50年里除了来自豆瓣时间之外的第二封豆邮。却意外地破解了第二关。

    【第三关演讲】

    舞台上树着大大的牌子,那是这一关的演讲主题——豆瓣让我成为这样的人。

    /name-?P=0/紧张兮兮排在母神、南笙、鲍鲸鲸、豆瓣大笨钟、福根儿、影志等人的后面,搜肠刮肚想自己该说什么。

    尴尬的时间总是过得比想象中的快,该/name-?P=0/演讲了,他低着头站在舞台中间,绿色的光投在他身上,/name-?P=0/紧闭眼睛,好不容易说出一句话:

    “豆瓣让我拥有了很多朋友……”怎么能说谎呢!如果自己靠着弄虚作假赢得了比赛,八组的撕逼精会扒了我的皮啊!

    “不!豆瓣上没人和我做朋友,因为我谁也瞧不起,谁也不喜欢,而且我什么都不想做,也什么都没有做,我就是对看不惯的事发两句牢骚,反正也没人会听。”

    “我……我就是个无用的人啊!”

    绿色舞台立刻转变为灰蒙蒙的北京,这是2004年北京的豆瓣胡同,远处星巴克里抱着自己攒的苹果电脑写代码的就是阿北,和街上所有路人没什么区别的年轻人。

    /name-?P=0/走近阿北,拍拍他的肩膀,问他“你是阿北吗,我赢得了整个豆瓣吗?”

    阿北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谢谢你一直还在豆瓣,可豆瓣什么都没有啊,我愿意给你我能给的一切,甚至是猫。”

    远处的大蛋漫不经心地朝/name-?P=0/看了一眼,这一刻/name-?P=0/明白了玩豆瓣的终极意义所在。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太好了】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