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动画片  »  顽皮跳跳灯

顽皮跳跳灯  小台灯,Kleine Lampe, Die,顽皮跳跳灯 Luxo Jr.

405人已评分
很差
0.0

主演:内详

类型:动画短片家庭导演:约翰·拉塞特 状态:正片 年份:1986 地区:美国 语言:无对白 豆瓣ID:1470591热度:0 ℃ 时间:2024-01-21 10:44:49

简介:详情黑暗的小屋内,地板中央站着一支金属台灯。他兀自低着头若有所思,灯光只照亮了脚下的方寸之地。这时候,一只彩色的小皮球滚到大台灯的脚边,他若无其事地将其踢走,谁知没多会儿皮球又滚了过来。如是再三,大台灯发现一支与他长得一模一...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黑暗的小屋内,地板中央站着一支金属台灯。他兀自低着头若有所思,灯光只照亮了脚下的方寸之地。这时候,一只彩色的小皮球滚到大台灯的脚边,他若无其事地将其踢走,谁知没多会儿皮球又滚了过来。如是再三,大台灯发现一支与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台灯欢喜雀跃地追着皮球跑到眼前。小家伙精神满满,乐此不疲,他甚至站到皮球上面玩起踩球游戏。突然,小皮球撒气了……本片荣获198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短片奖、1986年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OIAF奖第二名,是EdCatmull和JohnLasseter离开工业光魔后皮克斯拍摄的首部动画短片,片中的台灯形象日后也成为皮克斯的经典logo
  • 头像
    喜多啤哩

    皮克斯的数字动画业务——制作动画短片的团队——最初只是副业,其主要目的是对外展示自己的硬件和软件。约翰·拉塞特负责这个团队的运作,他有着可爱的脸庞和气质,对于艺术的完美追求与乔布斯不相上下。拉塞特出生在好莱坞,从小就喜欢观看周六早间的卡通节目。九年级时,读完记述迪士尼工作室历史的《动画的艺术》(The Art of Animation)后,他写了一份读书报告,那时的他就明白了自己想要怎样度过一生。

    高中毕业后,拉塞特进入了由沃尔特·迪士尼创办的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学习动画专业。暑假和课余时间,他研究迪士尼的档案文件,还在迪士尼乐园的丛林巡航游乐项目做导游。迪士尼乐园的导游经历让他懂得了把握时间和节奏对于讲故事的重要性,在创作一帧一帧的动画时,掌握这一概念很重要但也绝非易事。拉塞特大学三年级时拍摄的短片《小姐与台灯》(Lady and the Lamp)为他赢得了学生奥斯卡奖(Student Academy Award)。这部短片借鉴了《小姐与流浪汉》(Lady and the Tramp)等迪士尼电影,也展露出了他的惊人天才——赋予无生命的东西(譬如台灯)以人的个性。毕业后,他得到了一份注定要从事的工作——在迪士尼制片厂(Disney Studio)做动画师。

    但是拉塞特在迪士尼的工作并不顺心。“我们一些年轻人想要给动画艺术带来《星球大战》的水准,但却受到了约束。”拉塞特回忆说,“我的幻想破灭了,后来卷入了两个上司之间的斗法,动画部门的头儿解雇了我。”1984年,埃德·卡特穆尔和阿尔维·雷·史密斯聘请了拉塞特,而《星球大战》的水准正是出自卢卡斯影业。当时,乔治·卢卡斯就已经在担忧电脑部门的成本了,他们拿不准卢卡斯是否真会同意雇用一位全职动画师,因而拉塞特的职位是“界面设计师”。

    乔布斯入主公司后,拉塞特和他开始分享彼此对于图形设计的激情。“我是皮克斯唯一的艺术家,因此和史蒂夫在设计感觉上有很大共鸣。”拉塞特说道。他很幽默,很合群,讨人喜欢,爱穿花哨的夏威夷衫,办公室里堆满古董玩具,喜欢吃芝士汉堡包。乔布斯易怒,是个身形瘦削的素食主义者,喜欢简朴整洁的环境,但他们的确十分契合。拉塞特是个艺术家,而艺术家在乔布斯眼里不是英雄就是笨蛋,拉塞特在他眼里显然属于英雄那一类。乔布斯对他恭敬有加,真心钦佩他的才华。拉塞特则理智地将乔布斯视作赞助人——能够欣赏艺术工作并且知道如何将其与技术和商业进行融合。

    乔布斯和卡特穆尔决定,为了展示皮克斯的硬件和软件,应该让拉塞特再制作一部动画短片,参加1986年的SIGGRAPH(美国计算机协会计算机绘图专业组大会)。这是计算机图形学界的年度会议。拉塞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盏Luxo台灯,用作图形渲染的模型,并决定把Luxo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画角色。一位朋友的小孩给了他灵感,拉塞特又在故事中添加了一个小台灯(Luxo Jr.)的角色。拉塞特向另一位动画师展示一些测试帧时,对方力劝他用这两个角色讲一个故事。拉塞特表示,自己只是在做一部短片,但那位动画师提醒他说,即便几秒钟也能讲述一个故事。拉塞特将这个告诫铭记于心。《顽皮跳跳灯》(Luxo Jr.)最后的成片只有两分多钟,但是它讲述了一个故事——台灯爸爸和台灯孩子把一个球推来推去,后来球爆了,小台灯很伤心。

    乔布斯非常激动,特意从NeXT公司压力重重的工作中抽身,和拉塞特飞赴SIGGRAPH大会。这一年的大会于8月在达拉斯举行。“天气太热太闷,我们一走出去,就觉得热气像网球拍一样迎面挥了过来。”拉塞特回忆说。展会共有一万人参加,一切都让乔布斯很喜欢。艺术创作激励着他,尤其是当它与科技相融合时。

    电影放映礼堂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乔布斯不是那种会乖乖等着进场的人,他三言两语就说服了负责人让他们先进去。《顽皮跳跳灯》赢得了观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并被评为最佳影片。“哦,哇!”乔布斯在结束时欢呼道。“我真的懂了,我懂了什么是最重要的。”正如他后来解释的,“我们的电影不仅仅拥有好技术,而且是唯一有艺术内涵的。皮克斯是在融合艺术与科技,就像Mac曾经做的那样。”

    《顽皮跳跳灯》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乔布斯飞去洛杉矶参加颁奖典礼。最终该短片没能获奖,但是乔布斯从此决心每年都制作一部新的动画短片,尽管这个决定并没有太多商业上的理由。随着皮克斯处境的日益艰难,乔布斯坚持残酷地削减预算,毫不手软。而当拉塞特要求将刚刚省下的钱拿来做下一部电影时,乔布斯却同意了。

    ——《斯蒂夫•乔布斯传》

  • 头像
    Colorful_Trees
    “今天看来粗糙的画面,在当年是质的飞越。"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三岁的我看这部动画片,大概也只有“这是什么玩意儿”的不屑表情吧。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无论从画面还是其他,这部片子都很简陋——同样,孩子也是简单粗暴的,只看单一重点的,达不到某一点要求就全盘否定。

    二十年后的我,会给这部片子打高分,大概是开头说的“质的飞越”。真的没法想像,如果没有当年的跳跳灯,今天大学里的怪兽会不会那么逼真有趣。

    See,"终归有那么一天,你会成熟到可以重新阅读童话。"
  • 头像
    mysticark
    这个看起来极其有个性的动画短片,如果从动画推出的年代来看,会发现动画在制作技术上也是非常超前的。其实这部动画的最重要意义并不在于展现个性而在于对新的动画制作技术的演练,Pixar的动画总能在技术上走在同行业的前列。
    动画在片尾展现了动画中台灯的模型分解和动作分解。和现在的很多3D动画比起来,这部动画确实显得有些简单了,但也因此可以把这部动画当成3D动画制作范例。通过这部动画来领悟3D动画的制作过程,并尝试模仿制作出自己的“小台灯”出来。
  • 头像
    快乐的大饼
     有的人像月光,清冷清冷的,散发出的温暖很难感知得到.
     有的人像阳光, 热情热情的, 走到哪就把快乐带到哪.

    大跳跳灯是前者,而小跳跳灯是后者.

    生活中本来就有 很多有趣的事情. 在深夜为工作忙时,也可以适当娱乐下自我.
     踢个小皮球,动一动. 嘿嘿,小皮球扁了,不怕不怕,那就上大皮球,哈哈.

    小跳跳灯就是那个热血者,在他的带动下,生活又重新充满了色彩.

    而大跳跳灯也在其影响下,从束手束脚,厚实古板的蓝血人,转变为自信快乐,充满活力的热烈红.

     这种爱的召唤 可以是爱情,可以是友谊, 呵呵,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么?

     我有,蓝血人变成了热烈红, 也希望把这份热情传给 更多郁闷中的人,哈哈
  • 头像
    私享史
    今天一股脑儿看了好多动画短片,先是Pixar早期的9部短片,其中后几部都是和Disney合作出品的,又看了Disney早期的6部短片。作为3D动画的领军者,其实Pixar当年的那些动画在如今看来已经是乏善可陈了;同样的,作为2D动画的先驱者,Disney动画当年抖包袱的功夫放到现在也是相形见绌。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向它们致敬,没有这些开拓者们所做的工作,就没有现在的美妙动画世界!先来只言片语的说说Pixar的这9部短片吧:

    第一部Luxo Jr.里可爱的小台灯后来成为了公司的标志,这个跳跳灯让人联想起很多含义:孜孜不倦的工作、勇于实践的风格、左右逢源的灵感以及不墨守成规的个性;
    Red's Dream中配的萨克斯听着挺悲的,它在技术上开拓了夜晚场景的制作,增加了下雨的场景,第一次尝试了角色设计;
    Tin Toy为公司捧回了首个小金人,那个婴儿虽然可怕,却是公司第一次尝试做人体动作跟模型,然后才有了Toy Story的诞生,还记得那个虐待玩具的可恶男孩么;
    Knick Knack是情节性最强也最出彩的一部,片中的角色都是立体几何图形拼接而成,人物线条简单、动作夸张却很到位,动画还首次出现了水中场景,不然可爱的Nemo或许至今我们都无法Finding;
    Geri's Game十年磨一剑,总算将人体的动作、表情以及皮肤毛发等,做到栩栩如生的境界,于是Mr Geri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Toy Story 2中修复玩具炉火纯青的老爷爷;
    For the Birds相当滑稽,每只鸟的神态动作都别具一格,一只鸟就有2873片羽毛!可惜我看的片子最后几十秒无法播放;
    Mike's New Car同样让人忍俊不禁,相当于就是Monsters, Inc.的一个花絮,却比原片更抢眼,我永远也忘不掉那只可怜又搞笑的大眼仔;
    Boundin'虽然故事挺说教,但画外音唱读得很有趣,配乐也相当不错,属于比较早期的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不知是不是用的班卓琴;
    至于Jack-Jack Attact呢,也相当于是The Incredibles的一个花絮,大概是传说中的莫扎特效应让那个在电影里只小试牛刀的超人Baby当了回主角噢。

    这么说来,我也就剩下Pixar一头一尾的两部短片无幸得见了,一部是The Adventures of André and Wally B.,当时Pixar还在Lucasfilm的旗下干事,可惜一手缔造了Star Wars的George Lucas更想做的是动画产品而不是技术,于是终于在我出生的那一年,Pixar被独具慧眼的Steve Jobs收购了。其实Steve Jobs开始经营的也不好,公司的主打产品——电脑不怎么好销,直到John Lasseter的出现,一个属于Pixar的3D动画时代拉开了帷幕。

    后来Pixar和Disney有过一段如胶似漆的蜜月期,但还是免不了分分合合,好在磕磕碰碰中那一部接一部刷新纪录的3D动画长片并没有停下脚步,终于在我20岁的这个夏天里,它俩联姻了,Cars算是正式结合后的第一份结晶,已经打上了Disney Pixar字样的商标。而在它们联合出品的这第七部动画长片里,就包含了我前面没提到的另外一部短片One Man Band,它在今年的Oscar上不幸败北。在之后发行的DVD中,还将推出另外一部源自Cars剧情的短片Mater and the Ghostlight,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Pixar,好样的!

    2007年2月11日下午,又重新观看了这些短片,发现了两个好玩的地方:Knick Knack由天才的Bobby McFerrin配的乐;Geri's Game里面的象棋盒子外面刻着Pixar Shorts字样。回味之后的感觉是:早期的两部确实比较粗糙,无论是技术还是情节,属于探索阶段;接下来两部在情节上有明显改善,但技术还有待提高,比如那个婴儿造型太假;再接下来两部在情节上是纯娱乐处理,而技术上则有了很大的进步;进入新千年以来的作品,在有了高水准技术支持之后,对情节有了进一步的打磨,开始加入台词和对白,并对音效处理得很细致。可以说,Pixar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当之无愧!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