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do you want, Jack? Do you want me to cry? Is that what you want? About how my dad who has been re-addiction 12 time? About how I dont even have his phone number? About my mother, how she cant go to the bathroom on her own? Or how alone I feel and without a life path? Is it what you guys want? because I can do it. I am really good at it.But it is really exhausting and boring. And by the way, I have figured out my shit when I was five years old.
You know nothing about me. Wisdom comes from experience. I must expect that you have many many experience. Too many probably for your age. I had fun. It isnt always fun, is it? No.
"Someday, you will look at him, hating him with every fiber of your being, wishing that he would die the most violent death possible. It will pass."
它不同于充斥着美艳精致光芒四射,随时被幸运之箭射中的人物的青春题材剧集,它展现每个人不堪的自私的性格然而让观众各自体会每个人不一样的磁场,让大家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屡战屡败而有时惊喜。
不知道有没有原著小说,总之,导演兼编剧兼女主角,这个胖胖的姑娘,的确是一个人才。
我想,写一部关于生活的回忆录,作者多少会把自己美化。以我看过的不多的回忆录比如卢梭的《忏悔录》,比如董竹君的《我的一个世纪》,主观代入感过强。(当然这是两部非常好的回忆录,毫无批评之意)所以,在我看着这部电视剧,同部在脑海中想象着把它转换成纯文本的时候,深深有了惊艳的感觉。
写人物的时候通常有两种选择,娓娓道来人物介绍,或者在故事发展中一点点让人揣测人物的经历,显然大部分时候胖姑娘莉娜是选择了后者。比如酷酷的英伦姑娘,四海浪荡对生活一脸的轻视,宁可说大实话也不想在公婆面前装乖乖媳妇结果被老公离婚了,本来觉得太作了,该尊重的时候总要学会正经的,然而后来出现了她的爸爸,毫无责任感,一次次逃避照顾她的责任,所以她吸毒乱性流产,只是缺乏去严肃地生活的勇气罢了。
其他人物也各自缺乏安全感。Hanna的恐惧来源于一身肥肉,永远是最胖的那一个。Shosh担心不能毕业不能找到体面的工作,担心慵懒的男友永远难成大器。绿茶婊Marney畏首畏尾想唱歌怕被嘲笑,想找个光芒四射的成功男友又总被一夜情,刚甩了自以为没出息的前男友人家又事业成功了,于是总活在想做最正确最懂事的那个人而不得的尴尬境地里。
虽说为了电视剧,朋友们总会在一起,前男友女友总有机会再撞进彼此生活中,而现实中谁都会渐行渐远。然而,这部剧本所描写出的每个人的真实的龌龊、自卑或者对生活的追求的确让每一个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小人物感同身受。这是以往的编剧们分工外包所制造出来的电视剧所做不到的。
如上,推荐给北漂们。
影评、看世界、俄罗斯周边,欢迎关注
You know nothing about me.
Wisdom comes from experience. I must expect that you have many many experience. Too many probably for your age.
I had fun.
It isnt always fun, is it?
No.
这大概是最接近loser生活却带着总带着那种“乌云背后的银边”的青春剧了吧,分手、找不到工作、对生活的恐惧、拖延症、强迫症、在自卑与自恋中纠结的心态、,这些全部都是20几岁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内心深处所共有的主题。Girls一阵见血地把它们统统倒在了观众面前,并且没有加任何滤镜。没有一般美剧中分手了又马上好起来的轻快,没有那些不真实的“戏剧冲突”,甚至是那些病态的、怪异的心理活动,看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有过相似的想法。
总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猛然发现看Girls的感觉有点像小时候看樱桃小丸子的感觉,美少女战士什么的少女漫画是那么不真实,像梦一样,而樱桃小丸子却那么那么像小时候的自己,无聊,想法奇怪,软弱,自私,却又真实得可爱。虽然Girls中的生活可能离自己很遥远,虽然有些东西表达得太赤裸裸太现实以至于让人感觉不舒服,但确实很真实地表达了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的一些隐秘的想法和担忧。编剧是亮点,不得不说Lena虽然不美但是真得很厉害,抓住了很多细节,主角们直面着自己身上的各种不完美,暴露自己的病态,软弱,自私,于是我们像恨自己一样恨Hannah,也像爱自己一样爱她。
最后说一句,这一季Hannah 25岁生日Adam送她的牙齿项链是我觉得最weirdly romantic的一幕了。。。再想想那些偶像剧里男主送女主项链的场景,觉得逊爆了。
第四集最后汉娜现学现卖对adam讲起这个早夭表妹的故事,编造了这个“人生第一次经历死亡”的经验。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着物伤其类本能的人类?为了嘲笑人们觉得应该物伤其类?
这个故事她才刚刚从adam的姐姐那里听来,她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毫无感觉,像得知编辑david死讯一样。也许她因此印证了自己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无法给出人们预期的同理心,决定干脆从此戴上同理心的面具,事实证明,夸大感受,编造同情,对这个小说家来说并不难。
第二季有一集汉娜误入一个独身男子家,经历了一日游一样的性冒险。那一集非常特别,和前后情节都无关,关于性关于偶遇关于亲密感,这些都涉及了,却没有过多阐释,非常聪明。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集。第四季播到现在,我觉得第四集开始有点意思。
很明显的主题是死亡,同样的主题hbo以前那六英尺下可以拍好几年。年轻人如何处理渐渐开始出现在身边的死亡。汉娜说她觉得麻木,楼下的邻居怪叔说,我能理解,当有一天这些死讯像洪水一般涌来,你会更麻木。
但他没有更麻木,听到那个编造出来的马嘉烈的故事当场落泪。
adam和ray两个大男人代表了普通人对死亡的态度,即使不认识死者,也要深表遗憾,不仅如此,对没有同样表示的汉娜他们嗤之以鼻,觉得她反人类。
最离经叛道的jessa反而最自然,没有过分外露的反应,内心却无法释然,得知好友诈死骗自己,开始觉得气愤,后来想开了觉得好友还活着当然是好事。
哀悼和同情到底是自然天性还是文明习惯?不得而知,死亡的消息对每个人的成长经验会产生什么影响?面对死亡能否表现得符合社会期待?这个问题太兹事体大,以至于对一个外人死亡的表现会影响恋人之间的关系,影响对互相的看法。
汉娜的迷茫还在于她总是拿捏不准这个社会对感觉深浅的标尺。以前她沉迷于自己过于丰富的感觉,无法和外界沟通,现在她可以和外界沟通了,感觉却越来越麻木。
如果你听到别人开始说这个马嘉烈的故事,仔细斟酌该如何反应。